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戏、看戏与听戏:《红楼梦》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及林黛玉的情感启蒙
1
作者
李云杰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2期70-82,共13页
明清以来,随着印刷文化的发展,戏曲艺术的传播逐渐呈现为“舞台表演”和“案头传播”并重的状态,《红楼梦》中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也以“读”戏、“看”戏和“听”戏三种模式为主。女性在集体和私人两种场合中欣赏戏曲,同时,阅读、观...
明清以来,随着印刷文化的发展,戏曲艺术的传播逐渐呈现为“舞台表演”和“案头传播”并重的状态,《红楼梦》中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也以“读”戏、“看”戏和“听”戏三种模式为主。女性在集体和私人两种场合中欣赏戏曲,同时,阅读、观看和倾听因感官不同也带来了欣赏效果的差异。全面考察林黛玉对戏曲的接受情境,可发现她存在偏重阅读与聆听而轻视舞台的倾向。黛玉通过阅读、点评戏曲文本拥有了对戏曲的阐释权,同时,在私人场合聆听“清唱”的行为使她与优伶形成情感共振。这一倾向将黛玉从闺媛集体甚至女性群体中剥离出来,其“越轨”行为带来了情感的启蒙,这一情感启蒙正与爱情悲剧同步,也代表了明清时期读戏、听戏的女性在性别和阶层双重制约下的情感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女性
戏曲
接受
情感启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渔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新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李渔的《闲情偶记》虽然没有直接对观众在戏曲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专门探讨,但他的包括戏曲创作及导演和表演在内的全部戏曲理论都是以观众接受为本位来展开的:戏曲的结构处理、情节安排和宾白写作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
李渔的《闲情偶记》虽然没有直接对观众在戏曲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专门探讨,但他的包括戏曲创作及导演和表演在内的全部戏曲理论都是以观众接受为本位来展开的:戏曲的结构处理、情节安排和宾白写作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习惯;戏曲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欣赏和接受;戏曲的审美功用还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愉悦。李渔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自觉的"观众意识"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把这种自觉的"观众意识"贯穿到了他的戏曲理论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观众
接受
本位
戏曲
接受
思想
隐含的观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齐如山戏曲观众接受理论管窥
3
作者
姜伟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忽略的实践领域,使得其戏曲研究更为全面与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接受论
角色
观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骆兵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是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现的理论核心。 它观照到戏曲 的文学性、舞台性和观贪性。李渔认为编剧、导演、表演与现众欣赏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并制 约着戏曲接受的效果.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集前人理论成果...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是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现的理论核心。 它观照到戏曲 的文学性、舞台性和观贪性。李渔认为编剧、导演、表演与现众欣赏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并制 约着戏曲接受的效果.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集前人理论成果之大成,融汇自己的艺术经 验和见解,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是积极的开拓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众本位
戏曲
接受
观
李渔
编剧
导演
表演
观众欣赏
中国
古代
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安静
《戏剧之家》
2016年第4期19-20,共2页
河南省历来是戏曲文化大省,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怀梆、大平调、道情、宛梆、汉二簧等。本文以河南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
河南省历来是戏曲文化大省,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怀梆、大平调、道情、宛梆、汉二簧等。本文以河南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籍
90后大学生
戏曲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
6
作者
骆兵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李渔崇尚戏曲曲文、音律和题材的通俗性 ,旨在使戏曲适合舞台搬演 ,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 ,进而提高戏曲的接受效果。李渔对戏曲通俗性有着辩证的认识。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不仅具有建构戏曲理论的价值 ,而且具有匡时济俗的现实意义...
李渔崇尚戏曲曲文、音律和题材的通俗性 ,旨在使戏曲适合舞台搬演 ,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 ,进而提高戏曲的接受效果。李渔对戏曲通俗性有着辩证的认识。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不仅具有建构戏曲理论的价值 ,而且具有匡时济俗的现实意义。在清代昆曲日趋典雅化的时代背景下 ,李渔持论公允 ,维护戏曲通俗性的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通俗性
观众欣赏
戏曲
接受
观
理论价值
李渔
现实意义
清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选本刊刻与明清戏曲接受观念的演变
7
作者
石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戏曲选本历经元明清三代,是古代受众接受戏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承载着选家的编选理念,也昭示着戏曲消费语境中的接受习惯。在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左右下,戏曲选本紧跟戏曲消费时尚,适时调整选录标准及编选体例,揭示出明清戏曲接受观...
戏曲选本历经元明清三代,是古代受众接受戏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承载着选家的编选理念,也昭示着戏曲消费语境中的接受习惯。在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左右下,戏曲选本紧跟戏曲消费时尚,适时调整选录标准及编选体例,揭示出明清戏曲接受观念演变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戏曲
选本
戏曲
接受
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
8
作者
施旭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8,共8页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施旭升一、引言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中国戏曲何以能独步天下、历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活”在舞台上,亦即在绵延不绝的审美交流中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戏...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施旭升一、引言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中国戏曲何以能独步天下、历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活”在舞台上,亦即在绵延不绝的审美交流中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戏曲意象正融贯在这种审美交流中。它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意象
审美意象
中国
戏曲
艺术
本体阐释
戏曲
接受
观众
“意象”
中国传统艺术
审美交流
戏曲
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考论
9
作者
杨蕊
《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体现出对传奇原作的另类接受与阐释转向,与《桃花扇传奇》原生语境形成较大差异。《详注》一则删改吴穆《桃花扇后序》,以骈序异文表现出与《后序》不同的骈文认知与戏曲接受视域;一则在《桃花扇后...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体现出对传奇原作的另类接受与阐释转向,与《桃花扇传奇》原生语境形成较大差异。《详注》一则删改吴穆《桃花扇后序》,以骈序异文表现出与《后序》不同的骈文认知与戏曲接受视域;一则在《桃花扇后序》删改异文的基础上征引注释、详加按语,阐明注者对传奇创作特定取材策略及传奇人物塑造的不同评价。《〈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充分运用考据方式解戏证史,体现出清代考据学风对戏曲评注领域的渗透。《〈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生成“戏曲”“骈文”“注释”间迭层与穿层的评点关系,隐含着清代文人的文体融通实验,反映出清代学术与文学思想的双重变奏,其改注骈文的实践亦映照出清代汉学传统下文体互动与文学思想的层累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
改注
评注
戏曲
接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析黄媛介评《意中缘》传奇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馨蔓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共8页
李渔的《意中缘》传奇写成之后,一位女读者黄媛介为之作序并加以评点。其评点以"情文兼妙"四字点睛,艺术角度上的理解集中于剧作曲白文词语言生动处、情节关目有趣处、人物形象刻画精彩处,其中尤以指出剧作人物的命运安排依...
李渔的《意中缘》传奇写成之后,一位女读者黄媛介为之作序并加以评点。其评点以"情文兼妙"四字点睛,艺术角度上的理解集中于剧作曲白文词语言生动处、情节关目有趣处、人物形象刻画精彩处,其中尤以指出剧作人物的命运安排依其性格而定的创作规律为上;人生角度的解读则结合自己阅读时的心理体验和亲身经历观照自我、发现自我、欣赏自我,代表了女性读者在戏曲接受与戏曲批评上的独特视角与标准。这些简短精炼的评语系作者李渔、剧中人林天素与杨云友、读者黄媛介于一线,统戏剧作品、批评接受于一体,成为了明清戏曲批评的重要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媛介
《意中缘》
戏曲
批评
戏曲
接受
原文传递
《巴凯》──幻觉的契合
被引量:
1
11
作者
唐晓白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44,共3页
《巴凯》──幻觉的契合唐晓白美国纽约希腊剧团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的欧里庇德斯的《巴凯》在北京公演时吸引了不少中外观众,也引起了不少议论。对戏曲老观众来讲,戏演完了他们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仅仅是一出古希腊悲剧,尽管是由中...
《巴凯》──幻觉的契合唐晓白美国纽约希腊剧团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的欧里庇德斯的《巴凯》在北京公演时吸引了不少中外观众,也引起了不少议论。对戏曲老观众来讲,戏演完了他们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仅仅是一出古希腊悲剧,尽管是由中国京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主演的,却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演员
古希腊戏剧
戏曲
接受
古希腊悲剧
中国京剧
中西文化
演出形式
形式感
数来宝
西方人
原文传递
题名
读戏、看戏与听戏:《红楼梦》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及林黛玉的情感启蒙
1
作者
李云杰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2期70-82,共13页
文摘
明清以来,随着印刷文化的发展,戏曲艺术的传播逐渐呈现为“舞台表演”和“案头传播”并重的状态,《红楼梦》中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也以“读”戏、“看”戏和“听”戏三种模式为主。女性在集体和私人两种场合中欣赏戏曲,同时,阅读、观看和倾听因感官不同也带来了欣赏效果的差异。全面考察林黛玉对戏曲的接受情境,可发现她存在偏重阅读与聆听而轻视舞台的倾向。黛玉通过阅读、点评戏曲文本拥有了对戏曲的阐释权,同时,在私人场合聆听“清唱”的行为使她与优伶形成情感共振。这一倾向将黛玉从闺媛集体甚至女性群体中剥离出来,其“越轨”行为带来了情感的启蒙,这一情感启蒙正与爱情悲剧同步,也代表了明清时期读戏、听戏的女性在性别和阶层双重制约下的情感困境。
关键词
红楼梦
林黛玉
女性
戏曲
接受
情感启蒙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渔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邓新华
机构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项目编号:05BZW00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李渔的《闲情偶记》虽然没有直接对观众在戏曲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专门探讨,但他的包括戏曲创作及导演和表演在内的全部戏曲理论都是以观众接受为本位来展开的:戏曲的结构处理、情节安排和宾白写作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习惯;戏曲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欣赏和接受;戏曲的审美功用还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愉悦。李渔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自觉的"观众意识"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把这种自觉的"观众意识"贯穿到了他的戏曲理论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李渔
观众
接受
本位
戏曲
接受
思想
隐含的观众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齐如山戏曲观众接受理论管窥
3
作者
姜伟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文摘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忽略的实践领域,使得其戏曲研究更为全面与专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接受论
角色
观众
Keywords
Qi Rushan
reception theory of opera
exploration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骆兵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摘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是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现的理论核心。 它观照到戏曲 的文学性、舞台性和观贪性。李渔认为编剧、导演、表演与现众欣赏有密切的关系,影响并制 约着戏曲接受的效果.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集前人理论成果之大成,融汇自己的艺术经 验和见解,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是积极的开拓和发展。
关键词
观众本位
戏曲
接受
观
李渔
编剧
导演
表演
观众欣赏
中国
古代
戏曲
分类号
G207.37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安静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4期19-20,共2页
文摘
河南省历来是戏曲文化大省,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怀梆、大平调、道情、宛梆、汉二簧等。本文以河南籍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关键词
河南籍
90后大学生
戏曲
接受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
6
作者
骆兵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李渔崇尚戏曲曲文、音律和题材的通俗性 ,旨在使戏曲适合舞台搬演 ,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 ,进而提高戏曲的接受效果。李渔对戏曲通俗性有着辩证的认识。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不仅具有建构戏曲理论的价值 ,而且具有匡时济俗的现实意义。在清代昆曲日趋典雅化的时代背景下 ,李渔持论公允 ,维护戏曲通俗性的本质 。
关键词
戏曲
通俗性
观众欣赏
戏曲
接受
观
理论价值
李渔
现实意义
清代
Keywords
Dramatic popularization
audience's appreciation
dramatic reception
theoretic valu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选本刊刻与明清戏曲接受观念的演变
7
作者
石超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戏曲版画插图的形态、功能与审美风尚研究”(项目编号:20BZW086)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清戏曲插图及图文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YJC751028)。
文摘
戏曲选本历经元明清三代,是古代受众接受戏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承载着选家的编选理念,也昭示着戏曲消费语境中的接受习惯。在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左右下,戏曲选本紧跟戏曲消费时尚,适时调整选录标准及编选体例,揭示出明清戏曲接受观念演变的轨迹。
关键词
明清
戏曲
选本
戏曲
接受
流变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pera anthology
opera reception
evolution
分类号
J82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
8
作者
施旭升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8,共8页
文摘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施旭升一、引言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中国戏曲何以能独步天下、历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戏曲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活”在舞台上,亦即在绵延不绝的审美交流中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戏曲意象正融贯在这种审美交流中。它作...
关键词
戏曲
意象
审美意象
中国
戏曲
艺术
本体阐释
戏曲
接受
观众
“意象”
中国传统艺术
审美交流
戏曲
舞蹈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考论
9
作者
杨蕊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文摘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体现出对传奇原作的另类接受与阐释转向,与《桃花扇传奇》原生语境形成较大差异。《详注》一则删改吴穆《桃花扇后序》,以骈序异文表现出与《后序》不同的骈文认知与戏曲接受视域;一则在《桃花扇后序》删改异文的基础上征引注释、详加按语,阐明注者对传奇创作特定取材策略及传奇人物塑造的不同评价。《〈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充分运用考据方式解戏证史,体现出清代考据学风对戏曲评注领域的渗透。《〈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生成“戏曲”“骈文”“注释”间迭层与穿层的评点关系,隐含着清代文人的文体融通实验,反映出清代学术与文学思想的双重变奏,其改注骈文的实践亦映照出清代汉学传统下文体互动与文学思想的层累复杂性。
关键词
《〈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
改注
评注
戏曲
接受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析黄媛介评《意中缘》传奇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馨蔓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人文中心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6,共8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江苏戏曲文化史研究>(项目编号:13ZD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太原理工大学校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女性戏曲文化心理研究>(项目编号:1205-04020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李渔的《意中缘》传奇写成之后,一位女读者黄媛介为之作序并加以评点。其评点以"情文兼妙"四字点睛,艺术角度上的理解集中于剧作曲白文词语言生动处、情节关目有趣处、人物形象刻画精彩处,其中尤以指出剧作人物的命运安排依其性格而定的创作规律为上;人生角度的解读则结合自己阅读时的心理体验和亲身经历观照自我、发现自我、欣赏自我,代表了女性读者在戏曲接受与戏曲批评上的独特视角与标准。这些简短精炼的评语系作者李渔、剧中人林天素与杨云友、读者黄媛介于一线,统戏剧作品、批评接受于一体,成为了明清戏曲批评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黄媛介
《意中缘》
戏曲
批评
戏曲
接受
Keywords
Huang Yuanjie
Yizhongyuan
dramatic criticism
dramatic reception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巴凯》──幻觉的契合
被引量:
1
11
作者
唐晓白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44,共3页
文摘
《巴凯》──幻觉的契合唐晓白美国纽约希腊剧团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演出的欧里庇德斯的《巴凯》在北京公演时吸引了不少中外观众,也引起了不少议论。对戏曲老观众来讲,戏演完了他们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仅仅是一出古希腊悲剧,尽管是由中国京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主演的,却连...
关键词
戏曲
演员
古希腊戏剧
戏曲
接受
古希腊悲剧
中国京剧
中西文化
演出形式
形式感
数来宝
西方人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戏、看戏与听戏:《红楼梦》女性对戏曲的接受方式及林黛玉的情感启蒙
李云杰
《曹雪芹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李渔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
邓新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齐如山戏曲观众接受理论管窥
姜伟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李渔观众本位的戏曲接受观
骆兵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河南籍90后大学生戏曲接受情况调查研究
安静
《戏剧之家》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略论李渔崇尚通俗的戏曲接受观
骆兵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戏曲选本刊刻与明清戏曲接受观念的演变
石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戏曲审美意象论──中国戏曲艺术本体阐释
施旭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考论
杨蕊
《文化遗产》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析黄媛介评《意中缘》传奇
王馨蔓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11
《巴凯》──幻觉的契合
唐晓白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