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1
作者 高冉冉 曹阳 +4 位作者 郑嵘炅 张紫怡 杨丽 唐努尔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71)。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并将筛选的因素使用R 4.3.0软件进行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根据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的预后模型区分度和校准能力较好。自发性腹膜炎在存活组和死亡组HBV-ACLF患者并发症中占比均最高。结论通过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建立的预测模型对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急性衰竭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预后模型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实践细节
2
作者 陈军泽 张诚 +1 位作者 董昆 董淳强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实践进行探讨,为优化ACLF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移植 原发疾病 免疫抑制 预后
下载PDF
常用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安宝燕 冯明洋 +4 位作者 王筱寅 曹竹君 蔡伟 谢青 王晖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是否生存,将其分为死亡组(69例)与生存组(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与入院后14 d的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计算并比较入院后14 d的各项指标与基线的差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入院后14 d,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PCT、血清肌酐(sCr)和INR的增高值均显著大于生存组患者(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WBC、NE%、sCr、PCT和INR增高是影响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的程度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值均<0.001)。结论患者入院后14 d的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程度对HBV-ACL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相关性急性衰竭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变化分析
4
作者 杨晶 陈美玲 +3 位作者 张丽秀 颜鲁伟 白正强 贺锐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菌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指标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本组发生细菌感染者37例,未发生明确感染者49例;在37例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68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株(60.3%),革兰氏阳性菌27株(39.7%);感染组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10.9±3.1)μg/L、(46.5±1.9)pg/mL和(16.9±1.6)pg/m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9±0.1)μg/L、(20.1±2.4)pg/mL和(4.8±0.9)pg/mL,P<0.05】,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67.6%和75.7%,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8.2%和12.2%,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PCT>3.3μg/L、IFN-γ>45.5 pg/mL和IL-6>15.4pg/mL为截断点,其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诊断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84.1%。结论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除检测血清PCT水平外,监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细菌感染而给予预防性处理,或能提供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型衰竭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6 诊断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及治疗研究现状
5
作者 刘念 曾爱中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500-2508,共9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于各种诱因引起的以急性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该病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短期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对ACLF患者进行准确...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于各种诱因引起的以急性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该病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短期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对ACLF患者进行准确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能为指导临床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预后评估模型 治疗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进展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炉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HBV-Pre.ACLF)进展的预测指标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2例,以进展到ACLF为观察终点,分析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 目的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HBV-Pre.ACLF)进展的预测指标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2例,以进展到ACLF为观察终点,分析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出HBV-Pre.ACLF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基线水平时临床指标ALB、血钠及MELD、MELD-Na评分、是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为HBV-Pre.ACLF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出HBV-Pre.ACLF进展预测模型得Logit(P)=34.75-0.34*ALB-0.16*血钠-1.26*前列地尔治疗(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为1,未联合治疗为0)。结论HBV-Pre.ACLF基线时ALB、血Na、FIB及MELD、MELD-Na评分系统对疾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早期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HBV-Pre.ACLF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 急性衰竭前期 预测指标 模型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SDC-1、ZEB1表达水平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胡瑞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30例HBV-ACLF患者和1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纳入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DC-1、ZEB1水平。对HBV-ACLF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分为生存组(76例)和死亡组(54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SDC-1、ZEB1水平;分析血清SDC-1、ZEB1、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HBV-ACLF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HB组、HBV-ACLF组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BV-ACLF组高于CHB组(P<0.05)。死亡组HBV-ACLF患者白蛋白低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水平及MELD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SDC-1、ZEB1、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预测。MELD评分、SDC-1、ZEB1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V-ACLF患者血清SDC-1、ZEB1水平均与近期预后相关,且血清SDC-1、ZEB1与MELD评分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乙型炎病毒 E盒结合锌指蛋白1 急性衰竭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有效性探讨
8
作者 张沛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3-0015,共3页
分析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方法 整理病例资料并在其中筛选研究对象,资料采集来源为2020.01~2023.1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HBV-ACLF患者。将筛选出的60例符合研究需求的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 分析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方法 整理病例资料并在其中筛选研究对象,资料采集来源为2020.01~2023.12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HBV-ACLF患者。将筛选出的60例符合研究需求的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为信封法,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n=30,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胶囊+常规对症治疗)与观察组(n=30,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胶囊+常规对症治疗+前列地尔治疗)。开展统计学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治疗有效性的评估依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ALT、ALB、CHE更高(p<0.05),TBil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PT更低(p<0.05),FIB更高(p<0.05),INR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的应用可有效改善HBV-ACLF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情发展、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乙型炎相关 急性衰竭 治疗有效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健脾利湿养肝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黄琦 李静 +6 位作者 马文峰 韩志毅 孙嘉玲 张卫 孙新锋 陈剑平 周小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4,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养肝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及GeneCards等多种数据库,获得健脾利湿养肝方治疗ACLF疾病的相关靶点。应用String及Cytoscape构建作用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养肝方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及GeneCards等多种数据库,获得健脾利湿养肝方治疗ACLF疾病的相关靶点。应用String及Cytoscape构建作用靶点的PPI网络,筛选出核心作用靶点并采用DAVID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健脾利湿养肝方重复出现的活性成分以生物利用度OB值≥30%,类药性DL≥0.18为筛选条件,分选出中药复方健脾利湿养肝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该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亲和力进行分子对接及动物体内实验验证。结果共获得健脾利湿养肝方治疗ACLF的活性成分536个,交集靶点基因244个,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基因7个。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基因AKT1、SRC、VEGFA、STAT3、EGFR、MAPK3、HRAS与健脾利湿养肝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亲和力较好,具有很强的结合活性。另外,体内实验验证健脾利湿养肝方能够降低HRAS、EGFR、STAT3、SRC、VEGFA的表达,以延缓ACLF疾病进展。结论健脾利湿养肝方可能作用于HRAS、EGFR、STAT3、SRC、VEGFA等核心靶点,以达到治疗ACL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利湿养 急性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槲皮素
下载PDF
Wilson病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10
作者 唐露露 陈怀珍 +4 位作者 张静 董婷 李俊 江海林 杨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的70例WD-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2周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36)与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WD-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对模型整体系数进行综合检验,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建模型以及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肝硬化分级(CTP)评分对WD-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0例WD-ACLF患者,生存组36例,男22例,女14例,中位年龄30.0(17.3,40.0)岁;死亡组34例,男25例,女9例,中位年龄34.0(28.8,41.0)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病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死亡组,白细胞计数(WBC)、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铜蓝蛋白(CER)水平,以及感染、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比例低于死亡组,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Na^(+)、总胆固醇(TC)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1.176,95%CI1.043~1.325)、INR(OR=7.635,95%CI1.767~32.980)、TBIL(OR=1.012,95%CI1.003~1.021)、上消化道出血(OR=11.654,95%CI 1.029~131.980)是影响WD-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WD-ACLF预后联合模型,该模型评估WD-ACLF预后的AUC为0.941,大于CLIF-SOFA评分(AUC=0.802)、MELD评分(AUC=0.897)、CTP评分(AUC=0.722)。结论病程、INR、TBIL、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WD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后模型能更为准确地预测WD-ACLF患者的预后,其预测价值优于CLIF-SOFA评分、MELD评分和CTP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急性衰竭 预后 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终末期病模型 硬化分级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孙健 戚健君 +4 位作者 杨剑 全斌 黄建军 余雪平 侯为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844,共7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中多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中多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polymorphonuclear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PMN-MDS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诊治或体检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10例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留取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院当日外周血PMN-MDSC频率,比较研究组和两个对照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HBV-ACLF外周血PMN-MDSC频率与炎症指标、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分别根据是否合并或继发感染及访视期第28天预后情况对HBV-ACLF患者分组,比较各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的差异。结果:HBV-ACLF组外周血PMN-MDSC频率显著高于CHB组和HC组(P均<0.001),CHB组和HC组之间PMN-MDSC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ACLF外周血PMN-MDSC频率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总胆红素水平、Child-Turcotte-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7、0.799、0.506、0.450、0.462、0.470、0.481,P均<0.05),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28,P<0.01)。40例HBV-ACLF患者中,合并感染18例,继发感染17例,28 d预后差21例,其外周血PMN-MDSC频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HBV-ACLF患者外周血富集PMN-MDSC,其频率与感染风险、疾病严重度及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乙型炎病毒 急性衰竭 感染 预后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sPD-1/sPD-L1与T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古丽沙提·海米提 朱玥洁 +4 位作者 谢忻汝 郭文宏 丁剑冰 鲁晓擘 张峰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7-823,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程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oluble Pro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病程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sPD-L1)、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水平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1例确诊为HBV-ACLF患者的资料及外周血标本,根据研究对象28 d的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40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技术检测sPD-1和sPD-L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和IL-10的表达。Pearson法分析HBVACLF患者血清中sPD-1/sPD-L1与患者MELD评分、T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外周血及血清中CD4+T细胞百分比、sPD-1、sPD-L1、IL-10和TGF-β高于存活组,而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存活组(P均<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sPD-1水平与IL-10、TGF-β和CD4+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sPD-L1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IL-10、TGF-β和CD4+T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sPD-1/sPDL1可能参与了HBV-ACL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应答,通过综合考虑患者sPD-1和sPD-L1水平可以为HBV-ACLF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T细胞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下载PDF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结果
13
作者 邹波 朱龙川 +2 位作者 甘达凯 张鑫垚 姚雪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2,359,共6页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信封法将100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 目的探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LPE)+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联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炎症细胞因子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信封法将100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予以护肝、退黄、降酶、抗病毒、预防出血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浆置换(PE)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LPE+DP⁃MAS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90 d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90 d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E+DPMAS联合治疗ACLF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术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 急性衰竭 功能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半量血浆置换改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
14
作者 吴承高 刘威 +5 位作者 况林菊 刘强 熊伟 胡飘萍 张长林 乐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半量血浆置换(DPMAS+HPE)治疗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半量血浆置换(DPMAS+HPE)治疗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综合治疗组和DPMAS+HPE组,倾向得分匹配消除组间混杂偏差,比较2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2组30 d和90 d累计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3例HBV-ACLF病例,其中治疗组13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1次DPMAS+HPE。237例单纯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经倾向得分匹配(PSM)后纳入1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下降幅度(446.5 vs 159.0、317.0 vs 92.0、5.2 vs 0.3)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DPMAS+HPE治疗是HBV-ACLF患者30 d和90 d死亡独立保护因素(30 d:OR=0.497,P<0.05;90 d:OR=0.436,P<0.05);治疗组30 d和90 d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 d:50.71%vs 44.12%,P<0.05;90 d:30.15%vs 22.79%,P<0.05)。结论DPMAS+HPE能改善HBV-ACLF患者肝功能和短期生存率,可作为1种有效治疗HBV-ACLF患者的人工肝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急性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预后转归
下载PDF
孙克伟教授运用温法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经验
15
作者 郑云杰 张涛 孙克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0-654,共5页
总结孙克伟教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临床经验。孙克伟教授认为,ACLF以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脾阳虚损为本,脾虚可贯穿ACLF疾病全程,故治疗时多使用炮附子、白术、干姜等温药,全病程重视应用温法,并... 总结孙克伟教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临床经验。孙克伟教授认为,ACLF以湿热瘀毒互结为标,脾阳虚损为本,脾虚可贯穿ACLF疾病全程,故治疗时多使用炮附子、白术、干姜等温药,全病程重视应用温法,并创制自拟温阳解毒化瘀汤,攻补兼施,逆转肝功能急性失代偿,临床效果显著,为ACLF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温法 温阳解毒化瘀汤 名医经验 孙克伟
下载PDF
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向艳萍 李自琼 +1 位作者 赵栩 向春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92-1496,1504,共6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90 d生存情况,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感染科收治的212例ACLF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起点,入院后90 d...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90 d生存情况,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感染科收治的212例ACLF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入院时为起点,入院后90 d为随访终点,根据随访获得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在90 d内,患者死亡70例,病死率为33.0%。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入院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清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G)、甲胎蛋白(AFP)、钠(Na)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OR=0.966,95%CI:0.935~0.999,P=0.042)、FG(OR=0.077,95%CI:0.016~0.377,P=0.002)水平降低,CRP(OR=1.055,95%CI=1.005~1.107,P=0.030)、MELD评分(OR=2.146,95%CI:1.632~2.822,P<0.001)升高,合并肝性脑病(OR=7.185,95%CI:1.607~32.116,P=0.010)为ALSS治疗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FG、CRP、MELD评分、合并肝性脑病均为影响ALSS治疗ACLF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预后 影响因素 人工 性脑病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刘华梅 童庆东 孙家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8期70-73,共4页
目的 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00例分为恩替卡韦组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组(TDF... 目的 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00例分为恩替卡韦组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组(TDF组),各50例。恩替卡韦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TDF组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TDF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恩替卡韦组的80.00%(χ^(2)=6.061,P=0.014)。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TDF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TDF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或P<0.01);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2组HBV-DN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TDF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2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TDF组高于恩替卡韦组(P<0.01)。TDF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低于恩替卡韦组的24.00%(χ^(2)=6.353,P=0.012)。结论 与恩替卡韦比较,HBV-ACLF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HBV-DNA水平,减轻炎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相关急性衰竭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恩替卡韦 功能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90 d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8
作者 赵玥 隋冰冰 王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建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治疗的276例HBV-ACLF患者。根据入院90 d预后情况,将276... 目的建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预测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治疗的276例HBV-ACLF患者。根据入院90 d预后情况,将276例HBV-ACLF患者分为死亡组126例(45.65%)、生存组150例(54.35%)。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法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75岁)、肝性脑病比例、D-D、凝血酶原时间、乳酸、NLR、RDW、CTP评分、MELD评分,更低的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D-D>2.10 mg/L、乳酸>5.25 mmol/L、MELD评分>25分、肝性脑病、NLR>5是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内部验证时模型预测HBV-ACLF患者90 d死亡的AUC为0.880(95%CI:0.837~0.922),准确度为81.52%;外部验证时AUC为0.828(95%CI:0.773~0.884),准确度为76.74%。结论基于年龄、D-D、乳酸、MELD评分、肝性脑病、NLR构建的模型可预测HBV-ACLF患者90 d死亡风险,有助于临床对危重症的识别,辅助对患者进行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脏疾病
下载PDF
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肖海鹏 吴安定 黄昱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利湿方。治疗3周...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凉血解毒利湿方。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治疗的有效率、安全性以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身目俱黄、高热烦渴、舌红苔黄、小便色黄、倦怠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IL-10、CD4+、CD4+/CD8+均升高,ALT、AST、TBil、TNF-α、IL-6、CD8+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利湿方联合血浆置换治疗HBV-ACLF效果较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其肝功能与免疫功能状态,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预后,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急性衰竭 热毒炽盛证 凉血解毒利湿方 血浆置换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
20
作者 张思琪 陈慧娜 +4 位作者 耿楠 张家腾 陈煜 孔明 段钟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 目的探究肌少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391例ACLF患者信息以及入院时营养相关指标,按照新型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快速进展型(A型,119例)、快速恢复型(B型,156例)、缓慢进展型(C型,51例)、缓慢恢复型(D型,38例)、缓慢持续型(E型,27例),借助CT成像测量营养指标,比较不同分型患者肌少症等营养指标的检出率,探究肌少症与新型ACLF 5种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A型(35例,29%)和C型(18例,35%)肌少症检出率高于B型(20例,13%)、D型(3例,8%)和E型(27例,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36例,30.3%)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B型(29例,18.6%),C型(11例,21.6%)肌脂肪变性患者检出率高于D型(5例,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A型(16例,13.4%)和C型(7例,13.7%)肌少性肥胖检出率高于B型(11例,7.0%)和D型(1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与新型慢加急性肝衰竭5种临床分型密切相关。基线肌肉减少的ACLF患者中短期(4~12周)预后差,4周内快速进展(A型)或12周时仍缓慢进展(C型)的概率高。因此,应在ACLF诊断同时尽早评估肌少症等营养指标,以期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提高ACLF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急性衰竭 营养不良 临床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