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AT、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中的价值
1
作者 郑振羽 陈方榕 +1 位作者 刘岩 佘晖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 目的:探究基于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联合Padua评分在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住院诊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发生VTE分组,分为VTE组(n=43)与非VTE组(n=57)。接受血清TAT、PIC检测分析以及Padua评分评估。比较两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单一或联合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的诊断效能。结果:VTE组患者的血清TAT、PIC水平以及Padua评分均较非VTE组患者高(P<0.05),且VTE组患者VTE高风险(Padua评分≥4分)占比高于非VTE组(P<0.05)。经分析,当血清TAT≥16.18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77.59%;当血清PIC≥3.10μg/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6.60%、特异度为86.79%;当Padua评分≥4分时,其诊断灵敏度为80.85%、特异度为90.57%。经血清TAT、PIC与Padua评分联合诊断的AUC为0.959,其诊断灵敏度为93.48%、特异度为100.00%。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患者血清TAT、PIC水平及Padua评分明显较高,通过TAT、PIC联合Padua评分可早期筛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VTE,且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Padua评分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效能 被引量:2
2
作者 付道芳 徐治波 +5 位作者 陈红 邓正旭 文艳梅 董会琼 朗卡拉姆 蒋冬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血栓组35例,对照组3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查、检验资料等相关参数数据,选出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ECOPD发生VT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其预测效能,霍斯默-莱梅肖检验评价拟合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为AECOPD发生VTE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95%CI:0.893~0.996),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各单一指标(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3.3%),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拟合度好(χ^(2)=11.915,P=0.155)。结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可能是预测康北高原AECOPD发生VTE的因素,且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对VTE风险预测具有很好效能,可为预测AECOPD发生VTE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高海拔 藏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早期识别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静 鲁月 +4 位作者 龚娟妮 李积凤 王慧娟 何建国 杨媛华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及诊断。方法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及诊断。方法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及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53例,均完善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VTE+AECOPD组和AE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生VTE的常见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动脉血气分析、D-二聚体、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c TNI)、心脏彩色超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53例AECOPD患者中,30例(19.6%)合并VTE,123例(80.4%)未合并VTE,两组临床特征比较,在既往静脉血栓病史、制动或卧床>3天、双下肢非对称水肿、听诊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P2亢进)方面差异有显著性。辅助检查方面,两组D-二聚体、c TNI升高及三尖瓣反流加快等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血栓病史、不对称下肢水肿及D-二聚体升高为AECOPD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相对应的D-二聚体最佳界值为0.505mg/L,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659。结论 AECOPD患者VTE的发生率为19.61%,既往静脉血栓病史、制动或卧床>3天、双下肢非对称水肿、P2亢进、c TNI升高、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是AECOPD合并VTE的高危因素,而D-二聚体<0.505mg/L可作为VTE除外诊断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谢忠莲 唐铭 +1 位作者 龚世维 陈蓉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0例和非...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0例和非VTE组7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对全部患者进行Wells评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VTE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VTE发生的因素。结果与非VTE组相比,VTE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Hcy水平以及Wells评分水平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5)。二者联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VTE的AUC高于血清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单独预测的AUC值(Z=5.303,P<0.001;Z=9.15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Wells评分为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生VTE患者血清Hcy水平和Wells评分显著上升,二者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生VTE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WELLS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抗凝治疗微循环专家共识 被引量:16
5
作者 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 陈跃鑫 +2 位作者 郑月宏 都丽萍 张丽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复发率及抗凝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对于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指导和规范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经多次讨论,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证据与...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复发率及抗凝治疗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对于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指导和规范VTE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经多次讨论,基于现有的文献资料证据与专家临床经验总结,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抗凝治疗微循环专家共识》,内容包括VTE合并CKD的肾功能评价方法、VTE与CKD的相关性、抗凝药物种类、出血风险评估、抗凝剂相关性肾病、抗凝药物的选择、其他临床抗凝实践要点及展望等多方面,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碧江 陈建南 +1 位作者 陈文腾 丁毅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36-2238,共3页
目的探讨因急性发作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COPD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按是否发生VT... 目的探讨因急性发作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急性发作而住院的COPD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按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和非VTE组。对患者基本资料、相关临床特征、临床指标比较后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06人,其中VTE发生率为15.2%(107/706)。VTE组男性比例、房性纤颤发生率低于非VTE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2、卧床无法行动、胸痛、下肢疼痛、肿瘤、昏厥的比例及住院天数高于非VTE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V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危险因素分别为男性〔OR=1.775,95%CI(1.658,1.901),P=0.00〕;肿瘤〔OR=2.932,95%CI(2.699,3.163),P=0.00〕;动脉疾病〔OR=1.174,95%CI(1.015,1.365),P=0.04〕;D-二聚体升高〔OR=2.613,95%CI(2.135,2.953),P=0.00〕。结论 COPD急性发作住院患者VTE发生率较高,男性、肿瘤、动脉疾病、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患者值得临床医师注意,可考虑行常规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慢性阻塞性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 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氧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7
作者 卓婕 白澎 +1 位作者 李莉 孙永昌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入组病例为2006年6月至2010年2月住院AECOPD患者。入院即刻完成血常规、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48 ...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入组病例为2006年6月至2010年2月住院AECOPD患者。入院即刻完成血常规、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48 h内完成双上肢、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疑诊肺血栓栓塞症(PTE)者同时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符合入组者共282例,VTE发生率为6%。低氧血症组(PaO2<60 mm Hg,84例)16例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DVT),其中3例同时发生PTE,VTE发生率为19.1%(16/84)。非低氧血症组(PaO2≥60 mm Hg,198例)1例存在DVT,无PTE发生,VTE发生率为0.5%(1/198)。两组患者VTE总发生率为6.0%(17/282)。低氧血症组VT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PaO2<60 mm Hg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VTE发生率为6%,以下肢DVT为主要表现,尤其多发生于PaO2<60 mm Hg的低氧血症患者。低氧血症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静脉血栓栓塞 低氧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绪言 王辰 杨媛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7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急性加重期 静脉血栓形成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系统疾病 血栓栓塞 气流阻塞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以萍 张秀杰 白虹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3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比较两组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指标,探讨AECOPD合并VTE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结果两组在相关因素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卧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比较两组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指标,探讨AECOPD合并VTE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结果两组在相关因素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卧床一周以上、口服或静脉激素、深静脉置管及D-二聚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升高、深静脉置管、长期口服、静脉注射激素及卧床是导致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科学预防有助于减少AECOPD合并VTE发生,进而提高AECOPD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危险因素 急性加重期 科学预防 AECOPD D-二聚体
下载PDF
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章英 王艳娜 箫敏湘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实施前(2017年6—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慢性阻... 目的探讨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实施前(2017年6—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150例纳为研究样本,将实施前后患者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VTE预防护理,试验组接受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VTE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VT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干预后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VTE预防活动,可显著降低VTE发生率,深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个性化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斌 胡锡仙 李晓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5期133-134,共2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1],因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时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2]。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栓栓塞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继发静脉血栓栓塞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韩京旭 赵雪锋 +1 位作者 刘姣姣 底胜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9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继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66例,根据患者是否继发VTE分为VTE组(n=71)和非VTE组(n=95)。检测并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继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66例,根据患者是否继发VTE分为VTE组(n=71)和非VTE组(n=95)。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血粘度(PV),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和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血凝、血黏度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各指标对AECOPD患者继发VTE的预测价值。结果VTE组血D-D、FIB和PV水平均明显高于非VTE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血清TT3、FT3和TSH水平均明显低于非VTE组(P<0.001),两组血清TT 4和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T 3均与D-D、FIB和PV呈明显负相关(r=-0.556,-0.501,-0.497,均P<0.001);FT3、TSH与D-D、FIB、PV也呈负相关(P<0.05);TT4、FT4与D-D、PV无明显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T 3对AECOPD患者继发VTE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P<0.001,95%CI:0.803~0.920),当TT3取0.61 nmol/L时为判断AECOPD患者继发VTE的最佳截断点。TT4、FT 3和TSH对VTE的诊断价值一般(AUC=0.623,0.785,0.725,均P<0.05),FT4对VTE的诊断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AECOPD继发VTE患者血清TT3、FT3和TSH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患者血凝、血黏度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TT 3可能成为评估AECOPD患者继发VTE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静脉血栓栓塞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国华 万秋 +2 位作者 何婷 唐莉歆(综述) 王勇(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慢性病,COPD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且随着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及人口老龄化加剧,COPD造成的经济负担将持续增加[1]。COPD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慢性病,COPD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且随着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及人口老龄化加剧,COPD造成的经济负担将持续增加[1]。COPD急性加重导致患者肺功能急剧下降,COPD患者的死亡多与病情急性加重有关。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为感染,但还有约30%的COPD患者病情急性加重的原因尚不明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佳 陈小兰 潘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老年AECOPD病人2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AECOPD+VTE组(49例)和AECOPD组(159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2组临床特征,并分析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AECOPD+VTE组肌间静脉的栓塞发生率最高,在年龄<80岁和≥80岁的病人中分别为64.0%和91.7%。2组年龄、静脉血栓病史、近3 d制动或卧床史、不对称下肢水肿、合并冠心病、肺功能GOLD严重程度分级、血清白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静脉血栓病史、合并冠心病、D-二聚体升高是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深静脉血栓病史、合并冠心病、D-二聚体升高是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静脉血栓栓塞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期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琳 呼宝娟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505-506,50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方法以112例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统计两组VTE的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VTE发生率为8.93%(5... 目的探讨早期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方法以112例COPD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统计两组VTE的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VTE发生率为8.93%(5/56),低于对照组[23.21%(13/56);χ~2=3.912,P=0.048]。两组干预后D-D、PLT、HCT水平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的时机合理性、理念个性化、策略适宜性、结局有效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可有效降低COPD患者VT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分级个性化防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16
作者 苏理娜 赵天霞 +1 位作者 刘艳 张蓝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讨论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COPD)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2月84例COPD患者纳入本实验,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中42例纳进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42例... 目的讨论基于早期适时风险评估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COPD)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4月-2020年2月84例COPD患者纳入本实验,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中42例纳进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42例纳进实验组,予以早期适时风险评估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VTE总发生率为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实验组各项护理满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适时风险评估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COPD患者VTE预防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适时风险评估 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早期适时风险评估的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秦丽娟 王娅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分析早期的适时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予用分级化、个性化防控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缩为COPD)并发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缩为VTE)的具体预防效果。方法 所有入组者都是COPD,人数共有77。随机法界定,算进一组的先进行早期的、适时的风险评... 分析早期的适时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予用分级化、个性化防控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缩为COPD)并发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缩为VTE)的具体预防效果。方法 所有入组者都是COPD,人数共有77。随机法界定,算进一组的先进行早期的、适时的风险评估,然后再予以分级化、个性化的防控护理,二组则开展常规分级防控护理,较比于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 护理后所有指标相对比,组间数据示为P<0.05。结论 为COPD患者实行早期适时风险评估前提下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能够预防VTE,确保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适时风险评估 分级个性化防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预防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戴晓瑛 王志峰 《大医生》 2023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VTE将其分为VTE组(21例)和非VTE组(7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VTE将其分为VTE组(21例)和非VTE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静脉血栓史、收缩压、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BM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计数(WBC)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分析CRP、PaO_(2)、PaCO_(2)、D-D预测AECOPD患者发生VTE的价值,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FIB、WBC、收缩压、舒张压、BMI、CK-MB、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患者CRP、D-D水平显著高于非VTE组,静脉血栓史占比显著高于非VTE组,PaO_(2)、PaCO_(2)水平显著低于非VTE组(P<0.05);经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32.436 mg/L、PaO_(2)≤72.330 mmHg、PaCO_(2)≤42.958 mmHg、D-D≥2.957μg/mL是预测AECOPD患者发生VTE的最佳截断值(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32.436 mg/L、PaO_(2)≤72.330 mmHg、PaCO_(2)≤42.958 mmHg、D-D≥2.957μg/mL、有静脉血栓史是AECOPD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发生VTE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CRP、PaO_(2)、PaCO_(2)、D-D关系密切,临床需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D-二聚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禹芸 《北方药学》 2012年第10期59-59,共1页
本文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得出结论:COPD患者VTE发生率为8.5%,以下肢DVT为主要表现,尤其多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水淼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VTE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1、4.946、4.137、4.924、5.760、3.842、4.019、5.61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中服务态度、预防措施、操作技术、健康指导、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0、4.785、5.938、6.168、7.286,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能够减少COPD患者VTE发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