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布莱希特戏剧的“陌生化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波 《青年与社会(中)》 2007年第12期78-83,共6页
布莱希特认为,西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与体验派表演方法不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并使观众陷入盲目的感情共鸣,丧失理性的思考,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叙事剧"理论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他所强调的是非... 布莱希特认为,西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与体验派表演方法不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并使观众陷入盲目的感情共鸣,丧失理性的思考,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叙事剧"理论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他所强调的是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其理论核心是"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不过布莱希特的叙事剧是辩证的,以叙述性情节结构为主,主张感情间离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感情共鸣,因此他后来又称自己的戏剧为"辩证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亚里士多德 叙述体戏剧 戏剧性戏剧 间离效果 辩证剧
下载PDF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独白初探
2
作者 沈洁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5期60-61,共2页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 戏剧独白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作为英语诗歌的一种传统似乎也可以追溯到乔叟时代,但它却是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概念,而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试图找出其中最具有勃朗宁特色的特点。本文提出“戏剧性”是勃朗宁戏剧独白的最有意义的关键词,通过比较,具体分析了勃朗宁的“戏剧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勃朗宁 戏剧独白"戏剧性"
下载PDF
“伽利略传”:一部充满戏剧性的叙述体戏剧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匡复 《外国文学评论》 1988年第2期41-43,共3页
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很有戏剧性。整个剧本虽有些枝节,但基本上围绕一个中心戏剧事件展开,即:伽利略如何为了他的科学(日心说)和当时的教会斗争,及在这场斗争中伽利略如何屆服和失败。 从围绕一个戏剧事件展开剧情、展示冲突这样的... 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很有戏剧性。整个剧本虽有些枝节,但基本上围绕一个中心戏剧事件展开,即:伽利略如何为了他的科学(日心说)和当时的教会斗争,及在这场斗争中伽利略如何屆服和失败。 从围绕一个戏剧事件展开剧情、展示冲突这样的结构来分析,《伽利略传》和传统戏剧(戏剧性戏剧)几乎没有区别,因此,自《伽利略传》发表和演出以来,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伽利略传》是否属于布莱希特自己所倡导的所谓“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自己曾说过:“《伽利略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利略传》 叙述体 戏剧性戏剧 布莱希特 传统戏剧 日心说 剧情 观众 叙述性 评论
原文传递
布莱希特叙述剧的叙述方法
4
作者 刘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布莱希特认为,西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与体验派表演方法不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并使观众陷入盲目的感情共鸣,丧失理性的思考,因而他提出了自己的“叙述剧”理论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他所强调的是非亚里... 布莱希特认为,西方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戏剧性情节结构与体验派表演方法不能广泛而全面地反映现代生活,并使观众陷入盲目的感情共鸣,丧失理性的思考,因而他提出了自己的“叙述剧”理论并运用于创作实践中。他所强调的是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其理论核心是“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不过布莱希特的叙述剧是辩证的,在以叙述性情节结构为主,运用蒙太奇等叙述方法的同时并不排斥戏剧性,在主张感情间离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感情共鸣,因此他后来又称自己的戏剧为“辩证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戏剧性戏剧 叙述体戏 间离效果 陌生化效果 蒙太奇 辩证剧
下载PDF
审美机制的多样统一 被引量:1
5
作者 康洪兴 《文艺研究》 1988年第1期58-61,共4页
《狗儿爷涅槃》至今已经上演了一百三十多场,在戏剧面临不景气的现实面前,这是个了不起的数目。在革新的话剧剧目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结局:一种是叫座而不叫好,另一种是叫好而不叫座。《狗》剧却不然,它既很受普通观众欢迎,也被持不同戏... 《狗儿爷涅槃》至今已经上演了一百三十多场,在戏剧面临不景气的现实面前,这是个了不起的数目。在革新的话剧剧目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结局:一种是叫座而不叫好,另一种是叫好而不叫座。《狗》剧却不然,它既很受普通观众欢迎,也被持不同戏剧观念的行家里手们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机制 戏剧观念 多样统一 戏剧性戏剧 观众 话剧 剧目 结构方式 普遍存在 布莱希特
下载PDF
叙述体戏剧观的缺陷和意义
6
作者 赵耀民 《戏剧艺术》 1983年第1期145-151,共7页
引言——由误解而引起在世界文艺史上,伟大的、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家、艺术家常常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影响和贡献,往往要通过他们身后的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才表现出来。然而布莱希特是一个例外。他的思想和实践,还在他在世时,... 引言——由误解而引起在世界文艺史上,伟大的、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家、艺术家常常不为同时代人所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影响和贡献,往往要通过他们身后的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才表现出来。然而布莱希特是一个例外。他的思想和实践,还在他在世时,便开始赢得广泛的赞赏和支持。在他去世后不久,也就是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声誉达到了高潮,各国戏剧界几乎都程度不同地掀起了“布莱希特热”。历史上很少有人象布莱希特那样幸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戏剧 亚理士多德 戏剧理论 传统戏剧 观众 叙述体戏 感情共鸣 理论与实践 戏剧性戏剧
原文传递
共鸣还是间离,这是一个问题……──论布莱希特戏剧在中国舞台上的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谭涛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2-64,72,共4页
关键词 布莱希特 理论与实践 戏剧性戏剧 戏剧性情节结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观众 叙述体 间离效果 艺术享受 第四堵墙
原文传递
布莱希特对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话剧艺术的影响
8
作者 康洪兴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1-24,共4页
布莱希特对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话剧艺术的影响●康洪兴在中国内地,布莱希特的戏剧主张和戏剧作品,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时断时续地有所译介。但一直到70年代末之前,都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影响才开始... 布莱希特对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话剧艺术的影响●康洪兴在中国内地,布莱希特的戏剧主张和戏剧作品,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时断时续地有所译介。但一直到70年代末之前,都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影响才开始不断加深,并真正可以说是形成了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艺术 布莱希特 中国内地 戏剧性戏剧 理性思索 近二十年 情感共鸣 八九十年代 戏剧 叙述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