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剧戏衣色彩观念的溯源与建构
1
作者 刘卷 闫喜喜 《色彩》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探究汉剧戏衣色彩背后所蕴含的观念内涵与建构规律。研究发现,汉剧戏衣色彩的观念成因一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荆楚傩戏,二又与中华传统五行观念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体现出既有个性又不失共性的特点。其建构规律具体表...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探究汉剧戏衣色彩背后所蕴含的观念内涵与建构规律。研究发现,汉剧戏衣色彩的观念成因一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荆楚傩戏,二又与中华传统五行观念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体现出既有个性又不失共性的特点。其建构规律具体表现为正色为上、“楚赤”当先,间色为下、浓艳重彩的特点,既反映着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念,也体现了湖北人民“火辣辣”的地域性格。且汉剧戏衣色彩的形成受明清时期冠服制度的影响最甚,又保存和传承了中国历代服饰的精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 戏衣 荆楚 五色 溯源 建构
下载PDF
传统京剧《霸王别姬》“虞姬”戏衣研究
2
作者 刘成祎 金纾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期34-36,共3页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演绎最为著名。很长时期以来,学界对京剧《霸王别姬》的研究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但对其戏衣的研究却非常少。基于此,本文不揣冒昧,试图以梅先生演绎的《霸王别姬》为个案,对剧中...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经典剧目,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演绎最为著名。很长时期以来,学界对京剧《霸王别姬》的研究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但对其戏衣的研究却非常少。基于此,本文不揣冒昧,试图以梅先生演绎的《霸王别姬》为个案,对剧中虞姬的戏衣进行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衣 《霸王别姬》 虞姬
下载PDF
中国汉剧戏衣与西方戏剧服饰的审美差异——以男性角色为例
3
作者 马蕾蕾 祁晗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汉剧属于荆楚传统文化艺术,更是在“徽汉合流”后对京剧的诞生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中的不可忽视的剧种之一。汉剧有着丰富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是唱、念、做、打、舞、武等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是写意艺术的表现。... 汉剧属于荆楚传统文化艺术,更是在“徽汉合流”后对京剧的诞生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中的不可忽视的剧种之一。汉剧有着丰富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式,是唱、念、做、打、舞、武等形式的综合性艺术,是写意艺术的表现。文章以戏剧中的男性角色为例,对中西方戏剧服装进行比较研究,从服装图案、妆容两方面差异进行分析,并探究差异产生的根源。旨在加深人们对汉剧的了解,增强人们对汉剧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激发汉剧文化的内在活力,更好地促进汉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戏衣 西方戏剧服装 审美差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苏派戏衣业溯源与艺术特色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小燕 李荣森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共6页
戏衣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苏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成熟的手工艺在此领域一直担当领军角色。文章从戏衣的文字记载伊始探究其存在的历史和其制作工艺的发源,并探究戏衣制作在苏州地区的盛兴原因与发展历史,从艺术特... 戏衣制作技艺源远流长,苏州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成熟的手工艺在此领域一直担当领军角色。文章从戏衣的文字记载伊始探究其存在的历史和其制作工艺的发源,并探究戏衣制作在苏州地区的盛兴原因与发展历史,从艺术特色上分析其图案构成、色彩关系、刺绣工艺特点。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戏衣设计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做符合当代价值观与审美的"一戏一服制"的剧装,使传统美学历久弥新地展现在戏曲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衣 苏绣 图案 工艺美术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传统京剧戏衣“上下五色”穿戴规制形成与特点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唯 强凯 王晓宇 《中国艺术》 2020年第3期64-73,共10页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而戏衣又是传统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传统京剧戏衣色彩产生深刻影响的“上五色”“下五色”穿戴规制形成过程的考据与总结,以及对“上下五色”代表色所做的NCS色彩定位与分析,旨在能够为今后传...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而戏衣又是传统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传统京剧戏衣色彩产生深刻影响的“上五色”“下五色”穿戴规制形成过程的考据与总结,以及对“上下五色”代表色所做的NCS色彩定位与分析,旨在能够为今后传统京剧乃至其他领域更好地认识、应用京剧戏衣色彩提供参考,从色彩的层面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京剧文化遗产做些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京剧 戏衣 穿戴规制 上下五色 NCS
下载PDF
苏州昆剧及其戏衣艺术的发展分期与特点
6
作者 张蓓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173,152,共3页
苏州昆剧戏衣艺术,同昆剧艺术一样,也经历了兴起、繁荣、衰弱和复兴四个阶段,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制。它的发展姑且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但更离不开昆剧艺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是从昆剧艺术的发展过程来讨论... 苏州昆剧戏衣艺术,同昆剧艺术一样,也经历了兴起、繁荣、衰弱和复兴四个阶段,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制。它的发展姑且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但更离不开昆剧艺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是从昆剧艺术的发展过程来讨论其戏衣艺术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昆剧 戏衣 服饰 艺术特点 历史发展 分期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义和团首领的戏衣
7
作者 路云亭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
早期义和团的首领多为流民、出家人、巫师和江湖艺人,这些人本身有表演潜质或程度不等地受到过表演训练,具有在公共空间施展表演才能的本领,其中很多首领为戏迷。戏衣具有划分行当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归属意味,流播于社会则兼具象征性和符... 早期义和团的首领多为流民、出家人、巫师和江湖艺人,这些人本身有表演潜质或程度不等地受到过表演训练,具有在公共空间施展表演才能的本领,其中很多首领为戏迷。戏衣具有划分行当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归属意味,流播于社会则兼具象征性和符号性社会功能,还有公共空间内特殊的仪式性功用,尤其是武戏的戏衣,对以尚武为天职的团民及其领袖来说,无疑是超凡武力的寄托物。义和团的法衣、旗帜同样具有模仿戏曲旗号、服饰的倾向。武戏戏衣对义和团民众的尚武行为及其首领的权力幻想产生过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首 武戏 戏衣 权力仪式
下载PDF
汉剧中八贴戏衣的穿戴规制与审美研究--以《柜中缘》为例
8
作者 李海兵 马蕾蕾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汉剧戏衣的研究一直处于戏衣的分类研究方面,例如研究将戏衣分为蟒袍、靠、褶子、帔、衣,而对戏剧行当的穿戴规制研究甚少。文章旨在以汉剧《柜中缘》中的八贴(花旦)行当刘玉莲穿戴规制为例,以此集中研...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汉剧戏衣的研究一直处于戏衣的分类研究方面,例如研究将戏衣分为蟒袍、靠、褶子、帔、衣,而对戏剧行当的穿戴规制研究甚少。文章旨在以汉剧《柜中缘》中的八贴(花旦)行当刘玉莲穿戴规制为例,以此集中研究八贴(花旦)行当戏衣的形制、颜色、图案、配饰、妆容,推衍出汉剧戏衣的穿戴具有程式化与类归性的审美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汉剧戏衣的美学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戏衣 柜中缘 八贴(花旦) 穿戴规制 审美
下载PDF
浅谈宗教纹样在昆剧戏衣中的运用
9
作者 张蓓蓓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年第6期164-165,共2页
中国戏曲服装纹样荟萃了我国传统纹样的精华,昆剧戏衣纹样也一样。随着秦汉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宗教纹样被民间广泛接纳,也就自然成了当时兴起的昆剧戏衣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
关键词 宗教纹样 昆剧戏衣 运用
下载PDF
数字赋能视野下苏州传统戏衣的保护与传承
10
作者 任婧媛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第6期5-6,共2页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苏州戏衣作为昆曲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图案纹样、色彩搭配都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苏州地区传统戏衣为例,通过建立服装版型和...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苏州戏衣作为昆曲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图案纹样、色彩搭配都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苏州地区传统戏衣为例,通过建立服装版型和服饰图案数据库,借助虚拟仿真设计等数字化手段对昆曲戏衣文物进行真实有效的三维复原,并提出戏衣服饰语言的智能转化、多平台媒介融合数字化推广体系的思路,深入分析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苏州地区传统戏衣的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苏州地区 戏衣保护 戏衣传承
下载PDF
昆剧戏衣中蟒袍的传统形制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月 王晓娟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9期62-63,共2页
该文作者观察和测量传统昆剧服装蟒袍,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分别选取男女两款蟒袍作为代表研究其形制结构,发现在昆剧衣箱中,蟒袍处于大衣箱中,其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门襟为肩开、盘领和侧摆(仅男蟒存在),男女蟒袍具有不同的形制结构、尺寸... 该文作者观察和测量传统昆剧服装蟒袍,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分别选取男女两款蟒袍作为代表研究其形制结构,发现在昆剧衣箱中,蟒袍处于大衣箱中,其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门襟为肩开、盘领和侧摆(仅男蟒存在),男女蟒袍具有不同的形制结构、尺寸数据等。深入研究昆剧戏衣中蟒袍的形制结构,对于我国传统戏剧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戏衣 蟒袍 形制结构 尺寸测量
下载PDF
戏衣蟒袍的制作技艺及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婧媛 《纺织报告》 2021年第8期110-111,共2页
文章研究了苏州地区戏衣蟒袍,以苏州剧装戏具厂蟒袍藏品为实物基础,通过走访苏州戏衣国家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及戏衣制作者,对其讲述和示范的蟒袍裁剪、缝制工艺进行图文记录、实验室复原,归纳分析了戏衣蟒袍的形制及制作技艺,在此基础上,... 文章研究了苏州地区戏衣蟒袍,以苏州剧装戏具厂蟒袍藏品为实物基础,通过走访苏州戏衣国家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及戏衣制作者,对其讲述和示范的蟒袍裁剪、缝制工艺进行图文记录、实验室复原,归纳分析了戏衣蟒袍的形制及制作技艺,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蟒袍的文化内涵,对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衣蟒袍 制作技艺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汉剧戏衣的艺术审美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恬 杨钰淇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汉剧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汉剧戏衣是汉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戏衣形制、纹样、工艺等方面的分析,传达汉剧戏衣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作用。汉剧用夸张、凝练、象征等形式呈现汉剧戏衣与众不同的艺... 汉剧是我国戏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汉剧戏衣是汉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戏衣形制、纹样、工艺等方面的分析,传达汉剧戏衣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作用。汉剧用夸张、凝练、象征等形式呈现汉剧戏衣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近年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渐涨,汉剧戏衣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展现其传统文化魅力,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剧戏衣 艺术审美 形制美 纹样美
下载PDF
传统色彩的“基因”——戏衣
14
作者 于健 《流行色》 2014年第12期76-81,共6页
任何一个地域的人群都有其固有的色彩审美取向,拥有特定的色彩体系,这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色彩体系是受自然环境、人群性格、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长期影响而形成的。作为我国传统色彩观念的代表之一。我国北方地区人群的传统色彩取... 任何一个地域的人群都有其固有的色彩审美取向,拥有特定的色彩体系,这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这种色彩体系是受自然环境、人群性格、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长期影响而形成的。作为我国传统色彩观念的代表之一。我国北方地区人群的传统色彩取向表现出色彩鲜明、色调饱和、反差对比、搭配多样、浅淡适当兼顾的总体特征。这种色彩观受到了当今外来色彩文化的挤压,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褪。而京剧艺术却以浓缩的方式,保留了这种传统的色彩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主体色谱。本文通过对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京剧戏衣进行了色彩分析,扑捉了京剧戏衣与我国北方地区人群传统色彩体系的契合性。京剧,已成为中国传统色彩观在现代生活中留存的载体,为我们的文化保持着传统色彩体系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色彩观 传统色彩体系 核心色谱 戏衣色彩 色彩搭配
下载PDF
基于青春版《牡丹亭》戏服的昆曲戏衣“世俗化”解析
15
作者 苏文灏 《服饰导刊》 2020年第4期74-79,共6页
[研究意义]昆曲戏衣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明代社会文化,其反映了明代“以服辨人”的等级化。因此,研究昆曲戏衣的“世俗化”特征,可溯源昆曲戏衣本质,拓展明代服饰研究的方向与范畴。[研究方法]文章以青春版《牡丹亭》为研究切入点,通过... [研究意义]昆曲戏衣的形成与发展植根于明代社会文化,其反映了明代“以服辨人”的等级化。因此,研究昆曲戏衣的“世俗化”特征,可溯源昆曲戏衣本质,拓展明代服饰研究的方向与范畴。[研究方法]文章以青春版《牡丹亭》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昆曲戏衣的相关史料记载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服装心理学研究视角,对昆曲戏衣的“世俗化”特征进行细化论述。[研究结果和结论]研究认为:在明代封建礼教式社会背景以及民间生活特征的融合影响下,昆曲戏衣呈现出了多元的社会文化符号。戏服基于不同角色的差异化设定,折射出明代社会通过服饰划分群体社会定位的作用;同时,戏服设计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明代封建社会伦理关系、信仰、礼教等方面的呈现,从服饰的角度还原了明代社会的基本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戏衣 戏服研究 戏服“世俗化”
下载PDF
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梅兰芳戏衣
16
作者 曹娟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第3期34-41,共8页
戏衣藏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多收藏中的一类,其中有一箱为梅兰芳先生的戏衣。这些戏衣藏品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篇文章分三个部分介绍馆藏梅兰芳戏衣的种类,藏品创作年代,演出年代等,某些戏衣是... 戏衣藏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多收藏中的一类,其中有一箱为梅兰芳先生的戏衣。这些戏衣藏品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篇文章分三个部分介绍馆藏梅兰芳戏衣的种类,藏品创作年代,演出年代等,某些戏衣是为特定的某一出戏而专门设计,制作精美图案考究。通过20世纪20年代梅先生的演出剧照与实物对照,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精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戏衣 京剧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针线法保护下苏州地区传统戏衣的修复研究
17
作者 任婧媛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1年第7期110-112,共3页
针线修复法作为一种可逆性的物理修复法,是利用各种型号的缝纫针和各种材质的缝线对纺织品文物破损部位进行支撑和加固,使文物的强度增加,纤维受到保护。苏州地区传统戏衣因长时间的穿着及储存方式的不当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脏污、霉变... 针线修复法作为一种可逆性的物理修复法,是利用各种型号的缝纫针和各种材质的缝线对纺织品文物破损部位进行支撑和加固,使文物的强度增加,纤维受到保护。苏州地区传统戏衣因长时间的穿着及储存方式的不当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脏污、霉变、绣线断裂等现象,作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戏衣,其修复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及田野调查苏州戏衣非遗传承人李荣森并走访民间戏衣手工制作老艺人,探讨了针线法保护下苏州地区传统戏衣的修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戏衣 历史 修复 针线法保护
下载PDF
传统京剧戏衣“帔”名实考
18
作者 滕雪梅 《服装设计师》 2019年第9期128-133,共6页
借助梳理戏衣“帔”的形制源流,考据京剧戏衣“帔”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厘清这二者之间的历史演变关系。戏衣“帔”来源于传统服装的典型样式“披风”,可追溯到隋代的“褙子”,作为传统服装的“活化石”传承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 借助梳理戏衣“帔”的形制源流,考据京剧戏衣“帔”名与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厘清这二者之间的历史演变关系。戏衣“帔”来源于传统服装的典型样式“披风”,可追溯到隋代的“褙子”,作为传统服装的“活化石”传承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近代,京剧行当字面书写“帔”字来表示,但保留了“p i”的发音,产生不为人知的错位,理清、理顺历史演变中的错位,可以更好地进行京剧剧装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戏衣 形制
下载PDF
解析苏州昆剧及其戏衣艺术
19
作者 朱建华 《丝路视野》 2019年第7期128-128,共1页
苏州昆剧的戏衣艺术与昆剧艺术一样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磨炼,才有了现如今昆剧艺术中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则,才让观赏者体验到不一样的昆剧艺术色彩。基于此,本文对苏州昆剧及其戏衣艺术进行详细解析,希望可以为喜欢昆剧的人们呈现出... 苏州昆剧的戏衣艺术与昆剧艺术一样经历了不同时期的磨炼,才有了现如今昆剧艺术中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则,才让观赏者体验到不一样的昆剧艺术色彩。基于此,本文对苏州昆剧及其戏衣艺术进行详细解析,希望可以为喜欢昆剧的人们呈现出不一样魅力的昆剧艺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昆剧 戏衣艺术
下载PDF
清宫戏衣上的吉祥图案
20
作者 卫崧 《紫禁城》 1999年第4期38-42,共5页
清宫戏曲活动十分盛行,几乎所有皇帝都乐于此道,那里舞台规模宏伟,服装道具考究,演出场面浩大,为戏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由此极大地推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戏衣8000余件,其中大多质地精良,做工细致,色泽艳丽... 清宫戏曲活动十分盛行,几乎所有皇帝都乐于此道,那里舞台规模宏伟,服装道具考究,演出场面浩大,为戏剧表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由此极大地推进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戏衣8000余件,其中大多质地精良,做工细致,色泽艳丽,纹饰华美,为民间戏班所无法企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祥图案 清宫戏 牡丹 装饰图案 龙纹图案 故宫博物院 戏衣 纹样 民间戏 《尚书·洪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