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脊柱手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矫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南 李其一 +1 位作者 吴志宏 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传统的脊柱侧凸手术方式主要为常规切口的开放手术,一般为矫形内固定手术,包括前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这些传统手术方式常可导致失血多、感染、切口疼痛等各种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微创脊柱手术(MISS)技术,其因失血量少、疼... 传统的脊柱侧凸手术方式主要为常规切口的开放手术,一般为矫形内固定手术,包括前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这些传统手术方式常可导致失血多、感染、切口疼痛等各种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微创脊柱手术(MISS)技术,其因失血量少、疼痛小、感染率低等优势而逐渐受到关注,目前MISS主要用于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但这种新技术仍无法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故其尚未成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常规方式。本文总结了MISS技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 成人脊柱侧凸 微创脊柱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文 李博 +5 位作者 周潇逸 杨明园 翟骁 赵颖川 陈自强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测量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探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近端交界角(PJA)是否>20°... 目的测量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探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近端交界角(PJA)是否>20°将患者分为PJK组和非PJK组。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躯干偏移(SVA)、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成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PJK组19例、非PJK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上端固定椎位置、下端固定椎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JK组患者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SVA、术前PT、末次随访时PT均大于非PJK组,术前SS、末次随访时SS均小于非PJ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参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K、末次随访时TK、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PT、术前SS是成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TK、末次随访时TK、末次随访时LL、末次随访时PT、术前SS是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后发生PJK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交界性后 成人脊柱侧凸 脊柱矢状位参数 骨盆参数
下载PDF
经皮骶前轴向腰骶椎间融合术(AxiaLIF)在成人脊柱侧凸长节段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易红蕾 夏虹 +2 位作者 韦葛堇 王超 梁琳君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6期502-504,共3页
成人脊柱侧凸的长节段融合手术中,腰骶段融合失败率较高。为了提高融合率,既往采用Galveston技术,改良luque-Glaveston技术,四棒技术,髂骨螺钉,和经第2骶骨翼骶髂关节螺钉等来进行加固。最近经皮微创骶前轴向腰骶椎融合术(Axialif)的应... 成人脊柱侧凸的长节段融合手术中,腰骶段融合失败率较高。为了提高融合率,既往采用Galveston技术,改良luque-Glaveston技术,四棒技术,髂骨螺钉,和经第2骶骨翼骶髂关节螺钉等来进行加固。最近经皮微创骶前轴向腰骶椎融合术(Axialif)的应用逐渐成为热门,现就Axialif在成人脊柱侧凸长节段脊柱融合术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特性,手术适应证及技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骶前轴向融合术 成人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
下载PDF
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4
作者 聂海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6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脊柱侧凸患者40例,采用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对矫正前后患者的矫形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脊柱... 目的:探讨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成人脊柱侧凸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脊柱侧凸患者40例,采用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对矫正前后患者的矫形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脊柱外观均得到明显矫正。其中脊柱侧凸的平均矫正率为62.5%, C7椎体CVSL由术前2.7 cm矫正为0.24 cm,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均确诊已获得躯干平衡。结论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能够实现较高矫正率的冠状面矫正,对于重建患者躯体平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 矫正结果
下载PDF
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失平衡的动态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尹佳 张珂 +3 位作者 马骁 李唐波 高瑞 周许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 目的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和失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失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步行15 min前后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两组步行15 min前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对每组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与其余矢状面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代偿组19例,其中女16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64.1±5.9)岁,BMI为(24.2±4.6)kg/m^2;失代偿组79例,其中女67例、男12例,平均年龄为(66.7±7.2)岁,BMI为(24.9±5.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前,代偿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失代偿组(Z=2.784,P=0.003),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小于失代偿组(Z=1.953,P=0.028;Z=3.815,P<0.01);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15 min后,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步行前比较,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增大(代偿组Z=1.718、P=0.043,Z=2.198、P=0.015,Z=3.875、P<0.01;失代偿组Z=1.842、P=0.031,Z=1.943、P=0.021,Z=2.917、P=0.002),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减小(代偿组Z=1.639、P=0.047,Z=3.624、P<0.01;失代偿组Z=1.812、P=0.039,Z=3.893、P<0.01);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胸椎后凸角也较步行前增大(Z=2.287,P=0.012)。代偿组、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均与骨盆倾斜角变化值呈负相关(rs=-0.519、-0.625,P=0.024、0.001),与骶骨倾斜角变化值、腰椎前凸角变化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值均呈正相关(代偿组rs=0.519、0.645、0.645,P均<0.05;失代偿组rs=0.625、0.407、0.407,P均<0.01)。结论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逐渐减弱或消失,骨盆及脊柱伸肌肌群的疲劳可能是代偿机制消失的原因。对于初次就诊时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骨盆倾斜角>20°的患者,建议在行走15 min后再次拍摄X线片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矢状面失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矢状面参数 矢状面失衡 影像学评估 步行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朱宝 张彦军 +2 位作者 杨镇源 郭培尧 李家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置钉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18例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置钉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18例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46~73岁,平均63.2±8.2岁。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36枚,根据辅助置钉方式分为两组,3D打印个体化导板组(3D打印组,11例,置入142枚椎弓根螺钉)和机器人辅助组(机器人组,7例,置入94枚椎弓根螺钉)。术后均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术前测量并比较顶椎旋转角、侧凸Cobb角;术后1周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所有椎弓根螺钉进行判断分类,对比两组患者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满意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打印组年龄(63.6±9.0岁)、性别(男/女:2/9)、平均置钉数量(12.91±3.83枚)、侧凸Cobb角(40.36°±11.82°)、顶椎旋转角(30.27°±7.25°)分别与机器人组[年龄(62.6±7.3岁)、性别(男/女:1/6)、平均置钉数量(13.43±3.60枚)、侧凸Cobb角(38.14°±12.84°)、顶椎旋转角(29.86°±9.6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长(354.29±53.73min vs.282.27±73.8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结果统计,3D打印组共置入142枚椎弓根螺钉,其中A类128枚,B类10枚,C类4枚;机器人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4枚,其中A类86枚,B类5枚,C类3枚;两组患者均未出现D、E两类;3D打印组置钉准确率(90.14%)及满意度(97.18%),分别与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91.49%)及满意度(96.8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3D打印组(36.36%)与机器人组(57.1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辅助置钉方式均可以协助脊柱外科医师进行ADS患者的精准置钉,但3D打印个体化导板置钉用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 3D打印导板 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7
作者 顾锦宇 季萍 +1 位作者 赵书杰 赵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HBL)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A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围术期失血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HBL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HBL)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A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围术期失血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HBL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间长、肌肉厚度大和接受异体输血是ADS患者HB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和术中使用保温毯是HBL升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针对上述HB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ADS患者的体温管理,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 脊柱手术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内科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希诺 海涌 +6 位作者 孙祥耀 关立 刘玉增 孟祥龙 王云生 韩超凡 张苡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的内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节段≥3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82例,其中男24例,... 目的: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的内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节段≥3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82例,其中男24例,女58例,年龄55~71(63.9±4.6)岁。根据有无内科并发症分为无内科并发症组(58例)和有内科并发症组(24例)。内科并发症包含肺炎、脓血症、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并发症和肾功能异常等。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侧凸Cobb角、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和矢状面垂直轴(SVA)等影像学差异。术前、术后4周、52周和104周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使用单因素分析对性别、年龄、BMI、术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以及吸烟情况、心脏病史、症状持续时间、手术固定节段数量、椎板减压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内科并发症的患者29.3%。高血压、糖尿病和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30.5%、20.7%和9.8%。术后并发症中感染14例(17.1%),心肺功能异常9例(11.0%),胃肠道疾病11例(13.4%),肾功能异常1例(1.2%)。无内科并发症组脑脊液漏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内科并发症组(19.0%vs 54.2%,P=0.001),术前两组影像学参数中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确定的独立危险因子包括BMI(OR 1.127,P=0.011),吸烟(OR 3.15,P=0.032)、住院时间(OR 1.16,P=0.047)和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OR 1.33,P=0.025)。内科并发症组的患者末次随访ODI、JOA评分和VAS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内科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史、糖尿病、吸烟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退变性脊柱 内科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桑龙 刘景新 +1 位作者 吴克第 蒋家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28-332,381,共6页
目的: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为术前风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性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进行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ADS患者,收集病史和... 目的: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为术前风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性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进行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ADS患者,收集病史和手术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效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2例患者,35例(21.60%)在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心脏病、合并贫血、手术史、术中神经减压、术中脊柱截骨、术前Cobb角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脊柱截骨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其中脊柱截骨同时是主要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结论:ASA分级≥2级和术中实施脊柱截骨是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识别危险因素有助于术前风险分层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 围手术期并发症 后路长节段固定 回顾性研究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手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陈泰龙 汤忠鑫 周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患者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脊柱后凸(PJK)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长节段椎体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98例ADS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影像资料。根据PJK定义,将其... 目的探讨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患者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脊柱后凸(PJK)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后路长节段椎体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98例ADS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影像资料。根据PJK定义,将其分为PJK组与非PJK组。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2组数据之间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JK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融合节段数、术前骶骨倾斜角、术前矢状面垂直轴、矢状面垂直轴减少值、术后近端交界角,为ADS患者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侧弯后路融合手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影像资料,在保证手术疗效与减少术后并发症之间达到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交界性脊柱 成人退行性脊柱 独立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各种类型脊柱侧凸的特点与手术治疗
11
作者 柯雨洪 周良安 +2 位作者 王义生 廖俊星 马元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侧凸治疗经验和技术进展。方法:从1990年3月~2004年5月手术矫治成人脊柱侧凸62例,男2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6岁;特发性侧凸36例,先天性侧凸5例,平均Cobb角72.5°;退行性侧凸21例,平均Cobb角45°。其中前路手...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侧凸治疗经验和技术进展。方法:从1990年3月~2004年5月手术矫治成人脊柱侧凸62例,男2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0.6岁;特发性侧凸36例,先天性侧凸5例,平均Cobb角72.5°;退行性侧凸21例,平均Cobb角45°。其中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4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3例。结果:平均随访68个月,术后平均Cobb角32°,胸椎及腰椎的平均矫正率分别为47%及84%。假关节形成并断棒1例,脱钩1例,均再次手术,未出现感染及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成人脊柱侧凸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较满意的矫正畸形效果,但主要目的是解除症状,钉棒系统手术的可靠性较高,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内固定 脊柱融合
下载PDF
成人脊柱侧凸分型方法与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守玉 朱锋 邱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9-803,共5页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应用影像学资料与(或)临床资料提出了多种用于规范成人脊柱畸形治疗策略的分型系统,旨在为更精确地比较不同类型成人脊柱畸形的治疗手段与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着重介绍几种成人脊柱侧凸分型系统,包括:成人退变...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应用影像学资料与(或)临床资料提出了多种用于规范成人脊柱畸形治疗策略的分型系统,旨在为更精确地比较不同类型成人脊柱畸形的治疗手段与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着重介绍几种成人脊柱侧凸分型系统,包括: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Faldni分型、SRS分型系统、Schwab分型、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Schwab分型系统,以及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冠状面失衡分型等。以探讨不同分型方法对手术策略的指导价值,以及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概述。由于成人脊柱侧凸在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表现、病理形态以及病理生理方面等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制定出一种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成人脊柱侧凸分型系统依然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分型方法 治疗
原文传递
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术近端固定椎的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军峰 李危石 +1 位作者 姜宇 孙卓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 对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长节段固定术(long-segment fixation,LSF)中近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ADS患... 目的 对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长节段固定术(long-segment fixation,LSF)中近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选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ADS患者LSF术中矢状面及冠状面UIV的选择策略、UIV选择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及近端交界性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PJF)之间的关系、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对UIV选择策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LSF治疗ADS可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对侧弯严重、伴有椎体旋转、矢状面严重失平衡的ADS患者应选择LSF。一般情况较差者,可融合至胸腰椎,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有利于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一般情况较好者,必要时可考虑融合至上胸椎,以期获得满意远期疗效。但在矫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选择下胸椎区(T9、10),以减少PJK、PJF等术后并发症。近年,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参考标志——冠状位第1反转椎来指导UIV选择,但还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研究表明,不同人种、不同生活习惯会导致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不同,进而影响UIV的选择。微创手术治疗ADS获得了满意疗效,但UIV选择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 LSF术中UIV选择策略目前尚未统一,UIV在矢状面上选择上胸椎、下胸椎还是胸腰椎,应综合考虑患者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全身情况等,同时需要结合冠状面上水平椎、中立椎、上端椎关系,以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成人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术 近端固定椎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如何以证据来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元哲 公伟权 张绍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409-4415,共7页
背景:大部分循证医学研究中都将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同时纳入,使得研究得到的证据存在一定的间接性,对结论的推广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目的: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的搜索与分析,对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 背景:大部分循证医学研究中都将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同时纳入,使得研究得到的证据存在一定的间接性,对结论的推广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目的: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的搜索与分析,对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做一综述。方法:第一作者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万方和中国知网中外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检索词:"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direct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minimal invasive surgery","adult scoliosis",并根据纳入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查后,整理分析固定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影像学改变。结果与结论:最终共纳入13篇文献。侧入路椎体间融合在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时,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冠状面畸形矫正效果明显,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同时也有融合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矢状面矫形效果有限等缺点。所以在使用此技术时,应使用神经监护,并且合并内固定技术已达到最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成人脊柱侧凸 退行性疾病 入路椎体间融合 植骨融合器 冠状面畸形 矢状面畸形 并发症 神经症状 矫形 治疗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希诺 海涌 +5 位作者 关立 孙祥耀 刘玉增 刘铁 王云生 韩超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3,共10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功能评分,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体重指数(BMI),术前合并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情况,吸烟情况,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OA评分、VAS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 stiffness disability index,LSDI)评分;与手术相关的参数,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融合节段、减压节段、骶骨融合、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截骨术、螺钉松动、断棒、脑脊液漏、假关节形成、再手术、术前与末次随访Cobb角、术前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末次随访时的PI-LL、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面垂直轴(SVA)。对比两组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PI、骶骨倾斜角(SS)、LL、PI-LL、胸椎后凸角(TK)、LL-TK、实际腰椎前凸角(RLL)、实际胸椎后凸角(RTK)、实际腰椎前凸角与实际胸椎后凸角匹配值(RLL-RTK)、上端椎坡度(UIVs)、上端椎倾斜角(UIVi)、SVA、UIV与C7垂线距离(UIVa)与UIV上终板前缘与椎体后缘垂线距离(UIVb)的比值(UIVa/b)。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然后再用SNK法进行多重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而非连续数据的统计学显著性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可疑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PJK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代入Logistics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确定PJK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检验(r)用于评估骨盆与脊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BMI、糖尿病、吸烟、末次随访ODI和LSDI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相关参数中,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骶骨融合、PLC损伤、再手术率、术前PI-LL、末次随访PI-LL和末次随访SVA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中,PT、SS、LL、PI-LL、LL-TK、RLL、RLL-RTK、UIVs、UIVi和UIV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参数包括性别、BMI、糖尿病、吸烟、LL-TK、UIVs、UIVa/b、PI-LL、骶骨融合和PLC损伤。再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S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 1.6,P=0.000)、吸烟(OR 3.1,P=0.016)、UIVs(OR 2.0,P=0.015)和PI-LL(OR 1.2,P=0.015)。在脊柱骨盆参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发现,SVA与UIVa/b、UIVs和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93,P<0.001)、(r=-0.66,P<0.001)和(r=-0.68,P<0.001);UIVa/b与UIVs及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63,P<0.001)和(r=0.-68,P<0.001)。结论:接受长节段PLIF的ADS患者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吸烟、UIVs和PI-LL。UIVa/b可以反映SVA情况和UIV倾斜情况,可作为发生PJK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近端交界性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矫形方法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兴 邱勇 +5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钱邦平 刘臻 郭倞 吕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后路矫形术和一期前路松解、Halo-股骨髁上牵引加二期后路矫形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影像学资料、Cobb角65°~90°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 目的:比较单纯后路矫形术和一期前路松解、Halo-股骨髁上牵引加二期后路矫形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影像学资料、Cobb角65°~90°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0例,年龄20~30岁,平均23.4岁。均为初次手术,术前无神经损害。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行单纯后路矫形术的14例患者为A组,行一期前路松解、Halo-股骨髁上牵引及二期后路矫形术的16例患者为B组。两组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年龄、性别比、侧凸类型相匹配。随访时间为12~72个月,平均4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侧凸矫正率和冠状面平衡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6.7±1.2h和24±18d,B组分别为9.9±1.4h和41±10d,B组均显著长于A组(P<0.05)。所有病例术后均无瘫痪、呼吸衰竭、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侧凸矫正率A组为(51.3±11.8)%,B组为(64.5±11.6)%,B组显著大于A组(P<0.05);胸椎后凸角、C7中垂线与骶骨中线的距离A组为20.6°±8.4°、1.32±0.65cm,B组为20.4°±6.7°、1.30±0.70cm,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侧凸矫正丢失率为(3.5±2.4)%,B组为(2.8±1.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中度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均可获得较好的畸形矫正,一期前路松解、Halo-双侧股骨髁上牵引可以增加侧凸Cobb角矫正率,但是存在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 前路松解术 Halo-股骨髁上牵引 后路矫形术
下载PDF
汉族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人群矢状面形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飞 朱锋 +4 位作者 孙旭 朱泽章 王斌 乔军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比较汉族人群中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方法:151例汉族成人IS患者及6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研究。151例成人IS患者中,男25例,女126例;年龄26.4... 目的:比较汉族人群中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方法:151例汉族成人IS患者及6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研究。151例成人IS患者中,男25例,女126例;年龄26.4±7.1岁,主弯Cobb角39.5°±16.4°(16°~102°);单胸弯41例,双胸弯11例,双主弯28例,胸腰弯15例,三主弯3例,腰弯53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胸椎后凸角(TK)、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及胸腰椎交界性后凸角(TJK)。比较成人IS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比较单胸弯与腰弯患者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各矢状面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成人IS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PI(46.3°±10.6°与46.0°±9.5°,P〉0.05)及LL(-53.3°±13.8°与-51.3°±9.0°,P〉0.05)大小类似,但前者TK偏小(19.7°±12.9°与27.8°±9.8°,P〈0.05),PT偏小(6.4°±8.2°与10.3°±6.3°,P〈0.05),而SS偏大(39.8°±8.8°与35.7°±7.2°,P〈0.05)。单胸弯及腰弯组IS患者的TK均小于正常人群(P〈0.05),而单胸弯、腰弯组间TK无明显差异(P〉0.05);单胸弯、腰弯组IS患者及正常人间的PI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胸弯组的TJK小于腰弯组及正常人群(P〈0.05),单胸弯组的LL大于腰弯组(P〈0.05),单胸弯组的SS大于正常人群(P〈0.05),而单腰弯组的PT小于正常人群(P〈0.05)。单胸弯组、腰弯组及正常人群中TK均与LL明显相关(P〈0.05),而LL又与PI、SS相关(P〈0.05)。单胸弯组及腰弯组中PT与TK、LL明显相关(P〈0.05),而正常人群中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成人IS患者的胸椎后凸偏小,同时骨盆有前旋趋势。PI在汉族成人IS患者与正常人间以及单胸弯与腰弯IS患者间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 骨盆形态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SRS-22简体中文版问卷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汪飞 孙旭 +5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王斌 乔军 伍伟飞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及影像学参数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SRS-22)量表简体中文版问卷评分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无支具及手术治疗史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SRS-22简体中文版的问卷调查。男17例... 目的:探讨临床及影像学参数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SRS-22)量表简体中文版问卷评分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无支具及手术治疗史的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SRS-22简体中文版的问卷调查。男17例,女92例;年龄19~40岁,平均24.8岁。冠状面主弯Cobb角16°~102°,平均37.3°。分析SRS-22各维度得分及亚总分与年龄、体重指数、主弯Cobb角及矢状面平衡间的相关性,并分别比较年轻(<30岁)与年长(≥30岁)、小角度(Cobb角<40°)与大角度(Cobb角≥40°)、胸弯与胸腰/腰弯以及男性与女性患者间SRS-22评分差异。结果:年龄与SRS-22亚总分、疼痛、心理状况及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分别为-0.35、-0.50、-0.31、-0.21,P<0.05);体重指数与疼痛得分负相关(r=-0.23,P<0.05);主弯Cobb角与SRS-22亚总分、自我形象及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分别为-0.31、-0.49、-0.30,P<0.05);矢状面平衡与功能维度得分负相关(r=-0.26,P<0.05)。年长患者SRS-22亚总分、疼痛及心理得分低于年轻患者(P<0.05)。大角度患者SRS-22亚总分、自我形象及功能维度得分低于小角度患者(P<0.05)。胸弯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维度得分低于胸腰/腰弯患者(P<0.05)。女性患者的疼痛维度得分明显低于男性(P<0.05),其余参数及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侧凸Cobb角、体重指数、躯干矢状面平衡可影响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SRS-22简体中文版问卷不同维度得分。胸弯患者自我形象及心理受侧凸的影响较腰弯患者更大,女性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低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 生活质量 脊柱研究协会22项(SRS-22)量表简体中文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拟手术建模:5年2次建模评估 被引量:4
19
作者 辛大奇 王国强 +7 位作者 汉迪 邢文华 付裕 祝勇 周洋 白贤明 贺晨阳 赵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5755-5763,共9页
背景: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成人脊柱畸形的疾患,手术矫形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时机以及手术矫形策略的选择却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挑战。目的:分别于5年前、后对同一位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志愿者进行脊柱... 背景: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成人脊柱畸形的疾患,手术矫形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时机以及手术矫形策略的选择却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挑战。目的:分别于5年前、后对同一位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志愿者进行脊柱有限元建模并模拟矫形手术,以了解该类型成人脊柱侧凸的疾病进展、脊柱和内植物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矫形术式矫形效果的变化,为该类型疾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典型的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志愿者1例为研究对象,男性,28岁,对该志愿者的脊柱进行连续CT扫描,将得到的原始图像导入至有限元软件中进行建模,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清理、优化后建立完整的包括胸廓结构在内的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分别进行有限元手术模拟,Case1:后路上端椎至下端椎双侧置钉、去除相应节段后路关节囊以达到关节松解的目的;Case2:后路关键椎置钉、去除相应节段后路关节囊进行关节松解;Case3:后路关键椎置钉、去除相应节段后路关节囊、松解前路侧凸处的胸椎;Case4:后路关键椎置钉、去除相应节段后路关节囊、松解前路侧凸处的腰椎;Case5:后路关键椎置钉、去除相应节段后路关节囊、松解前路侧凸处的胸、腰椎。5年后再次对该志愿者的脊柱侧凸进行有限元建模、模拟手术,以了解5年后该志愿者的疾病进展、脊柱和内植物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矫形术式矫形效果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在5年后建立的脊柱侧凸模型上,顺利完成了Case1-Case5手术矫形方案。各手术方案对胸椎侧凸的矫形率为56.8%,48.9%,49.8%,55.9%,57.0%,腰椎侧凸的矫形率为33.0%,36.9%,29.4%,30.0%,34.3%。Case3、5模拟手术矫形效果均较5年前下降明显,同时最大螺钉应力区域与最小螺钉应力区域均不同。②该Lenke3型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志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侧凸畸形发生增加,胸椎侧凸则无明显进展;5年后各手术方案对该志愿者胸、腰椎侧凸的矫形率以及矫形效果均下降明显,同时各术式下的螺钉应力最大区域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 远期随访 生物力学 椎弓根螺钉技术 脊柱矫形 骨科内植物 有限元分析 手术时机
下载PDF
Ponte截骨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建平 王传锋 +6 位作者 朱晓东 李超 陈超 易红蕾 杨长伟 白玉树 李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钉系统与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对行后路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A组19例)与行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B组32例... 目的探讨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根钉系统与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手术治疗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对行后路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A组19例)与行单纯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B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用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术后主弯矫正率分别为67.3%和52.1%,末次随访矫正率分别为65.9%和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弯矫正率及矢状面曲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onte截骨联合后路全椎弓钉系统三维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适用于主弯Cobb角>60°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提高侧凸矫正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缺点是增加了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 Ponte截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