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贵华教授治疗慢性脾胃病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衡
林华胜
+1 位作者
刘熙荣
黄贵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22-423,共2页
黄贵华教授学宗仲景,看病多从六经着眼,认为慢性脾胃病属三阴病,以太阴、少阴病多见。临床常见脾胃虚寒挟湿、脾寒胃热、脾肾阳虚及脾胃气虚证。治疗慢性脾胃病多从虚、寒论治,临证善用经方,常用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理中...
黄贵华教授学宗仲景,看病多从六经着眼,认为慢性脾胃病属三阴病,以太阴、少阴病多见。临床常见脾胃虚寒挟湿、脾寒胃热、脾肾阳虚及脾胃气虚证。治疗慢性脾胃病多从虚、寒论治,临证善用经方,常用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六君子汤加减,慢性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证、寒证,常选用补法、温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虚
寒
经方
桂枝汤
黄贵华
苓桂术甘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
被引量:
7
2
作者
柯莹玲
单兆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探讨应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认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原理在于辨证与辨病结合、补益与消导相结合、主证与次证兼顾。膏方选药强调治气血并调,升降结合,补脾结合治肾,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选药。慢性脾胃病四季皆可应用膏方...
探讨应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认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原理在于辨证与辨病结合、补益与消导相结合、主证与次证兼顾。膏方选药强调治气血并调,升降结合,补脾结合治肾,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选药。慢性脾胃病四季皆可应用膏方,虚证仍以冬令为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慢性脾胃病
原理
时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捷
蓝娇娜
李星婵
《右江医学》
2013年第5期746-747,共2页
慢性脾胃病相当于西医学中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胆囊炎等多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以来西医以抗炎、抑酸、护胃、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该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导致其远期疗效总不能令...
慢性脾胃病相当于西医学中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胆囊炎等多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以来西医以抗炎、抑酸、护胃、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该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导致其远期疗效总不能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伏灸
慢性脾胃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调神法在慢性脾胃病的治疗运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畅
徐云生
+1 位作者
熊杰
陈孝银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体现,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精微。《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载:“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气血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调神
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俊
邹静
汪宇翔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0期1448-1449,共2页
目的探究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常规西药+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就2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究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常规西药+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就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食后脘闷、食少纳呆积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脾胃病治疗中应用冬病夏治三伏灸,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冬
病
夏治
三伏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惠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一庆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慢性脾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它们虽各有特点 ,但有共同的临床表现 ,如胃脘胀痛、痞闷不舒、食纳减退、大便不调等。王惠兰老师认为脾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 ,针对该病机提出健脾为主治疗慢性脾胃...
慢性脾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它们虽各有特点 ,但有共同的临床表现 ,如胃脘胀痛、痞闷不舒、食纳减退、大便不调等。王惠兰老师认为脾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 ,针对该病机提出健脾为主治疗慢性脾胃病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脾胃
虚弱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王惠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状态与慢性脾胃病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书楠
王洋
+1 位作者
黄明涵
林平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2期37-39,43,共4页
《中医状态学》认为,状态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也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因此,以状态作为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的整体思维。本文以状态为切入点,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慢性脾胃病常见状态特征...
《中医状态学》认为,状态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也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因此,以状态作为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的整体思维。本文以状态为切入点,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慢性脾胃病常见状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状态辨识,阐明了慢性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状态存在的相关性,能够为慢性脾胃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状态
慢性脾胃病
证素
治未
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少山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浅谈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0-331,共2页
杨少山教授认为慢性脾胃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膏方,疗效显著,且其治疗特色鲜明。主张:①补益脾胃,当"清养";②结合治肾,当"养阴抑阳";③调治三宝,不可偏废;④结合辨病,科学选药。
关键词
杨少山
名医经验
膏方
慢性脾胃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被引量:
5
9
作者
李凤鸣
《陕西中医》
2013年第3期338-339,共2页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侯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侯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络瘀的复杂证侯,不易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辨治
系统疾
病
虚实夹杂
久
病
络
急性
病
程
病
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洪妍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3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苓...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泌素及过氧化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纳差少食、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大便异常、腹痛绵绵、肠鸣脘闷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丙二醛(MDA)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胃泌素、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DI)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胃泌素分泌与过氧化水平,改善血流变学,促进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中医症状积分
胃泌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流变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11
作者
李凤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3,475,共2页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其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其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候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其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其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候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络瘀的复杂证候,不易辨识。因此,辨清寒热、虚实孰多孰少、何主何病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寒热虚实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雷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52-155,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脾虚性慢性脾胃病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二陈汤的方式,分析其临床是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文中,选取的脾虚性慢性脾胃病患者总计100名,选取时间为2020年8月份到2021年8月份一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将这100名患者作...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脾虚性慢性脾胃病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二陈汤的方式,分析其临床是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文中,选取的脾虚性慢性脾胃病患者总计100名,选取时间为2020年8月份到2021年8月份一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将这10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进行分配,两组患者均为50名,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而在对照组患者中,在此阿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患者中,在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基础上,采用了联合参苓白术散联合二陈汤的方式进行治疗,最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所产生的中医证候积分、过氧化指标、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和84%,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较比对照组来说,在大便异常、纳差少食等中医证候及分方面,观察组较低;而在胃泌素、SOD水平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MDA水平笔对照组要低很多。与此同时,在治疗后,叫笔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呈现更好的表现。上述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调节患者的胃泌素分泌与过氧化指标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脾虚型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伟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02-204,共3页
探究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用随机数法平均分组。对照组用单药治疗,所用方剂是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则合二陈汤治疗...
探究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用随机数法平均分组。对照组用单药治疗,所用方剂是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则合二陈汤治疗,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胃泌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疗效突出,比单药应用效果要加强,药方合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促进循环代谢,增强脾胃功能,治疗率可强化,可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脾虚型
慢性脾胃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永和温胃运脾调肝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14
作者
高升
袁志勇
朱永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663-1665,共3页
慢性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名老中医,朱永和主任医师在诊疗慢性脾胃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胃寒和脾不运化是慢性脾胃病发病的基础,同时常伴肝气不舒及情志不畅;在用药用方方面,善于调...
慢性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名老中医,朱永和主任医师在诊疗慢性脾胃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胃寒和脾不运化是慢性脾胃病发病的基础,同时常伴肝气不舒及情志不畅;在用药用方方面,善于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组方上寒热并用、消补同施,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脾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慢性脾胃病
朱永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赵国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罹患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采用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脾益气法进行治疗。比...
目的分析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罹患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采用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脾益气法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MDA的评分中,经过治疗后,两组均实现了显著的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OD与Na+-K+-ATPasef的评分中,经过治疗后,两组均实现了显著的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健脾化痰法能够有效治愈脾虚型慢性胃病,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健脾化痰法
健脾祛湿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问题
16
作者
肖雯迪
李灿东
+2 位作者
王洋
杨丞玮
于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75-5378,共4页
慢性脾胃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缓解期或无明显症状体征,并且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应用普及,中医临床“无证可辨”情况越发多见。其产生原因有客观与人为之分,如慢性脾胃病起病隐匿的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有症状采集不全面的“无症”等。但...
慢性脾胃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缓解期或无明显症状体征,并且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应用普及,中医临床“无证可辨”情况越发多见。其产生原因有客观与人为之分,如慢性脾胃病起病隐匿的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有症状采集不全面的“无症”等。但实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证”者,症是辨证的依据,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的解决,重点应从症状采集入手,以求“无”中寻“有”。因此,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采集慢性脾胃病表征,包括四诊合参和三观(宏、中、微观表征参数)并用,以展开全面、规范、准确的表征参数采集。此外,辨人、辨机、辨病的辨识角度,亦能成为“无证”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证可辨
慢性脾胃病
中医整体观
辨证依据
表征参数
原文传递
吕文亮运用湿热伏邪理论治疗慢性脾胃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
16
17
作者
徐婧
吕文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04-3106,共3页
吕文亮教授擅长运用温病理论论治内伤疑难杂病,尤其对慢性脾胃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临证挖掘出'湿热伏邪'理论,认为'湿热伏邪'具有郁热、耗阴、瘀阻、潜伏、缠绵的特点,是导致慢性脾胃病病情反复的关键。针对慢性脾胃病...
吕文亮教授擅长运用温病理论论治内伤疑难杂病,尤其对慢性脾胃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临证挖掘出'湿热伏邪'理论,认为'湿热伏邪'具有郁热、耗阴、瘀阻、潜伏、缠绵的特点,是导致慢性脾胃病病情反复的关键。针对慢性脾胃病'湿热羁伏、脾胃失运'的病机特点,确立扶正、透邪、除邪的治疗原则,发病期治以清透湿热,佐以活血通络,扶正透邪;缓解期注重扶助正气,治以健脾养胃,酌情清热化湿,理气活血;结合四时阴阳变化加减化裁,使久羁深伏之湿热外出清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文亮
“湿热伏邪”理论
慢性脾胃病
经验
原文传递
甘爱萍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
5
18
作者
徐婧文
甘爱萍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23-25,共3页
介绍甘爱萍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其总的原则是重视脾肾双补,尤以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辨证施治,以衡为本,调和气血阴阳;攻补相益,不可一味进补。其特点是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对运脾和胃膏方的处方原则、方义及典...
介绍甘爱萍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其总的原则是重视脾肾双补,尤以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辨证施治,以衡为本,调和气血阴阳;攻补相益,不可一味进补。其特点是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对运脾和胃膏方的处方原则、方义及典型病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中医药疗法
运脾和胃膏方
名医经验
甘爱萍
原文传递
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杨宏升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观察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门诊部收治的76例Hp阳性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门诊部收治的76例Hp阳性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另联合补中气、升清阳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胃酸分泌功能[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84%与对照组65.7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O、MAO、PA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O、MAO、PA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Hp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有效抑制患者胃酸分泌,两种疗法的结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幽门螺旋杆菌
四联疗法
中医
原文传递
祛痰健脾方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0
作者
詹蓉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采用祛痰健脾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健脾方治疗...
目的:探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采用祛痰健脾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健脾方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5.3%)、不良反应率(4.7%)及MAD、SOD及Na+-K+-ATPase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于临床治疗时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祛痰健脾方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型
慢性脾胃病
祛痰健脾方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题名
黄贵华教授治疗慢性脾胃病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衡
林华胜
刘熙荣
黄贵华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22-423,共2页
文摘
黄贵华教授学宗仲景,看病多从六经着眼,认为慢性脾胃病属三阴病,以太阴、少阴病多见。临床常见脾胃虚寒挟湿、脾寒胃热、脾肾阳虚及脾胃气虚证。治疗慢性脾胃病多从虚、寒论治,临证善用经方,常用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六君子汤加减,慢性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证、寒证,常选用补法、温法治疗。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虚
寒
经方
桂枝汤
黄贵华
苓桂术甘汤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
被引量:
7
2
作者
柯莹玲
单兆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探讨应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认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原理在于辨证与辨病结合、补益与消导相结合、主证与次证兼顾。膏方选药强调治气血并调,升降结合,补脾结合治肾,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选药。慢性脾胃病四季皆可应用膏方,虚证仍以冬令为最佳时机。
关键词
膏方
慢性脾胃病
原理
时机
分类号
R283.62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捷
蓝娇娜
李星婵
机构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康复科
出处
《右江医学》
2013年第5期746-747,共2页
文摘
慢性脾胃病相当于西医学中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慢性胆囊炎等多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长期以来西医以抗炎、抑酸、护胃、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该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导致其远期疗效总不能令人满意。
关键词
三伏灸
慢性脾胃病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调神法在慢性脾胃病的治疗运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周畅
徐云生
熊杰
陈孝银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文摘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体现,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精微。《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载:“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气血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调神
治法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俊
邹静
汪宇翔
机构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0期1448-144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究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常规西药+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就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或隐痛、胃部喜按或喜暖、食后脘闷、食少纳呆积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脾胃病治疗中应用冬病夏治三伏灸,能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冬
病
夏治
三伏灸
临床效果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惠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一庆
机构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9,共2页
文摘
慢性脾胃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它们虽各有特点 ,但有共同的临床表现 ,如胃脘胀痛、痞闷不舒、食纳减退、大便不调等。王惠兰老师认为脾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 ,针对该病机提出健脾为主治疗慢性脾胃病的观点 。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脾胃
虚弱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王惠兰
分类号
R256.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状态与慢性脾胃病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书楠
王洋
黄明涵
林平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通报》
2018年第2期37-39,43,共4页
基金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230087)
文摘
《中医状态学》认为,状态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也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因此,以状态作为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的整体思维。本文以状态为切入点,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慢性脾胃病常见状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状态辨识,阐明了慢性脾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状态存在的相关性,能够为慢性脾胃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医
状态
慢性脾胃病
证素
治未
病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少山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浅谈
被引量:
8
8
作者
李航
机构
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0-331,共2页
文摘
杨少山教授认为慢性脾胃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膏方,疗效显著,且其治疗特色鲜明。主张:①补益脾胃,当"清养";②结合治肾,当"养阴抑阳";③调治三宝,不可偏废;④结合辨病,科学选药。
关键词
杨少山
名医经验
膏方
慢性脾胃病
分类号
R249.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被引量:
5
9
作者
李凤鸣
机构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陕西中医》
2013年第3期338-339,共2页
文摘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侯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络瘀的复杂证侯,不易辨识.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辨治
系统疾
病
虚实夹杂
久
病
络
急性
病
程
病
机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洪妍
机构
余姚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3期42-46,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泌素及过氧化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纳差少食、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大便异常、腹痛绵绵、肠鸣脘闷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丙二醛(MDA)水平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胃泌素、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DI)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D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胃泌素分泌与过氧化水平,改善血流变学,促进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的疾病转归。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中医症状积分
胃泌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流变学
Keywords
Chronic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Shenling Baizhu powder
Erchen tang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s
Gastrin
Superoxide dismutase
Hemorheology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11
作者
李凤鸣
机构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3,475,共2页
文摘
脾胃系统疾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脾胃病为新发,其病程短、病机单纯、容易辨识,遣方用药针对性强,取效快捷。慢性脾胃病多为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成,其病程长,病机复杂,纯寒、纯热、纯虚、纯实的证候很罕见,往往会出现寒热、虚实夹杂和久病络瘀的复杂证候,不易辨识。因此,辨清寒热、虚实孰多孰少、何主何病是临床取效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寒热虚实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雷斌
机构
江津先锋中心卫生院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4期152-155,共4页
文摘
本文主要针对治疗脾虚性慢性脾胃病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联合二陈汤的方式,分析其临床是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文中,选取的脾虚性慢性脾胃病患者总计100名,选取时间为2020年8月份到2021年8月份一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将这10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原则进行分配,两组患者均为50名,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而在对照组患者中,在此阿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患者中,在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基础上,采用了联合参苓白术散联合二陈汤的方式进行治疗,最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所产生的中医证候积分、过氧化指标、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和84%,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较比对照组来说,在大便异常、纳差少食等中医证候及分方面,观察组较低;而在胃泌素、SOD水平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MDA水平笔对照组要低很多。与此同时,在治疗后,叫笔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呈现更好的表现。上述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予以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调节患者的胃泌素分泌与过氧化指标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脾虚型
中医证候
分类号
R285.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伟丽
机构
柏乡县中心医院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02-204,共3页
文摘
探究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治疗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用随机数法平均分组。对照组用单药治疗,所用方剂是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则合二陈汤治疗,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胃泌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疗效突出,比单药应用效果要加强,药方合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促进循环代谢,增强脾胃功能,治疗率可强化,可用性强。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二陈汤
脾虚型
慢性脾胃病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永和温胃运脾调肝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14
作者
高升
袁志勇
朱永和
机构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民医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中蒙医院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9期1663-1665,共3页
基金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9)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内卫计蒙中字[2018]491号)。
文摘
慢性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名老中医,朱永和主任医师在诊疗慢性脾胃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胃寒和脾不运化是慢性脾胃病发病的基础,同时常伴肝气不舒及情志不畅;在用药用方方面,善于调节脾胃气机升降,组方上寒热并用、消补同施,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脾胃病。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慢性脾胃病
朱永和
Key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Chronic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ZHU Yonghe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赵国福
机构
酒泉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5期152-153,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罹患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观察组采用健脾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健脾益气法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MDA的评分中,经过治疗后,两组均实现了显著的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OD与Na+-K+-ATPasef的评分中,经过治疗后,两组均实现了显著的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健脾化痰法能够有效治愈脾虚型慢性胃病,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健脾化痰法
健脾祛湿法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问题
16
作者
肖雯迪
李灿东
王洋
杨丞玮
于莉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
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75-53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U1705286)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文摘
慢性脾胃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缓解期或无明显症状体征,并且随着现代检查技术的应用普及,中医临床“无证可辨”情况越发多见。其产生原因有客观与人为之分,如慢性脾胃病起病隐匿的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有症状采集不全面的“无症”等。但实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证”者,症是辨证的依据,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的解决,重点应从症状采集入手,以求“无”中寻“有”。因此,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采集慢性脾胃病表征,包括四诊合参和三观(宏、中、微观表征参数)并用,以展开全面、规范、准确的表征参数采集。此外,辨人、辨机、辨病的辨识角度,亦能成为“无证”时的参考。
关键词
无证可辨
慢性脾胃病
中医整体观
辨证依据
表征参数
Keywords
No-syndrome differentiable
Chronic spleen-stomach diseases
Holistic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i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zation parameter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吕文亮运用湿热伏邪理论治疗慢性脾胃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
16
17
作者
徐婧
吕文亮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04-3106,共3页
文摘
吕文亮教授擅长运用温病理论论治内伤疑难杂病,尤其对慢性脾胃病的治疗颇有心得。临证挖掘出'湿热伏邪'理论,认为'湿热伏邪'具有郁热、耗阴、瘀阻、潜伏、缠绵的特点,是导致慢性脾胃病病情反复的关键。针对慢性脾胃病'湿热羁伏、脾胃失运'的病机特点,确立扶正、透邪、除邪的治疗原则,发病期治以清透湿热,佐以活血通络,扶正透邪;缓解期注重扶助正气,治以健脾养胃,酌情清热化湿,理气活血;结合四时阴阳变化加减化裁,使久羁深伏之湿热外出清解。
关键词
吕文亮
“湿热伏邪”理论
慢性脾胃病
经验
Keywords
LYU Wen-liang
‘Dampness-heat insidious pathogen’theory
Chronic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Experience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甘爱萍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
5
18
作者
徐婧文
甘爱萍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3期23-25,共3页
文摘
介绍甘爱萍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其总的原则是重视脾肾双补,尤以调补后天脾胃为先;辨证施治,以衡为本,调和气血阴阳;攻补相益,不可一味进补。其特点是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对运脾和胃膏方的处方原则、方义及典型病案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中医药疗法
运脾和胃膏方
名医经验
甘爱萍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杨宏升
机构
郑州市中医院脾胃科
出处
《慢性病学杂志》
2016年第8期930-932,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门诊部收治的76例Hp阳性慢性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另联合补中气、升清阳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胃酸分泌功能[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84%与对照组65.7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O、MAO、PAO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O、MAO、PA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Hp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有效抑制患者胃酸分泌,两种疗法的结合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脾胃病
幽门螺旋杆菌
四联疗法
中医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祛痰健脾方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0
作者
詹蓉
机构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2期12-1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采用祛痰健脾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健脾方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5.3%)、不良反应率(4.7%)及MAD、SOD及Na+-K+-ATPase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于临床治疗时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祛痰健脾方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脾虚型
慢性脾胃病
祛痰健脾方
治疗效果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贵华教授治疗慢性脾胃病
周衡
林华胜
刘熙荣
黄贵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的原理和时机
柯莹玲
单兆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90例疗效观察
黄捷
蓝娇娜
李星婵
《右江医学》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谈调神法在慢性脾胃病的治疗运用
周畅
徐云生
熊杰
陈孝银
《新中医》
CAS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冬病夏治三伏灸治疗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李俊
邹静
汪宇翔
《基层医学论坛》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王惠兰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脾胃病的经验
王一庆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医状态与慢性脾胃病的相关性探讨
李书楠
王洋
黄明涵
林平
《中医药通报》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杨少山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浅谈
李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李凤鸣
《陕西中医》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临床研究
洪妍
《新中医》
CAS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慢性脾胃病辨治体会
李凤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
雷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疗效观察
张伟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朱永和温胃运脾调肝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高升
袁志勇
朱永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赵国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基于整体观念探讨慢性脾胃病“无证可辨”问题
肖雯迪
李灿东
王洋
杨丞玮
于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7
吕文亮运用湿热伏邪理论治疗慢性脾胃病临床经验
徐婧
吕文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6
原文传递
18
甘爱萍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经验
徐婧文
甘爱萍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5
原文传递
19
补中气、升清阳法联合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杨宏升
《慢性病学杂志》
2016
1
原文传递
20
祛痰健脾方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观察
詹蓉
《黑龙江中医药》
201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