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平传统民间戏俗风情研究
1
作者 徐进 张晓颜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期10-12,32,共4页
乐平地处赣东北,紧邻南戏发源地浙江省和弋阳腔所在地弋阳县,历史上民间戏剧繁盛,演剧、观戏千年不衰,积淀下极富乐平民间特色的戏风戏俗。戏俗风情是民间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挖掘、整理、研究这些具... 乐平地处赣东北,紧邻南戏发源地浙江省和弋阳腔所在地弋阳县,历史上民间戏剧繁盛,演剧、观戏千年不衰,积淀下极富乐平民间特色的戏风戏俗。戏俗风情是民间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挖掘、整理、研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凤戏俗,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历史意义。同时,可以更好地传承文脉,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俗 文化 研究
下载PDF
闽南歌仔戏戏俗研究
2
作者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60-64,共5页
闽南歌仔戏戏俗与闽南民俗文化共生共荣,扮仙、送红孩儿、跳加官等仪式表演,是闽南民间纳福心理的折射;信仰禁忌、节日禁忌与剧目禁忌,是闽南民间禳灾心理的反映。同时,闽南民俗文化也影响着这一剧种的发展方向,彰显出海洋族群重利务实... 闽南歌仔戏戏俗与闽南民俗文化共生共荣,扮仙、送红孩儿、跳加官等仪式表演,是闽南民间纳福心理的折射;信仰禁忌、节日禁忌与剧目禁忌,是闽南民间禳灾心理的反映。同时,闽南民俗文化也影响着这一剧种的发展方向,彰显出海洋族群重利务实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 戏俗 仪式表演 演出禁忌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温州提线木偶戏《南游大传》戏俗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增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1,共3页
温州提线木偶戏《南游大传》是温州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通过调查,从《南游大传》演出的自然环境、信仰传统、演出习俗、祭祀与互动仪式等方面解读其在民间信仰文化中的神圣性和宗教性,可充分揭示地方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 温州提线木偶戏《南游大传》是温州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通过调查,从《南游大传》演出的自然环境、信仰传统、演出习俗、祭祀与互动仪式等方面解读其在民间信仰文化中的神圣性和宗教性,可充分揭示地方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提线木偶 《南游大传》 戏俗
下载PDF
戏俗
4
作者 史耀增 王宏声 《当代戏剧》 2008年第1期52-52,共1页
戏班里对外联系演出事宜的,不论是大戏(秦腔、同州梆子)还是小戏(提线木偶),统称“承戏的”。“承”,承接、承担之意,在陕西东府方言里读shéng,大戏也有叫“拉杆子的”。承戏的人,手里拿一根演出时作道具的矛杆,活动于... 戏班里对外联系演出事宜的,不论是大戏(秦腔、同州梆子)还是小戏(提线木偶),统称“承戏的”。“承”,承接、承担之意,在陕西东府方言里读shéng,大戏也有叫“拉杆子的”。承戏的人,手里拿一根演出时作道具的矛杆,活动于集市等稠人广众之地,即使行路的亦将矛杆拿在手中,人们一望便知是承戏的。小戏承戏的也叫“背娃娃的”,把一个娃娃生木偶背在脊背上做广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线木偶 对外联系 演出 秦腔 梆子 道具 戏俗
下载PDF
中路梆子戏俗形成的生态环境因素
5
作者 荆晶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2-36,共5页
中路梆子是山西的四大剧种之一,是晋剧的早期称谓。在晋剧两百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戏俗戏规,这些行业规矩的形成受一定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关键词 中路梆子 生态环境 戏俗 衣箱制度
下载PDF
以俗为戏:论李渔小说中婚俗叙事的价值取向
6
作者 梅东伟 《天中学刊》 2014年第6期76-82,共7页
"以俗为戏"是李渔小说婚俗叙事的基本价值取向。李渔继承了晚明士人中流行的享乐之风和晚明思想中的怀疑精神,这种风气、精神和李渔个性的结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自娱娱人"与追求"新奇"小说观念的形成... "以俗为戏"是李渔小说婚俗叙事的基本价值取向。李渔继承了晚明士人中流行的享乐之风和晚明思想中的怀疑精神,这种风气、精神和李渔个性的结合体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自娱娱人"与追求"新奇"小说观念的形成。"以俗为戏"是这种小说观念的鲜明体现。"以俗为戏"的价值取向在小说叙事中主要表现在形象设置、情节构织和叙述语言的戏谑化等方面。"以俗为戏"这一叙事价值取向表达了士子对僵化婚姻礼俗的某种置疑,瓦解了话本小说婚俗叙事的教化倾向,赋予婚俗一种崭新的叙事形象和价值;但也不免陷入媚俗的境地,稀释了这一题材应有的批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叙事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的“例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跃忠 李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例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俗,但因其并非戏曲表演的主体,学界一直对其缺乏关注。分析了20世纪以来我国"例戏"研究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前期,随着西方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的输入,有部分学者开始考察"例戏",... "例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俗,但因其并非戏曲表演的主体,学界一直对其缺乏关注。分析了20世纪以来我国"例戏"研究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前期,随着西方学术思想、学术理念的输入,有部分学者开始考察"例戏",但在30、40年代,人们尚只关注几部常见"例戏"的剧目考证、历史源流梳理;在50至70年代,"例戏"的演出和研究均陷于空白;80年代以来,在横向和纵向研究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但仍显得较为肤浅;进入21世纪后,"例戏"这一文化现象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考察和研究较之前期也都更为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俗 仪式性短剧 “例”研究
下载PDF
略论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宗教仪式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跃忠 刘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6-59,4,共4页
陇东道情皮影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既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戏俗,如"打台戏"、"封神"、"过关戏"等这些似戏非戏,有着很强模拟色彩的驱邪... 陇东道情皮影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有着很强的宗教仪式功能。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既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戏俗,如"打台戏"、"封神"、"过关戏"等这些似戏非戏,有着很强模拟色彩的驱邪、祛煞的仪式上,也表现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庙会戏"、"愿戏"等演出时的神秘仪式里,还呈现在请神仪式以及例戏演出等方面。陇东道情皮影戏的这一功能,与影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受民间道教、佛教以及巫术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道情皮影戏本身就是道教艺术——道情的一种形象化展演,即用皮影这种道具来演唱道情曲目,与道教有着源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道情皮影 宗教仪式功能 仪式剧 戏俗
下载PDF
略论梨园行的送财习俗
9
作者 李跃忠 曹群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 梨园行在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其如何"代"财神向俗民"送"财;二是作为财神信仰的信士之一,梨园行自己如何招财。梨园行的送财习俗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在舞台上搬演《跳财神》为广大俗民求财;上演例戏《天官赐福》等为广大俗民赐财;在演出时的一些仪式中为广大俗民招财;在"开财门""跳加官"等仪式中为俗民送财。而若细加考察,这一习俗的起意、形成及其实施,均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俗 梨园行 财神信仰 送财习
下载PDF
晋南眉户戏生态状貌窥析
10
作者 荆晶 《晋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4-57,共4页
晋南眉户戏是流布于山西省晋南地区的地方小剧种,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晋南地区民俗独特,戏曲资源丰厚,戏曲底蕴深厚,被誉为我国北方古代戏曲艺术的摇篮。发源于此地的晋南眉户戏按其演出功能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酬神戏;另一类是开台、... 晋南眉户戏是流布于山西省晋南地区的地方小剧种,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晋南地区民俗独特,戏曲资源丰厚,戏曲底蕴深厚,被誉为我国北方古代戏曲艺术的摇篮。发源于此地的晋南眉户戏按其演出功能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酬神戏;另一类是开台、开市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眉户 戏俗 演剧空间
下载PDF
彩调艺术中的巫傩文化因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飞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4-145,共2页
彩调艺术与广西巫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调演出是广西农村巫傩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彩调戏俗中一些驱邪求吉的祭神驱鬼仪式与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仪式十分相似;一些彩调剧目由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活动衍... 彩调艺术与广西巫傩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调演出是广西农村巫傩祭祀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作用;彩调戏俗中一些驱邪求吉的祭神驱鬼仪式与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仪式十分相似;一些彩调剧目由广西民间的巫傩祭祀活动衍化而来,剧目中的一批神鬼戏是民间巫傩文化及其信仰的反映;彩调音乐与表演中也吸收了不少巫傩音乐和祭祀歌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傩文化 彩调 戏俗 剧目 音乐
下载PDF
岭南巫傩文化对彩调演出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韦慧玲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4期125-126,共2页
巫傩文化是人们在万物有灵观念、图腾观念、鬼神观念支配下的产物。岭南巫傩文化源远流长,与彩调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彩调演出形式与岭南巫傩祭祀活动的交融以及岭南巫傩文化对彩调戏俗、剧目和表演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通... 巫傩文化是人们在万物有灵观念、图腾观念、鬼神观念支配下的产物。岭南巫傩文化源远流长,与彩调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彩调演出形式与岭南巫傩祭祀活动的交融以及岭南巫傩文化对彩调戏俗、剧目和表演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彩调和岭南巫傩文化的探析,希望能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傩文化 彩调 演出形式 戏俗 剧目
下载PDF
票友回忆录的民俗文献价值——以《汉剧在武汉六十年》为例
13
作者 庞建春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8,共6页
本文以民俗文化研究的视角,立足于撰述者与汉剧的密切联系,以及回忆录反映出来的戏俗发展观、改良观和审美观等几个方面.说明票友与戏曲之间特殊的互动关系,并将此类回忆录界定为一类特别的民俗文献,展示了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表演艺术,... 本文以民俗文化研究的视角,立足于撰述者与汉剧的密切联系,以及回忆录反映出来的戏俗发展观、改良观和审美观等几个方面.说明票友与戏曲之间特殊的互动关系,并将此类回忆录界定为一类特别的民俗文献,展示了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表演艺术,及其在由近代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的民俗传统价值和文化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在武汉六十年》 票友 回忆录 文献价值 汉剧 戏俗 发展观 改良观 审美观
原文传递
昆剧《醉皂》演剧初探
14
作者 杨子艺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1,共3页
《醉皂》为昆丑戏,源于明代徐复祚的传奇《红梨记》,但与原剧差异较大,舞台演出经历了一个由全本全出到单独成折再到独立发展的过程。乾隆年间,《醉皂》独立成折,在舞台上频繁演出,此后又继续发展,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完善,由此形成了不同... 《醉皂》为昆丑戏,源于明代徐复祚的传奇《红梨记》,但与原剧差异较大,舞台演出经历了一个由全本全出到单独成折再到独立发展的过程。乾隆年间,《醉皂》独立成折,在舞台上频繁演出,此后又继续发展,以开放的姿态不断完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剧种。《醉皂》作为折子戏与昆剧俗创戏,其演出的成功对戏曲文学文本的流传、昆剧的演出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皂》 昆剧 昆丑 《红梨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