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类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强 车念聪 +6 位作者 郭新新 赵晖 刘丽花 赵义德 见国繁 王冬梅 李光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中医体质类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王琦教授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选择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慢性HBV携带者43例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别对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绝对计数和CD4+...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中医体质类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王琦教授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选择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慢性HBV携带者43例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别对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绝对计数和CD4+/CD8+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虚质者CD4+百分率较平和质有明显降低(P<0.05),CD8+百分率较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明显升高(P<0.05、<0.05、<0.01),CD4+/CD8+比值较平和质明显降低(P<0.05);阴虚质的CD4+百分率较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升高(P<0.05、<0.01、<0.01),阴虚质的CD4+绝对计数较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升高(P<0.01、<0.05、<0.01),阴虚质的CD4+/CD8+比值较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升高(均P<0.01);4种中医体质慢性HBV携带者CD8+绝对值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中医体质慢性HBV携带者免疫状态,可科学地指导慢性HBV携带者临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T淋巴细胞亚群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免疫状态
下载PDF
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HBVDNA和肝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程晶 唐海鸿 +6 位作者 李群 邢宇锋 陈亮 张来 占伯林 贺劲松 周大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0-202,206,共4页
目的:研讨验证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DNA、HBeAg和肝组织学的作用。方法:筛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200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肾解毒健脾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干预,周期为72周。结果:治... 目的:研讨验证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 DNA、HBeAg和肝组织学的作用。方法:筛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200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肾解毒健脾冲剂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干预,周期为72周。结果:治疗7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下降﹥1 log10、﹥2 log10及﹥3 log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阴转率及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分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健脾冲剂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V DNA阴转作用明显,对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也有改善作用,安全性好,未见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解毒健脾冲剂 治疗应用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乙型肝炎E抗原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组织学
下载PDF
四川地区131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活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鸿 刘大凤 +4 位作者 高峰 张人凤 金鸿 刘亚玲 王林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征,有助于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四川地区131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肝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在131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G0~154例(41.22%);G...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征,有助于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四川地区131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肝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检查。结果在131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G0~154例(41.22%);G251例(38.93%);G3~426例(19.85%),S0~175例(57.25%);S229例(22.14%);S3~427例(20.61%);G0S0、G0~1S0~1、G2~4S2~4分别为3例、32例和83例,分别占2.29%、24.43%和63.36%;肝硬化13例(9.92%)。肝组织HBsAg及HBcAg均阳性者63例(48.10%);仅HBsAg阳性者43例(32.82%);病理分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血清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以及HBV-DNA不同滴度组其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炎症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年龄组与其他组比较其纤维化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部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约〉50%的患者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而需要治疗;年龄越大纤维化程度越重;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与血清病毒水平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00例 被引量:9
4
作者 施伯安 崔丽安 邵凤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健脾益肾法 治疗方案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HBV携带 临床资料 中医证候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梅碧琪 尤黎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观察组为来自门诊的慢性HBV携带者,共141人;对照组包括:健康对照组,共138人;住院乙肝病人组,共158人。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观察组为来自门诊的慢性HBV携带者,共141人;对照组包括:健康对照组,共138人;住院乙肝病人组,共158人。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3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携带组、住院乙肝病人组和健康组的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总支持得分分别为(62.62±7.90)分,(39.88±8.44)分,(62.50±13.97)分,(23.64±6.60)分,(41.04±9.70)分,(64.6±13.74)分,(20.77±4.08)分,(40.40±9.18)分,(62.60±12.88)分。3组间除了家庭内支持因子得分有差异(P=0.002)外,3组间社会总支持和家庭外支持得分无差异(P>0.05);家庭内支持高于家庭外支持(P=0.000);职业、家庭经济、携带HBV时间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慢性HBV携带者有一定的领悟社会支持,尤以家庭内支持多于家庭外支持;职业、家庭经济等是影响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因素,为慢性HBV携带者提供家庭外社会支持网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领悟社会支持 社会因素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HBV携带 健康对照组 社会支持量表 社会支持网络 家庭内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谋多 付德才 +4 位作者 华忠 吴杭源 黄建中 李燚光 过小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健脾中药对26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48周治疗,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治疗期间行肝纤四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乙肝病毒基因型(基线)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检测:B型2...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补肾健脾中药对26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48周治疗,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治疗期间行肝纤四项、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及乙肝病毒基因型(基线)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检测:B型2例,C型23例,D型1例。肝穿活检炎症分级G1(11)、G2(15),纤维化分期S0(16)、S1(10)。G2级与G1级比较,HBc Ab升高;S1期与S0期比较,肝纤四项无明显变化。治疗48周后HBs Ag及HBe Ab定量,HA降低。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补肾健脾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清HBV DNA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乐 蔡鹏威 +1 位作者 伍严安 陈旭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血清 HBVDNA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 ,并以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血清 HBVDNA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5 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 ,并以 2 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 CD3+ 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Th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 ;Tc细胞百分率则明显升高 (P<0 .0 1 ) ;Th/ Tc明显降低 (P<0 .0 1 )。HBVD-NA (+)组与 HBVDNA (- )组相比 ,CD3+ 细胞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Th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 ,Tc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 ,而 Th/ Tc明显下降 (P<0 .0 1 )。结论  HBV感染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细胞免疫功能 血清 HBVDNA T淋巴细胞亚群 检测
下载PDF
278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型与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惠敏 刘云华 +8 位作者 刘立 李卫昆 贾婷 常丽仙 彭丹 刘春云 周敏 李晓非 王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7-80,9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择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278例分为HBe 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144例、HBe 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134例2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择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278例分为HBe 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144例、HBe 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134例2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正虚邪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5种证型,并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找出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HBe 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144例,其中正虚邪恋占51例,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G)分布中,G1占明显优势,纤维化程度(S)主要为S1;肝气郁结型31例,以G1-G2,S1-S2居多;肝郁脾虚25例,主要见G2,S2;肝肾阴虚25例,主要为G2-3,S2-S3;气滞血瘀12例;以G3,S3-S4多见。2HBe 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134例,其中正虚邪恋占39例,G1和S1-S2占明显优势;肝气郁结型34例,G1-G2、S1-S2为主;肝郁脾虚28例,G2、S1-S2;肝肾阴虚18例,主要为G2-3,S2-S3;气滞血瘀14例,G2-3、S3-S4为主。3HBe Ag阳性的患者HBV-DNA数值较高,处于HBV-DNA高水平复制,而HBe Ag阳性多为低水平复制,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HBV-DNA无相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存在正相关性。4肝组织免疫组化HBs Ag检出率87.8%,HBc Ag检出率66.9%,HBs Ag与HBV-DNA无相关性,HBV-DNA与HBc Ag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 1HBV携带者中医5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正虚邪恋到气滞血瘀,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逐渐加重,由气及血,至肝、脾、肾功能失调,符合气血脏腑传变规律;2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与HBV-DNA数值无相关性,验证了乙肝的发病机理并非乙肝病毒的直接损伤,而是免疫损伤的病理机制;3肝组织免疫组化HBs Ag与HBV-DNA无相关性,但HBV-DNA数值越高,HBc Ag阳性率也越高,呈正相关,是由于HBV-DNA、及HBc Ag均是病毒复制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中医证型 肝脏病理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技术检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绿敏 胡萍香 肖小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5-318,共4页
近年来,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确立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常用临床评估、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常规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肝纤维化的评价,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无法令人满意。声脉冲辐射力技术(ARFI)作为一种新的肝纤维化评估检测... 近年来,无创性诊断方法的确立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常用临床评估、血清学指标和影像学常规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肝纤维化的评价,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无法令人满意。声脉冲辐射力技术(ARFI)作为一种新的肝纤维化评估检测方法,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快速、可重复、客观定量等特点。笔者对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技术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无创性检测早期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肝纤维化程度 技术检测 辐射力 应用 脉冲 价值 无创性检测
下载PDF
认知干预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质量和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浩歌 宋铁英 +1 位作者 侯春阳 魏倪 《中国性科学》 2006年第9期3-4,13,共3页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生活质量和性生活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只给予护肝药物治疗,认知干预组在护肝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认知干预。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自制的... 目的:观察认知干预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生活质量和性生活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认知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只给予护肝药物治疗,认知干预组在护肝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认知干预。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自制的性生活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中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情感角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给予认知干预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心理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药联合干扰素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峰 刘凤莉 袁丽娜 《现代中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经济、有效方法。方法 :将 1 1 6例e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PCR -HBV -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单用干扰素治疗组、单用中药补肾清透方组 ,联合组 (干扰素穴位注射合中药内服称联合组 ... 目的 :探索治疗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经济、有效方法。方法 :将 1 1 6例e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PCR -HBV -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单用干扰素治疗组、单用中药补肾清透方组 ,联合组 (干扰素穴位注射合中药内服称联合组 )治疗 3个月 ,对其乙肝标志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药组与干扰素组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药联合干扰素穴位注射 ,用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联合用药 干扰素 穴位注射 药物治疗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肝脏病理、血清学检查五年回访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卫 陆忠华 +4 位作者 邓俊 裴豪 朱银芳 丁虹 黄利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方法对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活检及血清学检查的动态观察研究。结果5年间,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2例出现临床显性发病,约占总数的23...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转归。方法对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临床症状、肝活检及血清学检查的动态观察研究。结果5年间,52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12例出现临床显性发病,约占总数的23.1%。其中13例行2次肝活检,原肝组织正常者几年内相对稳定,病理很少变化,原有病理改变者不易恢复。HBsAg年转阴率为1.2%。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极大多数有异常,临床是否发病与肝脏炎症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阴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肝活检 肝脏病理
下载PDF
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IFN-γ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子宁 张立平 +2 位作者 黄象安 彭龙 金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给予扶正祛毒方口服干预12周,于入组第1天和第12周分别采血取血清,RT-PCR法检测HBV DNA滴度,...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给予扶正祛毒方口服干预12周,于入组第1天和第12周分别采血取血清,RT-PCR法检测HBV DNA滴度,生化法测ALT、AST水平,ELISA测HBe Ag滴度、细胞因子IFN-γ表达。结果扶正祛毒方治疗12周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ALT、AST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HBV DNA滴度较入组第1天下降,差异显著(P<0.05);HBe Ag滴度较入组第1天下降,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IFN-γ表达较入组第1天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 (1)用药12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炎症反应无加剧,作用安全;(2)用药12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3)用药12周后,扶正祛毒方可以提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IFN-γ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扶正祛毒方 免疫调节 干扰素-Γ
下载PDF
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组织γ-干扰素和白介素-10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龙 张立平 +2 位作者 郭子宁 王炳然 袁慧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γ-干扰素( 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 10( Interleukin-10,IL-10)表达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雄性 HBV转基因 C57BL/6J 小鼠3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γ-干扰素( 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 10( Interleukin-10,IL-10)表达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雄性 HBV转基因 C57BL/6J 小鼠3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同系雄性正常小鼠10 只作为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分别予以阿德福韦酯药液和扶正祛毒方药液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周后处死取材,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hepatitis Beantigen,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 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含量,尾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epatitis B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相对表达量,肝组织γ-干扰素、白介素-10 含量。结果( 1)ALT、AST: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 0. 05),西药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 0. 05)。( 2) HBeAg、HBsAg:模型组 HBeAg、HBsAg 阳性率均为 100%,空白组均为 0%,西药组、中药组HBeAg 阴转率分别为 28. 6%、42. 9%。( 3) HBV DNA: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5),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 05)。( 4)γ-干扰素: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降低( P <0. 05),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5)。( 5)白介素-10: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5),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 P <0. 05)。结论( 1)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脏炎症反应无加剧,并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 2)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3)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可以提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组织γ-干扰素表达,并抑制白介素-10 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扶正祛毒方 免疫调节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瘀血阻络型病毒反转录酶区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卫东 李芳琼 +1 位作者 姜凯 朱银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547-548,共2页
目的:检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和无症可辨型病毒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区常见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 NA)12个耐药位点的基因序列,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明确两组不同中医证型的慢... 目的:检测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和无症可辨型病毒反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区常见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 NA)12个耐药位点的基因序列,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明确两组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HBV携带者在HBeAg水平、HBVDNA载量和基因突变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和无症可辨型各30例,检测血液乙肝三系定量,HBVDNA水平,并进行HBVRT区基因测序,chromas2.23软件分析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结果: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HBeAg水平和HBVDNA载量低于无症可辨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和3.908,P<0.05);瘀血阻络型有3例患者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类型:rtV173L+rtL180M+rtM204V、rtS213T和rtV214I;无症可辨型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慢性HBV携带者瘀血阻络型病毒复制水平较低,在HBV RT区常见NA耐药位点存在基因突变,提示瘀血阻络型患者在NA抗病毒治疗前应进行基因测序,避免使用存在耐药风险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突变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中医分型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胶原合成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莲 魏娟 +5 位作者 叶立红 王翀奎 康海燕 陈丽欣 梅志勤 崔书彦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5期4467-4468,44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在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已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164例,以1×105拷贝/mL为界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二者HSC总胶原和Ⅰ型胶原合成能力的区别。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在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已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164例,以1×105拷贝/mL为界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二者HSC总胶原和Ⅰ型胶原合成能力的区别。结果不同纤维化分期与HBV DNA载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均有较强的总胶原合成能力,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均有较强的Ⅰ型胶原合成能力,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进展及胶原合成能力与HBV载量不具有相关性,慢性HBV携带者亦应行抗纤维化治疗以减慢肝脏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HBV DNA 胶原合成能力 肝脏纤维化
下载PDF
药物序贯免疫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瑞敏 杜丽辉 +1 位作者 黄艳 彭霞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随访观察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赛诺金)联合序贯免疫治疗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79例慢性HBV携带者作为观察组,轻度、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都应用微卡... 目的随访观察冻干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2b(赛诺金)联合序贯免疫治疗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入选79例慢性HBV携带者作为观察组,轻度、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都应用微卡、拉米夫定和赛诺金联合序贯免疫疗法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相同。结果治疗结束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疗效:血清HBsAg转阴率分别为3.45%和5.88%;血清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0.69%和21.57%;血清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6.90%和60.78%,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用微卡、拉米夫定和赛诺金联合序贯免疫疗法进行抗病毒治疗,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序贯免疫治疗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新生 邓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8期655-656,共2页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而临床ALT持续正常者临床称为慢性HBV携带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临床医师所困惑的问题。据报道[1]80%~100%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均有异常改变。笔者对10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而临床ALT持续正常者临床称为慢性HBV携带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临床医师所困惑的问题。据报道[1]80%~100%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均有异常改变。笔者对10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肝活检 病理分析
下载PDF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树民 孙慧伶 +2 位作者 葛宇黎 商振球 宋力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2期119-119,共1页
本文探讨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50例。其中男182例,女16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92±12.76岁。e抗原阳... 本文探讨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所示。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50例。其中男182例,女16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92±12.76岁。e抗原阳性273例,e抗原阴性77例;乙肝病毒基因呈阳性329例,乙肝病毒成阴性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肝脏病理 中医证候 体质
下载PDF
拉米夫定,博尔泰立及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金亭 《临床医药实践》 2003年第5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博尔泰立 左旋咪唑 治疗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