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9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正明 吴德沛 +2 位作者 孙爱宁 仇惠英 唐晓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53-54,56,共3页
关键词 伊马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急变期 淋巴样 急性 PH染色体
下载PDF
吲哚美辛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D34^+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晶 冯敏 +4 位作者 刘毅 刘张玲 李会 黄峥兰 冯文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慢粒慢性期、急变期患者骨髓标本和正常脐带血标本中的CD34+细...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慢粒慢性期、急变期患者骨髓标本和正常脐带血标本中的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分选纯度,瑞氏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4+细胞中β-catenin和BCR/ABL的表达及定位。使用IN联合伊马替尼(IM)处理CD34+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catenin蛋白变化,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定量PCR检测靶基因c-myc和cyclin D1的m 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R/ABL蛋白变化。结果成功分选出CD34+细胞,纯度达90%以上;β-catenin和BCR/ABL均在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IN与IM联用能够显著抑制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使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明显增加细胞的凋亡,明显降低c-myc和cyclin D1的m RNA水平,并使BCR/ABL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但对正常CD34+细胞没有影响。结论 IN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增强IM对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杀伤力,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β-catenin的表达,抑制c-myc和cyclin D1的转录及BCR/ABL的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变 CD34+细胞 β-catenin 吲哚美辛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亚琳 王晓宁 +2 位作者 雷秀丽 王雯娟 刘华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征差异。方法:对11例急变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5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2例为急淋变,9例为急粒变。52例初发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外周血嗜酸和或嗜碱细胞高于正常值,血小板多大于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各期细胞均可见,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高,伴有嗜酸和或嗜碱粒细胞增多,NAP积分可正常,这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所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早幼粒细胞及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这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同。此外,尚需结合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予以鉴别。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急变期外周血及骨髓多有嗜酸及嗜碱粒细胞增多,早幼粒细胞增多,同时结合NAP,临床病史及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急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
下载PDF
119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核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雨 李建勇 +7 位作者 潘金兰 吴炜 仇海荣 吴亚芳 杨慧 张建富 陈丽娟 薛永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8.9%),Ph阳性113例(91.1%),其中典型易位104例(83.9%),单纯变异易位4例(3.2%),复杂变异易位5例(4.0%);Ph阴性CML-BC中72.6%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i(17q)、+14,Ph阳性者72.3%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Ph、+8、i(17q);Ph阴性CML-BC急变时间为2-66月,平均29.0月,Ph阳性者急变时间为1-127月,平均34.2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ISH检测发现5例(5/28,17.9%)der(9)缺失。结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异常多见,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 核型分析 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晓燕 郭学军 +1 位作者 何玉卓 李凤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4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伊马替尼组78例,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伊马替尼组总有效率51.28%,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4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伊马替尼组78例,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伊马替尼组总有效率51.28%,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12.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能够取得近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用药方便,毒性反应轻微,明显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炜 李建勇 +6 位作者 仇海荣 潘金兰 李丽 曹祥山 沈云峰 王志林 薛永权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1-50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25例CML-BC病例,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同时以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结果在随机选取的25例CML-BC病例中有5例以检测存在der(9)缺失,而R显带在25例中均未发现der(9)的缺失。der(9)缺失的病例未显示出细胞遗传学上的不稳定趋势。CML-BC中具有新遗传学异常的病例其CML-BC较短。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病例中der(9)缺失概率无差异。结论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CML-BC中细胞遗传学上不稳定性无相关性,同时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 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 细胞遗传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下调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颖 韩玉祥 +6 位作者 牛志云 王兴哲 滑欢 尚银涛 王福旭 张学军 罗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02-140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及意义。K562细胞和原代急变期CML白血病细胞分别与不同组别的BMMSC共培养,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CML急变期BMMSC不能抑制原代CML急变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对K562仅有轻度的抑制作用;CML急变期BMMSC提高阿霉素处理后的K562细胞的存活率,并保护K562及原代CML-Bp骨髓单个核细胞,抑制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与CML慢性期及正常组BMMSC相比较,CML急变期BMMSC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其细胞共培养组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少(P<0.05);检测CML急变期BMMSC共培养组的K562显示,活性Caspase-3表达均较单独K562+ADM组明显下调,caspase-9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CML急变期BMMSC下调阿霉素诱导的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稳定caspase-9蛋白非活性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K562细胞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玉芳 柯善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应用 可行性
下载PDF
硼替佐米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原代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及XI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洁 马梁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90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期原代细胞药物敏感性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伊马替尼单用与联合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急变期原代细胞生长增殖的影... 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期原代细胞药物敏感性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伊马替尼单用与联合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急变期原代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P170糖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XIAP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伊马替尼及硼替佐米单药对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联合5、10 nmol/L硼替佐米能明显增强单个核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硼替佐米作用后细胞凋亡明显增高,同时P170糖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耐伊马替尼CML急变期原代细胞高表达XIAP基因,硼替佐米作用后其表达下调。结论:硼替佐米可抑制白血病原代细胞并提高其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硼替佐米可能通过抑制XIAP的表达从而增加凋亡,这为扩展硼替佐米在临床上治疗CML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变 细胞凋亡 耐药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阿霞 杨栋林 +10 位作者 魏嘉璘 闫嶂松 王玫 姜尔烈 黄勇 马巧玲 何祎 翟卫华 张荣莉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预后较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这一类患者唯一具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allo-HSCT治疗进展期CML的疗效及预后。对1998年9月至2008年1月28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从疗效、... 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预后较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这一类患者唯一具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allo-HSCT治疗进展期CML的疗效及预后。对1998年9月至2008年1月28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从疗效、移植前基础特点与预后、移植前治疗策略与预后、移植后事件与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8例患者中10例活存并持续缓解,3年总活存率和无病活存率分别34.9%和35.7%;18例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克隆演进和原始细胞比例是预后不良的基线危险因素,二者结合可以预测预后。移植前应用伊马替尼并取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并不能改善预后。对移植后事件的预后分析发现,并发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接受allo-HSCT治疗的进展期CML病例,克隆演进和原始细胞比例是具有预后意义,移植前应用伊马替尼并不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加速慢性髓系白血病 急变慢性髓系白血病 伊马替尼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病机变化与治疗
11
作者 周欣丽 闫理想 +1 位作者 何敬 史哲新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从络病理论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早期络气郁滞,营卫生化异常,可见痰瘀互结,“承制”无力;应用抗肿瘤药物TKI干预后,慢性髓系白血病得以“调平”,维持在慢性期。随着痰瘀互结日久,则见络脉瘀塞,骨髓微环境中微血管大量生成,为白血病细胞... 从络病理论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早期络气郁滞,营卫生化异常,可见痰瘀互结,“承制”无力;应用抗肿瘤药物TKI干预后,慢性髓系白血病得以“调平”,维持在慢性期。随着痰瘀互结日久,则见络脉瘀塞,骨髓微环境中微血管大量生成,为白血病细胞提供营养支持,Wnt通路的激活使β-catenin蛋白蓄积,激活下游基因,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承制”无力,可见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急变,预后多不良。此时,通过中医药介入,进行二次调平,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 “承制调平” 络病 病机 大黄[庶虫]虫丸
下载PDF
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喜春 司金春 +2 位作者 陈淑霞 谷月丽 朱立梅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转变为急性白血病(急变期CML)合并肺曲霉菌感染(IPA)的疗效。方法选取CML急变期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小... 目的研究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转变为急性白血病(急变期CML)合并肺曲霉菌感染(IPA)的疗效。方法选取CML急变期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和格列卫治疗;对照组加用氟康唑,观察组加用伏立康唑。结果恶性血液病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有效率为91.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2,P>0.05);IPA感染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1.63%,对照组有效率为65.3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37,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10%和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结论伏立康唑联合小剂量的HHT和格列卫可作为治疗急变期CML合并IPA感染者一线用药方案,高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高三尖杉酯碱 格列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肺曲霉菌感染
原文传递
格列卫联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惠民 石岚 +3 位作者 温柏平 柴文琳 谭琳 黎承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3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格列卫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原文传递
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范玮 李安琪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吉西他滨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吉西他滨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 mg/L、1.0 mg/L、10 mg/L盐酸吉西他滨分别作用K56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K56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时间增加而增强,但48 h和72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同时间的阿糖胞苷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显示10 mg/L吉西他滨作用于K562细胞48 h凋亡率为(20.56±0.02)%,明显高于阿糖胞苷组(4.68±0.01)%(P<0.01)和空白对照组(1.92±0.01)%(P<0.01)。结论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联合其他药物应用于慢粒急变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吉西他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