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邱榕 陶云平 吴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肝爽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肝硬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LN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HA、LN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与对照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硬化,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爽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总胆红素 肿瘤坏因子-α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与磁共振弹性成像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古晓利 潘秋合 +1 位作者 陈建波 郭青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增强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诊治的85例慢性...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增强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诊治的8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本组患者均先后行DECT扫描、MRE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根据肝纤维化严重度分为S0组、S1~S2组、S3~S4组,对比三组MRE弹性值、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hepatic parenchymal iodine concentration atarterial stage,Ia)、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hepatic parenchymal iodine concentration inportal vein stage,Ip)及肝动脉碘分数(arterial iodine fraction,AIF);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肝纤维化分级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临床诊断的效能。结果本组85例患者经病理活检证实,S0组28例,S1~S2组35例,S3~S4组22例,三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S0组、S1~S2组、S3~S4组的MRE弹性值、Ia、Ip及AIF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度与MRE弹性值、Ia及AIF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5、0.543、0.685,均P<0.05),与Ip呈负相关(r为-0.607,P<0.05)。MRE与DECT增强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诊断(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DECT增强、MRE及联合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69、0.833、0.926。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DECT增强、MRE检查均有较好效果,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增强 磁共振弹性成像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王灿晖运用扶正祛邪法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经验
3
作者 俞学勤 张碧文 +3 位作者 王可 沈中卫 钱君 陈秀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95-98,共4页
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其本质是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延缓、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可改善CHB患者预后。大量研究表明中医... 肝纤维化是存在于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CHB)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其本质是一种可逆的肝组织损伤过度修复反应,肝纤维化的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延缓、逆转肝纤维化进程,可改善CHB患者预后。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逆转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灿晖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盛,邪毒久稽,肝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正斗争贯穿于CHB的始终,肝纤维化的进展是机体正气和湿热疫毒、湿浊、血瘀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治则为扶正祛邪。王教授通过健脾养肝补肾、清热利湿解毒、活血祛瘀理气之扶正祛邪法来治疗CHB肝纤维化,治疗过程中临证变通,慎用苦寒药、活血行气药、滋腻之品,多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扶正祛邪 王灿晖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宋云香 侯明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93-1898,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脱落3例[7.5%(3/40)],对照组脱落2例[5.00%(2/40)]。观察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40.34±9.62)岁,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23(62.2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198.52±50.73)U/L;纤维化分期F1~F4分别有6例、16例、10例、5例。对照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39.58±10.17)岁,HBeAg阳性率22(57.90%),ALT(193.66±47.79)U/L,纤维化分期F1~F4分别有7例、14例、12例、5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次,1次/d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0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时ALT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rotein,PC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collagen,CⅣ)]水平,并运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测量其肝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s,LSM);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均高于治疗前(χ^(2)=75.542、71.356,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两组ALT复常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治疗前(χ^(2)=71.101、73.020,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HA[(103.90±33.78)μg/L比(121.53±37.04)μg/L、(86.68±26.72)μg/L比(100.61±28.73)μg/L]、PCⅢ[(116.73±29.54)μg/L比(132.73±32.79)μg/L、(89.21±25.30)μg/L比(104.51±28.27)μg/L]、LN[(110.72±30.97)μg/L比(126.84±33.89)μg/L、(92.50±28.40)μg/L比(107.42±30.21)μg/L]、CⅣ[(92.50±32.61)μg/L比(109.15±35.34)μg/L、(73.38±23.05)μg/L比(86.77±26.85)μg/L]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12个月时,观察组LSM均低于对照组[(7.27±2.15)kPa比(9.84±2.52)kPa、(6.50±1.94)kPa比(7.61±2.26)kPa,均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在逆转CHB患者肝纤维化上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且长期治疗有利于持续稳定地改善患者肝纤维化,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 纤维化标志物 硬度测定值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护理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丽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1-0144,共4页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在预见性护理干预下的作用效果。方法 文山州人民医院于2022年5月~2023年7月选择3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预见组,各25例患者,均接受普通护理干预,预见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在预见性护理干预下的作用效果。方法 文山州人民医院于2022年5月~2023年7月选择3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预见组,各25例患者,均接受普通护理干预,预见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干预,研究其效果。结果 不良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情况对比显示预见组护理后更低,P<0.05。生活健康指数、满意情况对比显示预见组护理后更高,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情绪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住院状况,提升健康指数,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对于住院护理方案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预见性护理 住院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 不良情绪
下载PDF
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乾方 叶婷 林子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921-2930,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 【目的】系统评价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 7个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发表的有关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组)在降低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透明质酸酶(HAase)[MD=-89.32,95%CI(-105.04,-73.60),P<0.00001]、层黏蛋白(LN)[MD=-43.47,95%CI(-54.06,-32.88),P<0.00001]、Ⅲ型前胶原(PC-Ⅲ)[MD=-51.60,95%CI(-61.56,-41.64),P<0.00001]及Ⅳ型胶原(Ⅳ-Col)[MD=-37.37,95%CI(-59.46,-15.27),P=0.0009]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恩替卡韦组);试验组在改善肝硬度(LSM)值方面优于对照组[MD=-2.74,95%CI(-3.28,-2.20),P<0.00001];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结论】鳖甲煎丸联合恩替卡韦在改善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ol、LSM值方面优于单用恩替卡韦,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随机对照试验 透明质酸酶(HAase) 层黏蛋白(LN) Ⅲ型前胶原(PC-Ⅲ) Ⅳ型胶原(Ⅳ-Col) 硬度(LSM) Meta分析
下载PDF
加味济生肾气汤联合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钟镇康 周晓玲 +3 位作者 张志杰 王月明 周琳 孙廷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汤加三七、鳖甲联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肝纤维化分期的差异,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先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成2个区组,再按1∶1均匀分配至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汤加三七、鳖甲联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肝纤维化分期的差异,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先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成2个区组,再按1∶1均匀分配至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继续服用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济生肾气汤加三七、鳖甲中药口服联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膈俞、肝俞、足三里,每周1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转氨酶、总胆红素)、肝纤4项、血清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肝脏硬度值(LSM)变化,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肝纤4项、血清CHI3L1水平、肝脏硬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济生肾气汤加三七、鳖甲联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有良好疗效,可降低肝纤指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延缓疾病进一步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加味济生肾气汤 丹参注射液 穴位注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田志丽 李瑞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6期113-116,125,共5页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恩替卡韦)和研究组(n=40,恩替卡韦+柴芍六君汤)。比较两组的治疗...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恩替卡韦)和研究组(n=40,恩替卡韦+柴芍六君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iR-122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81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六君汤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肝功能,还能调节血清指标,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柴芍六君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饮食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的干预价值
9
作者 陈雪霞 杨建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85-88,共4页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饮食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的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12月之间收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常规护理配合饮食护理和心理疏导的观察组。结果...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饮食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的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12月之间收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常规护理配合饮食护理和心理疏导的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各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饮食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饮食护理 心理疏导 干预价值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初步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10
作者 唐礼瑞 郭涛 +2 位作者 陶艳艳 慕永平 刘成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①电子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系统;②外文数据库:OVID数据库、Springer;③同时手工检索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6月。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纳入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单用纳入对照组。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后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筛选检索到的随机临床对照实验(RCT)采用Jadad评分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质量评分,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结果:8个有关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RCT研究(合计608例)纳入评价系统。其中1篇Jadad量表得分为2分,7篇为1分。Meta分析显示: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HA、LN、P-Ⅲ-P、Ⅳ-C、ALT、AST、Alb以及脾脏厚度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联合用药优于单用核苷(酸)类药物,而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胶囊与核苷(酸)类抗HBV药物联合应用,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其确切疗效尚需以组织学为最终疗效评价标准的严格的RCT证据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治疗应用 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长安 杜敬佩 +2 位作者 王蕾 王丹 陈国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和强肝胶囊治疗48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48周。所有...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和强肝胶囊治疗48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4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48周后进行肝弹性测定(LSM)、肝纤维化4项、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测定,并观察临床症状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LSM、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LS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的LSM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及48周后,对照组患者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3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及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LSM值、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SM值、肝纤维化4项指标、肝功能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下降>1×106copies·L-1的比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2组间HBV-DNA转阴率和HBV-DNA下降>1×106copies·L-1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后,2组患者乏力、纳差、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皮肤黄染者与治疗前比较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患者乏力、纳差、尿黄、皮肤黄染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肝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逆转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肝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下载PDF
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旸 吴银亚 +4 位作者 谭善忠 肖倩 沈建军 梁重锋 蒋淑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6期872-873,892,共3页
目的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虚法在慢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 目的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虚法在慢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为主的中药煎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转归、TBil与PTA的改善程度及MEL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治疗组TBil,PTA及MEL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基于正虚机制以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益气健脾法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建军 徐亚莉 +1 位作者 郑昱 薛有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本保肝治疗...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穴位注射组(治疗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本保肝治疗:维生素C 100 mg,每日3次;肌苷400 mg,每日3次。治疗组予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每穴1 mL,每周3次;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每次200 mg,每日3次。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共有72例患者入选,69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的作用,可减轻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苦参素注射液 足三里 穴位注射 针刺疗法 功能
下载PDF
无创肝纤维化检测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楠 杨若男 +1 位作者 孟真 王万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区分、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血常规检测及肝功能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目的:探讨无创肝纤维化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程度区分、病情监测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血常规检测及肝功能检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根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判定的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将46例患者按肝纤维化程度由轻到重分为S0、S1、S2、S3、S4组,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标(APRI)及基于4个因素的纤维化指数(FIB-4)。结果:对46例患者分析发现肝纤维化无创检查所测肝脏硬度值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判定肝脏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03,P<0.05),且肝脏硬度值在不同纤维化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度及以上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意义较好。对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APRI、FIB-4的比较显示FIB-4在轻度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在不同程度纤维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肝脏纤维化程度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及硬化组,APRI、FIB-4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及硬化组,FIB-4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R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化无创检查较APRI、FIB-4指标对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诊断、程度区分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对于患者的病情监测及个体化治疗进行此项检查更能反映出疾病的进展情况,且能减少病患做有创穿刺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纤维化无创检查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标 基于4个因素的纤维化指数
下载PDF
基于“初病湿热在经”探讨解毒通利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思路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媛媛 张达坤 +3 位作者 蔡敏 程亚伟 林道斌 杨永和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5期195-199,共5页
基于“初病湿热在经”探讨运用解毒通利方辨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理论依据。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键阶段,逆转该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属于湿热疫毒,故慢性乙型肝炎肝... 基于“初病湿热在经”探讨运用解毒通利方辨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理论依据。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关键阶段,逆转该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引起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属于湿热疫毒,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从清热利湿角度、湿热阶段论治。解毒通利方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解毒通利方 初病湿热在经 清热利湿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_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23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婉 郭西萍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3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以综合性护肝治疗以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23例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针1.6 mg,每周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以综合性护肝治疗以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23例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针1.6 mg,每周3次,观察疗程12周。结果 B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从(338.6±142.8)μmol/L降至(101.4±35.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从(34.5±15.6)%升至(63±24.3)%,Child-pugh评分显著改善,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下降幅度为(4.3±2.6)log 10 copies/mL,应答率为93.33%,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及早行抗病毒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期,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恩替卡韦 胸腺肽Α1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春 胡剑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经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种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54.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变化和腹部超声下影像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早期硬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戚璐 徐俊 +2 位作者 许杰 楼汪洲洋 程良斌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2期82-85,9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the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纳入建库以来至2018...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the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纳入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发表的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SMD=-0.56,95%CI(-0.72,-0.39),Z=6.61,P<0.000,01]、层黏连蛋白[SMD=-0.67,95%CI(-0.85,-0.49),Z=7.18,P<0.000,01]、Ⅲ型前胶原[SMD=-0.99,95%CI(-1.51,-0.47),Z=3.74,P=0.000,02]、门静脉血流量[SMD=-0.92,95%CI(-1.35,-0.49),Z=4.20,P <0.000,01]和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SMD=-0.95,95%C I(-0.56,-1.33),Z=4.86,P <0.000,01]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META分析
下载PDF
20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会丽 杨小平 赵玉瑶 《中医研究》 2012年第7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辨证分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辨证分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肝功能(AST,ALT),经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与其他各型ALT及AST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与其他各型PCⅢ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型与其他各型HA、LN数值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Ⅳ数值各组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各证型与肝功能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药疗法 中医证型 功能 纤维化血清标准物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戚璐 徐俊 +1 位作者 向阳 程良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the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纳入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发表的...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the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纳入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发表的血府逐瘀汤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联合治疗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府逐瘀汤联合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移酶[SMD=-0.71,95%CI(-1.03,-0.39),P<0.00001]、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SMD=-10.71,95%CI(-13.31,-8.11),P<0.00001]、透明质酸[SMD=-1.01,95%CI(-1.33,-0.68),P<0.00001]、层黏蛋白[SMD=-1.08,95%CI(-1.33,-0.83),P<0.00001]、Ⅳ型胶原[SMD=-1.11,95%CI(-1.44,-0.77),P<0.00001]、Ⅲ型前胶原[SMD=-1.08,95%CI(-1.40,-0.76),P<0.00001]。结论:根据现有证据显示,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