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调节硫酸吲哚酚相关机体损伤干预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钱恩惠 蒋文泽 +1 位作者 侯雅婷 鲁科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近年来,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被发现与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以中医药为干预对象来调节硫酸吲哚酚引起的机体损伤的临床试验及基础试验也逐渐丰满,一些可能机制的探索也初有成效,主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比例... 近年来,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被发现与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以中医药为干预对象来调节硫酸吲哚酚引起的机体损伤的临床试验及基础试验也逐渐丰满,一些可能机制的探索也初有成效,主要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比例、降低硫酸吲哚酚前体合成及阻止芳香烃受体途径启动来干预慢性肾脏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现系统回顾中医药以硫酸吲哚酚为治疗靶点的临床证据及机制探索,以期为中医药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循证依据和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慢性肾脏 硫酸吲哚酚 并发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言娜 雷磊 +1 位作者 刘慧婷 范孝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00-703,共4页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患者的盆腔部位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症状明显、疼痛程度剧烈、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病”范畴,发病过程中受到寒、湿、热、虚、瘀等多种因素的...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患者的盆腔部位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的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症状明显、疼痛程度剧烈、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病”范畴,发病过程中受到寒、湿、热、虚、瘀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具体病机分型为湿热瘀结、血瘀气滞、寒湿凝滞、气虚血瘀症等,根据相应症型给予针对性的中医治疗。现从慢性盆腔炎中医病机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对当前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中医病机探析
3
作者 杨晓倩 朱镇华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68-2370,共3页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渊”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具有一定难治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发病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组织重塑、鼻腔鼻窦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失衡、上皮屏障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鼻渊”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具有一定难治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鼻窦炎发病与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异常、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组织重塑、鼻腔鼻窦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失衡、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上皮细胞先天免疫功能缺陷等相关。这些发病机制与中医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关系密切。可将慢性鼻窦炎病机特点概括为“不通”与“不荣”,鼻窍脉络壅阻,鼻失宣通,是鼻渊形成的关键环节;正虚托邪无力,邪滞鼻窍,亦是鼻渊为病的重要因素。基于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探析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病机,对于中医临床精准辨证、针对性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渊 慢性鼻窦炎 中医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下载PDF
基于“肝脾同调”阐析慢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4
作者 叶永安 靳茜 +1 位作者 李小科 杜宏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5,共4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核心 肝脾同 肝脾同调 治脾调肝 中医治疗
下载PDF
窠囊理论的慢性肾脏病病机与治疗策略
5
作者 施月 石秀杰 张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1-1973,1978,共4页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强调益肾健脾,正本清源;理气调枢,畅达气机;痰瘀同治,通透窠囊。这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窠囊理论 痰瘀互结 慢性肾脏 临床思路 中医理论 痰挟瘀血 治疗策略
下载PDF
从瘀热理论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病机源流及证治
6
作者 余洋 彭勋超 唐成林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慢性前列腺炎多为外邪侵入下焦,郁而化热,与血相搏而成瘀热所致。文中对“瘀热”理论的源流浅作梳理,分析“瘀热”在慢性前列腺炎病机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为基探讨其对本病临证的指导意义,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证治... 慢性前列腺炎多为外邪侵入下焦,郁而化热,与血相搏而成瘀热所致。文中对“瘀热”理论的源流浅作梳理,分析“瘀热”在慢性前列腺炎病机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为基探讨其对本病临证的指导意义,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理论依据以及证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精浊 中医 瘀热理论
下载PDF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慢性子宫内膜炎病因病机及辨治思路
7
作者 邢晓苑 李楠 +1 位作者 刘文君 张君蕾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典型病理表现为子宫内膜浅表水肿样变,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ESPCs)浸润,是一种持续性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1]),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表明,CE在... 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典型病理表现为子宫内膜浅表水肿样变,子宫内膜间质浆细胞(ESPCs)浸润,是一种持续性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1]),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症、复发性流产、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表明,CE在不明原因不孕的女性中发病率为56.85%^([2]),在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中占比高达67.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中医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中医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婵 何伟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其发展到终末期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代谢废物潴留,并累及多个系统等。“围透析期”是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此阶段存在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费...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其发展到终末期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代谢废物潴留,并累及多个系统等。“围透析期”是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此阶段存在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此期的治疗尤为重要。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延缓进展,延迟透析,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该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围透析期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围透析期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超 杨爽 +1 位作者 黄燕 于新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的案例屡见不鲜,西医对于本病尚未有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的颁布。中医对于慢阻肺、支扩的认识由来已久,历代医家对其发病特点、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结合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的案例屡见不鲜,西医对于本病尚未有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的颁布。中医对于慢阻肺、支扩的认识由来已久,历代医家对其发病特点、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结合历代医家理论及当今临床实践,文章将慢阻肺合并支扩的病因病机大抵归纳为肺脾肾三脏虚衰为内在因素,痰、热、瘀是主要病理产物,外邪侵袭是重要发病条件。在治疗方面,根据病情缓急确定治则治法,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文章旨在通过阐述中医药治疗慢阻肺合并支扩的研究进展,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期望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 支气管扩张 中医 治则治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梁苹茂 曹克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6-727,共2页
高血糖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ROS)产生过度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湿浊是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生成后又成为消渴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其病机与ROS的产生及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机理有相同之处。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 高血糖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簇(ROS)产生过度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共同机制。湿浊是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生成后又成为消渴并发症的致病因素,其病机与ROS的产生及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机理有相同之处。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辨证属湿浊为患时可以将湿浊诠释为ROS。认为湿浊内蕴、闭阻络脉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机。由于湿邪深滞络道,病情缠绵难愈,治则应为化湿通络、透达络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 Ⅱ型/并发症 糖尿血管/中医 @ 氧化应激学说
下载PDF
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晓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5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糖尿慢性并发症 中医治疗 《诸源候论》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 中医中药治疗 消渴 祖国医学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病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曲金芝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99-203,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不良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患者由于体内血糖的不断增加使机体的多个脏腑受到影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中医络病学包括对络脉与络病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络脉是沟通机体...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不良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患者由于体内血糖的不断增加使机体的多个脏腑受到影响,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中医络病学包括对络脉与络病理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络脉是沟通机体内外的桥梁,络病是指不同的病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深入脏腑,伤及络脉,导致其功能与结构的异常改变从而引发机体的病变,广泛存在于多种难治性疾病的病理状态。文章以络病理论为依据,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发病规律进行探讨,整体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进行防治与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糖尿 并发症 中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思路与对策
13
作者 王龙华 李柏 +6 位作者 李萍 王凤磊 李静 张福文 张玉柱 田德禄 丁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34-2338,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公认的胃癌前疾病,中医药治疗CAG具有明显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从CAG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入手,对中医药治疗CAG提出治本独取阳明,补虚泻实,顾护脾胃,升降气机,调气和血,祛瘀通络,祛邪解毒,甘平凉润,和胃护...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公认的胃癌前疾病,中医药治疗CAG具有明显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从CAG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研究入手,对中医药治疗CAG提出治本独取阳明,补虚泻实,顾护脾胃,升降气机,调气和血,祛瘀通络,祛邪解毒,甘平凉润,和胃护络的辨治思路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辨治思路 对策 中医 胃癌前疾 独取阳明
下载PDF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超 赵进喜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5期484-487,共4页
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热结阴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乏无力或消瘦。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诸多,涉及人体的眼、脑、心、肾、血管、神经等。中医中药在防治糖尿... 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热结阴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乏无力或消瘦。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诸多,涉及人体的眼、脑、心、肾、血管、神经等。中医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依托,结合当前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应用情况,试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以期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及其并发症 治疗原则 中医
下载PDF
慢性肾病并发胃肠道症状的病因病机及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莺朔 王圣治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60-62,共3页
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随病情进展日益加重,影响疾病预后和患者生存质量。从西医角度论述,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胃肠动力学发生改变、肾功能减退引起的胃肠激素紊乱、肾性贫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等有关,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胃... 胃肠道症状是慢性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随病情进展日益加重,影响疾病预后和患者生存质量。从西医角度论述,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胃肠动力学发生改变、肾功能减退引起的胃肠激素紊乱、肾性贫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等有关,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胃肾,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血瘀内生上逆于胃为标,证属本虚标实。大量资料可证实,中医对于慢性肾病并发胃肠道症状有明显疗效,该文对慢性肾病并发胃肠道症状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并发胃肠道症状 中医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从核心病机角度探讨益气化浊通络法在慢性肾脏病诊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裴国超 陈志强 +5 位作者 马金荣 赵丽 潘红梅 陈洋洋 方超 李红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723-724,共2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发现尿检、肾功能或者影像学异常,这使CKD在中医角度无证可辨;因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和原发病的不同,临床上表现又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这使CKD在中医诊疗上辨...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发现尿检、肾功能或者影像学异常,这使CKD在中医角度无证可辨;因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和原发病的不同,临床上表现又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这使CKD在中医诊疗上辨证繁杂,难以掌握。核心病机体现了疾病的本质特点,是疾病内在固有矛盾,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兼夹症、合并症,均从属于核心病机,抓核心病机即是执牛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核心 个体差异性 中医诊疗 无证可辨 原发 肾功能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机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雅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前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辨证论治体系较为局限,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一种重要的病机学说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探讨思路。络病病机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型疾病... 目前临床中针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辨证论治体系较为局限,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一种重要的病机学说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探讨思路。络病病机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特点,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型疾病,病变部位涉及多脏腑,随着病情的进展久病入络,引起络脉系统的损伤,常表现为3种形式:久病气血瘀滞,互结络中,络脉瘀阻;气血津液输布障碍,脉不得濡养而络脉空虚;病邪累积日久损伤络脉。即络脉瘀阻、络脉空虚、络脉损伤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糖尿 慢性并发症 络脉瘀阻 络脉空虚 络脉损伤
下载PDF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文畅 陈乙菲 李风森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繁多。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肺脾关系最为密切,肺虚及脾,脾虚累肺,相互影响,致使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重视培土生金,不限于肺,不忘于脾,多方兼顾。培土生金法历史悠久,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繁多。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肺脾关系最为密切,肺虚及脾,脾虚累肺,相互影响,致使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治疗时应重视培土生金,不限于肺,不忘于脾,多方兼顾。培土生金法历史悠久,随着朝代更迭,治法被不断丰富与发展,体现出“培土”不仅为补脾益气,更是调和脾胃、濡润中焦、扶正固本、补益宗气,从而达到治理肺脏的效果。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的科学内涵逐渐清晰,对不同病情都有着卓越的疗效,充分体现出治法的重要性及优越性,以期能为中医药对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生金 中医 慢性阻塞性肺疾 肺脾两虚 脏腑治法 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从“毒”论治慢性肝病思路探讨
19
作者 陈玥 靳茜 +3 位作者 李硕 张嘉鑫 王刚 叶永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中医“毒邪”理论内涵丰富,“毒”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毒”论治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法。本文通过归纳古今文献阐释“毒”相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毒”在慢性肝病中具有偏性较强、毒性缠绵、复杂多变等致病特点,提出“... 中医“毒邪”理论内涵丰富,“毒”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毒”论治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法。本文通过归纳古今文献阐释“毒”相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毒”在慢性肝病中具有偏性较强、毒性缠绵、复杂多变等致病特点,提出“毒使病生,毒致病进”观点,探讨从“毒”论治慢性肝病的思路,包括溯清毒源、厘清毒性、甄别毒变、扶正祛毒,以期为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特点 中医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从十年文献分析探寻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 被引量:49
20
作者 杨波 乔延恒 +3 位作者 赵岩茹 邢海涛 林燕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文献分析法,探寻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从而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竭提供循征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以国内多个权威数据库资料为来源,对国内近十年(2003—2012年)公开发表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 目的:通过应用文献分析法,探寻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从而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竭提供循征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以国内多个权威数据库资料为来源,对国内近十年(2003—2012年)公开发表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共计检索文献3202篇,经排除后纳入本次研究共计304篇文献,结果显示在虚证证型中肾虚证(360频次)排列在第一位,肾虚证中肾阳虚证(84频次)最为常见,脾虚证(284频次)排列在第二位,脾虚证中脾阳虚证(73频次)所占比例最大;实邪致病因素中临床以湿、浊、瘀、毒最为常见,其中,湿邪(175频次)致病排在第一位,其次,依次是浊邪、瘀邪及毒邪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慢性肾衰竭发病与肾、脾、肝、肺四脏相关,以肾、脾为关键,脾肾阳虚证为慢性肾衰竭临床主要虚证证型,湿邪是最常见的致病实邪;因此,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中我们应该重视温阳、补肾、健脾及化湿、活血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慢性肾衰竭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