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国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三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取俯卧位,在L1~S4棘突连线旁开2~5cm处(即阳性点)定点。对照组40例针刀松解剥... [目的]观察三棱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取俯卧位,在L1~S4棘突连线旁开2~5cm处(即阳性点)定点。对照组40例针刀松解剥离,一次性针刀于定点处快速刺入,直达椎板、关节突或横突骨面,在骨面上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无菌棉球按压刀口5min以防出血。治疗组40例刺络放血拔罐,三棱针刺入局部,针尖依次通过皮肤、皮下脂肪、腰骶部浅层筋膜,将此处浅层筋膜挑于针尖下,纵向横向各摆动3~5次后出针;各点如此操作,针孔处出血不必止血,于出血点处拔罐15min,起罐后擦净淤血。两组患者均5d实施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骶部筋膜间隔综合征 三棱针 刺络 放血 拔罐 针刀 松解剥离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原因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童 白跃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823-1825,共3页
关键词 间隔综合征 慢性 治疗 诊断 椎间盘突出 45岁以下 疼痛 年发病率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解剖及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春燕 毕霞 白跃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173-9175,共3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2000-01/2007-03及Embase数据库2003-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BP,lumbar muscle strain,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下腰痛、肌内压测定有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45篇关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最终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但是1981年Peck就首次报道腰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提出该病可能是下腰痛原因之一。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与其他部位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理变化相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这是腰肌劳损形成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定。骨筋膜间隔内压力的直接测定仍然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四肢部位都趋向于行解压手术治疗,腰骶部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意见不一,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痛症状但疗效没有确切的统计学依据,并且不能预防阻止受压的骨骼肌变性。筋膜切开解压术是针对此病的基本疗法,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术前术后效果明显。因此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引起下腰痛,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起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手术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劳损 慢性间隔综合征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治疗前对患者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吴国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4-546,共3页
关键词 间隔综合征 医院健康教育 患者教育 慢性 治疗前 疾病知识 系统性 医学发展 健康指导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致下腰痛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黎庆钿 白跃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 间隔综合征 呼吸道疾病 慢性 人类健康 病理生理 病理过程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0-142,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backpain,compartment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综合征/诊断 痛/外科学 慢性
下载PDF
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照发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 目的:探讨在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时采用微创针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92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外科减压手术。研究组采用微创针刀减压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发作减少,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步行正常,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微创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疗效确切,降低患者术后腰痛概率,患者恢复正常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微创针刀 疗效
下载PDF
端粒长度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菁 白跃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7-1300,共4页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癌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癌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正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端粒 端粒长度 测定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跃宏 孙天胜 +3 位作者 欧阳颀 杨远滨 张龙海 李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腰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治疗 ,术后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 :慢性腰痛患者行骨... 目的 :探讨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腰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治疗 ,术后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 :慢性腰痛患者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治疗后较术前下腰痛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ADL得到明显改善 ,腰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止、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以内分别在 8、175和 8mmHg以下 (手术前分别为 8、175和 8mmHg以上 ) ,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 15± 0 .5 )°和 ( 7± 0 .7)° ,多普勒超声腰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 ,竖脊肌肌力较术前增加 ( 1.0± 0 .3)kg。结论 :应用临床、影像学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及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综合征 慢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手法针刀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立新 张宝娟 +2 位作者 张晓伟 苑汝萍 李培德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针刀组与针刀组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手法针刀组、针刀组,每组40例,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手法正脊加针刀... 目的比较手法针刀组与针刀组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手法针刀组、针刀组,每组40例,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手法正脊加针刀松解治疗和单纯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1年后疗效。结果手法针刀组在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P<0.01),在近、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P<0.05,P<0.01)。结论手法针刀综合治疗慢性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确切,愈后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小针刀 慢性综合征 椎错位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轶琛 白跃宏 《中国康复》 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lumbarparaspinalcompartmentsyndrome,CCS)是引起慢性下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多名学者对其从解剖、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所查文献对该病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进展
下载PDF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金鑫 翁文水 《中医正骨》 2016年第4期62-63,68,共3页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归为慢性腰肌劳损或慢性腰痛。本文从解剖结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对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间隔综合征 综述
下载PDF
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伟 朱青元 周峰 《现代医院》 2019年第4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 目的探讨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比较两组骨筋膜间隔内压;腰痛与步行情况;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骨筋膜间隔内压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骨筋膜间隔内压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腰痛症状较对照组轻,步行能力更佳,差异有可比性(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 3%,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明显(P <0. 05)。结论弧刃针刀联合蜡疗治疗腰骶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疗效突出,能改善腰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一定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刃针刀 蜡疗 间隔综合征 闭合松解
下载PDF
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患者ODI指数评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9期153-155,共3页
目的评价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CCS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CC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筋法,每3日一次,共治疗3次。... 目的评价针刀松筋法对慢性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为CCS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CC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筋法,每3日一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日一次,共治疗9次。采用带芯导管法在患者治疗前、运动中、运动后6min测定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内压;并在治疗前后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比较观察组各阶段骨筋膜间隔内压,我们认为针刀松筋法治疗CCS有效;(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DI指数,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结论针刀松筋法可以降低CCS患者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有效提高ODI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松 慢性间隔综合征 间隔内压
下载PDF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跃宏 沈晓艳 曹曼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腰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痛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DI、CRMDQ评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结果:CODI,术前(34.25±3.01)与术后(19.83±2.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RMDQ,术前(7.66±0.89)与术后(3.76±0.6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ODI与中文版RMDQ相比,符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中文版ODI评定CCS致腰痛的康复疗效稳定、可靠,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功能障碍指数 功能障碍问卷表
下载PDF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针刀疗法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跃 吴炳煌 +2 位作者 张家栋 李俐 吴明霞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3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综合征 针刀疗法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致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义明 白跃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且未合并其他腰部疾病的患者30例,分别行腰腹肌肌力测定,竖脊肌内压测定,血常规,血沉,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M),乳酸脱氢酶(L... [目的]探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发病机理。[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且未合并其他腰部疾病的患者30例,分别行腰腹肌肌力测定,竖脊肌内压测定,血常规,血沉,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M),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LDH5)测定,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切取竖脊肌标本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项酶学检验无异常;组织学光镜下观察到竖脊肌纤维部分溶解变性,肌纤维肥大,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观察到肌纤维灶状溶解,核周线粒体聚集,胞内脂滴、溶酶体增多,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是由于内在压力增加,筋膜间隔内组织代谢障碍,骨骼肌慢性受损,炎症因子释放,最终影响脊神经后支导致的下腰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隔综合征 发病机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杜心如 万荣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本文介绍了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各种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提出此病是腰痛原因之一 ,临床上尚缺乏认识。
关键词 综合征 背痛 治疗 病理生理
下载PDF
慢性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腰痛的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小青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S1期12-13,共2页
慢性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导致腰痛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我院2002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29例该征病人,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疗效等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慢性 综合征 慢性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