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沐熙 徐贤慧 +2 位作者 王峰 汪萌芽 黄宏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抑郁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给予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200 g)7种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碳纤维电极测量技术和t DCS技术来研究t DCS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抑郁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给予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200 g)7种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碳纤维电极测量技术和t DCS技术来研究t DCS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及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结果:给予模型组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21 d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减少(P<0.05),旷场实验总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E的释放减少(P<0.05);给予tDCS(2 mA,30 min)刺激后,NE分泌增加(P<0.05)。用t DCS(2 mA,30 min,每天2次,连续4 d)刺激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增大(P<0.05),旷场实验总分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tDCS(2 mA,30 min,每天2次,连续4 d)组大鼠下丘脑NE的释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CS可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表现,这种作用可能与tDCS增加蓝斑到下丘脑投射系统NE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慢性不可预见性 下丘脑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皮质酮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诱导的两种抑郁症模型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巧玲 吴华丽 +2 位作者 蔡旻煊 夏振江 尚靖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81,共9页
目的从行为学及分子水平比较皮质酮(CORT)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症模型的异同,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抗抑郁药物的筛选与评价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trl)、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 目的从行为学及分子水平比较皮质酮(CORT)与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症模型的异同,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抗抑郁药物的筛选与评价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trl)、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CUMS)和皮质酮注射应激组(CORT)组,制作应激模型21d,期间每3d对小鼠进行称重。21d模型制作结束后,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于第22天,通过眼眶取血收集动物血清,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含量。眼眶取血后脱颈椎处死动物,取出动物的胸腺和脾脏进行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取出脑组织,置于液氮罐保存,尼氏(Nissl)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测定抑郁症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抑郁症模型组开场实验中的行为学指标均改变,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的累积不动时间显著升高。两个模型组的胸腺指数无明显变化,而CORT组的脾脏指数较对照组下降。CUMS和CORT组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高于对照组,CORT组与CUMS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CUMS和CORT两种模型均使海马CA1、CA3和DG区神经元密度降低,CORT模型变化更明显。两模型组的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CRH)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性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磷酸化转录因子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现明显地抑制,但CUMS和CORT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RT模型和CUMS模型均能成功构建抑郁症模型,且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紊乱有关,两种模型在小鼠海马结构改变及大脑BDNF-pCREB和ERK信号通路激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提示,CORT模型可用于抑郁症机制的研究及抗抑郁药的筛选与评价,尤其可用于以HPA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抑郁症分子机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 皮质酮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神经递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亦龙 姚晓泉 +6 位作者 王雅丽 王海征 欧阳俊摇 刘思思 王蕾 张秋霞 赵晖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对大鼠神经递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的影响。方法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对大鼠神经递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的影响。方法 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检测其体质量增长量;通过蔗糖偏嗜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海马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γ-GAB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量显著降低,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DA、γ-GABA显著降低,5-HT、Glu有升高的趋势,ACTH显著降低,CORT质量浓度明显增高。结论 CUS会导致大鼠行为学的改变,HPA轴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 行为学 神经递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及其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美芳 李月峰 +3 位作者 王冬青 殷瑞根 赵天 陈芸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马组织,以未经刺激的大鼠海马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R表达的分布和GR m RNA的表达;采用MRI和HE染色观察海马形态结构。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可见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细胞GR表达丰富,荧光强度较高,表达GR的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形态饱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R的荧光表达强度依次减弱,GR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趋向紊乱。GR免疫反应细胞计数显示模型组海马G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PCR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GR 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2周,4周,6周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逐渐紊乱,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结论: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表达明显减少,此可能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 糖皮质素受体 海马
下载PDF
乌灵胶囊增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海马连接蛋白43的表达改善神经再生(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德强 李旭娟 +1 位作者 段金凤 蔡巍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62-669,共8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 C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神经再生,以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 C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神经再生,以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n=15)、模型组(n=15)和乌灵胶囊组(n=15)。模型组和乌灵胶囊组大鼠接受连续3周的CMS,造模期间,乌灵胶囊按100 mg/(kg.d)加入乌灵胶囊组大鼠的膳食中,连续治疗21 d。采用糖水偏爱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程度。抑郁行为测试结束后,取双侧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DNF与5-溴脱氧尿苷(5-bromodeoxyuridine ,BrdU)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中Cx43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慢性应激大鼠齿状回BDNF阳性表达、新生细胞数及Cx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下降。乌灵胶囊治疗后,CMS大鼠抑郁行为得到改善,异常的海马神经再生恢复,Cx4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得正常,但BDNF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乌灵胶囊可增加CMS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及改善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x43表达有关,与BDNF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溴脱氧尿苷 连接蛋白 大鼠
下载PDF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唐亚梅 赵宏深 +3 位作者 秦立新 张仁生 陈若虹 刘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098-310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批,每批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正常对照组合笼饲养,其余各组单笼孤养。模型组和...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浓度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批,每批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正常对照组合笼饲养,其余各组单笼孤养。模型组和氟西汀组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模型。氧西汀组大鼠于造模开始即接受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悬浮液配制的氟西汀[1.54 mg/(kg·d)]灌服21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0.5%CMC悬浮液21 d,1次/d。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第1批30只大鼠用于自发活动、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测试;第2批24只大鼠用于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和海马Glu及GABA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或氟西汀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1),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降低(均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mPFC和海马Glu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P<0.01),GABA浓度明显降低(P<0.05,P<0.01)。氟西汀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MS抑郁模型大鼠mPFC和海马存在Glu和GABA递质系统功能紊乱,氟西汀治疗可改善上述神经递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氟西汀
下载PDF
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对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海军 王慧茹 +5 位作者 胡嘉航 贾桦 何仲义 秦毅 李军平 张莲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ruitless lycium-sprout extracts,FLE)对成年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 目的:探讨宁夏无果枸杞芽提取物(fruitless lycium-sprout extracts,FLE)对成年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成年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LE低剂量组(FLE1组)和高剂量组(FLE2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mild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方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1次/d,连续灌胃6周,FLE1组、FLE2组分别用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0%、20%的FLE每日0.2 ml/10 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N-CAM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隐藏平台象限获得时间延长,血清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提高,脑组织中N-CAM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FLE2组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隐藏平台象限获得时间缩短,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均增加,MDA含量均降低(P<0.05),脑组织中N-CAM表达均上调(P<0.001)。结论:FLE可以提高CUMS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 无果枸杞芽提取物 学习记忆 小鼠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恐惧条件反射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宏平 王峰 +3 位作者 朱庆春 张环环 王邦安 汪萌芽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恐惧条件反射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190~200g)随机分成两组(n=13):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恐惧条件反...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恐惧条件反射以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190~200g)随机分成两组(n=13):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模型组大鼠,用恐惧条件反射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恐惧反应,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大鼠脑电活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恐惧记忆阶段不动时间百分比减小(56.64%±13.78%vs69.72%±18.10%,P〈0.05),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第二个正向波(P2)潜伏期也明显缩短(70.54±10.13msvs78.46±7.80ms,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鼠恐惧条件反射的不动时间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r=0.507,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制大鼠恐惧反应,并缩短体表感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恐惧反应行为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存在正相关,提示大鼠恐惧反应与体表感觉诱发电位可能有共同的神经递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 恐惧条件反射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大鼠
下载PDF
造模时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致大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婵娟 安瑞娣 +3 位作者 杨俊卿 罗映 齐云 张云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88,共6页
目的研究造模时间长短对大鼠抑郁症模型建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给予21 d、35 d、49 d、63 d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大鼠行为学观察指标包括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 目的研究造模时间长短对大鼠抑郁症模型建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给予21 d、35 d、49 d、63 d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大鼠行为学观察指标包括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等。结果建模成功后的抑郁大鼠其旷场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高架迷宫的入开臂次数、入开臂次数比例、入开臂时间和入开臂时间比例较建模前均明显下降;糖水的消耗显著降低,旷场潜伏期时间、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抑郁症模型的成功率增加;延长建模时间可能会提高建模成功率,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建议造模时间选取49 d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造模时间 成功率 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刺激
下载PDF
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因子近日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燕 付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1-1758,共8页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及模型运动(model+exercise)组。采用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模型运动组前5周自愿跑轮,从第6周开始,附加21 d慢性复合应激,模型组于同一时点造模21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行为及高架十字迷宫系统观测大鼠焦虑情绪的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检测结束后第2天,连续24 h分6个时点(ZT1、ZT5、ZT9、ZT13、ZT17、ZT21)处死动物取血,每个时点处死5只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6个时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ELISA检测6个相同时点血清皮质酮(CORT)、褪黑素(M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采用单一余弦法拟合曲线比较慢性应激大鼠各指标的节律周期、振幅、峰相位、中值的变化特点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 d的CUMS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明显减少(P<0.01),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旷场实验中爬格数、直立次数及中央格停留时间均显著下降,而粪粒数明显增多(P<0.01);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和开放臂进入次数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运动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血浆近日节律输出肽及相关激素方面,慢性应激至抑郁样行为充分表达后,模型组大鼠血浆ACTH、CORT的相位与对照组完全相反,表现为时相的大幅度提前、含量波动幅度减小、昼夜分泌节律紊乱;MT的24 h分泌节律完全丧失且整体水平下降,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VIP虽仍存在24 h节律,但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峰相位也延迟6 h,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8周跑轮运动能显著改善应激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激素分泌量的异常,使血浆ACTH、MT、CORT和VIP的近日节律恢复正常。结论:运动可拮抗CUMS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外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性和改变激素的分泌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跑轮运动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 抑郁样行为 神经内分泌因子 生物节律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下丘脑胃泌素释放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哲曼 姚丽华 +3 位作者 郭青山 彭亮 杨灿 刘忠纯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对动物行为学和下丘脑胃泌素释放肽(GR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各7只,抑郁组采用CUMS制备抑郁模型。对2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GRP mRNA表达...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对动物行为学和下丘脑胃泌素释放肽(GR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各7只,抑郁组采用CUMS制备抑郁模型。对2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GRP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大鼠在应激后的糖水偏好和自主活动显著减低(P<0.001),GRP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慢性应激后,出现抑郁样行为改变与GRP mRNA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 抑郁 行为学 胃泌素释放肽
下载PDF
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应激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红芳 金齐颖 +3 位作者 曹金英 马原源 张园园 刘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n=30)和对照组(n=30),应激组大鼠给予CUMS,对照组每天随机抓取一次。分别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BDNF蛋白的共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糖水偏好实验:应激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好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旷场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的行走总路程、中央活动时间、站立次数、修饰行为次数均偏低(P<0.01);(3)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4)GFAP和BDNF免疫荧光双标结果: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的胞质内GFAP和BDNF有共定位;(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CUMS后1、7、14d应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UMS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BDNF表达水平降低,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仲铭 李静华 +2 位作者 祖淑玉 朱广瑾 陈英杰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研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观测该模型动物行为学变化,探讨此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9种应激源对BALB/c小鼠连续4周应激处理,运用行为学方法检测应激模型的复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小鼠一般状况无明显... 目的研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观测该模型动物行为学变化,探讨此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9种应激源对BALB/c小鼠连续4周应激处理,运用行为学方法检测应激模型的复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小鼠一般状况无明显变化,但存在活动减少、兴趣缺乏、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等行为缺陷.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加孤养结合的方法可以建立较为稳定的慢性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动物模型 行为学 BALB/C小鼠
下载PDF
逍遥丸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燕萍 赵玉霞 宋炜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逍遥丸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胃动素(MOT)和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逍遥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式... 目的探讨逍遥丸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胃动素(MOT)和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逍遥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干预21 d复制抑郁模型。从实验的第8天开始,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1.8 mg/kg灌胃,逍遥丸组给予逍遥丸2 g/k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实验前1 d和实验第21天测定各组大鼠糖水偏好率并进行旷场测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实验第22天血清MOT和GAS水平。结果实验第21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明显降低(P<0.05),水平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均<0.05),血清MOT、GA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逍遥丸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明显增高(P均<0.05),水平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多(P均<0.05),血清MOT、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逍遥丸对血清MOT、GAS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胃动素 胃泌素 抑郁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糖水消耗和脑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雪娇 范文栋 +4 位作者 齐子棠 张悦 谢璐 何秀丽 李天英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糖水消耗和全脑代谢组学的影响,为抑郁症的针刺治疗提供中枢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共领取雄性SD大鼠18只,其中12只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余下6只为对照组。4周的刺激结束后...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糖水消耗和全脑代谢组学的影响,为抑郁症的针刺治疗提供中枢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共领取雄性SD大鼠18只,其中12只进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余下6只为对照组。4周的刺激结束后将1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CUMS+针刺组和CUMS组。CUMS+针刺组大鼠针刺治疗共3周。所有大鼠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糖水消耗实验(SPT)。治疗结束后取大鼠全脑进行GC-MS检测和分析。结果:大鼠经过4周刺激后,糖水消耗显著低于对照组,此模型复制成功。3周针刺治疗后,CUMS+针刺组糖水消耗恢复正常水平,说明针刺百会穴能够逆转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全脑代谢组学分析,针刺治疗后CUMS大鼠的L-同型半胱氨酸和甲氧苄氨嘧啶得到逆转,这两种代谢物主要参与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嘧啶代谢。结论: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嘧啶代谢可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核心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百会穴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 大鼠 糖水消耗 全脑 代谢组学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大鼠多时间点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雪娇 李天英 +5 位作者 李欣 马芸瑄 乔延盈 刘俊麟 罗文彬 梁东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目的:针刺百会和印堂治疗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观察治疗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找寻相关代谢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CUMS大鼠(24只)和对照大鼠(6只)。将对照大鼠放入另一房间,不予刺激。CUMS大鼠... 目的:针刺百会和印堂治疗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观察治疗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找寻相关代谢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CUMS大鼠(24只)和对照大鼠(6只)。将对照大鼠放入另一房间,不予刺激。CUMS大鼠开始进行为期4周的刺激。4周后,将CUMS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CUMS组、针刺1周组、针刺2周组和针刺3周组。然后开始进行针刺治疗,1周后针刺1周组取材,2周后针刺2周组取材,3周后针刺3周组和CUMS组取材。所有大鼠每周进行糖水消耗实验(SPT)。取大鼠血清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4周刺激结束后,被刺激大鼠糖水消耗显著低于对照大鼠(P<0.01),此模型成功可用于后续研究。针刺1周后,针刺大鼠糖水消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针刺两周后,两组针刺大鼠糖水消耗虽较针刺前有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3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正常水平。多时间点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显示,CUMS组、针刺1周组、针刺2周组和针刺3周组共7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8种在CUMS组和针刺3周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升高或降低的趋势。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以下代谢途径: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结论:针刺可以改善CUMS大鼠快感缺失的症状,治疗过程中,针刺调节血清代谢物,结合多时间点检测,针刺治疗CUMS大鼠可能是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 大鼠 针刺 多时间点 血清 代谢组学
下载PDF
Tubacin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国平 李昆 +1 位作者 卢豪忠 薛晓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4期13-16,20,共5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cin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对照组(A组),CUMS模型组(B组),氟西汀处理组(C组),tubaci...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cin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对照组(A组),CUMS模型组(B组),氟西汀处理组(C组),tubacin处理组(D组),氟西汀联合tubacin处理组(E组)。应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试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情况。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SH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与A组比较,B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B组比较,C、D、E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且E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C组和D组(P<0.05或P<0.01)。在空间探索试验中,C、D、E组大鼠在第三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三个象限(P<0.05或P<0.01),E组大鼠在第三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组(P<0.05或P<0.01)。B组大鼠血清GSH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C组血清GSH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E组血清GSH水平较C组进一步提高(P<0.05),并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血清GSH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HDAC6选择性抑制剂tubacin可通过调节血清GSH水平以提高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Tubacin 还原型谷胱甘肽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和氟西汀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志强 李海红 +2 位作者 方泽漫 吴彩茹 黄庆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和氟西汀(Flu)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Flu组、CUS+NS组和CUS+Flu组,每组6只。CUS+NS和CUS+Flu组每日CUS前30 min分别注射2.5 mL/kg NS或10 mg/kg Fl...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和氟西汀(Flu)治疗对雌鼠类抑郁样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S组、Flu组、CUS+NS组和CUS+Flu组,每组6只。CUS+NS和CUS+Flu组每日CUS前30 min分别注射2.5 mL/kg NS或10 mg/kg Flu;NS和Flu组仅给予相同剂量的NS或Flu。最后一次应激注射后第2 d用糖水消耗实验和强迫游泳评估类抑郁行为,开场试验评估类焦虑行为。结果:糖水消耗实验示糖水消耗百分比无组间差异,但CUS+NS组糖水消耗量明显低于其它3组;强迫游泳示CUS+NS组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它各组,而NS、Flu和CUS+Flu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开场实验示CUS和CUS+Flu组中央/总路程低于NS和Flu组(P<0.05),CUS+NS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Flu组,CUS+Flu组的中央活动时间少于NS和Flu组。结论:CUS大鼠具有类抑郁样行为,同时伴类焦虑样行为,Flu治疗可以逆转类抑郁样行为,但对类焦虑样行为无效;Flu对正常大鼠无情绪改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 氟西汀 类抑郁样行为 类焦虑样行为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中的表达
19
作者 林志雄 殷静雯 +1 位作者 颜海锋 邹晓波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Plasminogen)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障碍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实验组),以不造模的SD大鼠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方法...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Plasminogen)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障碍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D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实验组),以不造模的SD大鼠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方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Plasminogen蛋白表达。结果应激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体重增长率下降,垂直运动得分和水平运动得分增加,停留时间减少,糖水消耗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检测均提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海马区Plasminoge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lasminogen可能与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血浆纤溶酶原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模型
下载PDF
不同年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内乙酰胆碱酯酶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荣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9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对不同年龄组大鼠不同脑区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老年、中年和青年大鼠额叶皮质、海马、下丘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21天后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不...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对不同年龄组大鼠不同脑区内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老年、中年和青年大鼠额叶皮质、海马、下丘脑内乙酰胆碱酯酶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21天后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不同脑区AchE的表达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不同年龄组大鼠不同脑区AchE的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 乙酰胆碱酯酶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