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
张晓春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
|
“注重风教”的价值观念——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 |
张晓春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3
|
应当关注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的研究 |
陈彩玲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4
|
在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中实现“中和之美”——论中国古代戏曲导演理论 |
陈彩玲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2 |
0 |
|
5
|
潘之恒戏曲导表演理论评述二题 |
陈彩玲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6
|
如何评价明代剧作、剧论与舞台实践的关系——对《李渔论戏剧导演》一文的商榷 |
朱颖辉
|
《文艺研究》
|
1981 |
0 |
|
7
|
中国戏曲导演学的里程碑——略论清代戏曲家李渔的导演思想 |
张威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浅谈早期戏曲导演 |
乔慧斌
|
《广东艺术》
|
2010 |
0 |
|
9
|
阿甲先生,魂兮归来!——《舞台深处——阿甲传》读后感 |
朱文相
王永庆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胡芝风新传 |
毛阳羡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1
|
武戏文唱英雄义——献给蔡汉华从艺五十周年 |
余叔牛
|
《戏剧之家》
|
1996 |
0 |
|
12
|
实践的总结 理论的升华──读李紫贵的两部著作 |
贾志刚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3
|
追思良师益友阿甲同志 |
任均
|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记恩师朱文相先生 |
池浚
|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5
|
忆阿甲 |
张东川
|
《中国京剧》
|
1995 |
0 |
|
16
|
回忆恩师刘元彤 |
孙昌
|
《戏友》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