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感染和酸碱失衡程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康庆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和酸碱失衡程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疗效、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RF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和酸碱失衡程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疗效、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并随访1年。依据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为轻度组(CPIS≤6分)40例与重度组(CPIS>6分)30例。随后根据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分成单纯酸碱失衡组25例、二重酸碱失衡24例及三重酸碱失衡组21例,比较不同亚组间治疗疗效、血气指标及随访期间的生存率。结果经常规治疗后,重度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轻度组,三重酸碱失衡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单纯酸碱失衡组;重度组的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及生存率均低于轻度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高于轻度组;三重酸碱失衡组的PaO_(2)、SaO_(2)水平及生存率低于单纯酸碱失衡组、二重酸碱失衡组,PaCO_(2)高于单纯酸碱失衡组、二重酸碱失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并RF患者肺部感染与酸碱失衡程度越严重者治疗效果越低,治疗后血气指标越差,预后越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酸碱失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预后
下载PDF
研究分析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具体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永均 朱光敏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8月31日本院诊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31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8月31日本院诊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31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n=32例)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CRP、PaCO2、PaO2、呼吸困难评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CRP、PaCO2、PaO2、呼吸困难评分对比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P、PaCO2、PaO2、呼吸困难评分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梁达豪 黄佳园 梁永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兴县人民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 目的 探讨采用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兴县人民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吸氧、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等西药治疗)与研究组(40例,对症治疗+西药治疗+补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自汗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较治疗前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活动、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补肺汤治疗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肺功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4
作者 谢香婷 严秋凤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36-223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痰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检测。分析患者病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痰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检测。分析患者病原菌菌谱、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结果:80例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50%,革兰阳性菌占26.92%,真菌占10.58%,其中19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2种病原体。革兰阴性菌主要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头孢唑啉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低;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性较高,对苯唑西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四环素耐药性较低;其他病原菌对不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结论: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药物与病菌间耐药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薄德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者为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7)。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莫西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6
作者 卢梦娇 夏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基...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基于ADOPT适应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MVV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呼吸衰竭、肺心病、自发性气胸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ADOPT适应模式的护理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对促进患者的康复、保护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康复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头低足高侧卧位通气联合机械排痰治疗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体会
7
作者 罗才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1-13,共3页
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例,予头低足高侧俯卧位联合机械排痰,评价临床效果。方法:86例患者(2020.6-2021.6),按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组(n=43):传统体位联合机械排痰和Z组(n=43):头低足高侧俯卧位联合机械排痰,对比... 以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例,予头低足高侧俯卧位联合机械排痰,评价临床效果。方法:86例患者(2020.6-2021.6),按计算机流水分组法,分成A组(n=43):传统体位联合机械排痰和Z组(n=43):头低足高侧俯卧位联合机械排痰,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急性呼吸感染发生率。结果:(1)治疗效果:Z组(95.35%)>A组(81.40%)((2=4.074,P=0.044);(2)临床指标:Z组<A组(P<0.05);(3)并发症发生率:Z组(6.98%)<A组(23.26%)((2=4.440,P=0.035);(4)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生率:Z组(2.33%)<A组(13.95%)((2=3.888,P=0.049)。结论:慢阻肺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予头低足高侧俯卧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低足高侧俯卧位通气 机械排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俞方浩 刘延苏 黄舟莹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8期67-70,共4页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9例纳入感染组...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9例纳入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COPD患者69例纳入未感染组。收集感染组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致COPD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69例感染者共分离9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7株(67.68%),主要构成为铜绿假单胞菌(23.23%)、鲍曼不动杆菌(14.14%)、肺炎克雷伯菌(12.12%);革兰阳性菌23株,主要构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14%);真菌9株,主要构成为白色假丝酵母菌(7.07%)。药敏测试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替坦和头孢唑林耐药,耐药率均达7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妥布霉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耐药性相对较强,耐药率分别为66.67%、41.67%、33.33%,对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及哌拉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及克林霉素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滥用抗菌药物均是COPD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致病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测试针对性用药,缩短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从而降低COPD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胡苏萍 丁续红 +1 位作者 杨炯 曹作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6-228,共3页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我院1991~1995年908例COPD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494例COPD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744株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我院1991~1995年908例COPD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494例COPD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744株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8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2.8%,克雷伯氏菌属占21.1%。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为金葡球菌(12.6%)。药敏分析发现,金葡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达70.5%、53.5%和73.5%。假单胞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90%,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达87.9%、14.8%和65.5%。结果提示: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需有效、合理地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原菌 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瓮秀云 张亮 高建凯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78-779,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余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退热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在显...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余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退热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热毒宁在抗炎、抗病毒、退热方面显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佳泺 姚红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遵循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25例,治疗方案为莫西沙星,观察组25例,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所有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都有明显缓解,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能够有效缓解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临床疗效相对理想,可为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莫西沙星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俊昌 王方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14-516,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b...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患者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临床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病原学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克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德云 唐晓燕 陈文彬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 为了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例 ,采用左氧氟沙星 0 .2 g口服 ,每日 2次 ;对照组 2 7例 ,采用头孢克罗0 .2 5 g口服 ,每... 目的 为了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 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例 ,采用左氧氟沙星 0 .2 g口服 ,每日 2次 ;对照组 2 7例 ,采用头孢克罗0 .2 5 g口服 ,每日 3次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8.6 % ,细菌清除率为 85 .7% ;头孢克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5 .2 % ,细菌清除率为 86 .7%。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90 )。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 ,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者占 83.7% ,对头孢克罗敏感者占 88.4%。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较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 治疗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下呼吸道感染8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田进 欧维正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右心衰的主要诱因,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加替沙星作为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头孢哌酮/舒巴坦为第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右心衰的主要诱因,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加替沙星作为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头孢哌酮/舒巴坦为第三代头孢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广谱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临床常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本组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研究,评价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治疗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下呼吸道感染 加替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病 革兰阳性菌 疗效观察 新型 头孢霉素 组成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相增 刘顺民 +2 位作者 张帆 多丽红.马合木提 黎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 2 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治疗组 )采用左氧氟沙星 2 0 0mg ,静脉滴注 ,1日 2次 ;对照组 2 1例 ,采用头孢噻肟钠 30 0mg ,静脉滴注 ,1日 2次。两...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 2 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治疗组 )采用左氧氟沙星 2 0 0mg ,静脉滴注 ,1日 2次 ;对照组 2 1例 ,采用头孢噻肟钠 30 0mg ,静脉滴注 ,1日 2次。两组疗程均为 7~ 14d。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7%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头孢噻肟钠 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吉维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诊断明确COPD 患者痰标本550例,常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 WHONET 5.6软件分析。结果COPD 患者痰液中病原菌阳性率为32.36%(178/55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规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诊断明确COPD 患者痰标本550例,常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 WHONET 5.6软件分析。结果COPD 患者痰液中病原菌阳性率为32.36%(178/550),位于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假丝酵母菌属43株(21.1%),大肠埃希菌3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32株(15.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1.8%,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均<27%,ESBLs 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4.1%,肺炎克雷伯菌46.9%。结论COPD 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需引起重视,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小柏 屈春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90-490,492,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热毒宁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热毒宁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结果:热毒宁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上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下载PDF
Th1/Th2谱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多次急性加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麦秀蕖 徐嘉愉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多次急性加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8日南海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患者资料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时间段体检中心40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谱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多次急性加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8日南海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患者资料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时间段体检中心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IL-2、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多次急性加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结果:研究组IL-2、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L-4、IL-6、TNF-α、IFN-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氧化碳弥散量、血氧饱和度、肺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谱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多次急性加重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 慢性阻塞性肺病 多次急性加重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道感染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玉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604-60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气道阻塞 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并发症 疾病
下载PDF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胜煌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11期1681-1682,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其对策。方法:药师参与COPD典型病例的临床用药并提出了个体化用药方案,实施了药学监护,分析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结果:通过合理...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及其对策。方法:药师参与COPD典型病例的临床用药并提出了个体化用药方案,实施了药学监护,分析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结果:通过合理用药及其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结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互补了专业知识,发挥了药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药学监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