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化凉血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
作者 虞胜 祝峻峰 陈建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凉血化瘀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病死率、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DBil、ALB和PTA)和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43)。治疗组的TBil和DBil水平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4周、6周和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MEL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洽疗第2周至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加速胆红素的消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凉血化瘀方 肝功能衰竭 加急() 肝炎 乙型
下载PDF
符合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病理特征大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涛 刘先姜 +1 位作者 江澄 孙克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4,共5页
目的构建符合人类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理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在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建立免疫型肝纤维化大鼠基础上,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诱导建立大鼠模型,从肝、肠粘膜组织病理学,肠粘膜组织超微结构方面... 目的构建符合人类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理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在牛血清白蛋白诱导建立免疫型肝纤维化大鼠基础上,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诱导建立大鼠模型,从肝、肠粘膜组织病理学,肠粘膜组织超微结构方面评判,是否成功构建符合人类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理特征的大鼠模型。结果大鼠34 d内间断经皮下多点注射牛血清白蛋白乳化液后,88%产生牛血清抗体,予以尾静脉进一步注射6周后,肝组织病理学证实形成明显肝纤维化表现,再予以一次性腹腔注射LPS100μg/kg+D-Gal 200 mg/kg所构建的大鼠模型,其肝及肠粘膜组织经HE染色病理检测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符合人类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病理特征。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联合诱导可成功构建成模率高、死亡率低的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大鼠模型,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肝功能衰竭 病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政芳 黄伟 +2 位作者 李芹 林恢 刘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于第1周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及大黄乌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开始后0、4、8、12、24周时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变化,并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治疗开始后4周,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试验组TBil、IL-4、IL-6低于对照组(P<0.05,P<0.01)。8周时,试验组AST、TBil、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TBil、PTA、IL-5、IL-6、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周时,试验组ALT、NH3+、CD4+、CD8+、NK、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提高PTA,对部分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凉血解毒化瘀方 湿热瘀黄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动态检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病人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政芳 黄伟 李芹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CLF)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病程时期(第0周、第8周)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 目的动态观察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CLF)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病程时期(第0周、第8周)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肝衰竭组(ACLF)、慢性乙型肝炎组(CHB)、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第0周与治疗后第8周与其他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前(第0周),ACLF组的IL-2、IL-4、L-6、IL-10、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CHB、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CLF组经过治疗第8周时,ACLF组的IL-2、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但ACLF组水平仍高于CHB组和对照组;(3)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病人IL-2、IL-4、IL-6、IFN-γ、TNF-α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病人IL-10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检测ACLF病人的IL-2、IL-4、IL-5、IL-6、IL-10、IFN-γ、TNF-α水平,对病情轻重及转归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细胞因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雅 陈斌 +1 位作者 龙远雄 张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辨证及组方规律,进而探讨其证治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HBV-ACL...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辨证及组方规律,进而探讨其证治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HBV-ACLF患者病例资料,录入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录入数据进行字段提取后,相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社会网络等分析。结果根据对247例患者病例数据分析,其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黄证、湿热内蕴兼脾虚证、寒湿困脾证;药物频次≥12的药物43味,使用频率居于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茵陈、赤芍、丹参、白术、甘草、薏苡仁、石菖蒲、黄芩、虎杖、滑石,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水渗湿、活血补气药物为主。结论 HBV-ACLF病位主要在肝、脾,证型以湿热瘀黄证、脾虚瘀黄证、寒湿困脾证为主,治疗多以祛湿退黄、化瘀解毒、温阳健脾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肝衰竭 数据挖掘 辨证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34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洪涛 阮清发 +1 位作者 王菲 张薇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中期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发黄证。对照组予西医...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中期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发黄证。对照组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茵陈蒿汤加平胃散化裁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且治疗组在TBi L及PTA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湿热发黄证疗效满意,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加急()肝衰竭 湿热发黄 清热利湿 健脾行气
下载PDF
外周血NLR、PCT及MELD评分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岭岭 李谦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及MELD评分系统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3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8名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并根据入院...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降钙素原(PCT)及MELD评分系统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近期预后(3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68名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并根据入院后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记录患者入院时的常规肝脏生化指标、凝血4项、血常规、PCT,以正常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记录体检者查体时的血常规、PCT,分别计算MELD、NLR。结果:肝衰竭组入院时的NLR、PCT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入院时NLR、PCT、MELD值高于生存组,感染组NLR、PCT、MELD值高于非感染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死亡率分别为65.0%和35.71%;通过绘制ROC曲线,肝衰竭组入院时NLR、PCT、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573、0.694;Logistic分析入院时的NLR与MELD评分是影响肝衰竭近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外周血NLR、PCT及MELD评分对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有预测价值;入院时NLR、MELD评分是影响肝衰竭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淋巴细胞 血清降钙素原 MELD评分 加急()衰竭
下载PDF
血清miRNA-130a与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薛扬 郭宏强 《肝脏》 201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30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HBL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ACHBLF患者入院治疗6个月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以及死亡组,同时选择与ACHBLF患者特征相近的健康体检者52...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30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HBL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ACHBLF患者入院治疗6个月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以及死亡组,同时选择与ACHBLF患者特征相近的健康体检者52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miRNA-130a水平,分析ACHBLF患者血清miRNA-130a水平与生存、死亡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ACHBLF组miRNA-130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miRNA-130a表达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死亡组,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比(INR)低于死亡组(P<0.05);miRNA-130a与MELD评分、PT、PTA、INR负相关明显,与APTT正相关明显(P<0.01);miRNA-130a ROC曲线下面积与MELD相近(P>0.05), miRNA-130a、MELD评分对ACHBLF患者预后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相近(P>0.05)。结论 ACHBLF患者血清miRNA-130a表达水平上升,高水平的miRNA-130a能促进ACHBLF患者良好预后,其机制与miRNA-130a诱导免疫细胞因子产生有关;miRNA-130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可作为判定ACHBLF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30a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加急()肝衰竭 预后 相关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过小叶 周学士 +2 位作者 邱源旺 苏婷婷 毛燕群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85-148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IL-4、IL-2水平,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TNF-α、IL-6、IL-4、IL-2水平均高于存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FN-γ、IL-6、IL-4、IL-2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r=0.642、0.394、0.448、0.450、0.498,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了解疾病轻重及转归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血清炎症因子 病情进展
下载PDF
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治疗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兰玲 谢静 +2 位作者 阳航 胡金满 谌宁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5期706-707,共2页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保留灌肠,并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予...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保留灌肠,并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NH3明显降低,PTA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特别在改善肠道感染、肝性脑病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的疗效,改善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加急()肝衰竭 解毒化瘀汤 乌梅承气汤
下载PDF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威 王喜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慢加急性/亚急性患者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使用鲎试验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EL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分析二...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慢加急性/亚急性患者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使用鲎试验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EL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74.5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浆TNF-α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P值均<0.01)。结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血浆TNF-α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成功抢救重度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患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琴 雷飞飞 +3 位作者 雷旭 李刚 胡波 谭华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02-104,共3页
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病情重,病死率极高。本文报告1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仅6.5%,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仅4×10~9/L的危重型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同时伴上消化道出血(UDTH)和严重感染的患者,通过以人工肝为主的支持对... 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病情重,病死率极高。本文报告1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仅6.5%,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仅4×10~9/L的危重型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同时伴上消化道出血(UDTH)和严重感染的患者,通过以人工肝为主的支持对症治疗联合中药肝康Ⅱ号辨证治疗而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加急 酒精 中西医结合 治愈
下载PDF
角蛋白18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甘巧蓉 张鑫 +2 位作者 陈明胜 江晓燕 潘晨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9-214,共6页
目的研究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_ACLF)患者血清角蛋白18(K18)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lO月在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HBV-ACLF的患者120例,选择HBV-ACLF患者的性别和年龄... 目的研究HBV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_ACLF)患者血清角蛋白18(K18)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lO月在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HBV-ACLF的患者120例,选择HBV-ACLF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CHB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名。ELISA法检测血清K18(M30、M65)片段含量,分析先人组的40例ACLF患者、CHB患者、健康体检者间M30、M65、M30/M65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所有HBV-ACLF患者随访3个月,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测定其M30、M65值,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7。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参数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HBV-ACLF组、CHB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30分别为(2.99±0.29)、(3.12±0.26)和(2.16±O.12)lgU/L(F=95.36,P〈0.01),M65分别为(3.41±0.29)、(3.38±0.29)和(2.01±0.11)lgU/L(F=217.60,P〈0.01),M30/M65分别为0.39±0.11、0.55±0.09和1.45±0.34(F=202.63,P〈0.01)。HBV-ACLF组白细胞计数、TBil、ALT、AST在3组中最高,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血Na^+、PTA最低。对120例HBV-ACLF患者随访3个月,死亡40例,病死率为33.3%。M30/M65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和0.668(Z=3.011,P〈0.01),M30/M65比值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9,P〈0.01)。结论K18(M30、M65)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M30/M65比值对HBV-ACLF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8 肝炎病毒 乙型 加急()肝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阳 刘福文 +1 位作者 华伟 赵尚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6-457,共2页
目的观察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口服治疗,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优于对照组(43%),治疗组治疗后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丽珠肠乐及莫沙必利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珠肠乐 莫沙必利 加急()肝衰竭 疗效
原文传递
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专家共识2019更新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韬 宁琴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561-564,共4页
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近期在其官方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上刊发了《APASL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共识和推荐更新版》(以下简称共识),这是APASL继2014年发布共识更新后,时... 亚太肝病学会(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近期在其官方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上刊发了《APASL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共识和推荐更新版》(以下简称共识),这是APASL继2014年发布共识更新后,时隔5年对该共识的再次重要更新。本共识在以临床证据为基础的原则下,汇集了近5年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领域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现就共识更新的背景及要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结果 临床证据 太肝病学会 加急()肝衰竭 专家共识 更新版
原文传递
IL-33和sST2联合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明芳 章颖 +2 位作者 李兆明 刘先进 薛红 《江苏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IL-33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HBV-ACLF患者59例(观察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生化指标、IL-33... 目的探讨IL-33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HBV-ACLF患者59例(观察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生化指标、IL-33和sST2,计算MELD评分。根据HBV-ACLF患者入院后第12周的病情分为好转组31例及恶化组28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IL-33、sST2及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空腹血糖、IL-33、sST2和MELD评分升高(P<0.05),好转组PT、INR、IL-33、sST2、TBil和MELD评分较恶化组降低(P<0.05)。高水平IL-33和sST2以及高MELD评分是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ELD评分、IL-33和sST2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16、0.810和0.729,IL-33+sST2和IL-33+sST2+MELD评分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847和0.851。取IL-33+sST2+MELD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0.491时,其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灵敏度为0.786,特异度为0.839。结论IL-33和sST2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联合MLED评分的预测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3 可溶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终末期肝病模型 加急()肝衰竭 预后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宝荣 杨世达 +4 位作者 甘巧蓉 黄水文 张冬青 潘晨 李东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3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肝肾综合征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以73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肝肾综合征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血液检测指标、肝脏大小及肝衰竭其他常见并发症等因素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并探讨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与患者90天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HBe Ag阴性率、基线CHOL、AFP、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左叶长径、肝右叶斜径均显著低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而年龄、血Cr、INR则显著高于未并发肝肾综合征(P<0.01或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PTA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高危险因素,与HRS的发生密切相关。HRS的发生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90天的短期预后相关。结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真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肝右叶斜径缩小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肝肾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预防和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加急()肝衰竭 肝肾综合征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