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威 王喜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慢加急性/亚急性患者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使用鲎试验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EL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分析二...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对55例慢加急性/亚急性患者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使用鲎试验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EL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74.5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浆TNF-α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P值均<0.01)。结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血浆内毒素、血浆TNF-α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谢芳 郑文凯 +2 位作者 李聪 李平 谭善忠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9期2338-2343,共6页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其死亡率高,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其一直是肝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肝衰竭存在复杂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密...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其死亡率高,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其一直是肝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肝衰竭存在复杂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各种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对于研发新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免疫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孙健 戚健君 +4 位作者 杨剑 全斌 黄建军 余雪平 侯为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44,共7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中多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中多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诊治或体检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留取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院当日外周血PMN-MDSC频率,比较研究组和两个对照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HBV-ACLF外周血PMN-MDSC频率与炎症指标、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分别根据是否合并或继发感染及访视期第28天预后情况对HBV-ACLF患者分组,比较各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的差异。结果:HBV-ACLF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显著高于CHB组和HC组(P均<0.001),CHB组和HC组之间PMN-MDSC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ACLF外周血PMN-MDSC频率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水平、Child-Turcotte-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7、0.799、0.506、0.450、0.462、0.470、0.481,P均<0.05),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28,P<0.01)。40例HBV-ACLF患者中,合并感染18例,继发感染17例,28 d预后差21例,其外周血PMN-MDS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HBV-ACLF患者外周血富集PMN-MDSC,其频率与感染风险、疾病严重度及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抑制细胞 乙型炎病毒 加急衰竭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法构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生存预测模型
4
作者 方玲 钱湘云 +2 位作者 杨建梅 徐静 陈雪英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257-1262,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死亡的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HBV-ACLF患者3个月内生存情况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死亡的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HBV-ACLF患者3个月内生存情况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112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内患者是否无死亡分为生存组(n=62)和死亡组(n=50),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logistic回归、决策分类回归树(CRT)、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算法构建HBV-ACLF患者3个月内生存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HBV-ACLF患者3个月内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吸烟史、乙肝病程、高血压史、合并肝性脑病、合并肝肾综合征、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清蛋白(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乙肝病程、高血压史、合并肝肾综合征、ALT水平升高、Alb水平升高均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采用决策树CRT法构建的生存预测模型显示,合并肝肾综合征、HBV-DNA载量升高、ALT水平升高、合并高血压、Alb水平升高均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BP神经网络模型中自变量的重要性标准化后的结果,影响HBV-ACLF患者死亡前3位的因素是Alb、乙肝病程、ALT。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0,非参数DeLong检验结果显示,3种模型的预测性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HBV-ACLF生存预测模型对患者短期生存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3种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相关急性衰竭 预后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向艳萍 李自琼 +1 位作者 赵栩 向春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92-1496,1504,共6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90 d生存情况,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感染科收治的212例ACLF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起点,入院后90 d...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90 d生存情况,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感染科收治的212例ACLF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起点,入院后90 d为随访终点,根据随访获得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90 d内,患者死亡70例,病死率为33.0%。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入院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清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G)、甲胎蛋白(AFP)、钠(Na)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OR=0.966,95%CI:0.935~0.999,P=0.042)、FG(OR=0.077,95%CI:0.016~0.377,P=0.002)水平降低,CRP(OR=1.055,95%CI=1.005~1.107,P=0.030)、MELD评分(OR=2.146,95%CI:1.632~2.822,P<0.001)升高,合并肝性脑病(OR=7.185,95%CI:1.607~32.116,P=0.010)为ALSS治疗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FG、CRP、MELD评分、合并肝性脑病均为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预后 影响因素 人工 脑病
下载PDF
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SIRI、SII、肝纤维化水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尤丽 韩丽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925-929,94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肝纤维化水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肝纤维化水平特征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划分为预后良好组(n=72)和预后不良组(n=33)。比较2组患者全SIRI、SI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相比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谷丙转氨酶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SIRI、SII及FIB-4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RI、SII、FIB-4升高均是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SIRI、SII及FIB-4可作为评估老年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为进一步构建相关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预后
下载PDF
PE、DPMAS、CVVHDF模式治疗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徐炜捷 黄水文 +2 位作者 刘宝荣 刘宁 蓝丽琴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模式治疗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进行治疗的HBV-ACLF患者90例...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模式治疗乙肝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进行治疗的HBV-ACLF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E组,DPMAS组,CVVHDF组,每组均30例。对比三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内毒素(ET)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随访60 d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TBIL、ALT、AST、PT低于DPMAS组及PE组,CVVHDF组PTA高于DPMAS组及PE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ET、HMGB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患者ET、HMGB1水平低于DPMAS组及PE组(P<0.05);随访60 d后,CVVHDF组患者生存率高于DPMAS组及PE组(P<0.05)。结论三种人工肝模式均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ET和HMGB1水平,提高生存率,但采用CVVHDF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吸附 连续血液透析滤过 相关急性衰竭
下载PDF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血糖综合护理干预防治肝源性低血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楚霞 许永华 +1 位作者 陈志华 李洁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血糖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HBV-ACLF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病感染科2015年8月25日至2019年5月16日的住院患者数据。入组HBV-ACLF患者共68例,根据...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血糖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HBV-ACLF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病感染科2015年8月25日至2019年5月16日的住院患者数据。入组HBV-ACLF患者共68例,根据是否予重症肝炎血糖综合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HBV-ACLF综合治疗及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在给予标准综合治疗的情况下给予重症肝炎血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患者住院天数、TBIL、PT、ALB。结果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低血糖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有改善。结论实施有效的针对性HBV-ACLF血糖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加急衰竭 低血糖 血糖综合护理 低血糖
下载PDF
菖蒲郁金汤化裁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甜 赵晖 +1 位作者 张秋云 车念聪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6期630-635,共6页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化裁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药组予以菖蒲郁...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化裁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药组予以菖蒲郁金汤化裁方灌胃5 d,对照组、模型组均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5 d,再予D-氨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联合腹腔注射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各组均在急性攻击8 h后麻醉处死。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脑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各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抗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ACLF大鼠神经元及突触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脑组织内APP表达降低(P<0.05),SYN和GAP-43表达提高(P<0.05)。结论通过抑制APP聚集,提高内源性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保护突触功能并提高其可塑性,可能是菖蒲郁金汤化裁方改善大鼠ACLF后脑损伤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脑病 突触 淀粉前体样蛋白 大鼠
下载PDF
酒精性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1
10
作者 闵颖 佟静 王炳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2期12-17,共6页
酒精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肝病,常常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背景下,与短期和长期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特别是合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是一种与过量饮酒相关的独特临床综合征。过量饮酒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构成改... 酒精性肝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肝病,常常发生于酒精性肝硬化背景下,与短期和长期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特别是合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时。重症急性酒精性肝炎是一种与过量饮酒相关的独特临床综合征。过量饮酒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构成改变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形成酒精性肝炎的中心介质肠源性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酒精及其代谢物通过线粒体损伤和内质网应激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和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激活凋亡和坏死途径并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放大并持续炎症反应。DAMP和PAMP在肝脏中的累积,触发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并通过免疫介导的凋亡和坏死转变为肝细胞非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焦亡),细胞焦亡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导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与此同时,为了抵消过度的SIRS,机体逐渐产生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CARS),试图从过度炎症状态中拯救体内平衡,结果导致重要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的衰竭和功能障碍,发生功能性免疫细胞瘫痪,从而增加感染风险。SIRS和CARS并行发展,以及诱发的脓毒症,最终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外器官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代偿抗炎反应综合征 加急衰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铿 李平红 +3 位作者 李艳玲 杨可立 廖宝林 刘惠媛 《肝脏》 2023年第5期568-571,580,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23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23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34例患者中,治疗好转104例,恶化/死亡130例。治疗好转组是否存在肝硬化、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钠、是否合并腹膜炎分别为(71/33)例、(374.08±100.05)μmol/L、(29.63±5.70)%、(135.75±6.46)mmol/L、(49/55)例,恶化/死亡组分别为(104/26)例、(410.55±136.41)μmol/L、(23.82±10.87)%、(132.86±5.81)mmol/L、(78/5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t=-2.357,t=5.258,t=3.592,χ^(2)=3.865,均P<0.05)。好转组是否人工肝治疗44/60例、恶化/死亡组43/8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2.108/0.147)。肝性脑病Ⅰ、Ⅱ、Ⅲ、Ⅳ期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0、3.41%、12.31%、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94.291/0.000)。肝硬化基础[OR(95%CI)=2.095(1.046~4.194),P=0.037]、总胆红素[OR(95%CI)=1.003(1.000~1.005),P=0.039]、血清钠[OR(95%CI)=0.911(0.867~0.958),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OR(95%CI)=0.921(0.888~0.955),P<0.01]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钠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高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肝硬化基础、总胆红素、血清钠、凝血酶原活动度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准确把握危险因素,积极干预,争取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加急衰竭 脑病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雅 陈斌 +1 位作者 龙远雄 张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辨证及组方规律,进而探讨其证治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HBV-ACL...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 ,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辨证及组方规律,进而探讨其证治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HBV-ACLF患者病例资料,录入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录入数据进行字段提取后,相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社会网络等分析。结果根据对247例患者病例数据分析,其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黄证、湿热内蕴兼脾虚证、寒湿困脾证;药物频次≥12的药物43味,使用频率居于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茵陈、赤芍、丹参、白术、甘草、薏苡仁、石菖蒲、黄芩、虎杖、滑石,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水渗湿、活血补气药物为主。结论 HBV-ACLF病位主要在肝、脾,证型以湿热瘀黄证、脾虚瘀黄证、寒湿困脾证为主,治疗多以祛湿退黄、化瘀解毒、温阳健脾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急性)衰竭 数据挖掘 辨证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清化凉血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3
作者 虞胜 祝峻峰 陈建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 目的评估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个分中心共计74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清化凉血化瘀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病死率、实验室指标(ALT、AST、TBil、DBil、ALB和PTA)和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存活率(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43)。治疗组的TBil和DBil水平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第4周、6周和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MEL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洽疗第2周至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凉血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加速胆红素的消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凉血化瘀方 功能衰竭 加急(急性) 乙型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能文 涂慧敏 +1 位作者 何金秋 熊墨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87例,并以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外周血T淋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BV-ACLF患者87例,并以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值和CD4^+/CD8^+比值)的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指标(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的水平。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各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3组CD4^+值、CD4^+/CD8^+比值、血清补体C3水平及早期组血清IgG水平均明显降低,早期组CD8^+值、晚期组血清IgG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早期组比较,中期、晚期2组CD4^+、CD8^+值均明显降低和血清IgG水平均明显升高,晚期组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均P<0.05);与中期组比较,晚期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无继发感染组比较,继发感染组CD4^+值、CD4^+/CD8^+比值和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HBVACLF患者早期、中期、晚期均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失衡时更易出现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 加急衰竭 T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比较
15
作者 刘昕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2期54-57,共4页
目的 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失代偿性肝硬化(DC)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 70例合并AKI的ACLF与DC患者,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科研组(ACLF-AKI)和参照组(DC-AKI),各3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目的 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失代偿性肝硬化(DC)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方法 70例合并AKI的ACLF与DC患者,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科研组(ACLF-AKI)和参照组(DC-AKI),各3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及感染情况、30与90 d内死亡或肝移植情况。结果 科研组ALT(53.47±3.69)U/L、AST(94.26±8.62)U/L、TBil(258.86±10.62)μmol/L、DBil(175.82±25.41)μmol/L均高于参照组的(28.24±3.22)U/L、(44.25±2.57)U/L、(28.45±5.35)μmol/L、(28.41±7.26)μmol/L,Alb(28.23±5.17)g/L低于参照组的(31.75±6.2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组WBC(9.62±1.85)×10^(9)/L、N%(82.75±6.57)%、CR(147.62±8.95)μmol/L均高于参照组的(7.28±1.53)×10^(9)/L、(76.24±5.39)%、(123.42±8.21)μmol/L,PTA(34.26±5.59)%低于参照组的(64.53±5.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组感染率94.29%及30 d内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34.29%、90 d内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54.29%均高于参照组的40.00%、11.43%、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C-AKI患者比较,ACLF-AKI患者更易发生感染,CR水平更高,疾病进展加快,增加死亡风险,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衰竭 失代偿硬化 急性肾损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MELD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董旭 许明晓 +3 位作者 徐爱静 葛玲玲 廖威 薛建亚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并发自发性... 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8例就诊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感染科的HBV-ACLF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HBV-ACLF并发SB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定SII联合MELD预测SBP发生与预后的性能。根据SII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SII组和高SII组,比较2组预后情况。绘制Kaplan-Meier曲线进行90 d生存分析。结果HBV-ACLF患者整体感染发生率为39.3%,其中SBP占75.2%。排除其他感染后将患者分为HBV-ACLF-无SBP组(187例)和HBVACLF-SBP组(91例)。2组间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是否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腹水、MELD评分及SI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SII(OR=1.003,95%CI:1.000~1.005,P=0.020)、合并腹水(OR=13.948,95%CI:4.617~42.140,P<0.01)及高MELD评分(OR=1.184,95%CI:0.995~1.410,P=0.018)是HBV-ACLF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II联合MELD评分预测HBV-ACLF并发SB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4,敏感度80.2%,特异度65.1%;预测预后为死亡的AUC为0.814,敏感度75%,特异度76.2%。高SII组HBV-ACLF患者病程中更易并发SBP、肝肾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临床结局更差(P<0.05)。低SII低MELD组短期生存率更高(P<0.01)。结论高SII、腹水及高MELD评分是HBVACLF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SII联合MELD评分在HBV-ACLF患者SBP发生及其预后方面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终末期病模型 乙型炎病毒 加急衰竭 自发细菌腹膜炎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34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洪涛 阮清发 +1 位作者 王菲 张薇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6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中期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发黄证。对照组予西医...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早期、中期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中医辨证均为湿热发黄证。对照组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茵陈蒿汤加平胃散化裁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且治疗组在TBi L及PTA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利湿健脾行气"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湿热发黄证疗效满意,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加急(急性)衰竭 湿热发黄 清热利湿 健脾行气
下载PDF
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政芳 黄伟 +2 位作者 李芹 林恢 刘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凉血解毒化瘀方口服治疗8周,并于第1周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及大黄乌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开始后0、4、8、12、24周时观察2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变化,并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治疗开始后4周,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基线水平明显改善,试验组TBil、IL-4、IL-6低于对照组(P<0.05,P<0.01)。8周时,试验组AST、TBil、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PTA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TBil、PTA、IL-5、IL-6、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周时,试验组ALT、NH3+、CD4+、CD8+、NK、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凉血解毒化瘀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湿热瘀黄证有助于黄疸的消退和提高PTA,对部分炎症细胞因子降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急(急)衰竭 凉血解毒化瘀方 湿热瘀黄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有营养风险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会敏 徐曼曼 +3 位作者 孔明 杨银川 朱彦涛 周莉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957-959,962,共4页
目的评价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以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SF)、... 目的评价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9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以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SF)、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MAMC)评价其营养状况,并对干预组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记录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的血清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LB)、TSF、MAMC、Child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出院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Child评分下降值(-1.0比0.0,P=0.034)、MELD评分下降值(-3.0比-2.0,P=0.022)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ALB和PALB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MAMC值高于对照组(P<0.05),TSF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原有并发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新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7.3%比43.5%, P=0.001;9.1%比32.6%, P=0.006)。干预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对有营养风险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 急性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金才 宋建华 +2 位作者 宋铮 邵建国 朱勇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2012年在本院住院并应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HBV—ACLF患者37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择在本院住院未应用任何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HBV-A...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2012年在本院住院并应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HBV—ACLF患者37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择在本院住院未应用任何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HBV-ACLF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体征、血生化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累积生存率和2年内复发率情况。结果在入院时、治疗后4w、8w、12w时,治疗组患者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r),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MEL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除在治疗4w末时,治疗组生存者腹水发病率为41.4%,低于对照组生存者的66,7%(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8w、12w和24w时,37例抗病毒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7%、75.7%和7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6.8%和54.1%(P〈0.05);26例抗病毒的生存患者在2年内病情无复发,而20例未抗病毒的生存患者复发率为65.0%(P〈0.001)。结论给予HBV-ACLF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减少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急性衰竭 恩替卡韦 治疗 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