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晓宇 蒋潇锋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年第2期50-57,15,共9页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还处在摸索阶段,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在矫正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上还存在重大缺陷。本文从矫正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三个角度尝试探索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
关键词 成年犯 社区矫正 矫正项目
下载PDF
论当前外省籍未成年犯犯罪现状与趋势——以上海市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骞骜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年第5期22-24,共3页
近年来本市外省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呈现出的高发率、暴力化、犯因集中等特点与他们入所前的社会生存环境有较直接的关系,属于社会改革过程中的发展必然,并在服刑状态下表现出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和心理适应。随着社会综合改革所带来一... 近年来本市外省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呈现出的高发率、暴力化、犯因集中等特点与他们入所前的社会生存环境有较直接的关系,属于社会改革过程中的发展必然,并在服刑状态下表现出这一特殊群体的行为和心理适应。随着社会综合改革所带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差异,因户籍差异所带来的司法处遇不同和社会交互环境的变化将对犯罪的主体构成、恶性程度、方法数量等方成产生影响,尤其需要在当前包括政府及刑事司法等部门在内的多方面力量进行多层面的整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省籍 罪示成年犯 对策 成年犯
下载PDF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研究
3
作者 崔会如 《中国监狱学刊》 2006年第5期48-53,共6页
未成年犯行刑应坚持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以行刑社会化为基点,考察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其在法律可操作性,刑罚结构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设计应在整个刑事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整体的审视,一要刑法的严密化,二要刑事... 未成年犯行刑应坚持行刑社会化的理念。以行刑社会化为基点,考察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其在法律可操作性,刑罚结构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未成年犯行刑法律制度设计应在整个刑事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整体的审视,一要刑法的严密化,二要刑事执行法的操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一体化 成年犯 行刑法律
原文传递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未成年男性罪犯心理状况及应付方式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文凤 邱昌建 +5 位作者 路浩 孟雅婧 刘茜 赖琳 刘英斌 张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9-560,共2页
研究表明,结构式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的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Williams Life Skills Training,WLST)是由美国杜克大学Williams博士研发的一套缓解压力、减... 研究表明,结构式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的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Williams Life Skills Training,WLST)是由美国杜克大学Williams博士研发的一套缓解压力、减轻应激的自我实践体系,是高度结构化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项目,能有效改善多种心理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应付方式 心理状况 生活技能训练
下载PDF
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智 陈海赟 +3 位作者 王永杰 马瑜 李娜 付慧慧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6期45-48,共4页
采用信任他人量表、自尊量表等对294名未成年男犯进行测查。发现其在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及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对狱犯及狱警缺乏人际信任感。应从改进家庭教养方式、完善家庭功能入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积极营建狱内和谐人际关... 采用信任他人量表、自尊量表等对294名未成年男犯进行测查。发现其在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及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对狱犯及狱警缺乏人际信任感。应从改进家庭教养方式、完善家庭功能入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积极营建狱内和谐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信任以促进其改造和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家庭功能 人际信任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曾天德 龚瑛 何燕平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5期4-11,共8页
为考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生成机制,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81名未成年犯进行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可以"离校或辍学(14.2岁)&qu... 为考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生成机制,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81名未成年犯进行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可以"离校或辍学(14.2岁)"为分界点将其行为发展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概述为:校园违规(12.81岁)——游离社会(13.92岁)——违法犯罪(15.22岁);(2)未成年人在离校前大概两年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劣迹行为;在离校后两年左右因犯罪进入未管所;(3)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学习状况不良、同伴劣迹活动、家庭关系不佳、偷盗撒谎行为;(4)其内在心理机制,主要体现在爱与归属、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上,这两种需要无法满足而导致需要结构偏差和行为的负性转移,即积极寻求具有同类行为的同伴安慰,并以偷盗撒谎、同伴劣迹等行为表现出来,程度越发加深,最终导致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违法 发展轨迹 心理生成机制
下载PDF
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在未成年暴力犯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肖玉琴 张卓 +1 位作者 赵辉 杨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1715-1720,共6页
目的:由Wong和Gordon开发的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VRS-YV)属于目前罪犯风险评估中第四代暴力风险评估工具,能够有效评估青少年犯的暴力和再犯风险及一段时间后风险的变化。本研究旨在将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我国未成年暴力犯... 目的:由Wong和Gordon开发的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VRS-YV)属于目前罪犯风险评估中第四代暴力风险评估工具,能够有效评估青少年犯的暴力和再犯风险及一段时间后风险的变化。本研究旨在将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我国未成年暴力犯中并评估其信效度。方法:将量表翻译为中文并在原作者指导下发展出中文访谈提纲,以196名未成年犯为被试,对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评分者信度为0.90,校标关联效度分析表明,VRS-YV与PCL-YV的总分呈显著正相显著(r=0.77)。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VRS-YV的三因素结构(不良行为、人际攻击和家庭问题),可解释总变异的47.7%。结论:VRS-YV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暴力风险评估量表 信度 效度 成年暴力
下载PDF
未成年暴力犯的询证矫正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波 肖玉琴 +1 位作者 赖琳 吴明霞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8年第1期32-42,共11页
近年来,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起社会焦虑和广泛关注。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快速发展、心理急剧蜕变的“狂风骤雨”期,也是对未成年犯进行有效矫正的关键期,既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降低其再犯风险。循证矫正是为了提高矫正效果、... 近年来,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引起社会焦虑和广泛关注。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快速发展、心理急剧蜕变的“狂风骤雨”期,也是对未成年犯进行有效矫正的关键期,既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降低其再犯风险。循证矫正是为了提高矫正效果、降低再犯率而引进的一种新的矫正策略。研究基于循证矫正的理念和方法,对206名未成年暴力犯做风险评估,从中高风险组中选取18名进行随机对照组实验,其中对实验组实施心智化团体辅导。两组人员的前后测数据结果表明,心智化团体疗法对于降低未成年暴力犯的暴力风险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暴力 循证矫正 风险评估 心智化疗法
下载PDF
未成年暴力犯道德判断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玉琴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7期1748-1753,共6页
目的:通过林德道德判断测验来探讨未成年暴力犯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特点。方法:使用自评报告的方式,对66名未成年暴力犯和107名普通未成年进行林德道德测验。结果:未成年暴力犯的道德认知C分数显著低于普通未成年人,未成年暴力犯和普... 目的:通过林德道德判断测验来探讨未成年暴力犯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特点。方法:使用自评报告的方式,对66名未成年暴力犯和107名普通未成年进行林德道德测验。结果:未成年暴力犯的道德认知C分数显著低于普通未成年人,未成年暴力犯和普通未成年在阶段5的道德情感分最高。在阶段1和阶段2,未成年暴力犯与普通未成年人得分差异显著。结论:在道德认知上,未成年暴力犯显著低于普通未成年;在道德情感上,未成年暴力犯和普通未成年处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但与普通未成年相比,未成年暴力犯对阶段1和阶段2的认同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测验 成年暴力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犯刑罚执行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海亮 陈春阳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6-91,共6页
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转变未成年人犯的特点和刑罚观念,效仿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提供特殊司法保护。文章以《刑法修正案(八)》为主线,依据有关法律,结合司法实践,对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涉及的缓刑、减刑、假释... 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严峻,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转变未成年人犯的特点和刑罚观念,效仿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提供特殊司法保护。文章以《刑法修正案(八)》为主线,依据有关法律,结合司法实践,对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涉及的缓刑、减刑、假释和社区矫正等制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刑罚执行制度 建议
下载PDF
男性未成年暴力犯的冲突解决策略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关梅林 曹慧 张建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82,391,共2页
关键词 男性未成年暴力 冲突解决策略 一般社会信念 人际关系性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未成年暴力犯冒险倾向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肖玉琴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8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通过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RT)探查未成年暴力犯的冒险倾向。方法:对64名未成年暴力犯和35名普通未成年进行BART任务测试,未成年暴力犯还进行暴力风险量表(VRS-YV)评估。结果:未成年暴力犯的BART值(未爆破气球的平均充气数)显著... 目的:通过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RT)探查未成年暴力犯的冒险倾向。方法:对64名未成年暴力犯和35名普通未成年进行BART任务测试,未成年暴力犯还进行暴力风险量表(VRS-YV)评估。结果:未成年暴力犯的BART值(未爆破气球的平均充气数)显著高于普通未成年人,未成年暴力犯的BART值与其暴力风险量表中的成瘾行为因子和冲动性因子得分显著正相关。结论:未成年暴力犯比普通未成年人具有更高的冒险倾向,其冒险倾向水平与成瘾行为和冲动性高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险倾向 成年暴力
下载PDF
刑事成年犯法律援助现状之调查与思考——以4646宗基层刑事成年犯案件及相关人员问卷为研究蓝本
13
作者 邬耀广 周征远 《法治论坛》 2015年第4期185-200,共16页
律师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一方,律师的有效参与能保障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多数欠缺专业知识的刑事成年犯是需要律师帮助的,但在司法实务中,即使得到法援律师的帮助,倘若法援律师表现不专业,将难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 律师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一方,律师的有效参与能保障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多数欠缺专业知识的刑事成年犯是需要律师帮助的,但在司法实务中,即使得到法援律师的帮助,倘若法援律师表现不专业,将难以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探讨当前刑事成年犯法律援助的制度现状、法律援助在当前刑事成年犯辩护中的实际运行效果、刑事诉讼中的各参与主体如何看待这一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成年犯法律援助 调查 思考
原文传递
短程心智化干预对未成年暴力犯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济丹 吴明霞 +3 位作者 龙洲 赖琳 李杰 杨波 《心理学进展》 2020年第10期1529-1541,共13页
未成年人暴力犯是一个特殊群体,相关文献表明他们具有攻击性高、认知扭曲、自我控制力低、边缘人格特征倾向等共同心理特征,其暴力行为与心智化缺陷有关。研究目的:探究短程心智化干预对未成年暴力犯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18名男性... 未成年人暴力犯是一个特殊群体,相关文献表明他们具有攻击性高、认知扭曲、自我控制力低、边缘人格特征倾向等共同心理特征,其暴力行为与心智化缺陷有关。研究目的:探究短程心智化干预对未成年暴力犯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18名男性未成年暴力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共计16次的短程心智化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前后及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2次追踪研究,并收集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测评指标数据。结果:实验组未成年暴力犯在心智化水平和攻击性中的身体攻击维度干预效果显著。结论:心智化能够应用于未成年暴力犯的干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化 心智化干预 成年暴力 攻击性
下载PDF
未成年犯早期依恋、反社会人格与两类攻击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碧茜 杨波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6-204,共9页
青少年早期依恋水平是反社会人格倾向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未成年犯罪人的攻击行为又很大程度因反社会人格倾向所致。研究表明: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青少年其早期依恋显著低于无此倾向的青少年,并且其攻击水平显著高于非反社会人格倾向... 青少年早期依恋水平是反社会人格倾向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未成年犯罪人的攻击行为又很大程度因反社会人格倾向所致。研究表明: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的青少年其早期依恋显著低于无此倾向的青少年,并且其攻击水平显著高于非反社会人格倾向组;反社会人格倾向与青少年早期父母依恋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冲动性攻击、预谋性攻击呈现显著的正相关,青少年早期父母依恋与两类攻击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青少年早期依恋、反社会人格对于其攻击行为具有预测作用。父亲在儿童早期教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儿童日后的攻击行为的影响比母亲大,在今后的儿童教育中,父亲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规范自身的言行,以减少对儿童的负面影响。鉴于两类攻击的不同生物学根源和表现形式,应该对未成年暴力犯予以分类,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辅导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暴力 依恋 反社会人格倾向 攻击行为
原文传递
我国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素英 裴维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9-73,共5页
我国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和缓刑考察机构 ,缓刑在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犯上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以致我国对未成年人犯适用缓刑的比例远低于西方国家。为充分发挥缓刑在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犯上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借鉴国... 我国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和缓刑考察机构 ,缓刑在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犯上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以致我国对未成年人犯适用缓刑的比例远低于西方国家。为充分发挥缓刑在教育、改造未成年人犯上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应包括未成年人犯缓刑适用标准、未成年人犯缓刑考察机构和考察制度等。制定专门的比成年犯更宽缓的未成年人犯缓刑适用标准 ,对未成年人犯适用缓刑的条件作出明确、具体和较强操作性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缓刑制度 适用标准 考察机构 考察制度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学校和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调查研究--以湖南省2020年数据为样本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麟云 邓湘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63-66,共4页
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论文采用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调查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亲友涉嫌犯罪、学校道德教育是否到位等8个因素为有效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其中亲友涉嫌犯罪、... 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有重大影响。论文采用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调查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亲友涉嫌犯罪、学校道德教育是否到位等8个因素为有效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其中亲友涉嫌犯罪、能较容易的接触到黄赌毒等6个为危险因素,与教师关系和睦及学校道德教育到位为保护性因素。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适当增加学生留校时间,加强学校与执法部门的合作,从根本上降低未成年人游荡时间;对于有明显不法行为的未成年人,要建立附条件不起诉者的观察期制度加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LOGISTIC回归分析 学校和社会因素
下载PDF
正念训练对未成年男犯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18
作者 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正念干预课题组 毛新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第4期21-27,共7页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在未成年男犯心理矫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人。实验组接受8周正念训练,训练前后接受《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症状清单量表》(SCL-90)、《冷酷无情特质量表》(ICU)测试;...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在未成年男犯心理矫治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人。实验组接受8周正念训练,训练前后接受《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症状清单量表》(SCL-90)、《冷酷无情特质量表》(ICU)测试;对照组不接受训练,仅与实验组同时间接受前后测。结果:实验组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在后测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对于FFMQ不评判因子分,实验组后测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p<0.05),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后测无显著差异;实验组ICU麻木因子分在后测显著更低(p<0.05),对照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念训练能有效改善未成年男犯心理健康状况,能促进情感体验,对不评判和情感体验的接纳程度有积极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成年 心理矫治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对当前免、缓刑少年犯接茬帮教问题的思考
19
作者 狄世深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1993年第5期52-53,共2页
据最近一项抽样调查表明,1992年1月至1993年3月,上海长宁、南市、闸北、杨浦、虹口五个区的法院共判决免予刑事处分和缓刑的少年犯114名,其中:
关键词 免予刑事处分 成年犯 缓刑制度 自我控制力 检举揭发 人身危险 过失 劳改场所 短期自由刑
下载PDF
台湾少年犯罪为世界之首
20
作者 梁兆雄 《青年探索》 1988年第Z1期84-,共1页
1988年3月,在台北市青少年问题与对等研讨会上:“中央警官学校警政研究所”所长蔡德辉提出报告说,台湾地区12岁至18岁的少年犯罪升居世界首位。其比率是每10万少年有787人犯罪,超出联合国所统计的开发中国家少年犯罪21倍(每10万少年有3... 1988年3月,在台北市青少年问题与对等研讨会上:“中央警官学校警政研究所”所长蔡德辉提出报告说,台湾地区12岁至18岁的少年犯罪升居世界首位。其比率是每10万少年有787人犯罪,超出联合国所统计的开发中国家少年犯罪21倍(每10万少年有37人犯罪),比已开发国家超出5.9倍,(每10万少年有134人犯罪)。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开发中国家与高度开发国家的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以1982年为例,英国10岁至未满17岁少年犯罪人数,约占该年数度犯罪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西德青少年20岁以下犯罪总人数为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青少年问题 蔡德辉 中央警官学校 成年犯 罪原因 警政 疏离感 海度 三分之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