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戊己丸提取物优选方对不同状态豚鼠离体结肠的影响,同时比较2种配伍比例作用的异同点。方法:通过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分别诱导豚鼠离体结肠运动亢进和抑制状态,在反应体系中分别滴加戊己丸1号方、2号方,观察其对豚鼠不同状态离...目的:观察戊己丸提取物优选方对不同状态豚鼠离体结肠的影响,同时比较2种配伍比例作用的异同点。方法:通过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分别诱导豚鼠离体结肠运动亢进和抑制状态,在反应体系中分别滴加戊己丸1号方、2号方,观察其对豚鼠不同状态离体肠管的影响,同时用B liss法计算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对于离体结肠运动亢进模型,戊己丸1号方、2号方均可抑制结肠运动亢进,在本试验观察的时间内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且1号方EC50在设计观察的各时间段内均低于2号方;对于抑制模型,1号方300 mg.L-1,在15 m in时有拮抗作用(P<0.05),2号方30 mg.L-1,在9,15 m in时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别(P<0.05)。结论:戊己丸1号方、2号方可显著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结肠运动亢进;1号方、2号方对肾上腺素所致结肠运动抑制还有一定的作用;随配伍比例的不同,二者在共同药效作用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特点和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syndrome,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并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建立PI-IB...目的:评价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syndrome,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并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建立PI-IBS大鼠模型,应用戊己丸不同配伍方进行干预,应用BIOPAC MP15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描记大鼠结肠运动曲线,计算结肠运动指数和运动指数变化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清、结肠、海马、下丘脑和额叶中5-HT的含量及5-HT转化率,甲苯胺蓝染色法计算结肠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率.结果:经戊己丸治疗后,中、高剂量组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指数(1770.10、1504.97、1700.64、1467.22 vs 2112.15)和运动指数变化率(68.10、40.16、59.97、39.33 vs 104.69)均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中5-HT含量显著下降(3493.38、2640.41、2086.08、3255.63、2688.69、2129.13 vs 4168.36),血清中5-HT转化率(3.20、4.60、6.61、2.86、3.40、4.05 vs2.08)明显升高(P<0.05,P<0.01).中、高剂量组中枢边缘系统中5-HT含量(243.16、295.03、250.28、303.61 vs 124.42;303.51、397.30、339.94、353.02 vs 198.58;260.87、302.75、254.65、298.92 vs 166.71)显著升高(P<0.01),5-HT转化率(134.69、98.61、130.57、95.87vs 281.91;209.43、184.55、189.56、186.75vs 262.01;109.36、86.52、115.41、88.47 vs268.36)明显下降(P<0.05,P<0.01).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6.40、5.11、6.48、5.57 vs 10.47)和脱颗粒率(23.81、17.94、23.25、19.19 vs34.10)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戊己丸不同配伍方改善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5-HT含量及肥大细胞的异常状态,从而调节脑-肠轴功能实现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戊己散在大剂量甲氨喋呤(MTX)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大剂量MTX(3~5 g/m2)治疗的NHL患儿80例,随机分为戊己散组和常规组,每组均40例。戊己散组给予戊己散25 m L含漱,2...目的探讨戊己散在大剂量甲氨喋呤(MTX)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儿口腔溃疡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大剂量MTX(3~5 g/m2)治疗的NHL患儿80例,随机分为戊己散组和常规组,每组均40例。戊己散组给予戊己散25 m L含漱,2次/d,共7 d;戊己散50 m L口服,2次/d,共7 d(自MTX应用当天开始);常规组给予1%碳酸氢钠25 m L含漱,3~5次/d,共7 d(自MTX应用当天开始)。另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周时检测两患儿组口腔溃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2周时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蛋白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结果戊己散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比较,P均>0.05。治疗后,戊己散组血清SOD、GSH、Ig A、Ig G、Ig M水平及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常规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及治疗前后CD4+/CD8+比较,P均>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戊己散对MTX治疗的NHL患儿口腔黏膜溃疡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且可改善患儿的应激和免疫状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戊己丸提取物优选方对不同状态豚鼠离体结肠的影响,同时比较2种配伍比例作用的异同点。方法:通过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分别诱导豚鼠离体结肠运动亢进和抑制状态,在反应体系中分别滴加戊己丸1号方、2号方,观察其对豚鼠不同状态离体肠管的影响,同时用B liss法计算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对于离体结肠运动亢进模型,戊己丸1号方、2号方均可抑制结肠运动亢进,在本试验观察的时间内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且1号方EC50在设计观察的各时间段内均低于2号方;对于抑制模型,1号方300 mg.L-1,在15 m in时有拮抗作用(P<0.05),2号方30 mg.L-1,在9,15 m in时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别(P<0.05)。结论:戊己丸1号方、2号方可显著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结肠运动亢进;1号方、2号方对肾上腺素所致结肠运动抑制还有一定的作用;随配伍比例的不同,二者在共同药效作用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特点和优势。
文摘目的:评价戊己丸不同配伍方对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syndrome,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并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建立PI-IBS大鼠模型,应用戊己丸不同配伍方进行干预,应用BIOPAC MP15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描记大鼠结肠运动曲线,计算结肠运动指数和运动指数变化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清、结肠、海马、下丘脑和额叶中5-HT的含量及5-HT转化率,甲苯胺蓝染色法计算结肠肥大细胞数目和脱颗粒率.结果:经戊己丸治疗后,中、高剂量组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指数(1770.10、1504.97、1700.64、1467.22 vs 2112.15)和运动指数变化率(68.10、40.16、59.97、39.33 vs 104.69)均显著下降(P<0.01).结肠组织中5-HT含量显著下降(3493.38、2640.41、2086.08、3255.63、2688.69、2129.13 vs 4168.36),血清中5-HT转化率(3.20、4.60、6.61、2.86、3.40、4.05 vs2.08)明显升高(P<0.05,P<0.01).中、高剂量组中枢边缘系统中5-HT含量(243.16、295.03、250.28、303.61 vs 124.42;303.51、397.30、339.94、353.02 vs 198.58;260.87、302.75、254.65、298.92 vs 166.71)显著升高(P<0.01),5-HT转化率(134.69、98.61、130.57、95.87vs 281.91;209.43、184.55、189.56、186.75vs 262.01;109.36、86.52、115.41、88.47 vs268.36)明显下降(P<0.05,P<0.01).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目(6.40、5.11、6.48、5.57 vs 10.47)和脱颗粒率(23.81、17.94、23.25、19.19 vs34.10)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戊己丸不同配伍方改善PI-IBS模型大鼠结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5-HT含量及肥大细胞的异常状态,从而调节脑-肠轴功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