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歧路灯》中戏曲伶人的描写及其意蕴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开桃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歧路灯》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伶人形象 ,既展示了他们卑贱的地位、悲惨的命运、畸形的心态和恶劣的行径 ,又描写了谭绍闻因与他们交往而致堕落的过程。这些描写 ,既是作者营构小说主题的需要 。
关键词 《歧路灯》 戏曲伶人 人物形象 小说 主题 人生命运
下载PDF
伶人家族的文化图谱志——评厉震林教授《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2
作者 刘庆 《艺海》 2013年第8期201-203,共3页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戏曲伶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份上受到的贬抑和舞台上聚集的光环形成了奇怪的混合。如何厘清戏曲伶人这种独特的生存状态?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其深层的文化心理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依靠观察...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戏曲伶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身份上受到的贬抑和舞台上聚集的光环形成了奇怪的混合。如何厘清戏曲伶人这种独特的生存状态?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及其深层的文化心理是怎样的?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依靠观察伶人的演剧活动或生平事迹,往往难中肯綮。近日,研读了厉震林教授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一书,颇有豁然开朗之感,仿佛一扇了解中国戏曲伶人文化性格的大门正在悄然打开。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在学术史上是一个边缘性的领域,究其原因,是“在伶人被隔离化和孤立化的社会语境下,史家不可能对伶人及其家族投以过多的关注,加上关于伶人及其家族的史籍资料又少,因此难以出现伶人家族著作,也应该是符合历史客观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伶人 中国社会 文化研究 家族 文化图谱 文化心理 生平事迹 文化性格
下载PDF
优伶性别及其行为、家族——简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3
作者 尹永华 《艺海》 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
厉震林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他的专业跨度很大,作为余秋雨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以《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为题,虽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但对于中国伶人的深度研究,一直被他当做自己... 厉震林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他的专业跨度很大,作为余秋雨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以《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为题,虽然他的研究范围涉及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但对于中国伶人的深度研究,一直被他当做自己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今厉震林自己已经指导了几届博士研究生,摆在面前的这本《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便是他实现自己学术目标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相比较而言,厉震林的博士论文《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是将视角集中国戏曲伶人角度,本意在于从伶人与性别互动的关系中,延伸到中国伶人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互动关系中,从而发现和确立这种民族人格的运行密码。从《中国优伶性别文化研究》到《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不是简单的从性别至家族,而不仅是立场与视角的大幅度改观,更经历了文化和思想上的一次漫长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文化研究 戏曲伶人 性别 家族 优伶 上海戏剧学院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下载PDF
形成川剧的力量因素——《川剧百年史》第三章第二节(上) 被引量:1
4
作者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课题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川剧百年史》 统治阶级 形成因素 知识阶层 叙事方式 审美意识 戏曲伶人
下载PDF
清代中晚期戏曲艺人与官宦士人的交往概况
5
作者 乔丽 《前沿》 CSSCI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清代中晚期是传统戏曲发展繁荣的高峰期,追求声色娱乐的官宦士人乐于与戏曲艺人交往,但表现方式不同:豪门权贵一味压制玩弄伶人,中下层文人则追求暂时的愉悦和慰藉,这些都对戏曲艺人的生活及戏曲艺术的审美倾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官宦士人 戏曲伶人 声色娱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