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中医舌象与舌苔菌群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蒋海洋 王慧雯 +4 位作者 李莉 李娜 郭春荣 董璐 孙祝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50-305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舌苔菌群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集不同病理阶段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炎症组30例,单纯性萎缩组30例,萎缩伴肠化组30例),观察记录患者舌象,采集舌苔样本,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舌苔菌群进行测序,...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舌苔菌群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集不同病理阶段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炎症组30例,单纯性萎缩组30例,萎缩伴肠化组30例),观察记录患者舌象,采集舌苔样本,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舌苔菌群进行测序,然后用Spearman相关分析、Mantel Test分析、MaAsLin分析等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与舌象特征(红舌、腻苔)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2)舌苔整体特征(苔色、厚苔、腻苔、滑苔等)与舌苔菌群之间具有强相关性(P<0.01),舌体整体特征(舌色、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等)与舌苔菌群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3)特定舌象特征与菌群的关联关系:腻苔与蓝细菌、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0689、0.00492和0.00181,与Saccharibacteria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371;滑苔与绿弯菌门、蓝细菌、螺旋菌门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2379、0.01962和0.02366。结论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与舌苔特征有相关性,特定的舌苔菌群结构可以反映特定的舌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 舌苔微生物 16S RRNA 舌象
下载PDF
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对舌苔菌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莉 王慧雯 +5 位作者 丛军 顾志坚 郭春荣 蒋海洋 李娜 孙祝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64-496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对舌苔菌门的影响。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慢性胃炎患者舌苔菌门进行研究,实验分为炎症组(30例)、单纯萎缩组(20例)和萎缩伴肠化组(30例)。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萎缩伴肠化组Alpha指数Sobs、Ace...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对舌苔菌门的影响。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慢性胃炎患者舌苔菌门进行研究,实验分为炎症组(30例)、单纯萎缩组(20例)和萎缩伴肠化组(30例)。结果:与其他两组比较,萎缩伴肠化组Alpha指数Sobs、Ace、Chao均显著升高(P<0.05);在舌苔菌群的构成上,3组优势菌门的组成(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放线菌门、Saccharibacteria)基本相似。与其他两组比较,萎缩伴肠化组特有微量菌门较多;在舌苔菌门的相对丰度方面,3组优势菌门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6种微量菌门(软壁菌门、酸杆菌门、蓝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在3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舌苔微生物构成的网络在3组之间也存在差异:炎症组舌苔菌群整体网络是不连通的,可形成局部小的网络连接,而单纯萎缩组能形成一个相对松散的网络结构,萎缩伴肠化组参与网络构建的微量菌门增加,网络更加趋于密集。结论: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对舌苔菌门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在萎缩伴肠上皮化生阶段,舌苔菌群生物多样性和微量菌门数目显著增多,这说明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的舌苔菌群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提示舌苔菌群与胃部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口腔-胃在人体形成微生物共生的微环境,为舌苔-口腔菌群-肠道菌群的联系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舌苔菌群 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 病理阶段 菌门
原文传递
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被引量:33
3
作者 朱萱萱 史淋峰 +1 位作者 吴旭彤 王海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31-233,I0001,I0002,共5页
目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CAG脾气虚证大鼠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以170μg/mL的MN... 目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观察CAG脾气虚证大鼠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方法:以170μg/mL的MNNG10mL/kg灌胃,150μg/mL的MNNG溶液给大鼠自由饮用,40%乙醇,2mL/只,每周2次,在此基础上第5周采用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连续10周。每2周随机处死CAG脾气虚证大鼠2只进行光镜观察。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动物胃部病变的进程是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前病变。结论:采用MNNG和40%乙醇灌胃以及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模型 不同时期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8期196-19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随机将100例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A组,将100例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B组,将10...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随机将100例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A组,将100例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B组,将100例C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其作为C组;同时针对不同病理分型的患者,均对其进行胃镜检查,分析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经回归分析,研究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检查可以作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佳手段,胃镜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诊断有较高价值;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要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较高,病理改变程度越大;综合以上因素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提高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HP感染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不同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苏秀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胃镜诊断结果分为单纯性萎缩性胃炎(A组,67例)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B组,63例)...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胃镜诊断结果分为单纯性萎缩性胃炎(A组,67例)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B组,63例),均行胃镜检查,观察病理改变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B组萎缩性胃炎符合率(87.30%)高于A组(74.63%),B组肠上皮化生检出率(19.05%)高于A组(7.46%),B组不典型增生检出率(23.81%)高于A组(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74.60%)高于A组(5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认萎缩性胃炎伴增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r=0.754,P=0.041)。结论胃镜检查萎缩性胃炎伴增生诊断率显著高于单纯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镜下 不同病理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金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确诊为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观察组先给予化湿理气疗法治疗15d,... 目的探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00例经确诊为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观察组先给予化湿理气疗法治疗15d,然后给予健脾和胃疗法进行治疗75d,对照组养胃冲剂合羟氨苄青霉素胶囊治疗90d,对比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P转阴率为48.00%,观察组转阴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减轻炎性反应等,且对HP的转阴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应注重加强临床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分阶段治疗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瘀毒论治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沛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5-736,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特点是虚实兼见,对于标实之邪,除湿热和血瘀外,毒邪在整个CAG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亦为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其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特点是虚实兼见,对于标实之邪,除湿热和血瘀外,毒邪在整个CAG病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亦为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其表现有热毒、浊毒、瘀毒,尤以瘀毒影响最甚.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从瘀毒论治有较好效果,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从瘀毒论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腺体萎缩 病机特点 不同程度 病理因素 临床实践 胃黏膜
下载PDF
新疆巴州地区慢性胃炎流行病学分析
8
作者 王兴祥 郭琦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对象 我院2003/2004经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例65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128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胃镜下:病变粘膜充血、发红、水肿,可有点状出血或糜烂,粘膜厚度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象 我院2003/2004经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例65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128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胃镜下:病变粘膜充血、发红、水肿,可有点状出血或糜烂,粘膜厚度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炎症仅限于粘膜浅层即腺窝(小凹)水平的固有膜内,固有膜内充血水肿,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甚至中性白细胞浸润,表面上皮和腺窝上皮显示不同程度的变性、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分析 新疆巴州地区 慢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诊断为 白细胞浸润 胃镜检查 粘膜充血 诊断标准 点状出血 粘膜厚度 淋巴细胞 不同程度 固有膜 胃镜下 浆细胞 病例 水肿 上皮
下载PDF
慢性胃炎不同证型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鲁香凤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05-410,共6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中医证本质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医学研究中的热点[1]。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中医证本质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医学研究中的热点[1]。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并可伴肠化(intestinal metapl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不同证型 胃黏膜病理变化 相关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运气方对高海拔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征象的影响
10
作者 罗红英 李军茹 +7 位作者 李强 李燕杉 张涛 管昱鑫 金登卫 冶文辉 赵德年 芦松山 《高原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探讨运气方对不同高海拔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征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2月青海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和住院部、龙砂特色门诊(海拔2 200 m)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中医院(海拔3 080 m)、果洛藏族自... 目的:探讨运气方对不同高海拔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理征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2月青海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和住院部、龙砂特色门诊(海拔2 200 m)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中医院(海拔3 080 m)、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人民医院(海拔4 100 m)各6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 000m、对照组3 000 m、对照组4 000 m、观察组2 000 m、观察组3 000 m、观察组4 000 m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标准四联疗法,观察组予以西医标准四联用药+运气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治疗前后病理征象积分,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相同海拔地区两组病理征象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除对照组3 000 m外,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炎症病理征象改善方面,3个不同海拔地区组间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肠化、病理异常增生征象改善方面,3个不同海拔地区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3个不同海拔地区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海拔地区海拔间征象积分、单个病理征象评分存在明显差异;(2)运气方能够改善胃组织病理征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五运六气 运气方 不同海拔地区 病理征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