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常见基因突变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亦扬 刘玉思 +2 位作者 刘璇 符爽 张继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81-188,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新兴分子,近年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机制、预后、耐药等领域备受关注。基因突变作为AML预后判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本文将结合AML中...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新兴分子,近年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机制、预后、耐药等领域备受关注。基因突变作为AML预后判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本文将结合AML中lncRNA研究的最新报道,梳理lncRNA与AML中常见基因突变的关系,回顾两者对AML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AML提供新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急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儿童t(8;21)/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春荣 张晶樱 徐晓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2期120-124,共5页
近年来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AML的治疗效果仍不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儿童AML不同基因突变对疾病的发生发... 近年来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AML的治疗效果仍不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儿童AML不同基因突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影响患儿预后,特别是t(8;21)/AML1-ETO阳性的AML患儿。本文旨在探讨t(8;21)/AML1-ETO阳性AML患儿相关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t(8 21)/AML1-ETO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机制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嘉榆 郝思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0期1323-1328,共6页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分子标志是BCR-ABL1融合基因。该基因的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引入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然而,仍有...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其分子标志是BCR-ABL1融合基因。该基因的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引入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对TKI耐药。TKI的耐药机制通常分为BCR-ABL1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种类型。BCR-ABL1依赖性耐药机制主要包括BCR-ABL1基因位点突变,BCR-ABL1非依赖性耐药机制包括药物转运系统异常,白血病干细胞的持续存在,替代信号通路,表观遗传学异常,细胞代谢重编程以及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等。第二代TKI,第三代TKI,变构抑制剂,以及干扰替代信号通路靶点等药物在克服耐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白血病干细胞的根治仍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细胞信号通路 白血病干细胞
下载PDF
基因介导的精准免疫疗法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进展
4
作者 赵鹏博 朱滢 +1 位作者 尹莉芳 辛晓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进而导致大量异常分化的髓系细胞在骨髓内聚集而产生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段难以治愈AM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骨髓内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进而导致大量异常分化的髓系细胞在骨髓内聚集而产生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手段难以治愈AM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的成功应用预示着血液肿瘤的治疗进入精准免疫疗法新阶段。然而CAR-T免疫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治疗周期长、价格高昂、产生脱靶效应、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因此,需要扩展嵌合抗原受体的应用或提出改进措施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AR免疫细胞基因工程化改造新策略、原位编辑产生CAR-T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同时对体内递送基因药物的新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为扩展和改进精准免疫疗法在AML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基因编辑 嵌合抗原受体 原位编辑 精准免疫疗法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复发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疗法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致晨 摆姣凤 +3 位作者 施显清 谢东 郑瑞瑞 潘耀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11-114,F0003,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AML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allo-HSCT治疗后AML复发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的丢失与下调、免疫检查点表达失调及NK细胞效应功能受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类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AML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allo-HSCT治疗后AML复发的免疫逃逸机制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的丢失与下调、免疫检查点表达失调及NK细胞效应功能受损以及肿瘤微环境失调等。由此针对免疫逃逸机制的免疫疗法逐渐应用于allo-HSCT治疗后AML复发的治疗中。免疫疗法包括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疗法及改良DLI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及细胞因子疗法等,部分疗法已用于allo-HSCT治疗后AML复发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 免疫逃逸 免疫疗法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周静东 解飞 +4 位作者 袁倩 郭竑 林江 张婷娟 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2/ID3/ID4表达及ID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分组分析ID家族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ID2及ID3表达在CML患者中均呈现显著上调(P<0.001,P<0.05),而ID4表达在CML患者中呈现显著下调(P<0.01)。其中,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揭示ID2表达可作为CML鉴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UC=0.895,P<0.001)。CML患者中ID4启动子高甲基化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ID4启动子甲基化与ID4表达呈现负相关(r=-0.424,P=0.002)。通过分组分析发现ID2高表达较易发生于男性患者中(P=0.040);ID4低表达/高甲基化较易发生于加速/急变期患者(P=0.003,P<0.001)。此外,CML加速/急变期患者ID4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患者(P<0.001),而ID4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D4高甲基化是CM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ID家族在CML患者中表达态势不同,其中ID2/ID3表达上调;而ID4表达下调,与ID4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ID4表达/甲基化与CML疾病进展相关,其中ID4甲基化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分化抑制因子 表达 甲基化 临床意义
下载PDF
PTPN1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陶千山 薛婉莹 +5 位作者 谢蓓蓓 张青 王会平 翟志敏 秦慧 董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3-1488,1494,共7页
目的 探讨PTPN1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经医院初次诊断、治疗并行二代测序(NGS)检测的成人AML患者115例,收集包括疾病特征、治疗效果、长期预后、免疫细胞亚群以及白血病干细胞等数据,分析PTP... 目的 探讨PTPN11基因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经医院初次诊断、治疗并行二代测序(NGS)检测的成人AML患者115例,收集包括疾病特征、治疗效果、长期预后、免疫细胞亚群以及白血病干细胞等数据,分析PTPN11基因突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初诊成人AML中PTPN11基因突变率为9.57%,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3号外显子区域,突变类型均为点突变。与PTPN11基因野生型组相比,PTPN11基因突变组首次诱导治疗期间早期病死率高(18.18%vs 4.00%,P=0.048),完全缓解率低(33.33%vs 67.71%,P=0.039),复发率高(83.33%vs 42.31%,P=0.043),中位总生存时间短(9月vs 20月,P=0.026),效应性T细胞比例低[(1.39±0.12)%vs(3.56±0.46)%,P=0.038],白血病干细胞比例高[(13.82±3.66)%vs(3.87±1.40)%,P=0.021]。结论 PTPN11基因突变是AML的不良预后标志物,该类患者早期病死率高、完全缓解率低、复发率高、中位总生存时间短,且体内效应性T细胞比例低、白血病干细胞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基因突变 PTPN11 预后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核心基因及关键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初步临床验证
8
作者 蒋丽 何静 +1 位作者 杨座军 胡秀英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2期1-7,共7页
目的:明确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CML-LSC)中关键基因模块和信号通路。方法:筛选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包含CML-LSC和正常造血干细胞(HSC)对照组的数据集,获得GSE5550、GSE43754、GSE479273个基因芯片数据集。以|log_(2)差异倍数(FC)... 目的:明确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CML-LSC)中关键基因模块和信号通路。方法:筛选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包含CML-LSC和正常造血干细胞(HSC)对照组的数据集,获得GSE5550、GSE43754、GSE479273个基因芯片数据集。以|log_(2)差异倍数(FC)|>1以及P<0.05为标准筛选数据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通路和基因功能富集,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关键基因簇及核心基因,并对核心基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绘制,筛选出潜在基因靶点,进行基因集富集(GSEA)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在CML慢性期和急变期临床样本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获得52个DEGs,其中,表达升高14个,表达下调38个。这些DEGs与细胞-细胞接触区、对金属离子的反应、钙依赖的细胞-细胞通过质膜细胞黏附分子、质膜脂筏、多肽结合、Toll样受体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细胞生物学过程相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富集于肿瘤的转录失调信号这一重要通路,构建PPI网络,筛选出3个功能模块,并获得13个与DNA复制检查点等有关的核心基因。通过对核心基因ROC曲线绘制,选出7个在CML-LSC中有显著差异且对该疾病模型具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核心关键基因。对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进行GSEA分析和重要通路的可视化(如剪接体,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DNA复制、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显示FLT3在CML急变期LSC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P<0.0001)。结论:通过筛选CML-LSC中的核心基因及关键信号通路,发现转录失调信号通路对CML急变起着关键作用,而FLT3基因失调可能是导致CML疾病进展的关键基因,这为CML急变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生物信息学 发病机制 差异表达基因 FMS样酪氨酸激酶3基因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TKI治疗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患者转换氟马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松凡 文钦 +6 位作者 张颖 吕敬龙 舒华娥 颜红菊 张诚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线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转换氟马替尼(600 mg/d)治疗的患者,观察氟马替尼的疗效及安全。统计患者治疗3、6、12个月时最佳反应率及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 MMR)率、累积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CCyR)率、累积MMR率、累积深度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 DMR)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 EFS)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共纳入100例CML-CP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3~36)个月,3、6、12个月最佳反应率分别为92.6%(88/95)、94.4%(85/90)和92.9%(79/85),随访截止至2023年8月20日,累积CCyR、MMR率分别为98.0%(98/100)、81.9%(77/94),达CCyR和MMR的中位时间均为3个月,累积DMR率为51.0%(51/100)。随访时间内,PFS率为100.0%(100/100),1年EFS率为85.6%(75/90)。氟马替尼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7.0%),其次为肾功能损害(6.0%)、肌肉骨骼疼痛(2.0%);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小板减少(12.0%)、贫血(6.0%)和白细胞减少(2.0%)。结论 氟马替尼治疗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有较好的MMR和DMR,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BCR-ABL阳性 TKI 氟马替尼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OXA5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满建呈 成娟 赵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敲除HOXA5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明确HOXA5基因敲除对AML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索HOXA5基因在AM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血液系...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敲除HOXA5基因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明确HOXA5基因敲除对AML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索HOXA5基因在AM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血液系统非肿瘤患者与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中HOXA5的表达;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稳定敲除HOXA5基因的AML细胞株KO-HOXA5-THP-1,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KO-HOXA5-THP-1细胞中HOXA5的表达,并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血液系统非肿瘤患者相比,初诊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OXA5基因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能够获得稳定敲除HOXA5基因的细胞株,而且敲除HOXA5基因后的THP-1细胞株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HOXA5在AML细胞中高表达,敲除HOXA5能够显著影响AML细胞的增殖能力,这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HOXA5基因 CRISPR-Cas9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联合维奈克拉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云飞 赵欣 +1 位作者 王勇 刘晓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929-1934,共6页
移植后复发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失败的主要原因,复发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效果有限,预后往往很差,很少有患者能够长期存活。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 HMAs)联合维奈克拉(Venetoclax, VEN)的治疗... 移植后复发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失败的主要原因,复发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效果有限,预后往往很差,很少有患者能够长期存活。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 HMAs)联合维奈克拉(Venetoclax, VEN)的治疗已经成为指南推荐的对于≥60岁尤其是不适合强化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的新标准治疗方案。但关于allo-HSCT过程中HMAs+VEN的联合治疗,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本文就二者联合应用于桥接allo-HSCT、移植后复发预防及挽救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阐明其治疗AML移植患者的整体疗效,进一步指导其在allo-HSCT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药物 维奈克拉 联合治疗 急性白血病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候雪婷 王圣勇 +1 位作者 顾培馨 鲍计章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22-525,共4页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肿瘤,中位发病年龄在68岁左右[1]。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预计2023年将有20,380例新发AML病例,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成年人中,并且预计将有11,310例AML死亡病例,几乎全部...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肿瘤,中位发病年龄在68岁左右[1]。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预计2023年将有20,380例新发AML病例,其中大多数将发生在成年人中,并且预计将有11,310例AML死亡病例,几乎全部发生在成年人中。AM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白血病死因,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而呈上升趋势。AML在包括中国、日本和欧洲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的发病率也在增加,是一种具有全球性公共卫生影响的难以治愈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白血病 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 免疫调控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急性髓系白血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云龙 林智敏 +1 位作者 易小玉 曾英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63-70,共8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极具侵袭力的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表现为未成熟的髓系白血病细胞快速增殖。随着基因测序、蛋白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AML的发病及预后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未打破目前AML治疗复发率高、免疫逃...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极具侵袭力的血液恶性肿瘤,其特征表现为未成熟的髓系白血病细胞快速增殖。随着基因测序、蛋白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AML的发病及预后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未打破目前AML治疗复发率高、免疫逃逸、微小残留、放化疗副反应大、患者家庭经济及心理负担重的局面。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是致癌通路中最为经典的一条,不少研究通过该条通路研发出药物以应对AML。近些年,中医药因其具有多层次、多靶点、低不良反应等优势,在肿瘤治疗领域大展身手,发挥重要作用,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与认可。因此,该综述概述了PI3K/Akt信号通路与AML的关系,归纳并发现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能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新生,进而影响AML的病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 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伴PTPN11基因突变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4
作者 盛丽 刘亚姣 +4 位作者 周竞奋 晁红颖 华海应 周新 赵晓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3-1070,共8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及其伴随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以及无...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PTPN11基因突变及其伴随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以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成人AML患者51种基因突变,采用多重PCR检测41种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结果:451例初诊成人AML中,共检测出34例患者携带PTPN1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5%。34例患者中,检测出37个PTPN11突变位点,其受N-SH2(31例)和PTP(6例)结构域内的错义突变影响,且大部分聚集在第3外显子(31例)。伴有PTPN11突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76.5(23.5,119.0)×10^(9)/L,高于野生型患者的41.0(22.0,82.5)×10^(9)/L(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N11突变主要表现为M5亚型,其次为M2及M4亚型,较少发生于M3及M6亚型。PTPN11突变型及野生型患者的FAB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18例AML患者检测到融合基因阳性,其中,伴有PTPN11突变患者的MLL-AF6阳性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P<0.01)。34例PTPN11基因突变中有97.1%同时伴随其他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由高到低依次为NPM1(38.2%)、NRAS(32.4%)、FLT3-ITD(32.4%)、DNMT3A(32.4%)、KRAS(23.5%)等。结论:PTPN11基因突变在AML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生率,多见于第3号外显子,且均为错义突变。该基因突变多与NPM1基因突变同时存在,FAB分型多表现为M5亚型,具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PTPN11 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drop-off ddPCR方法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及其临床应用
15
作者 李婷 金晔 +7 位作者 袁倩 姚冬明 向鹤麟 肖高飞 于迪 冷加燕 林江 钱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51-155,160,共6页
目的: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C-KIT基因第17外显子设计一对引物及探针,优化drop... 目的: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针对C-KIT基因第17外显子设计一对引物及探针,优化drop-off ddPCR反应条件及体系,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使用所建立的方法对140例已行Sanger测序的AML初诊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并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验证结果;用drop-off ddPCR对3例阳性患者化疗后C-KIT突变频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drop-off ddPCR检测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空白检测限为1.62拷贝数/μL,最低检测下限为10.12拷贝数/μL,线性良好。140例AML初诊患者样本中Sanger测序检出2例阳性(1.4%),而ddPCR共检出突变7例(5.0%),突变频率为0.29%~7.41%;进一步应用常规NGS方法对ddPCR阳性样本进行验证,共检出阳性3例(2.1%),等位基因频率为1.26%~8.00%。动态监测3例阳性患者C-KIT突变频率,结果显示治疗达完全缓解时C-KIT突变频率明显下降甚至降低至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检测C-KIT基因N822位点突变的drop-off ddPCR技术,具有良好的方法学检测性能,其灵敏度高于Sanger测序和NGS,有望用于阳性患者缓解后的可检测残留疾病监测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p-off微滴式数字PCR C-KIT基因 基因突变 微小残留病 急性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及GATA2基因共存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16
作者 杨雪微 李珊珊 +2 位作者 苏雁华 孙嘉悦 高玉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分析CEBPA基因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3例于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CEBPA双突变和bZIP结构域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 目的:分析CEBPA基因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3例于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CEBPA双突变和bZIP结构域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比较分析其中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0岁,显著低于不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57.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免疫分型、骨髓及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无事件生存期均未达到,不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则分别为14.8、8.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GATA2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年龄低于不合并GATA2基因突变的患者。GATA2基因突变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EBPA基因突变 GATA2基因突变 共存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运载呼肠孤病毒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刘雨思 贺晶 +3 位作者 杜娟 靳小燕 张静 张玉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运载3型呼肠孤病毒(Reo3)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溶瘤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Reo3易感受体——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电镜观察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病毒包涵体分布。将不同(0、1、2和3)感染复数(MOI)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利用CCK-8法筛选最适MOI。选择最适滴度的Reo3感染hUMSCs 24、48、72、96和120 h后收集上清液,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L929结合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测定各组上清液中Reo3病毒滴度以确定最适感染时间。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hUMSCs组、Reo3组和hUMSCs-Reo3组,hUMSCs组和hUMSCs-Reo3组设置hUMSCs与K562细胞作用的低、中、高比例(5∶1、10∶1和20∶1)。CCK-8法分析hUMSCs-Reo3与K562细胞共培养24、48、72 h后K562细胞活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利用L929细胞确定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验证在体外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Reo3对K562细胞溶瘤作用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运载体作用于K562细胞后胞内Bcl-2、Bax、survivi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构建K562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每组6只),分析hUMSCs-Reo3在体内对K562细胞的抑瘤效果。结果:hUMSCs和K562细胞表面JAM-A分子表达量分别为11.0%和99.0%。电镜显示Reo3感染hUMSCs 72 h后胞内出现大量病毒包涵体。在120 h范围内,与未感染组相比,MOI=1的Reo3对hUMSCs活力无显著影响,故最佳MOI为1;TCID50结果显示,MOI=1的Reo3感染hUMSCs 48 h后细胞裂解液中病毒滴度最高,故最适感染时间为48 h。hUMSCs-Reo3作用24、48和72 h后K562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抑制。抗Reo3单克隆抗体的EC50为1∶34;在体外不同浓度(1∶34、1∶300和1∶600)抗体存在条件下,hUMSCs仍能运载Reo3抑制K562细胞活力并诱导凋亡发生。与对照组相比,hUMSCs-Reo3作用48 h后K562细胞中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在BALB/c裸鼠荷瘤模型中,荷瘤体积测定、肿瘤组织和主要脏器病理学分析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组织蛋白酶B/L活性结果表明,运载体在体内对K562细胞具有溶瘤效应而对正常组织无不良影响。结论:hUMSCs可有效运载Reo3,该运载体系在体内、外实验中能够释放足量Reo3抑制K562细胞恶性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溶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呼肠孤病毒 慢性白血病 溶瘤作用 细胞凋亡 荷瘤模型
下载PDF
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
18
作者 焦霞霞 张园园 +8 位作者 潘静 宋蕾娜 林彩芹 时会贞 朱斌 王素丽 潘韶英 丁志勇 赵文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1387,共7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成人CML-C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60岁和≥60岁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41例患... 目的:探讨单中心成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成人CML-C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60岁和≥60岁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41例患者中男性27例(65.9%),女性14例(34.1%),中位年龄56(19-48)岁其中<60岁22例(53.7%),≥60岁19例(4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组初诊时有合并症、Sokal积分中/高危、骨髓纤维化、乳酸脱氢酶水平≥1000 U/L的患者比例较<60岁组显著增加(均P<0.05)。性别、ELST积分、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组中服用减低剂量伊马替尼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P<0.001);<60岁患者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的分子生物学缓解比例高于≥60岁患者(P<0.001)。TKI治疗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0岁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TKI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与<60岁成人CML-CP患者相比,≥60岁患者TKI治疗获益较少且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临床特征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的价值
19
作者 李寅臻 农卫霞 +6 位作者 张眉 芮东升 雷伟 摆文丽 李瑞 张亚洲 王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目的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差异预后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并探索其在AML中的预后情况以及在免疫和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作用和相关性。方法利用从TCGA、GEO和UCSC 3个主要数据库下载的AML临床、转录组、基因组和拷贝数数据,... 目的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差异预后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并探索其在AML中的预后情况以及在免疫和肿瘤微环境中的生物学作用和相关性。方法利用从TCGA、GEO和UCSC 3个主要数据库下载的AML临床、转录组、基因组和拷贝数数据,并从已发表的研究中收集Cuproptosis基因,从多组学的角度,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Meta分析和二次分型,研究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在生存、免疫、肿瘤微环境、干细胞相关性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作用。结果1个Cuproptosis基因被鉴定为AML的差异预后基因和5个通过影响Cuproptosis进而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特征基因,并建立了预后模型。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线粒体活性、氧化还原酶和能量代谢。在免疫方面,巨噬细胞M0、中性粒细胞、活化记忆CD4 T细胞和Tregs与风险评分呈正相关,巨噬细胞M2、静息肥大细胞、辅助滤泡T细胞和记忆B细胞与风险评分呈负相关;在肿瘤微环境方面,低危组的免疫细胞评分低于高危组,并且在总评分中,低危组的肿瘤微环境得分同样低于高危组,说明高危组的肿瘤纯度低于低危组;然而,干细胞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共有14种药物对治疗AML敏感。结论通过构建AML预后模型,显示AML中的差异预后Cuproptosis基因和特征基因与免疫和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roptosis 急性白血病 差异基因 免疫浸润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Ponatinib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自噬的影响
20
作者 张蕾 吴一凡 +6 位作者 郭圣洁 孙青颖 赵志明 陈薇潼 徐小冬 赵冬久 朴正浩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95-401,共7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是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物,其中第3代的Ponatinib疗效最强、见效最快,但与其他TKIs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的差异尚不明确.为此,采用第1代的Imatinib和第3代的Ponatinib处理慢性髓系白血病细...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是治疗白血病的靶向药物,其中第3代的Ponatinib疗效最强、见效最快,但与其他TKIs在作用机制上存在的差异尚不明确.为此,采用第1代的Imatinib和第3代的Ponatinib处理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观察活细胞数量、线粒体活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自噬相关分子的变化.经研究发现,Ponatinib比Imatinib更显著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率,并降低了线粒体活性,但ROS没有明显差异;免疫印迹实验发现Ponatinib比Imatinib更明显促进自噬标志性分子LC3B蛋白的表达,并显著降低自噬受体蛋白p62的表达,但未检测到AMPKα、ULK1和Beclin1蛋白的磷酸化.此外,Bafilomycin A1能阻止Ponatinib对p62蛋白的抑制作用,而Brefeldin A和N-乙酰-L-半胱氨酸未能起到阻止作用.这些结果表明,Ponatinib比Imatinib更显著地引起K562细胞的线粒体损伤,进而诱导更明显的自噬,这一发现可能为解释Ponatinib疗效更强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白血病 PONATINIB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线粒体 自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