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元成因砂体连通性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1
作者 李晓宁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0,共6页
针对单元在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未能有效动用弱驱部位剩余油的问题,需要深化地质认识。通过单成因砂体识别及描述,将成因砂体模式划分为点坝、河道、决口扇、溢岸砂、泛滥平原5种类型,并进一步研究单成因砂体的叠置分布特征及连... 针对单元在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未能有效动用弱驱部位剩余油的问题,需要深化地质认识。通过单成因砂体识别及描述,将成因砂体模式划分为点坝、河道、决口扇、溢岸砂、泛滥平原5种类型,并进一步研究单成因砂体的叠置分布特征及连通性。在成因砂体识别的基础上,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经历长期开发,流线固定的厚层整装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以便制定下一步调整措施,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整装油藏 成因砂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营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特征及形成条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鑫金 刘惠民 +2 位作者 宋国奇 刘卫东 王小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5,共10页
运用最新的深水重力流理论开展系统研究,细分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类型,并建立各类型砂体的判识标准,探讨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发育一系列重力流成因砂体,砂体并非由单一流体形成,包含了塑性体... 运用最新的深水重力流理论开展系统研究,细分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类型,并建立各类型砂体的判识标准,探讨砂体展布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大型三角洲前缘斜坡发育一系列重力流成因砂体,砂体并非由单一流体形成,包含了塑性体、砂质碎屑流及浊流等多种流体的有序转化和多个岩相组合;根据纵向上序列组合的差异,可把重力流砂体类型划分为滑动成因砂体、滑塌成因砂体、碎屑流成因砂体和浊流;利用岩心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测井相和地震相等多角度对比可识别砂体类型;三角洲前缘斜坡重力流成因砂体的形成与展布受控于古物源、古沉积坡角、同沉积断层和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等因素,其中充足的物源是重力流砂体发育的物质基础、适宜的古坡角是重力流砂体有序展布的必要条件、同沉积断层下降盘是砂体发育的有利区,而基准面旋回变化决定了重力流砂体的纵向分布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斜坡 重力流成因砂体 质碎屑流 识别标志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萨尔图油田北三西区不同成因砂体储量分布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易小会 吴凤 +2 位作者 尹太举 和清堂 马晋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0-563,共4页
通过精细沉积相研究,统计了各小层微相比例,将萨尔图油田北三西区按沉积微相构成分为4种储层结构类型,即以河道相为主的A类、B类,以前缘席状砂为主的C类、D类。利用地质约束建模方法建立地质模型,以小层为单元,计算了不同微相的储量,并... 通过精细沉积相研究,统计了各小层微相比例,将萨尔图油田北三西区按沉积微相构成分为4种储层结构类型,即以河道相为主的A类、B类,以前缘席状砂为主的C类、D类。利用地质约束建模方法建立地质模型,以小层为单元,计算了不同微相的储量,并对储量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相结构储层中的储量分布不同,其储量结构各异在传统储量评价的标准上,考虑相结构对储量控制的因素,由评价结果认为,该方法能比较直观地表达出不同成因砂体的储量,为后期分析不同砂体的挖潜潜力提供定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储量分布 储量评价 成因砂体
下载PDF
苏北盆地李堡油田堡1块成因砂体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学慧 王晶 陈清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2,共5页
为解决李堡油田堡1块开采过程中注采对应关系不好的问题,运用储层构型分析法,将堡1块储层划分为五级层次:段、砂层组、小层、单砂体、成因砂体。运用标志层划分段,用旋回特征划分砂层组,运用较稳定泥岩隔层与岩性-厚度法划分小层,依据... 为解决李堡油田堡1块开采过程中注采对应关系不好的问题,运用储层构型分析法,将堡1块储层划分为五级层次:段、砂层组、小层、单砂体、成因砂体。运用标志层划分段,用旋回特征划分砂层组,运用较稳定泥岩隔层与岩性-厚度法划分小层,依据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面划分单砂体与成因砂体,最终完成堡1块成因砂体的划分与对比。结果表明,将储层划分与对比精细到了单砂体与成因砂体,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注采对应关系分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堡1块 储层构型分析法 成因砂体 划分与对比
下载PDF
基于河型演变模式的单一成因砂体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束青林 肖斐 丛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8,112,共3页
通常对河流相河型和单一成因砂体的研究,主要依据粒度分布、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等特征要素,但通过研究观测现代河流沉积,发现在河流层序演化的过渡阶段,不仅河道形式会呈现不同变化,而且也影响不同成因砂体交互出现。为此,在孤岛油田中... 通常对河流相河型和单一成因砂体的研究,主要依据粒度分布、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等特征要素,但通过研究观测现代河流沉积,发现在河流层序演化的过渡阶段,不仅河道形式会呈现不同变化,而且也影响不同成因砂体交互出现。为此,在孤岛油田中一区油井井间距和水井井间距为75 m、注采井距为150 m的密井网条件下,开展了利用河型演变模式指导曲流河、辫状河单一成因砂体对比和拼接的研究。通过建立辫状河—曲流河、曲流河—辫状河、辫状河—网状河、网状河—辫状河、网状河—曲流河和曲流河—网状河6种河型纵向叠置演变模式,确认Ng1+2砂层组为网状河沉积;通过建立标志层附近等高程对比、河道叠置砂体细分对比、河道砂体下切对比和侧向相变对比4种地层对比模式,开展单一成因砂体识别;结合矿场注采对应关系,建立了单一河道内部、河道—河道、河道—废弃河道—河道和河道—溢岸—河道4种成因砂体拼接类型,注采连通性因成因砂体拼接关系不同而存在差异,这种连通性差异主要控制特高含水期层内剩余油差异富集,据此通过指导井网调整流场转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水驱、化学驱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演变 单一成因砂体 河流层序演化 特高含水期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石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成因砂体类型和储集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川东 孟凡营 +4 位作者 安茂吉 林本立 田相贵 张乐 孟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4-216,共3页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微相分析认为石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成因砂体类型多样,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通过不同成因砂体的叠置关系的研究,认为石南21井区岩性油气藏头屯河组J2t2段砂体结构... 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沉积微相分析认为石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成因砂体类型多样,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通过不同成因砂体的叠置关系的研究,认为石南21井区岩性油气藏头屯河组J2t2段砂体结构为迷宫式结构;石南31井区岩性油气藏清水河组K1q12砂体为拼合板状结构,K1q11砂层组砂体类型结构主要为迷宫式结构。通过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及成因砂体与储集性能关系的研究,认为石南地区岩性油气藏储集性能最好的成因砂体类型为河口坝砂体,其次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成因砂体 储集特征 石南油气田
下载PDF
葡北油田葡Ⅰ油组三角洲前缘储层单成因砂体识别
7
作者 李伟 《内江科技》 2009年第6期88-88,5,共2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储层空间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主要集中于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以及河口砂坝构型特征的分析。本次在对葡北油田油藏空间构型研究的基础上,从结构层次划分、结构面识别以及如何判断单成因砂体方面对三角洲前缘水下...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储层空间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主要集中于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以及河口砂坝构型特征的分析。本次在对葡北油田油藏空间构型研究的基础上,从结构层次划分、结构面识别以及如何判断单成因砂体方面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窄薄砂岩空间构型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北油田 结构层次 结构面 成因砂体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不同成因砂体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军 张超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3,共4页
论述了利用测井资料分析不同砂体类型的一般原理,剖析了三种砂体的主要测井相标志,提供了河道砂体、滨岸砂滩、水下沙坝和三角洲砂体分析实例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相分析 成因 油气藏 测井资料
下载PDF
基于单成因砂体的三角洲前缘油水运动规律——以渤海湾盆地Z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韩雪芳 颜冠山 +2 位作者 刘宗宾 宋洪亮 王欣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在油田开发后期,通过解剖单成因砂体构型,可用于指导油水运动规律分析以及后续的剩余油挖潜工作。以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根据3种垂向分期识别标志(泥质夹层、含砾砂岩层和钙质夹层)和4种侧向划界识别标志(曲线形态差异、岩性差异、厚度... 在油田开发后期,通过解剖单成因砂体构型,可用于指导油水运动规律分析以及后续的剩余油挖潜工作。以储层构型理论为指导,根据3种垂向分期识别标志(泥质夹层、含砾砂岩层和钙质夹层)和4种侧向划界识别标志(曲线形态差异、岩性差异、厚度差异和水淹特征差异),将渤海湾盆地Z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Ⅰ和Ⅱ油组三角洲前缘沉积复合砂体划分为多个代表单一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的单成因砂体,并依据井间砂体厚度变化与砂体顶面角度二者之间较好的对数相关性,定量确定了单一砂坝砂体尖灭点。由此,重构了油田范围内复杂沉积中河口坝连片分布和水下分流河道交叉叠置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油藏其他动静态资料,认为单成因砂体质量差异是影响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单个朵叶体形成相对独立的流体单元,不同类型单成因砂体由于其质量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渗流能力和水淹特征,优质单成因砂体易形成优势通道并造成剩余油的富集。开展基于单成因砂体的油水运动规律研究,可为油田后期加密挖潜和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奠定必要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砂体 三角洲前缘 水淹规律 储层质量差异 剩余油 东营组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西233井区长7_2致密油储层成因砂体测井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玉江 王长胜 +3 位作者 周金昱 刘之的 张鹏 杨珺茹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30-534,556,共6页
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精准地识别成因砂体直接关系到提升有效储层的划分精度,也与压裂层段分级评价和优选相关。利用研究区岩心描述、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资料,在岩心和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长7致密油储层不... 致密油储层勘探开发过程中,精准地识别成因砂体直接关系到提升有效储层的划分精度,也与压裂层段分级评价和优选相关。利用研究区岩心描述、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资料,在岩心和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长7致密油储层不同成因砂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利用能够有效反映沉积特征的自然伽马测井,计算了砂体结构指数和自然伽马减小系数,基于提取的不同成岩相的砂体结构指数和自然伽马减小系数,创建了识别成因砂体的测井识别图版,进而对研究区140多口井长7_2段致密油进行了成因砂体测井单井识别,编制了主力层长7_2的成因砂体平面分布图。研究区长7_2目的层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细砂岩相,其次为浊积粉细砂岩相,而滑塌细砂岩相发育较少。该研究结果与生产动态较为吻合,可为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和压裂层位分级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致密油储层 成因砂体 西233井区 长7段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单成因砂体精细描述与水驱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修增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以海拉尔油田贝301区块为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南屯组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划分,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开展砂体精细刻画,将南屯组三角洲前缘沉积复合砂体划分为多套沉积微相的单成因砂体,并建立单成因砂体... 以海拉尔油田贝301区块为例,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南屯组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划分,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开展砂体精细刻画,将南屯组三角洲前缘沉积复合砂体划分为多套沉积微相的单成因砂体,并建立单成因砂体组合模型。研究认为: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及砂体的叠置方式会对水驱优势方向和注水强度产生影响,综合上述因素结合各区域水驱特征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明显改善了油藏的整体开发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该研究成果可以满足此类油田不同阶段生产动态分析及水驱调整的需要,为剩余油挖潜和开发综合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成因砂体 叠置关系 水驱特征 南屯组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中新统进积三角洲成因砂体叠置样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睿林 黄文辉 +2 位作者 胡广成 刘景彦 祝厚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62,共11页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中新统进积三角洲成因砂体叠置样式及空间演化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非构造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基于高精度成因地层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相类型、测井响应及地震特征,识别进积三角洲成因单元类型,根据其空间展... 南苏门答腊盆地J区中新统进积三角洲成因砂体叠置样式及空间演化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非构造油气藏的精细勘探.基于高精度成因地层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相类型、测井响应及地震特征,识别进积三角洲成因单元类型,根据其空间展布规律建立反映进积三角洲砂体结构的沉积模式,并提出三角洲砂体成因-结构分类方法和砂体叠置样式约束下的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区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分流河道间和前三角洲泥等5种成因单元.进积三角洲沉积初期发育单成因孤立砂体,可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多层薄砂反向断块-岩性圈闭;沉积中期以双成因叠加复合砂体为主、单成因孤立砂体为辅,可形成多层反向断块-岩性圈闭;沉积后期以多成因切叠复合砂体为主、双成因叠加复合砂体为辅,可形成多层复杂断块-岩性圈闭、块状地层不整合圈闭;从下到上呈单成因孤立-双成因叠加-多成因切叠砂体叠置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积三角洲 成因单元 沉积模式 成因-结构分类 叠置样式 南苏门答腊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
13
作者 王集 王峰 +6 位作者 戚林河 王斌 赵剑 吴静仪 肖云宵 徐明慧 黎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0-1395,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较好勘探开发潜力,但沉积环境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气藏连续性差,成因不明确,探讨这一时期内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对于该地区油气勘探及古地理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较好勘探开发潜力,但沉积环境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气藏连续性差,成因不明确,探讨这一时期内的砂体成因类型及发育模式对于该地区油气勘探及古地理重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粒度分析以及测井资料分析,系统开展了本溪组岩相及岩相组合特征研究,讨论本溪组砂体成因类型,揭示砂体展布规律与沉积演化过程,建立了本溪组的沉积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本溪组沉积期发育12种岩相类型。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潮道、潮坪(砂坪—混合坪)、潮汐砂坝、障壁砂坝、潮汐风暴—陆棚6种。其中,湖田段沉积期,华北板块南北两端处于小陆块初始碰撞拼接阶段,物源供给弱,不发育砂体;畔沟段沉积期,海平面快速上升,研究区东部地区被海水覆盖,南北物源体系进入盆地后,受到以大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砂体类型主要为潮汐砂坝砂体,同时发育小规模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潮道砂体和潮坪(砂坪—混合坪)砂体;晋祠段沉积期,南、北两个方向的造山作用增强,其中研究区北部物源供给充足,发育三角洲体系,三角洲砂体往盆内不断进积,发育规模较大,但受到以中小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中南部受到以大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主要发育潮汐砂坝砂体,西部临近中央古隆起水体相对较浅,受到了以中小潮差背景为主的潮汐作用改造,发育障壁砂坝砂体、潮道砂体和潮坪(砂坪—混合坪)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发育模式 岩相类型 本溪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曲流河沉积特征与成因砂体对比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彬滔 于兴河 +3 位作者 潘树新 谭程鹏 李顺利 张玉攀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2-1139,共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中段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其沉积类型尚存争议。通过头屯河组露头的岩相、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及剖面精细解释,识别出9种岩相和4种岩相组合,岩相组合类型在垂向上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剖面上侧积现象明显,为曲流河的点... 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组中段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其沉积类型尚存争议。通过头屯河组露头的岩相、岩相组合特征分析及剖面精细解释,识别出9种岩相和4种岩相组合,岩相组合类型在垂向上具有二元结构特征,剖面上侧积现象明显,为曲流河的点坝序列,证实头屯河组中段为曲流河沉积。实测结果表明,曲流河点坝的单期侧积砂体厚约为3~5m,宽约为90~120m,倾角约为5°;侧积泥厚约为50cm,倾角约为3°~6°。基于露头研究结果,探讨了曲流河侧积成因砂体"先单井识别、后井间预测"的对比方法及步骤,指出了关键参数的求取方法,为曲流河地下储层的精细构型表征提供了定量化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头屯河组 曲流河 成因砂体对比方法 沉积特征
原文传递
苏里格大气田多成因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谢庆宾 孙建 +5 位作者 陈菁萍 刘明洁 李洋 李进步 张吉 梁新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51,共12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河道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盒8段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的研究。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相标志研究表明,盒8下段为辫状河砂体,盒8上段为曲流河砂体,局部发育网状河砂体。岩性、岩相与砂体...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大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河道砂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盒8段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的研究。详细的岩心观察和相标志研究表明,盒8下段为辫状河砂体,盒8上段为曲流河砂体,局部发育网状河砂体。岩性、岩相与砂体的含气性的关系密切,含气砂体与砂岩中的粗岩相单元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粗岩相主要发育在高能辫状水道、心滩及曲流河下部边滩内。河道砂体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盒8下段发育高能辫状河砂体与低能辫状河砂体模式,盒8上段具有北部网状河、南部曲流河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二叠系石盒子组 成因河道 分布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底部砂体成因分析——砂岩型铀矿床预测的空间定位基础 被引量:106
16
作者 焦养泉 陈安平 +5 位作者 王敏芳 吴立群 原海涛 杨琴 张承泽 徐志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1-379,共9页
砂体的结构和规模因沉积体系的不同而异,它们对铀成矿贡献的差别很大。作者通过露头调查、钻孔岩心分析和砂分散体系制图,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下段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发现,直罗组底部砂体并非传统认识上的辫状河成因。实际上,... 砂体的结构和规模因沉积体系的不同而异,它们对铀成矿贡献的差别很大。作者通过露头调查、钻孔岩心分析和砂分散体系制图,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下段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发现,直罗组底部砂体并非传统认识上的辫状河成因。实际上,它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亚段。虽然两个亚段的物源和砂分散方向具有很好的继承性(北西—南东向),但成因完全不同。下亚段主要由辫状河体系和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构成,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构成了研究区的主体。上亚段主要由曲流河体系和(曲流河)三角洲体系构成,虽然(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也是研究区的主体构成部分,但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却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是湖泊向西北方向扩展的结果。正是由于上、下亚段成因的不同,导致了下亚段砂体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连通性,而上亚段砂体规模变小、非均质性增强。砂岩型铀矿勘探的实践证明,矿体主要聚集于下亚段砂体中。因此看来,上述认识可以用于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的总结和铀成矿空间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成因 岩型铀矿床 直罗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上三叠统延长组层序地层学与砂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自亮 朱筱敏 +1 位作者 廖纪佳 陈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延河等露头沉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不整合面、冲刷侵蚀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和湖泛面为重要的层序界面,并划分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及17个中期...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延河等露头沉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不整合面、冲刷侵蚀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和湖泛面为重要的层序界面,并划分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及1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延长期东、西两岸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部主要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体系;西南主要发育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成因、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成因、河口坝成因和滑塌浊积扇成因等4种类型。研究认为,随湖平面变化,在基准面升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A)与沉积物补给量(S)的比值(A/S)影响不同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的分布,并建立了沉积演化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三叠统 层序地层 成因
下载PDF
川南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文之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翔 罗洋 林小兵 李中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四川盆地南部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总体为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研究区内砂体十分发育,但砂体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本文以3条野外剖面、12口钻井岩心观察、83张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 四川盆地南部界市场—黄家场地区须家河组总体为一套三角洲→湖泊沉积,研究区内砂体十分发育,但砂体非均质性强、成因复杂。本文以3条野外剖面、12口钻井岩心观察、83张薄片鉴定以及扫描电镜和岩心物性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资料和认识,通过精细的沉积微相分析和储集砂体的剖面结构解剖,探讨川南须家河组储集矿体的成因及模式。砂体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单一河口坝砂体、滨湖砂坝砂体、浅湖砂坝砂体、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型河口坝砂体、河口坝与水下分流河道组合类型(包括"坝上河"和"河上坝")。系统研究了形成于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岩性结构特征的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储集性能。基于以上研究认识,建立了研究区砂体进积式和砂体退积式2种砂体成因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最有利储层发育的位置为河道的中下部,河口坝砂体的中上部;最为有利的储集砂体为砂体进积式下形成的叠置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坝上河",也是研究区今后主要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储集 成因类型 孔隙度 成因模式
下载PDF
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及储集砂体成因类型 被引量:26
19
作者 郭建华 刘辰生 朱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6,共8页
通过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地质综合研究,以及地面露头观察与实验分析,研究区内三叠纪反映湖平面变化的地层旋回性非常清楚。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三叠纪地层中可识别出7个Ⅰ型层序边界,相应地划分出6个Ⅰ型层序。总体来说,在层序内... 通过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地质综合研究,以及地面露头观察与实验分析,研究区内三叠纪反映湖平面变化的地层旋回性非常清楚。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三叠纪地层中可识别出7个Ⅰ型层序边界,相应地划分出6个Ⅰ型层序。总体来说,在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发育,它们构成了区内储集砂体的主体;而高位及湖侵体系域往往被上覆层序侵蚀,甚至剥缺。储集砂体的分布受层序格架的严格控制,主要储集砂体的成因类型包括低位早期的湖底扇沉积、低位晚期侵蚀沟谷的河流充填与滨湖沉积,以及高位期三角洲及滨湖滩、坝沉积。区域盆地格架研究表明,研究区三叠纪时期是位于库车前陆盆地系统的前隆及前隆后缘盆地的边缘,因此,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导致了区内十分明显的地层旋回,这种旋回性直接控制了砂体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成因类型 湖底扇 三叠系 阿克库勒地区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厚层砂体成因及油气运移通道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武仁 李熙喆 +2 位作者 张满郎 李晓革 盛日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4-508,共5页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砂体厚度大,沉积稳定,具有近物源区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特征。沉积物在形成时期,供应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须四段砂体自下而上由水退式、河道式和水进式3种不同成因类型...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砂体厚度大,沉积稳定,具有近物源区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特征。沉积物在形成时期,供应速率与可容纳空间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须四段砂体自下而上由水退式、河道式和水进式3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组纵向叠合而成,层序界面之上的河道式砂组为物性最好的砂体。河道式砂组与水退式砂组为沉积不整合接触,呈现镶嵌关系,对天然气的运移起到通道作用。同时,河道式砂组在平面上分布范围大,物性好,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向上的水进式砂组储层发生致密化变化,形成有利的盖层,使河道式砂组发育区成为川中天然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上三叠统 须四段 成因 河道 油气运移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