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茶戏腔系”质疑——评《戏曲音乐史概述》相关内容
1
作者
周洪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一声腔、声腔系统声腔,中国戏曲、曲艺音乐中声乐艺术的独特称谓。通常指某些剧种或曲种中,有着渊源关系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演唱的腔调群。它们是一种音乐历史的产物,是某一地区不断变化发展、不断传播、世代相承的某种特定的语言...
一声腔、声腔系统声腔,中国戏曲、曲艺音乐中声乐艺术的独特称谓。通常指某些剧种或曲种中,有着渊源关系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演唱的腔调群。它们是一种音乐历史的产物,是某一地区不断变化发展、不断传播、世代相承的某种特定的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体。历史的传承性,地理的关联性、音乐特征的共同性,是这种结合体的显著特征。不同渊源的曲调与语词的结合方式和样式,形成的声腔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采茶戏
声腔系统
戏曲音乐史
结构形态
剧种
共同特征
音乐
特征
结合方式
变化发展
结合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梨园“花谱”的戏曲音乐史料价值
2
作者
潘俊汝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9-98,共10页
清代梨园"花谱"作为戏曲史研究重要史料,其价值已得到各学科关注。至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视野的开拓及国外译著及研究方法被引进国内,使得对此类文献的研究开始有了新的切入点;进入21世纪,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拓展了...
清代梨园"花谱"作为戏曲史研究重要史料,其价值已得到各学科关注。至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视野的开拓及国外译著及研究方法被引进国内,使得对此类文献的研究开始有了新的切入点;进入21世纪,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对此类文献研究视野的广度,呈现纷繁多样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梳理清代梨园"花谱"相关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花谱"史料研究成果的发展历程,从而期望更好地认识其音乐史学价值,以促进在戏曲音乐史研究中对此类史料的多学科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谱”
清代梨园
男旦
戏曲音乐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中国戏曲音乐史》有感
3
作者
许德宝
《当代戏剧》
2021年第5期33-34,共2页
由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史学家、作曲家王正强先生著,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辑),近期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戏曲界的一件喜事,值得庆贺和点赞。《中国戏曲音乐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靠、分类合理有序,全书以21...
由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史学家、作曲家王正强先生著,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辑),近期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戏曲界的一件喜事,值得庆贺和点赞。《中国戏曲音乐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靠、分类合理有序,全书以21章101节全面、系统、清晰地论述了戏曲音乐史的源头及发展历程,具有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实用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史
音乐
理论家
史料翔实
史料价值
实用性
发展历程
合理有序
学术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戏曲音乐史》出版发行
4
《当代戏剧》
2021年第4期33-33,共1页
由著名戏曲、曲艺理论家、作曲家王正强编著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册),日前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把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又突出了实用性。全书从戏曲音...
由著名戏曲、曲艺理论家、作曲家王正强编著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册),日前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把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又突出了实用性。全书从戏曲音乐学和舞台演出学这两个角度来考量戏曲形成之史实,内容详略得当,时间脉络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演出
戏曲音乐史
出版发行
详略得当
戏曲
形成
中国
戏曲
音乐
学
实用性
原文传递
古代戏曲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修海林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64,共7页
宋元明清戏曲音乐的传承与教习,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各类戏曲组织(包括由下层文人与艺人组织的书会、戏班甚至社团等)担负着戏曲音乐的传教.这些传教行为对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戏曲声腔演唱系统的形成,在某种意义...
宋元明清戏曲音乐的传承与教习,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各类戏曲组织(包括由下层文人与艺人组织的书会、戏班甚至社团等)担负着戏曲音乐的传教.这些传教行为对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戏曲声腔演唱系统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与师承教习行为有关。戏曲风尚的形成屯与此相关。戏曲音乐传教,其教育方式底传统的师徒口住心授的方式.明清以来减乐的繁荣,同或乐成为明清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之一有关。戏曲音乐教学理论在无明清戏曲理论著作中有集中反映,它是戏曲音乐表演实践经验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音乐
教育
戏曲
音乐
传承与教习
中国古代
音乐
教育史
中国古代
音乐史
戏曲音乐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云流水的问答——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述评
6
作者
震凡
《上海戏剧》
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
本世纪末的最后一次戏曲音乐理论研讨盛会——“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上海年会”,于1998年12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市刘海粟美术馆二楼会议厅正式召开。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年会,是我国戏曲音乐学术界最高层次的例会。前三届先后分...
本世纪末的最后一次戏曲音乐理论研讨盛会——“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上海年会”,于1998年12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市刘海粟美术馆二楼会议厅正式召开。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年会,是我国戏曲音乐学术界最高层次的例会。前三届先后分别在山西、内蒙古、安徽召开,重点是为建国以来戏曲音乐作品(剧目作曲、音乐论著)评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音乐
音乐
学
中国
戏曲
行云
述评
戏曲音乐史
论文评选
音乐
论
音乐
学术
剧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中国戏曲声腔名称由来
7
作者
陈慧雯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
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戏曲里的歌曲。是某一地区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曲调群,有共同的音乐特征。我国戏曲声腔品类繁多,形态各异,流传甚广。不同的声腔都冠以腔名,其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冠以“腔”,有的称为“调”,有的以“...
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戏曲里的歌曲。是某一地区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曲调群,有共同的音乐特征。我国戏曲声腔品类繁多,形态各异,流传甚广。不同的声腔都冠以腔名,其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冠以“腔”,有的称为“调”,有的以“戏”谓之,也有以“拍”定腔,还有将腔调以“词”名之等等。在戏曲声调的北乐南流,南乐北化的流播中,声腔的衍化特征、亲缘关系、谱系分支等,使声腔的名称更为纷繁复杂,“异名异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声腔
戏曲音乐史
亲缘关系
腔名
结构特征
花鼓戏
明清俗曲
伴奏乐器
地理方位
音乐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遥超山庙古戏台声学效应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杨阳
高策
丁宏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44,共18页
首次发现平遥小胡村超山庙古戏台"十字窑洞"及其声学现象,用现代声学的测量方法对其测量,结果表明:"十字窑洞"具有扩大音量,美化音色,优化乐音结构的作用。基于"复合式古戏台"的数量、地域分布及其声学特...
首次发现平遥小胡村超山庙古戏台"十字窑洞"及其声学现象,用现代声学的测量方法对其测量,结果表明:"十字窑洞"具有扩大音量,美化音色,优化乐音结构的作用。基于"复合式古戏台"的数量、地域分布及其声学特征,推测这种形制的古戏台是山西特色建筑,是建筑艺术和戏曲音乐艺术在民间不断发展并融为一体的经验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古戏台
十字窑洞
建筑史
声学史
戏曲音乐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戏曲音乐学说到中国戏曲音乐的生命力
9
作者
魏廷格
《人民音乐》
1989年第12期22-24,共3页
在我看来,某种音乐之是否可构成为某种“学”,是很简单的事。那就是,看这种音乐是否具备有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具备了,自然就同时具备了构成为“学”的“资格”。中国戏曲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相当特殊的音乐现象。绝对具有构成为一种...
在我看来,某种音乐之是否可构成为某种“学”,是很简单的事。那就是,看这种音乐是否具备有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具备了,自然就同时具备了构成为“学”的“资格”。中国戏曲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相当特殊的音乐现象。绝对具有构成为一种“学”的潜在理论素质。同时,戏曲音乐学研究的涵义,也不复杂。无非是对戏曲音乐的研究。而且,从任何角度、用任何方法对戏曲音乐的任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命力
戏曲音乐史
样板戏
艺术价值
审美意义
发展史
音乐
学研究
新创
理论素质
风格特征
原文传递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
10
作者
陈慧雯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4,共3页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陈慧雯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在古代常常用“腔”表示某一地区流行歌曲,明清时期以“腔”称剧种,一种腔调即一个剧种如明代的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即四个剧种。后又出现了“两下锅...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陈慧雯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在古代常常用“腔”表示某一地区流行歌曲,明清时期以“腔”称剧种,一种腔调即一个剧种如明代的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即四个剧种。后又出现了“两下锅”“三下锅”的班子,在一台戏里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声腔
腔名
戏曲音乐史
伴奏乐器
地理方位
弋阳腔
结构特征
花鼓戏
剧种
形式特征
原文传递
论“框格在曲,色泽在唱”
被引量:
8
11
作者
薛良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9,2,共6页
二十年代末梅兰芳出访北美,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特请刘天华把他的唱腔记录下来,并出版《梅兰芳歌曲谱》。这两位大师的合作,加上所邀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如徐兰沅、齐如山等,以及赵元任、杨仲子、刘半农等人士顾问其事,可以说《梅...
二十年代末梅兰芳出访北美,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特请刘天华把他的唱腔记录下来,并出版《梅兰芳歌曲谱》。这两位大师的合作,加上所邀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如徐兰沅、齐如山等,以及赵元任、杨仲子、刘半农等人士顾问其事,可以说《梅兰芳歌曲谱》的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戏曲音乐史
刘天华
齐如山
二十年代
歌曲
唱腔
赵元任
框格
刘半农
原文传递
题名
“采茶戏腔系”质疑——评《戏曲音乐史概述》相关内容
1
作者
周洪雷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文摘
一声腔、声腔系统声腔,中国戏曲、曲艺音乐中声乐艺术的独特称谓。通常指某些剧种或曲种中,有着渊源关系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演唱的腔调群。它们是一种音乐历史的产物,是某一地区不断变化发展、不断传播、世代相承的某种特定的语言与音乐的结合体。历史的传承性,地理的关联性、音乐特征的共同性,是这种结合体的显著特征。不同渊源的曲调与语词的结合方式和样式,形成的声腔不尽相同。
关键词
江西采茶戏
声腔系统
戏曲音乐史
结构形态
剧种
共同特征
音乐
特征
结合方式
变化发展
结合体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梨园“花谱”的戏曲音乐史料价值
2
作者
潘俊汝
机构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9-98,共10页
文摘
清代梨园"花谱"作为戏曲史研究重要史料,其价值已得到各学科关注。至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视野的开拓及国外译著及研究方法被引进国内,使得对此类文献的研究开始有了新的切入点;进入21世纪,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对此类文献研究视野的广度,呈现纷繁多样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梳理清代梨园"花谱"相关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花谱"史料研究成果的发展历程,从而期望更好地认识其音乐史学价值,以促进在戏曲音乐史研究中对此类史料的多学科观照。
关键词
“花谱”
清代梨园
男旦
戏曲音乐史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中国戏曲音乐史》有感
3
作者
许德宝
机构
不详
出处
《当代戏剧》
2021年第5期33-34,共2页
文摘
由著名戏曲音乐理论家、史学家、作曲家王正强先生著,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辑),近期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戏曲界的一件喜事,值得庆贺和点赞。《中国戏曲音乐史》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可靠、分类合理有序,全书以21章101节全面、系统、清晰地论述了戏曲音乐史的源头及发展历程,具有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实用性和指导性。
关键词
戏曲音乐史
音乐
理论家
史料翔实
史料价值
实用性
发展历程
合理有序
学术价值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戏曲音乐史》出版发行
4
出处
《当代戏剧》
2021年第4期33-33,共1页
文摘
由著名戏曲、曲艺理论家、作曲家王正强编著的《中国戏曲音乐史》(上、下册),日前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把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置于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又突出了实用性。全书从戏曲音乐学和舞台演出学这两个角度来考量戏曲形成之史实,内容详略得当,时间脉络清晰。
关键词
舞台演出
戏曲音乐史
出版发行
详略得当
戏曲
形成
中国
戏曲
音乐
学
实用性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戏曲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修海林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摘
宋元明清戏曲音乐的传承与教习,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各类戏曲组织(包括由下层文人与艺人组织的书会、戏班甚至社团等)担负着戏曲音乐的传教.这些传教行为对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戏曲声腔演唱系统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与师承教习行为有关。戏曲风尚的形成屯与此相关。戏曲音乐传教,其教育方式底传统的师徒口住心授的方式.明清以来减乐的繁荣,同或乐成为明清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之一有关。戏曲音乐教学理论在无明清戏曲理论著作中有集中反映,它是戏曲音乐表演实践经验的总结。
关键词
古代
音乐
教育
戏曲
音乐
传承与教习
中国古代
音乐
教育史
中国古代
音乐史
戏曲音乐史
分类号
J609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云流水的问答——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述评
6
作者
震凡
出处
《上海戏剧》
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
文摘
本世纪末的最后一次戏曲音乐理论研讨盛会——“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上海年会”,于1998年12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市刘海粟美术馆二楼会议厅正式召开。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年会,是我国戏曲音乐学术界最高层次的例会。前三届先后分别在山西、内蒙古、安徽召开,重点是为建国以来戏曲音乐作品(剧目作曲、音乐论著)评奖。
关键词
戏曲
音乐
音乐
学
中国
戏曲
行云
述评
戏曲音乐史
论文评选
音乐
论
音乐
学术
剧目
分类号
J6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中国戏曲声腔名称由来
7
作者
陈慧雯
出处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7,共3页
文摘
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戏曲里的歌曲。是某一地区形成具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曲调群,有共同的音乐特征。我国戏曲声腔品类繁多,形态各异,流传甚广。不同的声腔都冠以腔名,其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冠以“腔”,有的称为“调”,有的以“戏”谓之,也有以“拍”定腔,还有将腔调以“词”名之等等。在戏曲声调的北乐南流,南乐北化的流播中,声腔的衍化特征、亲缘关系、谱系分支等,使声腔的名称更为纷繁复杂,“异名异腔”、“
关键词
戏曲
声腔
戏曲音乐史
亲缘关系
腔名
结构特征
花鼓戏
明清俗曲
伴奏乐器
地理方位
音乐
特征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遥超山庙古戏台声学效应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杨阳
高策
丁宏
机构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心科学技术史研究所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44,共18页
基金
山西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山西传统工艺技术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项目编号:020252013)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古戏台声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011011)
山西省文物局研究课题:山西古戏台声学问题研究与保护(项目编号:2014058010)
文摘
首次发现平遥小胡村超山庙古戏台"十字窑洞"及其声学现象,用现代声学的测量方法对其测量,结果表明:"十字窑洞"具有扩大音量,美化音色,优化乐音结构的作用。基于"复合式古戏台"的数量、地域分布及其声学特征,推测这种形制的古戏台是山西特色建筑,是建筑艺术和戏曲音乐艺术在民间不断发展并融为一体的经验结晶。
关键词
复合式古戏台
十字窑洞
建筑史
声学史
戏曲音乐史
Keywords
Compound Ancient Stage, "Cross Cave", Architectural History, History of Acoustics,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ical Music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戏曲音乐学说到中国戏曲音乐的生命力
9
作者
魏廷格
出处
《人民音乐》
1989年第12期22-24,共3页
文摘
在我看来,某种音乐之是否可构成为某种“学”,是很简单的事。那就是,看这种音乐是否具备有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征。具备了,自然就同时具备了构成为“学”的“资格”。中国戏曲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相当特殊的音乐现象。绝对具有构成为一种“学”的潜在理论素质。同时,戏曲音乐学研究的涵义,也不复杂。无非是对戏曲音乐的研究。而且,从任何角度、用任何方法对戏曲音乐的任何研究。
关键词
艺术生命力
戏曲音乐史
样板戏
艺术价值
审美意义
发展史
音乐
学研究
新创
理论素质
风格特征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
10
作者
陈慧雯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陈慧雯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在古代常常用“腔”表示某一地区流行歌曲,明清时期以“腔”称剧种,一种腔调即一个剧种如明代的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即四个剧种。后又出现了“两下锅”“三下锅”的班子,在一台戏里多种...
关键词
戏曲
声腔
腔名
戏曲音乐史
伴奏乐器
地理方位
弋阳腔
结构特征
花鼓戏
剧种
形式特征
分类号
J81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框格在曲,色泽在唱”
被引量:
8
11
作者
薛良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9,2,共6页
文摘
二十年代末梅兰芳出访北美,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工作,特请刘天华把他的唱腔记录下来,并出版《梅兰芳歌曲谱》。这两位大师的合作,加上所邀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如徐兰沅、齐如山等,以及赵元任、杨仲子、刘半农等人士顾问其事,可以说《梅兰芳歌曲谱》的出版。
关键词
梅兰芳
戏曲音乐史
刘天华
齐如山
二十年代
歌曲
唱腔
赵元任
框格
刘半农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茶戏腔系”质疑——评《戏曲音乐史概述》相关内容
周洪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梨园“花谱”的戏曲音乐史料价值
潘俊汝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读《中国戏曲音乐史》有感
许德宝
《当代戏剧》
2021
0
原文传递
4
《中国戏曲音乐史》出版发行
《当代戏剧》
2021
0
原文传递
5
古代戏曲音乐教育活动与理论
修海林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行云流水的问答——第四届中国戏曲音乐学会述评
震凡
《上海戏剧》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中国戏曲声腔名称由来
陈慧雯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平遥超山庙古戏台声学效应初探
杨阳
高策
丁宏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戏曲音乐学说到中国戏曲音乐的生命力
魏廷格
《人民音乐》
1989
0
原文传递
10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
陈慧雯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原文传递
11
论“框格在曲,色泽在唱”
薛良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