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成为合格的戏曲导演
1
作者 木叶 《上海戏剧》 2018年第5期20-22,共3页
“现在戏曲团体最缺的是什么?我觉得演员后起之秀真不少,编剧也有佳作不断涌现,戏曲导演却凤毛麟角,是稀缺,太缺了!”剧协主席、艺术家尚长荣感叹道。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上海昆剧团共同主办的《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发布暨沈斌... “现在戏曲团体最缺的是什么?我觉得演员后起之秀真不少,编剧也有佳作不断涌现,戏曲导演却凤毛麟角,是稀缺,太缺了!”剧协主席、艺术家尚长荣感叹道。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上海昆剧团共同主办的《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发布暨沈斌导演艺术研讨会于8月初在上海文艺会堂举办,来自北京、浙江、上海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这本书凝结了沈斌导演的从艺经历,不仅是对他自己戏曲生涯60年的总结、回顾,值得年轻一辈学习和借鉴,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再次关注和探讨中国戏曲导演这个命题。正如沈斌所言:“这个研讨会不仅是我沈斌的,更是我们戏曲发展和戏曲导演艺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导演 上海昆剧团 艺术研讨会 戏剧家协会 戏曲团体 戏曲生涯 导演艺术 戏曲发展
下载PDF
道不尽的舞台情
2
作者 王玲 《魅力中国》 2014年第18期109-109,共1页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有着鲜明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长久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新时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我依然把它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珍爱。 我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母都是剧团...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有着鲜明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长久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新时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我依然把它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珍爱。 我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母都是剧团的主要演员。在小学毕业那年,我考入了中牟县文艺班。开始了我的戏曲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 中国戏曲 传统艺术 民族风格 鲜明特色 梨园世家 戏曲生涯 新时期
下载PDF
人生不朽是文章——怀想张庚兼论张庚之底色 被引量:4
3
作者 章诒和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7,共7页
去秋(2003年),戏剧家张庚先生病逝,终年93岁。我先是他的学生,后为他的下属。住医院期间,我没有去问病;撒手人寰时,我没有去告别。
关键词 张庚 中国戏曲研究院 戏曲生涯 学术项目 学术精神 民族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薪火相传为黄梅——记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新德 被引量:1
4
作者 皖文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8-39,共2页
黄新德,这位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戏曲艺术的黄梅戏代表人物,在五十四年的戏曲生涯中,经历多姿多彩,成就硕果累累。
关键词 黄梅戏 传承人 国家级 代表人物 戏曲艺术 戏曲生涯
原文传递
孙岳的《满江红》
5
作者 王清辉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孙岳 《满江红》 京剧 戏曲生涯 演唱艺术 发声方法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秦腔花脸漫议
6
作者 罗飞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77,共2页
自打16岁进入陇县戏校,至今已27年。开始学艺走上戏曲生涯时,我便与秦腔花脸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作为咸阳人民剧院的一名花脸演员,我每年参加演出300多场,长期活跃在秦腔舞台上。
关键词 花脸演员 秦腔 戏曲生涯 演出
原文传递
一直关心着我、惦记着我的人走了……——悼念张庚老师
7
作者 周传家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1,共2页
生养我者,父母也。培育我者,人民也。塑造我者,社会也。引领我者,师长也。
关键词 张庚 戏曲生涯 戏曲理论 戏曲活动 戏曲教育 治学精神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梅兰芳的天津情结
8
作者 周利成 《天津档案》 2006年第6期46-46,共1页
191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一次来到天津。在东天仙戏园演出,此后又多次来津献艺,在半个多世纪的戏曲生涯中。天津的新明、平安、春和、皇宫、天福、升平、中原、中国等大大小小的戏园子,都曾留下梅先生的足迹。他在天津这片艺术的沃... 1915年,京剧大师梅兰芳第一次来到天津。在东天仙戏园演出,此后又多次来津献艺,在半个多世纪的戏曲生涯中。天津的新明、平安、春和、皇宫、天福、升平、中原、中国等大大小小的戏园子,都曾留下梅先生的足迹。他在天津这片艺术的沃土上,与热情的天津观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天津 情结 戏曲生涯 京剧 演出 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