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偏好与民初梅兰芳的戏曲生产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非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3,123,共5页
民初流行的消费改良新戏和花旦戏的偏好,对梅兰芳的戏曲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生产出了一系列适应此消费偏好的警世时装新戏和适合花衫演出的古装新戏。当受到消费者喜爱后,这些新戏反过来又促发了消费"新戏"的偏好。由此可... 民初流行的消费改良新戏和花旦戏的偏好,对梅兰芳的戏曲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生产出了一系列适应此消费偏好的警世时装新戏和适合花衫演出的古装新戏。当受到消费者喜爱后,这些新戏反过来又促发了消费"新戏"的偏好。由此可知,戏曲的兴衰与大多数消费者的好恶取舍有着密切关系,戏曲生产应当与当时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因此,在戏曲加速市场化、产业化的当下,戏曲生产更应该尊重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戏曲批评也应当给予商业性演剧更多的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 梅兰芳 戏曲生产 消费偏好
原文传递
近代戏曲明星制的形成及其背景
2
作者 吴平平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4期6-7,68,共3页
近代戏曲生产商业性和大众性几乎走到了极致,职业班社称霸剧坛,戏曲明星制应运而生,戏曲生产以演员(明星)为中心。明星制导致名伶明星化,这个特殊群体在近代中国既代表着戏曲在媒体环境中的商品消费,也象征着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文化符号。
关键词 戏曲生产 明星制 名伶明星化
下载PDF
从新加坡题材潮剧《烈火真情》谈戏曲的生长性
3
作者 吴平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在戏曲发展问题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讨论的焦点。蔡曙鹏教授所编写的新加坡题材潮剧《烈火真情》,作为具有生长性的戏曲典型范本,提供了一个跳出传承与创新的二元争辩来看待戏曲发展的新视角。《烈火真情》一剧在题材选择上植入... 在戏曲发展问题上,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是讨论的焦点。蔡曙鹏教授所编写的新加坡题材潮剧《烈火真情》,作为具有生长性的戏曲典型范本,提供了一个跳出传承与创新的二元争辩来看待戏曲发展的新视角。《烈火真情》一剧在题材选择上植入跨文化认同,在形式处理上考虑跨文化接受,在意义生成上承载了多重向度,从而具有适应性、延续性和延展性,成为多元文化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剧 戏曲生产 戏曲发展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讲话》指引下的延安戏曲创作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有军 《艺术评论》 2022年第6期195-256,共62页
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对解放区戏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从“为了谁”和“如何为”两个大的方面给延安文艺的“人民性”方向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引。《讲话》高度肯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 毛泽东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对解放区戏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从“为了谁”和“如何为”两个大的方面给延安文艺的“人民性”方向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引。《讲话》高度肯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形构新的历史主体“人民”的创作方法,其后,各解放区涌现出一批具有“人民性”精神新质的戏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但起到了政治动员作用,鼓舞了人民的革命与抗战热情,而且从日常生活层面给解放区民众带来了“心灵革命”,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民众的思想观念。“文艺为人民大众”的精神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仍然被充分阐述。两个重要讲话所倡导的“人民性”文艺观是当前戏曲生产必须遵循的理论纲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性 戏曲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