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腰痛与运动控制相关皮层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怀春 肖文武 +1 位作者 管业箫 王楚怀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慢性腰痛,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2]。然而,慢性腰痛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其中,高达90%的慢性腰痛患者病因不明[3-4]。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慢性腰痛... 慢性腰痛,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2]。然而,慢性腰痛是一大类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其中,高达90%的慢性腰痛患者病因不明[3-4]。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运动皮层 运动控制 康复医学
下载PDF
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腰痛疗效分析
2
作者 胡甜甜 张刚 郑拥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 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多,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致残,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3])。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腰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针刀治疗可以直接松解腰部粘连组织从而缓解腰部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红外线 慢性腰痛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对比观察
3
作者 何宝文 黄明 刘国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 目的对比观察于脊神经后内侧支和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患者60例,均接受射频热凝术毁损腰椎脊神经后支治疗,依据治疗位点位置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病变关节的上一关节横突根部与上关节突交界处内下侧处神经,B组选取的2个治疗位点为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依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计算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后1月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80%、73.3%、66.7%,B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6月、12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6.7%、70%、66.7%,两组相比,P均>0.05。A组治疗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46.7%,B组为10.0%;两组相比,P<0.05。结论于脊神经后内侧支、脊神经后支各2个位点一次实施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相当,但选取病变关节的下缘外侧半处神经、上缘内侧半处神经为治疗位点时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凝射频术 治疗位点 脊神经后支 脊神经后内侧支 小关节源性慢性腰痛
下载PDF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在慢性腰痛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钰潇 鲁薛芳 方向明(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慢性腰痛(CLBP)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许多关键的中枢脑区在慢性腰痛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是研究大脑中各脑区神经元活动的无创性成像技术,在探究大脑功能变化与疾病进展间... 慢性腰痛(CLBP)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许多关键的中枢脑区在慢性腰痛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fMRI)是研究大脑中各脑区神经元活动的无创性成像技术,在探究大脑功能变化与疾病进展间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BOLD-fMRI在CLBP发病机制和不同治疗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血氧水平依赖 功能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效果观察
5
作者 章健 汪纯姐 +1 位作者 周华莉 蒋俊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腰椎功能,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46/52)高于对照组(73.1%,38/52),现时疼痛强度、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指地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慢性腰痛效果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中药熏洗 慢性腰痛 寒湿痹阻型 椎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慢性腰痛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魏焕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10—2022-10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六病区收治的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40例患者作为发生腰痛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OVCF术后未发生慢性腰痛的40例患...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10—2022-10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六病区收治的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40例患者作为发生腰痛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OVCF术后未发生慢性腰痛的40例患者作为未发生腰痛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椎体后凸畸形,以及BMI、骨折节段、骨密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筋膜损伤、手术方式、Kummell病、骨水泥注入量、Cobb角矫正度。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OVCF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渗漏、筋膜损伤、Kummell病、骨水泥注入量、Cobb角矫正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骨密度T<-2.5、骨水泥渗漏、筋膜损伤、Kummell病、骨水泥注入量、Cobb角矫正度是OVCF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结论OVCF患者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影响因素较多,术前骨密度T<-2.5、骨水泥渗漏、筋膜损伤、Kummell病、骨水泥注入量、Cobb角矫正度均是术后发生慢性腰痛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对此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压缩性骨折 手术 慢性腰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辨治慢性腰痛病
7
作者 王英淑 鞠静 张伟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14,18,共5页
慢性腰痛病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腰脊痛”等病范畴,与络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慢性腰痛病具有易虚易瘀、虚瘀杂合的病机特点,以虚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易夹杂气滞、风寒、风湿等。治疗时当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以虚、瘀为切入点... 慢性腰痛病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腰脊痛”等病范畴,与络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慢性腰痛病具有易虚易瘀、虚瘀杂合的病机特点,以虚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易夹杂气滞、风寒、风湿等。治疗时当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以虚、瘀为切入点,虚者治以温补、通经活络为主,瘀者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通过整理络病学说的发展渊源、总结络脉及络病概念,以叶天士络病辨治理论为核心,分析慢性腰痛的发病机理。现结合临证经验,对慢性腰痛病治疗的针刺方法、选穴取穴及用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学说 慢性腰痛 刺络放血 原络配穴
下载PDF
CT诊断慢性腰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8
作者 王太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腰痛患者临床诊断期间应用CT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60例慢性腰痛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证实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以及CT检... 目的:观察慢性腰痛患者临床诊断期间应用CT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影像科接受检查的60例慢性腰痛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证实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以及CT检查,对L4两侧多裂肌横截面积进行观察测量;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以及超声对慢性腰痛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种方法下观察组多裂肌横截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 <0.05);同组CT与超声多裂肌横截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20例受检者中,超声诊断显示58例阳性,62例阴性;CT诊断显示58例阳性,62例阴性。CT诊断慢性腰痛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6.67%、95.00%、96.55%、93.55%,均高于超声诊断的83.33%、86.67%、85.00%、86.21%、83.87%(P <0.05)。结论:慢性腰痛患者临床诊断时采取CT体现出良好价值,具备较高准确度,值得临床在该疾病诊断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临床诊断 CT
下载PDF
水中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金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6-0039,共4页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痛患者采用水中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共计80例即分为(水中康复训练)的研究组(n=40)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参照组(n=40)...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痛患者采用水中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慢性腰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共计80例即分为(水中康复训练)的研究组(n=40)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参照组(n=40),统计结果并比较。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ODI评分明显高于训练前和研究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FMS评分中研究组转动稳定性、深蹲测试、躯干稳定俯卧撑、跨栏步、主动直膝抬腿等平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水中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腰痛 水中康复训练 效果
下载PDF
慢性腰痛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瑞芳 杨焕莹 +3 位作者 王想福 赵道洲 陈伟国 张万乾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CLBP患者往往伴有睡眠障碍,不仅会对白天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严重负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CLBP的发生发展与睡眠障碍... 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疼痛。CLBP患者往往伴有睡眠障碍,不仅会对白天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严重负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CLBP的发生发展与睡眠障碍互为因果:一方面,CLBP常引发睡眠障碍;另一方面,睡眠障碍又可加速CLBP的发生和发展,导致痛觉过敏并加重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探讨CLBP与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机制及CLBP伴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旨在为CLBP伴睡眠障碍的治疗及疼痛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睡眠障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分析
11
作者 林秋水 牛升波 +3 位作者 李博 黄泽彬 石志才 杨长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LL-TK、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SS-PT、LL-PI、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的TK大于对照组,而LL-TK、SS、PI和SS-PT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LL、PT、LL-PI和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与对照组的腰椎前凸类型均以2型(SS<35°、LL较小、腰椎前凸顶点位于L4)为主,分别占70.7%(176/249)和57.0%(49/86),两组的腰椎前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1,P=0.104)。结论慢性腰痛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无腰痛症状的成年人不同,慢性腰痛患者的多见大TK、小SS、小PI,提示这一特定模式与慢性腰痛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骨盆形态 矢状面平衡 脊柱-骨盆参数
下载PDF
基于“太阳支脉——耳支脉”针刺颞后线配合前庭功能训练对慢性腰痛的疗效
12
作者 章芬 姚志芳 +4 位作者 陈良华 陈斌 黄发樟 薛捷红 周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颞后线配合前庭功能训练对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4日—10月15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慢性腰痛门诊及住院患者74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针刺腰... 目的:探讨针刺颞后线配合前庭功能训练对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4日—10月15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慢性腰痛门诊及住院患者74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针刺腰腿部膀胱经的腧穴,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针刺双侧颞后线、前庭功能训练。两组针刺法均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治疗5次,每疗程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情况及Fukuda踏步试验身体移动距离及旋转度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Fukuda踏步试验中移动距离及旋转度数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针刺颞后线配合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支脉—耳支脉 前庭功能训练 Fukuda踏步试验 慢性腰痛
下载PDF
石墨烯新型灸贴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徐晓红 于迪 +3 位作者 李佳泽 穆蓉慧 薛慧敏 李铁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石墨烯新型灸贴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确定其最佳的贴敷时长。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腰痛患者分为治疗2 h组、治疗4 h组、治疗6 h组、治疗8 h组和对照组。治疗2 h组、治疗4 h组、治疗6 h组、治疗8 h组分别使... 目的观察和评价石墨烯新型灸贴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确定其最佳的贴敷时长。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腰痛患者分为治疗2 h组、治疗4 h组、治疗6 h组、治疗8 h组和对照组。治疗2 h组、治疗4 h组、治疗6 h组、治疗8 h组分别使用石墨烯新型灸贴贴敷2、4、6、8 h,对照组使用空白穴贴贴敷6 h。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奥斯威斯特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罗兰-莫里斯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日常生活能力评分(Daily Living Ability,ADL)和阿是穴的红外线温度。结果不同贴敷时间的石墨烯新型灸贴均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腰痛患者ODI评分和RMDQ评分,明显升高患者的JOA评分、ADL评分和局部阿是穴温度。组间比较发现,石墨烯新型灸贴贴敷6 h后的ODI评分、JOA评分、RMDQ评分以及阿是穴局部温度的改善明显优于贴敷2 h与4 h,贴敷6 h与贴敷8 h后各项评分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在ADL评分改善方面,贴敷4 h、6 h及8 h明显优于贴敷2 h,其改善程度随时间延长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结论石墨烯新型灸贴的疗效随着贴敷时间延长存在量效累积,其中以贴敷6 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新型灸贴 慢性腰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腰痛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升波 杨桓 +3 位作者 吴江红 杨明园 杨长伟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6-732,共7页
慢性腰痛在人群与个体一生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与社会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重大经济负担,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被陆续发现,诊断与治疗指南被持续更新。然而,因为缺乏明确的病因,慢... 慢性腰痛在人群与个体一生中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对患者与社会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重大经济负担,已经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被陆续发现,诊断与治疗指南被持续更新。然而,因为缺乏明确的病因,慢性腰痛的概念尚不统一,其诊断与治疗也存在争议。本文对慢性腰痛的概念、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肌肉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 影响因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运动控制训练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玉珠 董继革 +1 位作者 陈雪丽 唐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motor control exercise,MCE)对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8月CLBP患者37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9)。两组训练均为每周3天,每天1次,每次60min。对...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motor control exercise,MCE)对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8月CLBP患者37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9)。两组训练均为每周3天,每天1次,每次60min。对照组均进行核心肌力训练(2组),试验组核心肌力训练(1组)后进行运动控制训练(1组)。共6周。分别在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6周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静态平衡测试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VAS、RMDQ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睁眼运动椭圆面、闭眼静态平衡指标、睁眼/闭眼长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VAS、RMDQ、睁眼静态平衡指标、闭眼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MCE对CLBP患者来说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姿势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本体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训练 慢性腰痛 姿势控制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炎症因子在非特异性慢性腰痛诊断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邓宇光 郝振民 郭振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230-52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在非特异性慢性腰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18例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为病例组,纳入112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非特异性...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在非特异性慢性腰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18例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为病例组,纳入112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取杨氏模量值,同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采用流式荧光发光法检测血清IL-1β、IL-6、TNF-α、INF-γ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两侧杨氏模量值、炎症因子与VAS、JO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侧杨氏模量值、炎症因子水平对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左右两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两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与VAS呈正相关,与JOA评分呈负相关(P<0.05)。左侧杨氏模量值、右侧杨氏模量值、IL-1β、IL-6、TNF-α、INF-γ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0.874、0.814、0.787、0.795、0.811、0.99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血清IL-1β、IL-6、TNF-α、INF-γ水平可有效诊断非特异性慢性腰痛,且各指标均与腰痛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慢性腰痛 超声弹性成像 炎症因子 诊断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异常伤害性感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真 刘红 +2 位作者 李雅萍 陈晓琳 江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3-1169,共7页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但随着疼痛的慢性化发展,疼痛感受与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减弱[2]。以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为例,患者肌肉骨骼损伤的程...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但随着疼痛的慢性化发展,疼痛感受与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减弱[2]。以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为例,患者肌肉骨骼损伤的程度常与他们的主诉不成比例,提示伤害性刺激与伤害性感受之间失衡,即存在异常的伤害性感受[3—4]。这极大程度降低了腰痛患者的诊疗质量,造成严重的药物、手术滥用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损伤 慢性腰痛 伤害性感受 慢性 伤害性刺激 损伤严重程度 感受 患者
下载PDF
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探析慢性腰痛的治疗
18
作者 朱浩铭 杨正瑜 +5 位作者 陈柏瑞 王宇 金京 刘海潮 林建平 陈少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42-45,共4页
慢性腰痛(CLBP)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病症,其主要病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腰部不通则痛,以及脾虚失荣导致的腰部不荣则痛,基本病机以正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等邪实为标,虚实夹杂,痿证和痹证共存,本痿标痹。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本病治则可归纳... 慢性腰痛(CLBP)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病症,其主要病因为肝郁气滞导致的腰部不通则痛,以及脾虚失荣导致的腰部不荣则痛,基本病机以正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等邪实为标,虚实夹杂,痿证和痹证共存,本痿标痹。基于肝脾相关理论,本病治则可归纳为:补脾健运,祛湿止痛;调肝理气,通畅情志;疏肝健脾,除痹起痿。培脾舒肝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功效为疏肝健脾、升清降浊,恰合慢性腰痛肝郁脾虚之病机,临床用其化裁治疗本病,获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痹证 痿证 肝郁 脾虚 培脾舒肝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载PDF
筋膜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改善慢性腰痛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娜娜 郭晓迪 +2 位作者 畅博博 李书超 张冬冬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筋膜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在改善慢性腰痛(CLB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42例CL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和B组各21例。B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 目的探究筋膜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在改善慢性腰痛(CLB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42例CLB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A组和B组各21例。B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A组接受筋膜刀联合SET治疗。对比两组训练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大肌、腹横肌厚度变化、下肢Fugl-Meyer评定法(FMA)、Fugl-Meyer平衡量表(FMB)评分、炎性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多巴胺(DA)、P物质(SP)]水平。结果与B组相比,训练1个月、2个月后A组VAS、ODI评分更低(P<0.05);与B组相比,训练1个月、2个月后A组腰大肌、腹横肌厚度更高(P<0.05);与B组相比,训练1个月、2个月后A组FMA、FMB评分更高(P<0.05);与B组相比,训练1个月、2个月后A组血清s ICAM-1、TNF-α水平更低(P<0.05);与B组相比,训练1个月、2个月后A组血清DA、SP水平更低(P<0.05)。结论与常规运动疗法治疗CLBP患者相比,应用筋膜刀联合SET治疗可进一步调节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感,提升腰大肌、腹横肌厚度,改善腰椎功能,增强下肢运动及平衡能力,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筋膜刀 悬吊运动训练 介质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慢性腰痛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时间 万芮含 +2 位作者 王亚飞 公晨 王于领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463-469,共7页
腰痛(LBP)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约2/3的腰痛患者在初次发病后持续演变为慢性腰痛(CLBP),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CLBP常用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缺乏长期疗效,并且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如增加骨折、抑郁... 腰痛(LBP)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约2/3的腰痛患者在初次发病后持续演变为慢性腰痛(CLBP),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CLBP常用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缺乏长期疗效,并且可能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如增加骨折、抑郁等风险。有研究表明,CLBP患者参与疼痛调节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通过中枢刺激的方式来调节参与疼痛处理的异常脑区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tDCS可通过电极将特定的低强度电流作用于目标脑区,改变皮质兴奋性,实现对大脑神经活动的调控以达到镇痛的目的。然而,由于CLBP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刺激参数的不一致,tDCS在这一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存在较大差异。现对国内外近年来tDCS在CLBP康复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刺激靶点、频率、协同治疗方案等)和潜在有效的治疗模式,归纳总结了tDCS的镇痛机制,以期能够为CLBP的非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单次tDCS刺激或联合外周干预协同治疗CLBP的效果较好,但仅使用tDCS进行重复多次刺激的疗效并不理想。与初级运动皮质区相比,前额叶区作为tDCS的刺激靶点在治疗CLBP方面显示出更大的潜力。此外,tDCS治疗CLBP的效应机制可能与其对疼痛相关神经信号通路、局部区域脑血流量和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有关。下一步还需围绕CLBP患者的不同症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不同刺激参数对比等高质量临床研究,从多个维度探讨tDCS在CLBP治疗中的潜力,优化刺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神经调控 非侵入性脑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