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谭镇涛 翟昌林 +2 位作者 韩俊刚 潘海华 钱钢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自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慢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CCS)诊断与管理指南以来,稳定型冠脉疾病逐渐被这一新术语所取代。冠脉心脏病(CAD)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CCS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 目的自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慢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CCS)诊断与管理指南以来,稳定型冠脉疾病逐渐被这一新术语所取代。冠脉心脏病(CAD)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CCS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众多研究资料显示,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通过激活多种信号通路来影响人体生理功能。本文就饮食结构介导的肠道菌群在CC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结构 肠道菌群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风险中的意义
2
作者 吕彩霞 臧玉琴 +6 位作者 苑晓烨 邵伟华 王素星 孔超敏 白雪冬 姚丽霞(指导) 张明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34-1936,1942,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 目的:探讨合并残余炎症风险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且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根据hsCRP水平筛选并分为血清hsCRP正常组(0~2 mg/L)及hsCRP升高组(≥2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标志物水平,并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于hsCRP正常组,hsCRP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降低,致炎细胞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血清hsCRP与调节性T细胞表达、炎症标志物明显相关(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残余炎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残余炎症风险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变异性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龚倩 黎东 +2 位作者 李郁 罗彩东 赖柱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26-1231,共6页
目的:探究BMI变异性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明确诊断为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81... 目的:探究BMI变异性与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明确诊断为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681例,并根据BMI变异性(变异系数BMI-CV)分为高、中、低三组。收集基线资料、合并疾病、检查检验结果、用药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和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探究BMI-CV与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MACEs发生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BMI-CV组间MACE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低BMI-CV组相比,高BMICV组有更低的舒张压,更高的平均BMI值、更高的TC和吸烟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中位随访时间19.2(11.1~33.6)个月后发现与低BMI-CV组相比,高BMI-CV组MACEs发生率更高。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BMI-CV组发生MACEs的风险更高(HR=2.14,95%CI:1.28~3.56,P=0.004)。多因素Cox回归在模型1(HR=2.18,95%CI:1.30~3.67,P=0.003)及模型2(HR=2.28,95%CI:1.35~3.85,P=0.002)中均显示高BMI-CV组MACEs发生率更高。生存曲线显示高BMI-CV组MACEs发生率显著高于低BMI-C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结论:高BMICV是C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该人群中,动态的体质量监测和体质量维持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变异性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微循环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及ATP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郁婷燕 黄朝旭 +3 位作者 蒲朝霞 蒋峻 李华俊 张鞠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微循环病变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腺苷三磷酸(ATP)负荷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56例CCS(包括微循环病变33例,无微循环病...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微循环病变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腺苷三磷酸(ATP)负荷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56例CCS(包括微循环病变33例,无微循环病变23例),并选取24例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STE评估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肌纵向应变及ATP负荷的影响。结果微循环病变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前间隔、前壁、前侧壁和下壁心肌纵向应变绝对值低于对照组(F=4.47、2.75、2.60、6.24、3.70,P均<0.05),无微循环病变组左心室GLS及前间隔、前壁、下侧壁、下壁和后间隔心肌纵向应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47、2.75、2.60、1.02、3.70、1.06,P均>0.05)。ATP负荷后,与各组基础状态比较,微循环病变组左心室GLS和前间隔、前壁、前侧壁、下侧壁、下壁及后间隔心肌的纵向应变绝对值增加(t/Z=4.31、3.52、4.95、3.32、3.22、2.52、4.07,P均<0.05),无微循环病变组左心室GLS和前间隔、前壁、前侧壁、下壁和后间隔心肌的纵向应变绝对值增加(t/Z=6.07、2.28、4.12、5.02、3.22、3.96,P均<0.05)。结论CCS微循环病变患者可能存在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ATP负荷可改善CCS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微循环 斑点追踪技术 腺苷三磷酸 心肌收缩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5
作者 姚俊秀 郭进春 +3 位作者 郝小丹 李龙心 杨雪 王璋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者怀疑CCS并拟行冠脉造影的病人89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CS组(56例)和非CHD组(33例)...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者怀疑CCS并拟行冠脉造影的病人89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CS组(56例)和非CHD组(33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血脂、血糖、肾功能、BNP、LVEF、HGF水平。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控制混杂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CS的影响因素,使用ROC曲线评估HGF对CCS的诊断效能。结果CCS组HG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PSM前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F(OR=1.004,95%CI:1.001~1.007,P<0.05)是CC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HGF预测CCS的AUC为0.677(95%CI:0.567~0.788,P<0.05),敏感度为48.2%,特异度为87.9%。结论CCS病人血清的HGF水平显著高于非CHD者,其对CCS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CCS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倾向性评分匹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老年冠心病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2019年ESC发布了《2019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1]。摒弃了以往稳定性冠心病的概念,明确提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oroniccor-onarysyndrome,CCS)的概念。由于CC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了解《2019ESC慢性冠状动... 2019年ESC发布了《2019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1]。摒弃了以往稳定性冠心病的概念,明确提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oroniccor-onarysyndrome,CCS)的概念。由于CC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了解《2019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更新的概念内涵和诊治原则对于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十分重要。1 CCS定义更新的内涵CCS是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外的冠心病临床类型,不仅包括既往的劳力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ACS后的稳定阶段(均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所致),还包括变异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所致)和微血管心绞痛(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所致)[2-5]。而相对应的是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和ST段抬高型AC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急性血栓形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 生活方式 药物疗法 诊断步骤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黄芳 杨思聪 +1 位作者 康观养 杨文聪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6期37-40,4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52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比较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52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d)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脂指标(TG、CHOL、HDL-C、LDL-C)、空腹血糖(FPG)、肝功能指标(AST、ALT)、肾功能指标(BUN、Crea)、心功能指标(TnI、CK-MB)、炎症指标(CRP),并运用液质联用法(LC-MS)检测TMAO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TG、CHOL、CRP以及TMAO水平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后会使TMAO及CHOL明显降低(P<0.05);TMAO用于区分阿托伐他汀钙使用改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能力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最佳截断点TMAO浓度为7.37μmol/L时,敏感性(Sensitivity)为73.1%,特异性(Specificity)为90.4%;TMAO与生化指标中的TG呈正相关(rho值0.295,P<0.05)。结论TMAO水平与血脂密切相关,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可明显降低TMAO水平,提示其可能是阿托伐他汀钙改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症状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氧化三甲胺 血脂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8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葛均波 弭守玲 钱菊英 吴永健 张兆国 马晶 赵璇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7期361-370,共10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例[1]。为做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分级诊疗和康复医疗工作,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例[1]。为做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分级诊疗和康复医疗工作,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424号)和《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19号)[2],详细阐述了冠心病分级诊疗服务流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提出加强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能力建设等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运动康复 分级诊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9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 +6 位作者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体外反搏专业委员会 葛均波 弭守玲 钱菊英 吴永健 郑洁皎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1]。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2]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1]。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2]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CCS),对不同临床类型的CCS提出了诊治和管理新理念,并将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纳入治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增强型体外反搏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2010—2021年针刺治疗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方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楠 刘佳 +1 位作者 李蒙 张立晶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2010—2021年发表的针灸治疗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的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针刺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稳定型...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2010—2021年发表的针灸治疗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的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针刺治疗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稳定型心绞痛等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针灸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127篇,处方120首,涉及70个腧穴,总使用频次785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腧穴依次是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厥阴俞、神门、郄门、巨阙、三阴交、膈俞;常选用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及手少阴心经;上肢及背部腧穴使用较多,特定穴主要选取交会穴、络穴和八脉交会穴。关联分析获得强关联腧穴配伍6组,其中内关-膻中居首位;聚类分析获得2个腧穴聚类群,其中内关-心俞-膻中形成独立聚类群。结论 针刺治疗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内关-心俞-膻中为核心腧穴,俞募配穴、俞络配穴等多种配穴方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针刺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下载PDF
从痰瘀互结论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华静 薛一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2019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的新概念,中医认为CCS可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通过追溯痰瘀互结的起源与进展,发现CCS与痰瘀互结在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上存在较强... 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2019 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指南》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的新概念,中医认为CCS可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通过追溯痰瘀互结的起源与进展,发现CCS与痰瘀互结在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具有隐袭、缠绵、广泛、多变等特点,本质为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基于此提出顾护心、脾、肾3脏,温阳益气以治本,豁痰化瘀以治标的治法,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痰瘀互结 中医治疗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唐蜀华教授辨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连晨曦 刘春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8期3442-3445,共4页
概述唐蜀华教授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经验。唐蜀华教授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虚、痰、瘀、热毒、风动”关系密切,并强调将西医之辨病与中医之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注重兼顾扶正补虚及祛邪化实,性理合参以助加减,并... 概述唐蜀华教授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法方药经验。唐蜀华教授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虚、痰、瘀、热毒、风动”关系密切,并强调将西医之辨病与中医之辨证相结合,在治疗上注重兼顾扶正补虚及祛邪化实,性理合参以助加减,并结合病案进一步佐证学术思想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病证结合 性理合参 名医经验 唐蜀华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谷雨 袁晋青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2期1061-1063,1073,共4页
阿司匹林是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但由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有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寻找新的二级预防手段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随着新型P_(2)Y_(12)受体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近期与之相关的临床试验为慢... 阿司匹林是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但由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仍有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寻找新的二级预防手段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随着新型P_(2)Y_(12)受体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近期与之相关的临床试验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拟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级预防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基于“伏毒学说”论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修一萍 薛一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98-704,共7页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分析"伏毒学说"与CCS在病因病机、病理基础、病...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分析"伏毒学说"与CCS在病因病机、病理基础、病势特性方面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以"扶正补虚,祛毒化实"为原则辨证论治CCS,展现中医药理论指导CCS治疗的重要临床价值。参考文献3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学说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胸痹 心痛 病因病机 扶正补虚 祛毒化实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女性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佳慧 钟益刚 +5 位作者 许轶洲 陈柳莹 王连新 于忠 徐海鹰 钱宇峰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2期8-10,18,共4页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女性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怀疑心肌缺血的女性患者8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CS组,运用白蛋白-钴...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女性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怀疑心肌缺血的女性患者8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CS组,运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定量检测血液标本中IMA的水平,比较两组IMA水平。使用ROC分析IMA诊断CCS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评估CCS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IMA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IMA水平为(73.77±26.18)U/m L,CCS组的IMA水平为(87.59±17.76)U/m 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3,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截断值为87.52U/mL时,IMA诊断CC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敏感度为0.64,特异度为0.77,AUC为0.7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A> 87.52U/mL是女性CCS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1.070(1.031~1.109),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MA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654,P <0.01)。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是女性CCS的独立预测因子,对女性CC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和要点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新春 张大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871-873,共3页
2019年8月巴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指南,该指南刷新了2013年发布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新指南的颁布抛弃了“稳定”这一概念,提出了冠心病全程管理的... 2019年8月巴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公布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指南,该指南刷新了2013年发布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指南》,提出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新指南的颁布抛弃了“稳定”这一概念,提出了冠心病全程管理的理念,强调了CTCA在非侵入诊断中的价值,提出了对高缺血风险患者长期双联抗栓的重要性,提升了NOAC以及新型调脂与降糖药物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CT冠状动脉成像 双联抗栓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婷 赵连山 张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204例CCS-PCI术后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红蛋白(Hb)浓度进行两种分组,三分组:Hb≥120 g/L为无贫血组、90 ...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对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我院收治的204例CCS-PCI术后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红蛋白(Hb)浓度进行两种分组,三分组:Hb≥120 g/L为无贫血组、90 g/L≤Hb<120 g/L为轻度贫血组、60 g/L≤Hb<90 g/L为中度贫血组;两分组:≥139 g/L组和<139 g/L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患者发生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事件情况。结果共有28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与未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患者相比,发生主要终点事件患者呈现年龄较大、C反应蛋白表达较高,体重指数(BMI)、白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较低的趋势;同时具有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特点。根据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在调整了年龄、BMI变量后,血红蛋白浓度每增加10 g/L,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非致命性卒中发生率下降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964,95%CI 0.944~0.984,P<0.001),尤其在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加明显(P=0.005)。三分组中Hb>120 g/L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分组中Hb≥139 g/L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Hb<139 g/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Hb浓度降低是CCS-PCI患者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非致命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尤其在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贫血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进展
18
作者 索妮 杨艳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心房颤动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合并存在,二者并存时不仅增加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且心脏缺血事件风险亦高。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何种抗栓策略及如何权衡缺血及出血风险是临床上亟待明确的问题。近年来针对... 心房颤动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合并存在,二者并存时不仅增加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且心脏缺血事件风险亦高。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何种抗栓策略及如何权衡缺血及出血风险是临床上亟待明确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抗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就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抗栓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创影像学专家共识解读
19
作者 陈星蕊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共6页
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无创影像学检查在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风险评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无创影像学检查在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风险评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既往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南中关于无创影像学检查应用的建议尚不全面。2022年,欧洲心血管成像协会、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与美国核心脏病学会、心血管计算机成像学会、心血管磁共振学会合作,基于最新研究证据、专家共识及指南发布冠状动脉综合征无创影像学成像方法应用的专家共识,总结并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成像、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多种无创影像学成像方式在冠状动脉综合征解剖学、组织学、功能学方面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详细的诊断策略。作者对该专家共识进行解读,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具体疾病特征提出决策建议,以供国内同行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无创影像学 专家共识 共识解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与血清脂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吕彩霞 高丽霞 +7 位作者 王素星 邵伟华 姚丽霞 苑晓烨 赵景茹 张明明 杨爽 李绍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65岁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值;根据Lp(a)水平筛选血清Lp(a)正常组(0~300 mg/L)及...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年龄≥65岁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治疗目标值;根据Lp(a)水平筛选血清Lp(a)正常组(0~300 mg/L)及血清Lp(a)升高组(>300 mg/L);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及炎性标志物的水平,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Lp(a)升高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致炎细胞因子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Lp(a)与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炎性标志物明显相关。结论:血清Lp(a)可能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参与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炎症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 脂蛋白(a)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