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炮制方法对小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金明 肖艳辉 +1 位作者 邬静灵 王羽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小茴香为试材,利用蒸馏的方法提取6种茴香炮制品精油,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6种茴香炮制品的精油提取量为1.920~2.540ml/100g,其中酒浸和酒炒含量较高,盐...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小茴香为试材,利用蒸馏的方法提取6种茴香炮制品精油,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6种茴香炮制品的精油提取量为1.920~2.540ml/100g,其中酒浸和酒炒含量较高,盐炒和盐浸次之,而炒品和生品较低。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其中,酒炒炮制品的反式-茴香脑含量较多,盐炒炮制品柠檬烯含量较高。结论炮制方法不但影响茴香精油的提取率,而且影响精油成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炮制方法 精油 含量 成分比例
下载PDF
不同成分比例CIGS薄膜及太阳电池的快速退火(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芳 孙云 +5 位作者 王赫 张力 李长健 何青 李风岩 周志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88-2191,共4页
研究了110~180℃(2 min)下的快速热退火对Cu(In,Ga)Se2(CIGS)薄膜特性及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成分比例的CIGS(正常、富Cu、高Ga)电池来说,150℃,2 min的快速退火最利于电池性能及二极管特性的增加.其中,退火对富C... 研究了110~180℃(2 min)下的快速热退火对Cu(In,Ga)Se2(CIGS)薄膜特性及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成分比例的CIGS(正常、富Cu、高Ga)电池来说,150℃,2 min的快速退火最利于电池性能及二极管特性的增加.其中,退火对富Cu电池的开路电压Voc改善最大,这是因为快速热退火对消除部分CIGS薄膜中的CuSex有积极作用,从薄膜的电阻率有少量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Jsc有少量下降可以得到验证;而对于高Ga电池来说,填充因子FF的改善最大,这是因为高Ga样品的缺陷较多,退火会消除薄膜内部的部分缺陷,从而薄膜的迁移率及Jsc都有所提高,使得FF有较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薄膜太阳电池 成分比例 快速退火 二极管特性
下载PDF
改良血液成分比例在新生儿ABO溶血症换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定敏 赵庭鉴 +2 位作者 刘翠菊 徐云云 蒋海艳 《全科护理》 2011年第24期2172-217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症换血治疗时,输入不同比例血浆与洗涤红细胞,对换血治疗后新生儿的胆红素、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的影响。[方法]60例ABO溶血症需换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设置速度为:血浆100 mL/h+洗...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症换血治疗时,输入不同比例血浆与洗涤红细胞,对换血治疗后新生儿的胆红素、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的影响。[方法]60例ABO溶血症需换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设置速度为:血浆100 mL/h+洗涤红细胞100 mL/h;实验组设置的速度为:血浆70 mL/h+洗涤红细胞140 mL/h。[结果]两组换血后实验组HB、HCT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症换血若将"AB"型血浆和"O"型洗涤红细胞按不同的比例输入,能有效预防和纠正新生儿换血中及换血后贫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症 改良 血液成分比例 贫血
下载PDF
某核燃料研制中心放射性气溶胶中铀氧化物成分比例分析
4
作者 张露 王鹏 《辐射防护通讯》 2013年第5期27-29,共3页
对某核燃料研制中心放射性气溶胶中铀氧化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溶胶中铀氧化物主要为U3O8、UO2,二者占该研制中心大厅气溶胶中U总量的92%,同时提出了一点辐射防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放射性气溶胶 铀氧化物 成分比例分析
下载PDF
CT检查磨玻璃结节最大径、实性成分比例及CT值与肺腺癌分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符浩男 王芬 +2 位作者 樊树峰 陈盈 杨海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CT检查肺磨玻璃结节(GGN)最大径、实性成分比例及CT值在不同病理学分型肺腺癌中的最佳界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恩泽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肺腺癌GGN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原位腺癌26例,肺微浸润... 目的探讨CT检查肺磨玻璃结节(GGN)最大径、实性成分比例及CT值在不同病理学分型肺腺癌中的最佳界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恩泽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肺腺癌GGN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原位腺癌26例,肺微浸润性腺癌40例,肺浸润性腺癌6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各型肺腺癌GGN最大径、mGGN实性成分比例及CT值,ROC曲线分析GGN最大径、混杂GGN(mGGN)实性成分比例及CT值对肺腺癌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肺浸润性腺癌GGN最大径、mGGN实性成分比例、mGGN CT值均>微浸润性腺癌及肺原位腺癌(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肺微浸润性腺癌及肺浸润性腺癌间GGN最大径的最佳界值为0.90 cm,AUC为0.854,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750;mGGN CT值的最佳界值为-436.5 HU,AUC为0.689,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mGGN实性成分比例的最佳界值为0.333,AUC为0.714,灵敏度为0.711,特异度为0.667。结论GGN直径>0.90 cm,mGGN CT值>-436.5 HU且实性成分比例>0.333较有可能是肺浸润性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磨玻璃结节 实性成分比例 CT值 大小
下载PDF
成分血输注比例对急性创伤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杨海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72-0075,共4页
探析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成分血输注比例(血浆(FP):红细胞(RBC)分别为1:2、1: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190例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根据成分血输注比例分组,每组各95例,P:R=1:1的为观察组,P:R=1:2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比例输血... 探析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治疗期间,成分血输注比例(血浆(FP):红细胞(RBC)分别为1:2、1: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择190例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根据成分血输注比例分组,每组各95例,P:R=1:1的为观察组,P:R=1:2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比例输血的应用效果。结果 输血24h后,观察组凝血、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APTT、PT更短,INR水平更低(P<0.05),Hb、PLT、CD3+、CD4+、CD4+/CD8+更高(P<0.05)。下床与住院时间对比,组间差异小(P>0.05)。结论 P:R=1:1的成分血输注比例用于大出血患者,能强有力的控制患者凝血功能,将免疫功能控制在较高水平,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大出血 成分血输注比例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寇介丽 冯刚 +2 位作者 蒋浩 曹新超 马永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病理学类型将2011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0肺结节患者分为A组(35例)、B组(39例)、C组(65例)、D组(121例),其中A组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患者、B组为原位腺癌... 目的 :探讨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病理学类型将2011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0肺结节患者分为A组(35例)、B组(39例)、C组(65例)、D组(121例),其中A组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患者、B组为原位腺癌患者、C组为微小浸润性腺癌患者、D组为腺癌患者,现比较4组患者的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结果 :(1)4组研究对象单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构成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单纯磨玻璃结节构成比显著高于B组、C组、D组,B组患者单纯磨玻璃结节构成比显著高于C组、D组,C组与D组患者之间单纯磨玻璃结节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研究对象之间混合磨玻璃结节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患者实性结节构成比显著低于C组、D组,A组与B组患者之间实性结节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D组患者之间实性结节构成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组研究对象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显著低于C组、D组,A组、B组患者之间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肺结节实体成分比例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结节CT性质、实体成分比例与其病理学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实性结节或者实体成分比例较高,其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性质 实体成分比例 病理学类型
原文传递
高频加热对片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影响分析
8
作者 迟建国 刘杰 +3 位作者 刘勇 雷登文 李俊 刘嫣红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3期385-390,共6页
高频加热辅以真空处理可快速有效脱除受潮片烟中的多余水分,实现防霉养护处理。为探究高频加热防霉处理过程对片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片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频加热处理会使片烟中的氮碱类物质和钾的含... 高频加热辅以真空处理可快速有效脱除受潮片烟中的多余水分,实现防霉养护处理。为探究高频加热防霉处理过程对片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片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频加热处理会使片烟中的氮碱类物质和钾的含量下降,在烟叶温度升至50℃后更为显著,可调节片烟的氮碱比趋近于1,使得化学成分之间更加协调,钾含量的下降影响烟叶的燃烧特性和吸食口感。采用高频加热辅以真空对片烟进行防霉养护处理后的烟叶糖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3%左右,两糖比变化幅度小于0.005,糖碱比、两糖比变化幅度小于1.1,氯含量变化幅度为0.2%以内;烟叶的pH值基本不受高频加热影响。综上所述,设定片烟防霉养护处理最高温度在45℃时,处理后的片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较小,对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加热 防霉养护 片烟品质 成分比例
下载PDF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指标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于桂芬 翁文浩 +1 位作者 李汉华 周雄文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一般资料,根据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将其分为A(FP:RBC≤1:2,n=21)、B(1:2<FP:RBC&... 目的:研究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一般资料,根据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将其分为A(FP:RBC≤1:2,n=21)、B(1:2<FP:RBC<1:1,n=26)、C(FP:RBC≥1:1,n=20)三组,观察三组输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常规、止血率、存活率及血制品使用量。结果:较输血前比,三组患者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显著上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T、INR、APTT及FIB水平差异显著(P<0.05);C组输血后血红蛋白(Hb)水平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A、B组输血前后H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LT水平差异显著(P<0.05);三组28d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FP及冷沉淀使用量差异显著(P<0.05),RBC使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1:2<FP:RBC<1:1的比例进行成分输血能有效纠正重度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常规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 严重创伤患者 凝血功能 止血率 近期预后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孟良 李爱光 +2 位作者 田国欣 王媛媛 高凡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13-815,共3页
目的分析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纳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58例,随机进行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根据新鲜冰冻血浆(FFP)以及浓缩红细胞(CRBC)的比例不同,对... 目的分析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纳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58例,随机进行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根据新鲜冰冻血浆(FFP)以及浓缩红细胞(CRBC)的比例不同,对照组给予1∶2的输注治疗,研究给予1:1等比例成分的输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以及血压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在输血人均费用上较对照组更低(P <0. 05),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给予等比例成分治疗后,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加快凝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成分输血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 谢跃文 +1 位作者 夏洁 李江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83-83,共1页
目的:分析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0例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依据不同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实验组... 目的:分析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0例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依据不同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依据1:1的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而对照组患者依据2:1的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观察患者入院后血红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对比分析,无任何差异,但在临床治疗2-3天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与入院当天对比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给予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红细胞数量的控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比例成分输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指标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黎欢 郑应龙 杨鑫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4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比例存在差异时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率及近期预后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4至2018.8收治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结合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差异性,分为甲组(FP:RBC≤1:2)、乙组(1:2<FP:RBC<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比例存在差异时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率及近期预后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4至2018.8收治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结合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差异性,分为甲组(FP:RBC≤1:2)、乙组(1:2<FP:RBC<1:1)、丙组(FP:RBC≥1:1),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输血情况,并在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输血后,乙阻患者APTT、PLT水平改善效果更优于同期其他两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患K+水平经比较分析,差异均不明显(P>0.05);相比之下,丙组患者Ca2+水平最高,乙组最低,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8d时存活率指标比较上,甲、乙、丙组为86.7%、93.3%、96.7%,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当成分输血比例为1:2<FP:RBC<1:1,能更为有效的改善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常规水平,减少血浆输注量,有益于优化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成分输血比例 凝血功能 止血率 近期预后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裕鹏 黄同花 陈斌锋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5期1638-1639,共2页
目的:探讨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多发伤并发A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救... 目的:探讨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多发伤并发A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救治过程中行等比例成分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悬浮红细胞(RBC)、血小板(PCT),对照组在救治过程中行2:1:1比例输注RBC、FFP、PCT。比较两组血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休克纠正率、FFP和RBC输注量。结果:观察组输血后即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凝血块形成的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起始点及弧线所做切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α)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形成时间(K)、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纠正率、FFP输注量高于对照组,RBC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DCR方案能够改善多发伤并发ATC患者血压和凝血状态,减少RBC输注量,提高休克纠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比例成分输血 多发伤 损伤控制性复苏
下载PDF
Cu(In,Ga)Se_2材料成分对其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芳芳 何青 +4 位作者 李凤岩 敖建平 孙国忠 周志强 孙云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54-1958,共5页
利用三步共蒸发法制备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吸收层CIGS薄膜,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其成分比例与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电阻率为102~103Ω·cm之间,是Cu、Ⅲ族元素、Se配比较为合适的区域.载流子浓度在... 利用三步共蒸发法制备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吸收层CIGS薄膜,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其成分比例与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电阻率为102~103Ω·cm之间,是Cu、Ⅲ族元素、Se配比较为合适的区域.载流子浓度在1015~1016cm-3范围内,薄膜表面粗糙度是随着Cu/(Ga+In)比呈下降趋势,Cu越多,表面越光滑,当Cu/(Ga+In)比超过1.25以后,变化趋势逐渐减弱.当Cu/(Ga+In)比在1.0附近时,粗糙度处于30~60nm之间.在上述范围内,研制出转换效率为12.1%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薄膜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成分比例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治疗中的价值
15
作者 赖锦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8年第12期339-339,共1页
探究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A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常规比例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输注,为对照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1:1比... 探究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A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常规比例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输注,为对照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1:1比例比例输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国际化标准比率(IN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B大于对照组,其PT和INR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H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治疗中,使用等比例输血疗法能够有效维持其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化标准比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成分输血 严重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血红蛋白
下载PDF
MoS_xSe_(2-x)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块材的生长制备与表征
16
作者 邱俊 祝祖送 +1 位作者 张宇导 葛韶峰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针对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的研究需求,利用高温箱式炉进行各组分多晶的合成,并在高温三温区管式炉中,利用四氯化碲(TeCl_4)作为输运剂,采用气相输运法(chemical vapor transport,CVT)生长出MoS_xSe_(2-x)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块材.将所生长... 针对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的研究需求,利用高温箱式炉进行各组分多晶的合成,并在高温三温区管式炉中,利用四氯化碲(TeCl_4)作为输运剂,采用气相输运法(chemical vapor transport,CVT)生长出MoS_xSe_(2-x)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块材.将所生长出的块材利用机械剥离法进行剥离,并对剥离出的单层二维材料进行了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谱线检测,测得其混合成分对材料特征谱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成分材料的光致发光谱线由其组成各组分的谱线叠加而成,并且叠加时近似按混合成分比例代数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成分二维半导体 气相输运法 混合成分比例 特征谱线
下载PDF
禁售“三无”电子烟须加强平台监管
17
作者 颜遥平 《人民法治》 2023年第3期62-62,共1页
电子烟产生的气雾并非如商家宣传的一样只是健康无害的水蒸气,而是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门槛较低,普通人也能够调制不同成分比例的烟油,甚至成为贩毒分子作恶的工具。“三无”电子烟一旦泛滥,不仅危害人体健康,更会污染未成年... 电子烟产生的气雾并非如商家宣传的一样只是健康无害的水蒸气,而是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门槛较低,普通人也能够调制不同成分比例的烟油,甚至成为贩毒分子作恶的工具。“三无”电子烟一旦泛滥,不仅危害人体健康,更会污染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扰乱社会的安全与稳定。2022年,《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相继施行,皆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强制性国家标准 有毒有害物质 成分比例 平台监管 三无 未成年人 安全与稳定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三维体积因素预测肺腺癌的侵袭性
18
作者 郑皓 项萍 +2 位作者 郭艺帆 王军娜 王世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亚实性结节CT影像组学联合三维体积因素预测浸润性腺癌(IAC)和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CT表现为亚实性结节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242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 目的 探讨亚实性结节CT影像组学联合三维体积因素预测浸润性腺癌(IAC)和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CT表现为亚实性结节且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242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使用3D slicer进行整体结节及实性成分三维体积勾画并提取影像特征,标准化处理后通过F检验筛选最优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U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联合影像组学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两种预测模型效能.结果 IAC组的年龄、整体结节体积、实性成分体积、实性成分体积比例均大于AIS/MIA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实性体积比例及影像组学分数是预测肺腺癌侵袭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诊断两个模型中的AUC在训练队列中分别为0.836、0.854,在验证队列中分别为0.883、0.930,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联合诊断模型效能最佳.结论 随着实性成分体积的增加,肺腺癌的侵袭性将增强.基于CT影像组学联合实性成分体积比例对肺腺癌侵袭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实性结节 肺腺癌 三维体积 实性成分体积比例 影像组学
下载PDF
2005年与2010年大量输血患者临床用血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慧盈 赵玮 罗蔓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为制定大量输血患者合理成分输血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5年和2010年大量输血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情况,分析不同性别、血型、治疗结果的患者人均红细胞输用量,计算不同科室患者各血液成分搭配输注比例,比较输血后患者凝... 目的为制定大量输血患者合理成分输血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5年和2010年大量输血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情况,分析不同性别、血型、治疗结果的患者人均红细胞输用量,计算不同科室患者各血液成分搭配输注比例,比较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2010年较2005年总用血量增加,主要为血浆用量增加,红细胞用量减少;女性患者、AB血型患者人均红细胞用量低于男性患者和其他血型患者,死亡患者明显高于治愈患者,两年统计结果一致;不同科室选择各种血液成分应用比例不同,2005年红细胞∶血浆比例为7.9∶1.0,患者死亡率为21.62%,比2010年(红细胞∶血浆比例为2.1∶1.0,患者死亡率为4.44%)明显增高(χ2=4.9,P<0.05);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2005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比2010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P<0.05)。结论大量输血时根据病情制定合理输血方案,选择有效血液成分,可减少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红细胞 悬液 血液成分除去法 成分应用比例
下载PDF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建军 周成虎 程维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栅格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常规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栅格化的误差,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栅格化误差存在空间上的"此消彼长"现象。建议采用结构性栅格数据来改善栅格化误差分析,对误差作基于格网的量化计算,并标记在单元格上。它能有效地区分"此消"与"彼长"导致的误差,使面状要素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且容易进行误差的量化分析与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状要素 矢量栅格化 误差分析 比例成分 结构性栅格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