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心电图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误区 被引量:2
1
作者 许玉韵 边红 张建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至今仍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一般为ST段和/或T波的异常改变.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及血管内超声技术出现以前,仅能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至今仍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的重要方法之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一般为ST段和/或T波的异常改变.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及血管内超声技术出现以前,仅能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提供心肌缺血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诊断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误区 心肌缺
下载PDF
ST-T改变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莹 闫喜灵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 诊断价值 心电图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概念的质疑 被引量:100
3
作者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1-27,共7页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 流动力学 心肌缺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的分析
4
作者 吴敏 师红林 董昆芸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6-46,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改变,探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72例不典型心前区疼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对照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分别... 目的:通过分析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改变,探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72例不典型心前区疼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对照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及三支血管病变组,分别对各组冠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31例患者中,有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4例(12.90%)。有冠状动脉病变的141例患者中,出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99例(70.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电图发生率在单支血管病变组中为52.94%,双支血管病变组为71.69%,三支血管病变组为90.00%。结论:随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
下载PDF
报告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应慎重
5
作者 卢喜烈 石亚君 朱力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常规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ST段下降 T波低平 心肌灌注 核素检查 工作者 冠心病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探讨
6
作者 穆叶赛 阿不拉江 许力舒 《新疆医学》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归宿,即存在还是一个误区。方法:随机抽取199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因胸痛而住院病人共144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 ST 段异常的...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归宿,即存在还是一个误区。方法:随机抽取199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因胸痛而住院病人共144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 ST 段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12导联心电图正常者293例,异常者1147例,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两名均异常者(真阳性)800例,均正常者(真阴性)186例,有107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者静息心电图为正常,有34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而静息心电图异常被诊断为冠心病。包括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电解持紊乱等。结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概念理论上存在,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即使有十分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多数情况下心肌的血液供需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可不存在临床缺血的症状(心绞痛),也可能不发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但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任何一个轻微活动使平衡破坏,临床出现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改变。而持续性 ST-T 改变或许不是由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而应寻找其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冠状动脉 临床探讨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性心电图改变 动脉造影诊断 动脉造影阴性 静息心电图 12导联心电图 ST段异常
下载PDF
无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7
作者 臧敏 陈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7期22-22,共1页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无心绞痛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00例,年龄35~85岁,其中35-45岁500例,45-65岁3500例,〉65岁1000例。其中男3000例,女200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无力或无任何症...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无心绞痛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00例,年龄35~85岁,其中35-45岁500例,45-65岁3500例,〉65岁1000例。其中男3000例,女200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无力或无任何症状。常规检查多次随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诊断 无症状 鉴别 心绞痛症状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常规检查
下载PDF
ST-T改变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
8
作者 丁莹 邱爽 《中国新医药》 2004年第6期94-94,共1页
目的 探讨ST-改变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方法 把伴有ST-T改变,平板试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10例)与伴有ST-T改变平板试验(+)性,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患者(21例)进行对比。结论 ST-T改变多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ST-T改变为诊... 目的 探讨ST-改变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方法 把伴有ST-T改变,平板试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10例)与伴有ST-T改变平板试验(+)性,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患者(21例)进行对比。结论 ST-T改变多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ST-T改变为诊断慢性冠状动脉狭窄主要依据,但不排除伴有ST-T改变患者冠状动脉无狭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T段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
下载PDF
T_(V1)>T_(V5V6)诊断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42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竟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ST-T诊断 被引量:3
10
作者 仪忠直 王爱萍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97-398,共2页
冠状动脉(冠脉)循环改变可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心电图是最早用于诊断急、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简称慢供)的方法.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T 诊断 心电图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叶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785-1785,共1页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归宿。方法:随机抽取因胸痛而住院患者共1 44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12导联心电图正常者293例,异常者1 ... 目的:分析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归宿。方法:随机抽取因胸痛而住院患者共1 44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段异常的可能原因。结果:12导联心电图正常者293例,异常者1 147例,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两者均异常者(真阳性)800例,均正常者(真阴性)186例,有107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者静息心电图为正常,有34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而静息心电图异常被诊断为冠心病。结论:患者静息心电图持续ST-T改变并非冠心病引起,而存在能够引起继发性ST-T改变的其他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 持续性ST-T改变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累及传导系统发生阻滞的心电图演变
12
作者 王敏 闫桂芬 《吉林医学信息》 1995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 心脏传导阻滞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与动态心电图检查
13
作者 朱丽华 郝冬娜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39-439,共1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检查 病检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管疾病 患者 DCG 冠脉 显示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无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干预分析
14
作者 闫海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5期266-267,共2页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性改变,在心电图上表现ST段水平型下移,T波对称性倒置,患者有活动后症状明显或完全无任何症状.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学科飞速发展以及人么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机制...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慢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性改变,在心电图上表现ST段水平型下移,T波对称性倒置,患者有活动后症状明显或完全无任何症状.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学科飞速发展以及人么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其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已成为此类患者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89例体检筛查出的无症状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实施定期心理护理、跟踪随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理护理 无症状 心肌缺性改变 预分 冠状动脉狭窄 心内膜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外周血心肌酶和白细胞的影响
15
作者 陈安 徐耕 +1 位作者 傅国胜 应淑琴 《浙江实用医学》 2001年第1期8-8,3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冠心状动脉不足 PTCA 管成形术 心肌酶 白细胞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耀明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6期433-433,共1页
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6 8例 ,并以静滴丹参注射液等常规用药治疗6 0例作对照 ,1 0d为 1疗程 ,2个疗程观察疗效 ,结果 2者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加用生脉注射液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 慢性 冠状动脉不足 生脉注射液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雪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1期3606-3607,共2页
目的观察对比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d和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滴注治疗并对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d和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滴注治疗并对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都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改善症状及心电图的作用,为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优于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脉不足 丹红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抗凝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杨会荣 李荷花 《中原医刊》 1999年第9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不足 药物疗法 尿激酶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
19
作者 钟华胜 吴莉 +2 位作者 危国星 熊国平 赵欢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C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为患者实施精神状态评估...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C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为患者实施精神状态评估,并以27分作为临界点,总分<27分表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记为观察组(37例)。总分≥27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记为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oCA评分总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651、0.708、0.649,P<0.05)。结论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均具有相关性,且主要表现为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足 炎症因子 脑白质改变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下载PDF
口服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用药规律研究
20
作者 秦璎琳 金香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240-245,共6页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提取有效信息,统计...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口服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提取有效信息,统计中成药剂型、使用频率、证型、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及性味归经、高频药对;利用SPSS Modeler软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481篇文献,涉及86种中成药,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为主,养血清脑颗粒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使用频次最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使用频次较高的单味中药有川芎、丹参、当归、黄芪、牛膝、甘草、天麻等,药物性味以温药、苦味为主,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功效以活血祛瘀、补血为主;高频药对为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黄芪,功效以补血活血、活血祛瘀、活血通经、益气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结论 中成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涉及多个证型,川芎是其核心用药,益气活血通络为其基本组方思路,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丹参为其核心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慢性不足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