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指标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于桂芬 翁文浩 +1 位作者 李汉华 周雄文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一般资料,根据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将其分为A(FP:RBC≤1:2,n=21)、B(1:2<FP:RBC&... 目的:研究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一般资料,根据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将其分为A(FP:RBC≤1:2,n=21)、B(1:2<FP:RBC<1:1,n=26)、C(FP:RBC≥1:1,n=20)三组,观察三组输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常规、止血率、存活率及血制品使用量。结果:较输血前比,三组患者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显著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显著上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T、INR、APTT及FIB水平差异显著(P<0.05);C组输血后血红蛋白(Hb)水平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A、B组输血前后H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较输血前显著下降(P<0.05),且三组输血后PLT水平差异显著(P<0.05);三组28d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FP及冷沉淀使用量差异显著(P<0.05),RBC使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1:2<FP:RBC<1:1的比例进行成分输血能有效纠正重度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常规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 严重创伤患者 凝血功能 止血率 近期预后
下载PDF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指标止血率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黎欢 郑应龙 杨鑫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4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比例存在差异时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率及近期预后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4至2018.8收治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结合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差异性,分为甲组(FP:RBC≤1:2)、乙组(1:2<FP:RBC<1...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比例存在差异时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率及近期预后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4至2018.8收治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结合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差异性,分为甲组(FP:RBC≤1:2)、乙组(1:2<FP:RBC<1:1)、丙组(FP:RBC≥1:1),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输血情况,并在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输血后,乙阻患者APTT、PLT水平改善效果更优于同期其他两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患K+水平经比较分析,差异均不明显(P>0.05);相比之下,丙组患者Ca2+水平最高,乙组最低,但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8d时存活率指标比较上,甲、乙、丙组为86.7%、93.3%、96.7%,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当成分输血比例为1:2<FP:RBC<1:1,能更为有效的改善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常规水平,减少血浆输注量,有益于优化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成分输血比例 凝血功能 止血率 近期预后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孟良 李爱光 +2 位作者 田国欣 王媛媛 高凡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13-815,共3页
目的分析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纳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58例,随机进行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根据新鲜冰冻血浆(FFP)以及浓缩红细胞(CRBC)的比例不同,对... 目的分析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纳的创伤性凝血病患者58例,随机进行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根据新鲜冰冻血浆(FFP)以及浓缩红细胞(CRBC)的比例不同,对照组给予1∶2的输注治疗,研究给予1:1等比例成分的输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以及血压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在输血人均费用上较对照组更低(P <0. 05),差异显著。结论通过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给予等比例成分治疗后,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加快凝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成分输血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红 谢跃文 +1 位作者 夏洁 李江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83-83,共1页
目的:分析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0例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依据不同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实验组... 目的:分析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90例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依据不同比例成分输血治疗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依据1:1的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而对照组患者依据2:1的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观察患者入院后血红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对比分析,无任何差异,但在临床治疗2-3天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水平、血压以及静脉压水平与入院当天对比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给予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可实现对患者红细胞数量的控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比例成分输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裕鹏 黄同花 陈斌锋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5期1638-1639,共2页
目的:探讨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多发伤并发A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救... 目的:探讨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在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多发伤并发AT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救治过程中行等比例成分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悬浮红细胞(RBC)、血小板(PCT),对照组在救治过程中行2:1:1比例输注RBC、FFP、PCT。比较两组血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休克纠正率、FFP和RBC输注量。结果:观察组输血后即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凝血块形成的最大振幅(MA)、血凝块形成起始点及弧线所做切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α)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形成时间(K)、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纠正率、FFP输注量高于对照组,RBC输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例成分输血配合DCR方案能够改善多发伤并发ATC患者血压和凝血状态,减少RBC输注量,提高休克纠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 比例成分输血 多发伤 损伤控制性复苏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治疗中的价值
6
作者 赖锦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8年第12期339-339,共1页
探究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A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常规比例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输注,为对照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1:1比... 探究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AC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接受常规比例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输注,为对照组;另外31例患者接受1:1比例比例输注,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国际化标准比率(IN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B大于对照组,其PT和INR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H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ACT治疗中,使用等比例输血疗法能够有效维持其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及其国际化标准比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成分输血 严重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血红蛋白
下载PDF
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疗效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崔锐红 李俊杰 +1 位作者 陈实 尹文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配合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急诊创伤抢救室收治的ATC患者48例,治疗均采用DCR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CRBC)和新鲜冰冻血浆(FFP...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DCR)方案配合等比例成分输血治疗多发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ATC)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急诊创伤抢救室收治的ATC患者48例,治疗均采用DCR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CRBC)和新鲜冰冻血浆(FFP)剂量不同,把其中CRBC和FFP按照1∶1及2∶1输注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2组,A组按照1∶1比例输注,B组按照2∶1输注。回顾分析患者入院后第1、2、3天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压、中心静脉压(CVP)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天的H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与第2、3天Hb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天,2组患者的PT、INR、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之间在第1天与第2、3天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2、3天A组PT、INR、FIB、血压、CVP优于对照组(P<0.05)。在救治多发伤并发ATC患者时,等比例成分输血可维持相同Hb及血凝目标值而节约红细胞(RBC)的输注,从经济学角度A组较B组人均治疗费少。结论:DCR方案配合等比例成分输血对多发伤并发ATC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成分输血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