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3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相伟英 李杭剑 童铭炯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2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HB失代...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HB失代偿期组(CHBCD组,n=72)和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组(CHBCD+AKI组,n=24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指标与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HB继发AK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CHB继发AKI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模型及Log rank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结果CHBCD+AKI组患者的肝性脑病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Scr、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均高于CHBCD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低于CHBCD组(P<0.05)。CHBCD+AKI组患者的肝性脑病、PT、TBIL、Cys-C、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与Scr、BUN均呈正相关(r_(s)>0,P<0.05),与Alb均呈负相关(r_(s)<0,P<0.05)。Scr≥467.2μmol/L、BUN≥11.5mmol/L、Cys-C≥2.7mg/L、Child-Pugh分级C级、MELD评分≥15.4分为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UN、Cys-C、MELD评分在对CHB失代偿期继发AKI中的预测价值高于Scr、Child-Pugh分级。CHBCD+AK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低于CHBCD组。结论Scr、BUN、Cys-C、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为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CHB失代偿期继发AKI生存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2
作者 李瑜南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运用恩替卡韦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分组,每组28例。其中... 目的 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运用恩替卡韦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分组,每组28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保肝治疗,试验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统计验证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参照组,ALB高于参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采用结合常规保肝措施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优化肝功能指标,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增强治疗效果,同时,该方案在安全性方面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海英 刘桂清 王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32.6±8.6)U/L、AST(40.7±11.5)U/L以及TBIL(24.2±13.5)μ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7±10.8)U/L、(85.7±17.6)U/L以及(39.3±1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92.31%(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HBV-DNA转阴率更高,在ALT、AST以及TBIL指标的改善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更好地加快患者的恢复,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阿德福韦酯胶囊
下载PDF
益肝软坚升白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观察
4
作者 钱海青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11期799-800,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治疗较为困难,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益肝软坚升白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5
5
作者 周培 陈辉 +1 位作者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4例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22例)和拉米夫定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0.5mg/次...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4例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22例)和拉米夫定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组患者加用恩替卡韦0.5mg/次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患者加用拉米夫定100mg/次口服,1次/d。每周检测两组患者HBV DNA、ALT、Alb、TBil、PTA(凝血酶源活动度)及乳酸(Lactate)等指标变化,连续8周。结果: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从治疗第2周开始逐渐下降,但恩替卡韦组患者HBV DNA水平在治疗后第5周下降到低于检测下限(<5×102拷贝/ml),明显快于拉米夫定组。从治疗第5周开始,恩替卡韦组患者Alb、TBil及PTA指标较拉米夫定组患者有更明显的改善。在8周的观察期内,有9例患者死亡(MELD评分均>25),其中恩替卡韦组4例,拉米夫定组5例,两组之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9例死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乳酸血症(2.0~4.0 mmol/L),但无乳酸酸中毒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较拉米夫定有更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可在短期内较迅速改善CHB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病情。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血清乳酸水平的升高主要与患者病情严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 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早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丽娜 何智敏 +4 位作者 金怡 柳雅立 鲁俊峰 闫一杰 陈新月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与干扰素(IFN)联合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仅有少量腹水(经B超确认)一项并发症,且肝硬化Child-pugh评分范围为8~11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2例,均予NA抗病...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与干扰素(IFN)联合治疗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仅有少量腹水(经B超确认)一项并发症,且肝硬化Child-pugh评分范围为8~11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2例,均予NA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转变为代偿期后,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加用小剂量IFN(300×10^4U或500×10^4U)联合治疗,进行不少于4年的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疾病进展情况及安全性。结果22例患者应用NA抗病毒治疗后均由从失代偿期转变为代偿期,3例(13.6%)在治疗的2~3年间出现疾病进展;所有患者应用NA 3个月后HBV-DNA均低于检测值下限,长期随访中未见病毒学突破和临床耐药情况。7例乙肝HBeAg阳性患者中4例出现HBeAg 血清学转换,1例HBsAg 血清学转换;12例 HBeAg 阴性患者中3例发生 HBsAg 血清学转换;HBeAg及HBsAg转换时间平均为26.5个月及33.7个月。NA维持治疗中未见HBeAg或HBsAg复阳。22例患者中有11例在治疗前甲胎蛋白(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联合治疗后AFP 均降至正常,其中2例发生肝细胞癌,但未见AFP升高。1例患者在应用IFN过程中再次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停用IFN后肝功能又转为代偿。其他不良反应基本同IFN单药治疗。结论早期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NA后可以逆转为代偿期,NA+IFN联合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减少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景南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8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和降酶治疗,34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8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3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和降酶治疗,34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周对照组ALT、AST、TBIL分别为(52.3±11.7)U/L、(86.4±18.4)U/L、(35.6±15.4)μmol/L,观察组分别为(33.8±7.4)U/L、(41.5±8.4)U/L、(25.6±7.3)μmol/L,组间比较显著差异(P<0.05)。治疗48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6.5%和94.1%,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和8.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疗效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宇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 mg,qd)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Alb、TBil及PTA等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 4,12,24周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HBVDNA、ALT、Alb、TBil及PTA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12,24周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眩晕,对症处理后好转,仍耐受服药。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肝病毒基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宋木生 杨椿 +1 位作者 李静 温婷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会昌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会昌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感染发生、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20例,其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8例,占40.00%)、腹腔(6例,占30.00%)和肠道(3例,占15.00%),其主要的病原菌则为大肠埃希菌(5例,占25.0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2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无腹水、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住院时间≥1个月、肝功能分级为B级、有侵入性操作和有腹水是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肝功能分级、侵入性操作、有无腹水密切相关,临床应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以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点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卫红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35期186-186,190,共2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加拉米夫定...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加拉米夫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等肝硬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LN、Ⅲ-C、Ⅳ-C等肝硬化指标均比实验组患者情况好;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LB等肝功能情况比实验组患者好。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可临床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丽娜 袁跃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加拉米夫定组38例与恩替卡韦组42例,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硬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加拉米夫定组38例与恩替卡韦组42例,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硬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ALB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TBIL、ALT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HA、LN、Ⅲ-C、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A、LN、Ⅳ-C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Ⅲ-C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赖道权 肖利华 +1 位作者 欧书强 邱自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1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同时接受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辅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持续14个月。观察病人的肝功能,B超结...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同时接受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辅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持续14个月。观察病人的肝功能,B超结果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ST(91.89%)、ALT(81.08%)和TBiL(75.67%)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超结果,肝脏回声(59.45%)、门静脉宽度(72.97%)和脾脏回声(70.27%)的改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悟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爱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片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片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对照组加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硬度(LSM)、肝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厚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HA、LN、PCⅢ、ⅣC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SM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肝门静脉直径与脾脏厚度明显改善(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在肝脏纤维代谢和形态学改变方面具有抗纤维化的效用,提示其有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硬化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昊 李梦玲 刘小斌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7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恩替卡韦治...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HBV-DNA(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明显较高,HBV-DNA水平、ALT、AST、TBIL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达到良好的抗病毒能力,而且还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肝 肝硬化 安全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纲要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34期4565-4566,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护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护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hild-Pugh分级及肝功能各指标均显著好转,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BV-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疗效佳,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临床诊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丘童 黄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253-1256,1302,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及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组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群计数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LSM)]、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HBV DNA载量,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肠球菌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A、LN、PCⅢ、CⅣ、ALT、TBil、ET、DAO水平及LSM、HBV DNA载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分别为77.5%(31/40)和25.0%(10/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分布,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下载PDF
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刘芳 郑森元 冯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1-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50.0%)和研究组48例(50.0%),对...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50.0%)和研究组48例(50.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普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因子以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随访2年无消化道出血事件生存率和无自发性腹膜炎事件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以及D-乳酸菌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以及门静脉平均流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2年无消化道出血事件生存率和无自发性腹膜炎事件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益生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益生菌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自发性腹膜炎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相维婷 余松 曾瑞琦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分析该治法对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鳖甲软肝组各35例。恩替卡韦组予...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分析该治法对患者肝功能、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鳖甲软肝组各35例。恩替卡韦组予以恩替卡韦片治疗,鳖甲软肝组在恩替卡韦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P<0.05),且鳖甲软肝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均下降(P<0.05),且鳖甲软肝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2组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升高(P<0.05),且鳖甲软肝组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治疗后,2组肝脏弹性硬度明显下降(P<0.05),且鳖甲软肝组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能够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并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曾碧雨 姚春 +4 位作者 陈月桥 罗琪 张荣 莫宏英 周洁清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850-854,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疾病发展至失代偿期时患者的生存率极低,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单纯的西医治疗未能提高整体疗效,而中医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防治逐渐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临床经验...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疾病发展至失代偿期时患者的生存率极低,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单纯的西医治疗未能提高整体疗效,而中医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防治逐渐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临床经验丰富,且不良反应少,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古今学者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认识,归纳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内治和外治的防治理念,为进一步推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中医内治 中医外治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皇旭 郭利伟 +3 位作者 刘文华 于丽君 孙丽华 安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78-82,共5页
目的观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2例初治HBV DNA阴性(HBV DNA<20 IU/mL)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69... 目的观察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获益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2例初治HBV DNA阴性(HBV DNA<20 IU/mL)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69例(抗病毒组)和未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者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死亡率、HCC比例、病毒学突破(访期间若HBV DNA水平比治疗中最低值升高>l lgIU/mL,或转阴性后又转为阳性)比例及抗病毒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基于人口学特征、抗病毒方案、病毒学相关指标、生化指标、血小板、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7(14.25,74.25)个月,研究期间共有5例(5.4%)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13例(14.1%)死亡,8例(8.7%)出现病毒学突破。抗病毒组与对照组死亡、HCC及病毒学突破比例比较,P均>0.05;在抗病毒组中,与治疗前相比,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白蛋白水平更高(P=0.037),其余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P均>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是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HR 1.128,95%CI 1.012~1.257,P=0.003),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与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发生无关(HR 0.832,95%CI 0.212~3.263,P=0.792)。碱性磷酸酶(ALP)是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018,95%CI 1.001~1.035,P=0.038)。结论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未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中获益,死亡率未降低、肝功能未改善;高水平AST和APRI是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ALP水平是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HBV DNA阴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核苷类似物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小板比率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