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大学精神与南大戏剧学科建设——《南京大学戏剧学科建设百年纪念戏剧论文集》导言
1
作者 马俊山 《南大戏剧论丛》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南大戏剧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成果丰硕。1984年南大率先获得戏剧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将中国的戏剧教育和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南大戏剧学科建设中,董健先生承先启后,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开拓、示范、引领作用。他把失落已久... 南大戏剧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成果丰硕。1984年南大率先获得戏剧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将中国的戏剧教育和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南大戏剧学科建设中,董健先生承先启后,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开拓、示范、引领作用。他把失落已久的现代大学精神重新召回戏剧研究和学科建设,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包容异见,抵制歪风,推动南大戏剧学科迅速成长为中国戏剧科研、教学的一座重镇。南大戏剧学科建设的经验证明,学科要发展就必须给大学以充分的思想和学术自由。这是全世界现代大学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收入本集的论文,即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学 戏剧学科 董健 启蒙
下载PDF
朋友圈里的“我”:基于戏剧论的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华 林珣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85,共6页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应用微信朋友圈,"栖息"其间,表达和建构线上自我。在Goffman戏剧论的框架下,半结构化的深入访谈研究表明,朋友圈是青少年自我探索的理想场域,在友伴和自己的"观看"下,青少年感知到自我的延伸,表现...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应用微信朋友圈,"栖息"其间,表达和建构线上自我。在Goffman戏剧论的框架下,半结构化的深入访谈研究表明,朋友圈是青少年自我探索的理想场域,在友伴和自己的"观看"下,青少年感知到自我的延伸,表现出"真实的理想自我"。线上的自我探索对青少年的线下生活也往往产生增强效应,从而加剧了其原本的实验性和复杂性。由此引发的教育、健康、法律等相关的议题也亟待跨学科视角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 戏剧论 朋友圈
下载PDF
当代戏剧论争与阿尔托的中国接受 被引量:2
3
作者 康建兵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当代戏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过多场戏剧论争,反思从"戏剧观"争鸣到"三大戏剧体系"争论中阿尔托的中国遭遇,有助于廓清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轨迹,并揭示出当代戏剧生态难以承载乃至漠视残酷戏剧的必然和悲哀。在... 当代戏剧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过多场戏剧论争,反思从"戏剧观"争鸣到"三大戏剧体系"争论中阿尔托的中国遭遇,有助于廓清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轨迹,并揭示出当代戏剧生态难以承载乃至漠视残酷戏剧的必然和悲哀。在某种意义上阿尔托是一杆标尺,中国对这位戏剧先知的接受程度有多深,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戏剧的未来有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论 阿尔托 残酷戏剧 接受 影响
下载PDF
光绪初年《申报》的戏剧论说——现代戏剧观念形成的考察之一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柏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本文以光绪初年的《申报》为资料平台,对当时上海已出现在公共舆论中的戏剧论说进行考察。租界飞地的特殊文化空间,不仅直接造就了沪上中西演剧的繁荣局面,也为文人墨客就戏剧观念进行比较评价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本文将要讨论的题为... 本文以光绪初年的《申报》为资料平台,对当时上海已出现在公共舆论中的戏剧论说进行考察。租界飞地的特殊文化空间,不仅直接造就了沪上中西演剧的繁荣局面,也为文人墨客就戏剧观念进行比较评价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本文将要讨论的题为"戏说"、"舞说"、"伶说"的这类文章,以西方歌舞戏剧为借镜,以今乐古乐之比较为框范,辨析风靡中国之戏乐于社会之损益。在这种双重的比较之中,时人对于戏剧的认识(什么是戏剧?它的内在价值如何?等等)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轮廓。后来戏曲改良运动、王国维开创性的学术工作以及新旧剧论争当中的很多观念及表述,都可以在这里找见其肇始之声。而在这一过程背后,则是礼乐制度向现代文学建制转换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初年 《申报》 戏剧论 现代戏剧观念
下载PDF
关于“舞”、“剧”相融的思考——有感于尤涅斯库“纯戏剧论”浅谈中国舞剧状况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奎玉 《德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戏剧就是戏剧”,是尤涅斯库为了强调戏剧形式本体的地位而提出的重要论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西方戏剧理论启发了笔者对中国舞剧创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索。本文集中对中国舞剧中舞蹈语言与剧作文本二元分立的现象展... “戏剧就是戏剧”,是尤涅斯库为了强调戏剧形式本体的地位而提出的重要论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西方戏剧理论启发了笔者对中国舞剧创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索。本文集中对中国舞剧中舞蹈语言与剧作文本二元分立的现象展开评析,提出打破这种二元关系,尊重舞蹈自身的艺术特性,对建立中国舞剧的独立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涅斯库 “纯戏剧论 中国舞剧 舞蹈语言 文学文本
下载PDF
霍夫曼斯塔尔的象征主义戏剧论
6
作者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1-48,共8页
霍夫曼斯塔尔是奥地利象征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德语文学中的天才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和诗歌方面。他的象征主义戏剧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一、世纪末感伤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宣泄,二、寓意、拟人的象征表现手法,三、"纯艺术&... 霍夫曼斯塔尔是奥地利象征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德语文学中的天才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和诗歌方面。他的象征主义戏剧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一、世纪末感伤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宣泄,二、寓意、拟人的象征表现手法,三、"纯艺术"的诗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夫曼斯塔尔 象征主义 戏剧论
下载PDF
论五四戏剧论争
7
作者 管兴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本文就五四戏剧论争从论争情状、论争内涵、论争意义展开分析、认为五四戏剧论争的特异之处在于采用策略、思维方式和胜利者话语操纵等,同时指出在胜利者姿态转换等方面尚缺乏全面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五四 戏剧论 文学比较研究
下载PDF
解读新青年派与张厚载戏剧论争的错位性
8
作者 王馨蔓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8期145-149,共5页
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这场立志于将人们从传统落后思想解放出来的文化运动中,戏剧以其广泛的民众基础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新旧戏剧论争以《新青年》为主要论争平台展开思想交锋,响应着主流思潮。胡适、刘半农等"新... 20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这场立志于将人们从传统落后思想解放出来的文化运动中,戏剧以其广泛的民众基础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新旧戏剧论争以《新青年》为主要论争平台展开思想交锋,响应着主流思潮。胡适、刘半农等"新青年派"带着对五四新文化思想的认可,站在戏剧与社会变革关系的角度上介入论争,而张厚载带着对戏曲表演的理论总结来强调遵循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改良。在话剧借着时代的思想发展需要和以批驳戏曲为手段实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透过戏剧论争的表面进行解读和审视,可以发现这是一场未能充分展开的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戏剧论 新青年派 张厚载 错位性
下载PDF
全面的观照 敏锐的洞察——读彭耀春的《台湾当代戏剧论》
9
作者 王雪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3年第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彭耀春 《台湾当代戏剧论 结构特点 美学 台湾文化
下载PDF
从戏剧论看微信表演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8-22,共5页
微信将虚拟社交表演的舞台从戈夫曼的现实生活转移到了掌上移动终端。微信戏剧表演的角色多样,表演者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了对应的表演方式,呈现出戏剧化的表演特性。这看似与传统的面对面社交中的表演大相径庭,但追根到底,虚拟社交中的... 微信将虚拟社交表演的舞台从戈夫曼的现实生活转移到了掌上移动终端。微信戏剧表演的角色多样,表演者根据不同的目的采取了对应的表演方式,呈现出戏剧化的表演特性。这看似与传统的面对面社交中的表演大相径庭,但追根到底,虚拟社交中的自我呈现都逃离不了现实的束缚。虚拟社交是现实生活的镜子,又是人类心灵的放映,在进行虚拟社交时切勿过多娱乐,要注意表演舞台,区分虚拟场景与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表演 戏剧论 虚拟社交 移动互联网
下载PDF
民族文化如何现代——对五四戏剧论争中《新青年》派激进思维的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建宾 吕晓玲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我们对五四戏剧论争中《新青年》派的激进思维做出反思,认为其思维方式主要有三种不足:线性进化论,并且"进化"的目标是西方现代社会;非此即彼的认识方式;表面化及实用主义。反思的目的在于:希望排除其思维方式的"流毒&qu... 我们对五四戏剧论争中《新青年》派的激进思维做出反思,认为其思维方式主要有三种不足:线性进化论,并且"进化"的目标是西方现代社会;非此即彼的认识方式;表面化及实用主义。反思的目的在于:希望排除其思维方式的"流毒",以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创建民族戏剧乃至民族文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戏剧论 《新青年》派 激进思维 反思
下载PDF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戏剧论思想解读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启凤 吴广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从戏剧分析的因素和印象管理艺术两方面来展示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的核心思想,讨论该书以戏剧类比人生的理论意义及其对当今人际交往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自我呈现 戏剧理论 印象管理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戏剧论争探源--以《新青年》为中心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刘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1,共10页
五四戏剧论争有理论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戏剧改良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整体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戏剧文学的启蒙民众和改良社会的工具理性意义。在论争中,《新青年》一派先声夺人... 五四戏剧论争有理论上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戏剧改良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整体建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强调的是戏剧文学的启蒙民众和改良社会的工具理性意义。在论争中,《新青年》一派先声夺人,通过主动的策略操作,为传播其文学理念、扩大了"文学革命"影响带来了积极效果,而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改良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文学革命 戏剧改良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闺蜜形象的呈现——以戈夫曼的“戏剧论”为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嘉吉 《新闻世界》 2015年第5期244-245,共2页
"闺蜜"作为女生之间交往的一种特殊群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圈层。戈夫曼的"戏剧论"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扮演着各种角色,并且"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实际是由他人(社会)的期... "闺蜜"作为女生之间交往的一种特殊群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圈层。戈夫曼的"戏剧论"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出发,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扮演着各种角色,并且"每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实际是由他人(社会)的期待来限定的"。"闺蜜"在维持其个人或整体形象方面所采取的方式与其他剧班群体的表现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在新闻传播领域很少有对于闺蜜这个群体的研究。本文从闺蜜的定义、闺蜜作为个体的自我呈现、闺蜜作为整体的剧班表演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蜜形象 戏剧论 表演
下载PDF
“五四”戏剧论争后《新青年》派态度趋缓现象再思考
15
作者 田华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4期364-379,共16页
“五四”戏剧论争中,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对以张厚载、马二先生为代表的保守派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而随着“五四”戏剧论争落潮,《新青年》派态度由偏激转向缓和。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梅兰芳访日演出、访美... “五四”戏剧论争中,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为代表的《新青年》派对以张厚载、马二先生为代表的保守派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而随着“五四”戏剧论争落潮,《新青年》派态度由偏激转向缓和。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认为梅兰芳访日演出、访美消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梅兰芳访日演出、访美消息的传播,使人们肯定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但这不是《新青年》派态度转向缓和的重要原因,《新青年》派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政治环境重心的变化以及戏剧改革的推动等主客观原因所致。同时,态度缓和并不意味着态度的转变,由历史发展的线索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戏剧论争背后对待旧剧的核心批判态度并未改变,其态度的急缓是由社会现实的需要所决定的。这一持续性的一贯态度也正说明了“五四”戏剧论争批判旧剧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戏剧论 梅兰芳 戏曲现代化
下载PDF
“五四”戏剧论争中《新青年》群体的“分裂”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良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9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五四"戏剧论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关于论争双方戏剧观念分歧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对论争中"《新青年》派"内部的态度歧异的梳理则相对较少。如果对历史遗留文献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在"五四"戏剧论争中,&... "五四"戏剧论争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关于论争双方戏剧观念分歧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对论争中"《新青年》派"内部的态度歧异的梳理则相对较少。如果对历史遗留文献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在"五四"戏剧论争中,"《新青年》派"内部的论争与"新旧两派"的论争是并行存在、发展的。在此次论争中"《新青年》派"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也十分明显,这种分歧不但导致了胡适和钱玄同、刘半农的"误会",而且直接影响了此次"戏剧论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论 “《新青年》派” 分裂 影响
下载PDF
大后方戏剧论稿
17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0-311,共2页
抗战时期许多优秀剧作家汇集到国民党统治的重庆、桂林、成都等地,在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建国以来文艺研究界对此的研究远远不够。《大后方戏剧论稿》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是“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中的... 抗战时期许多优秀剧作家汇集到国民党统治的重庆、桂林、成都等地,在戏剧创作和演出实践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建国以来文艺研究界对此的研究远远不够。《大后方戏剧论稿》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是“国统区抗战文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六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论 大后方戏剧 戏剧创作 文艺研究 演出实践 抗战文学 国民党统治 研究丛书 一本 中国戏剧
下载PDF
救亡剧与家庭剧之争——战前新马文学史上的一场戏剧论争
18
作者 林文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一)前言新马的戏剧表演艺术到了1937年,在抗战救亡的热潮中,发展成为救亡戏剧运动。当时,各剧团、社团、学校等都热烈地参加戏剧演出,演出频密而且多样化,造成战前五年新马剧运空前蓬勃。当时,文艺界也积极响应号召,群起讨论戏剧运动... (一)前言新马的戏剧表演艺术到了1937年,在抗战救亡的热潮中,发展成为救亡戏剧运动。当时,各剧团、社团、学校等都热烈地参加戏剧演出,演出频密而且多样化,造成战前五年新马剧运空前蓬勃。当时,文艺界也积极响应号召,群起讨论戏剧运动的方向。戏剧界同人曾拟定《马来亚戏剧运动纲领草案》,宣称为救亡而从事戏剧运动,以戏剧力量教育大众,组织大众。这个纲领虽未获得当地戏剧界正式宣布采用,但却成为一般戏剧工作者的共同信仰。救亡戏剧理论也应运而生,有些作者便以救亡戏剧理论为衡量标准,批评这时期的戏剧演出和剧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戏剧论 戏剧演出 戏剧理论 观众 表演艺术 话剧 文艺界 剧团 文明戏
下载PDF
基于“戏剧论”反思Vlog传播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艳 《视听》 2019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作为近年来互联网语境中的内容风口新宠,Vlog(video blog)以真实记录和个体性表达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镜头前的自言自语和个人日常生活、情感等展现,与观众互动并逐渐建立品牌。虚拟社区属性使得戈夫曼笔下的“前台”与“后台”的区隔... 作为近年来互联网语境中的内容风口新宠,Vlog(video blog)以真实记录和个体性表达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镜头前的自言自语和个人日常生活、情感等展现,与观众互动并逐渐建立品牌。虚拟社区属性使得戈夫曼笔下的“前台”与“后台”的区隔、界限变得模糊,可以说互联网中不存在“前台”与“后台”。机器和技术频繁地介入个人生活,记录者和观众渴求在互联网场域中标识自己的身份地位。本文从戈夫曼“戏剧论”中提出的概念及表演者进行印象管理的技术等层面,考察Vlog何以传播,给参与者带来了哪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og 戏剧论 印象管理
下载PDF
彰显戏剧研究精神的力作——评胡星亮《中国现代戏剧论集》
20
作者 申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56-558,共3页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辛持久的工作,恰如修行一般,考验着研究者的定力和耐心,也最能体现研究者思力的深浅和学养的高下。具体到中国现代戏剧研究领域,能否数十载如一日,耕耘于戏剧这片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地,是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和治学态... 学术研究是一项艰辛持久的工作,恰如修行一般,考验着研究者的定力和耐心,也最能体现研究者思力的深浅和学养的高下。具体到中国现代戏剧研究领域,能否数十载如一日,耕耘于戏剧这片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地,是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和治学态度的极大挑战。翻开胡星亮的《中国现代戏剧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55万字,以下简称《论集》),我首先敬仰于作者在戏剧研究上如修行者般虔诚和虚静,沉潜于与古今中外智者的对话和思想交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戏剧 研究精神 中国戏剧出版社 力作 现代文学研究 戏剧研究 2010年 研究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