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稳态与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欣 吴伟华 《医学综述》 2018年第7期1354-1359,共6页
肥胖相关的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促进了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但与肥胖相关的促炎进程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一个包含了多器官间信号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高脂饮食会引起肠道菌群组成和肠肽水平等变化,由此引起... 肥胖相关的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促进了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但与肥胖相关的促炎进程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一个包含了多器官间信号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高脂饮食会引起肠道菌群组成和肠肽水平等变化,由此引起的肠道稳态失调是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的一个原因,甚至发生在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之前。因此,肠道稳态失调可能是导致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发生、发展一系列事件中的起始事件。未来,平衡肠道稳态,改善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将成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失调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高脂饮食 慢性低度系统炎症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抗炎作用治疗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晓龙 蔺静静 曾理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0期197-200,共4页
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类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性细胞和炎性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最终易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疾病治疗抗炎是关键。大环内酯... 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类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性细胞和炎性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最终易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疾病治疗抗炎是关键。大环内酯类药的抗炎作用逐步得到证实并应用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大环内酯类药的抗炎机制及其对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做一综述,为其更加合理有效的应用于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 抗炎作用 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 疗效
下载PDF
分解湿热法在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炎症中的运用
3
作者 沈涛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分解湿热法 慢性消化系统炎症 中医药疗法 慢性胃炎 慢性胆囊炎
下载PDF
慢性系统性炎症在OSAHS患者代谢紊乱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永红 李海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在OSAHS患者代谢紊乱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诊断并收集OSAHS病例126例,记录OSAHS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SO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于次日晨起睡眠监测结束后采集空腹... 目的:探讨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在OSAHS患者代谢紊乱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诊断并收集OSAHS病例126例,记录OSAHS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SO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于次日晨起睡眠监测结束后采集空腹静脉血。并检测代谢紊乱相关指标,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24小时血压监测、腰围等。每一个指标作为一个危险因素,没有危险因素的为正常组,仅有1个危险因素的为低危组,有2个危险因素的为高危组,有3个危险因素的为代谢综合征组,以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126例OSAHS患者中,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纳入的正常组31例,低危组32例,高危组30例,代谢综合征组33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平均浓度(105.79±21.26)kU/L,(99.83±20.31)kU/L,(79.82±22.34)kU/L,(63.76±23.29)kU/L;丙二醛(MDA)含量(4.10±0.73)μmol/L,(7.63±1.20)μmol/L,(12.57±0.98)μmol/L,(20.19±0.89)μmol/L;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平均水平(5.10±0.70)mg/L,(10.10±0.80)mg/L,(19.10±0.73)mg/L,(32.10±0.90)mg/L。随着MS危险因素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hs-CRP的水平逐渐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程度以及氧化应激状态与代谢综合征有正相关,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在OSAHS患者代谢紊乱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系统炎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局部用药治疗慢性宫颈炎20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刘淑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10期68-68,共1页
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发病率较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宫颈糜烂病理表现为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颈肥大、子宫颈腺体囊肿.
关键词 局部用药 治疗 慢性宫颈炎 子宫颈糜烂 女性 生殖系统慢性炎症
下载PDF
一种循环高表达IL-6慢性系统性炎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曲一丹 刘世海 +4 位作者 邵世宏 赵涵 郭欣欣 贺玉伟 孙明姝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9-635,共7页
目的通过外源性引入IL-6载体,实现在循环中长期高表达IL-6,构建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重组鼠IL-6编码腺相关病毒(IL-6-encoding adeno-associated virus,AAV-IL-6)。2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AV-IL-6组、空白... 目的通过外源性引入IL-6载体,实现在循环中长期高表达IL-6,构建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的动物模型。方法构建重组鼠IL-6编码腺相关病毒(IL-6-encoding adeno-associated virus,AAV-IL-6)。2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AV-IL-6组、空白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7只,分别在干预开始0、8、16周尾静脉注射100μl 0.5×10^(10) vp/ml的AAV-IL-6、空白载体AAV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水平。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24周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心肌、肝脏、脾脏、股四头肌、膝关节、股骨中段做HE染色。结果在干预后4、8、16及24周,AAV-IL-6组小鼠血清IL-6水平为(75.41~169.28)pg/ml,而两对照组均低于检测下限(7.8 pg/ml)。干预后24周,AAV-IL-6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两对照组;AAV-IL-6组小鼠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而白蛋白、肌酐、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低于两对照组,上述指标在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V-IL-6组及空白载体对照组小鼠淋巴细胞均高于空白对照组;3组小鼠肝、肾功能在干预结束后均正常。组织病理显示,AAV-IL-6组小鼠肝脏中央静脉区及心肌肌纤维间隙、骨骼肌肌纤维间隙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脾脏弥漫性多核巨细胞浸润;骨骼肌肌纤维萎缩;骺板结构紊乱和软骨增生区变小,骨小梁变薄、稀疏;骨皮质变薄、类骨质减少,两对照组小鼠无相应的组织病理改变表现。结论通过重复尾静脉注射AAV-IL-6能够实现小鼠长期循环高表达IL-6,初步检测该小鼠具有慢性系统性炎症表型,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且相对简单可及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系统炎症 IL-6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茶皂素抑制慢性系统性炎症诱导的小鼠脑内补体C3表达上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熠超 孙凯丽 +1 位作者 谷莉 宋丹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研究茶皂素对慢性系统性炎症诱导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茶皂素(TS)组和LPS+TS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脑内Iba-1阳性细胞数量;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目的 研究茶皂素对慢性系统性炎症诱导的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茶皂素(TS)组和LPS+TS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脑内Iba-1阳性细胞数量;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补体C3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LPS给药后可引起外周血、脑皮层C3水平迅速增高, LPS停药后14d小鼠前额皮质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补体C3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发生时间较外周C3水平变化延后。而茶皂素预处理对LPS诱导的小鼠前额皮质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补体C3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茶皂素抑制LPS诱导的神经炎症作用与抑制脑内补体C3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脂多糖 补体蛋白C3 小胶质细胞 慢性系统炎症 小鼠
原文传递
清除肠道共生菌群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8
作者 朱琳 蒯铮 +3 位作者 宋乐 胡予 沈锡中 张丹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0-828,共9页
目的 利用四联抗生素清除肠道内微生物群,探讨肠道共生菌群对不同饮食喂养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ApoE^(-/-)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分为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抗生素组用四联抗生素(万... 目的 利用四联抗生素清除肠道内微生物群,探讨肠道共生菌群对不同饮食喂养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ApoE^(-/-)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分为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抗生素组用四联抗生素(万古霉素+甲硝唑+硫酸新霉素+氨苄青霉素)干预14周。用油红O染色评估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用ELISA测定血清脂代谢指标及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水平,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回肠及结肠上皮细胞中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 普通饲料喂养下,抗生素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6),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05,P=0.021),小鼠回肠组织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3,P=0.007),肠上皮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脂饲料喂养下,抗生素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40);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P<0.001),血清LPS水平降低(P=0.003),小鼠肠道组织的炎症因子TNF-α(回肠:P=0.030,结肠:P=0.029)、IL-6(回肠:P=0.040,结肠:P=0.001)和IL-1β(回肠:P=0.004,结肠:P=0.017)的表达均明显降低,而肠上皮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并没有变化。结论 清除ApoE^(-/-)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群可上调系统性炎症水平,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由此推测正常的肠道共生菌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共生菌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慢性炎症 肠道屏障 小鼠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晓飞 陆颖理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肥胖现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生、发展是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人体肠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肠道菌群改变能量摄取、引发... 肥胖现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生、发展是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人体肠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肠道菌群改变能量摄取、引发慢性系统炎症、影响肠道激素分泌、激活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等作用的发现,为肥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能量平衡 慢性系统炎症
下载PDF
焦亡信号通路炎症小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硕阳 秦颖 +1 位作者 蒋雅楠 王燕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焦亡是一种新发现并证实与炎症相关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并伴有促炎症因子的释放,主要为白细胞介素1β和IL-18。虽然焦亡与坏死和凋亡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迥然不同的... 焦亡是一种新发现并证实与炎症相关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为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并伴有促炎症因子的释放,主要为白细胞介素1β和IL-18。虽然焦亡与坏死和凋亡有相似之处,但它们是迥然不同的生物学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焦亡相关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急性脑感染、神经变性疾病、急性无菌性脑损伤和慢性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亡 急性脑感染 神经变性疾病 急性无菌性脑损伤 慢性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原文传递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秦珍珍 高增辉 +1 位作者 张雅琼 栗凤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索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并储备A.muciniphila菌株;CKD鼠模型制备:使用腺嘌呤,200mg/kg,1次/d,灌胃4周;分组:将33只SD雄性... 目的探索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并储备A.muciniphila菌株;CKD鼠模型制备:使用腺嘌呤,200mg/kg,1次/d,灌胃4周;分组:将33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模型组(n=7)、预防组(n=10)和治疗组(n=9);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评估肾功能;采用糖原染色(PAS)和马松三色染色(MTS)观察肾小管基底膜厚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肾脏组织中抗炎因子IL-10和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CKD动物模型。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KD模型组的BUN、Scr水平显著升高(F=74.9890、80.2800,均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A.muciniphila预防组和治疗组的BUN、Scr水平显著降低(F=74.9890、80.2800,均P<0.01)。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KD模型组出现了明显的肾脏病理组织损害: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肾间质出现明显纤维化(F=15.9040、6.5330,均P<0.01);与CKD模型组大鼠相比,A.muciniphila预防组和治疗组肾脏病理组织有明显改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其中预防组更明显(F=15.9040、6.5330,均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CKD模型组肾脏组织中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明显降低,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F=14.8060、5.6350、5.7420,均P<0.05);与CKD模型组大鼠相比,A.muciniphila预防组和治疗组肾脏组织中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明显升高,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F=14.8060、5.6350、5.7420,均P<0.05)。结论A.muciniphila可能通过抑制慢性系统性微炎症从而改善慢性肾脏病大鼠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慢性肾脏病 慢性系统炎症 IL-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