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被引量:28
1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黄保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0-594,共15页
将乐业地质遗迹划分为7种景型,10种景域,19种景段,32种景元,若干处典型地质遗迹实体。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地质时期及形成于该时期的典型岩溶地貌,将公园成景过程划分为:峰丛期、地下河和洞穴期、天... 将乐业地质遗迹划分为7种景型,10种景域,19种景段,32种景元,若干处典型地质遗迹实体。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地质时期及形成于该时期的典型岩溶地貌,将公园成景过程划分为:峰丛期、地下河和洞穴期、天坑期、现代岩溶作用期。而受构造运动多期由极强→较强→趋弱→平稳周期性演变的宏观控制和影响,及受气候因素、地层岩性和岩溶过程的具体控制和影响,产生不同的"构造—地表过程—气候"响应过程:(1)S岩溶地块,沿地表地下同时发育;(2)碎屑岩地块,多发育于地表;但两者的成景过程沿同一方向演变:各向分散独立成景→各向单一网络式成景→统一网络式成景。期间碎屑岩地块总是S地块的侵蚀基准面和排泄区域,相互制约和影响着各自不同的成景方向、强度和规模,与孤岛和大海间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过程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乐业地质遗迹的孤岛型成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成景机制 成景模式 广西 乐业
下载PDF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成景机制及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1 位作者 罗劬侃 罗书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7-476,共20页
本文将织金喀斯特分为8大类: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 本文将织金喀斯特分为8大类: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区域成景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织金喀斯特的形成演化,始于古近纪,以三处喀斯特区域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四个阶段:初始阶段(古近纪期间,喀斯特地层出露)→雏形阶段(分轴型离散岛屿式成景过程)→重要发育阶段(主轴型离散岛屿式与集合型岛屿式成景过程)→现代喀斯特阶段。期间,三个喀斯特区域产生不同的喀斯特响应过程:(1)织金洞区域,以织金洞地下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横向裂隙式岩溶水→地下河道→抬升形成化石洞穴/洞穴景观发育阶段/袭夺地表河(古新寨河)→地下河大规模发育→抬升形成化石洞穴/被袭夺阶段/→地下河小规模发育/洞穴景观发育等不同的地下岩溶循环发育阶段,形成了规模宏大的4层迷宫式化石洞穴系统—织金洞洞穴系统,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优美、独特,体量巨大,现代总体属于已停止发育的化石型洞穴喀斯特区域。(2)绮结河区域,以绮结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地表流水各向分散流动阶段→地表河阶段→地下河阶段→地下河改道/袭夺阶段→地下河大规模发育阶段→改道/明流与伏流交替阶段等不同的地表与地下岩溶交替循环发育阶段,峰丛、洞穴、峡谷、天坑、天生桥等地貌有序分布于河谷上或其两侧,协同共生,现代总体属于地表与地下喀斯特正在相互交替发育的区域。(3)东风湖区域,以六冲河的演变为主轴,历经持续、漫长、大规模、高强度的横向—纵向侵蚀、切割,峰丛、丘陵、象形山、单面山、峡谷有序分布于其上宽下窄的河谷上或其两侧,共生发育,现代总体属于正在发育的地表喀斯特区域。(4)整个公园,以三处喀斯特区域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为主轴,历经四个不同的喀斯特阶段,及各区域不同的喀斯特响应过程,形成独特的织金高原喀斯特景观群,现代总体上正在分区进行着三种不同的喀斯特过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分轴型、主轴型、离散型和集合型等四种岛屿式成景机制。同时,通过与相似、典型岩溶区域(如广西乐业、重庆武隆等)的成景模式进行对比,将织金喀斯特成景模式归纳为"相邻岛屿式成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成景机制 成景模式 贵州织金洞
下载PDF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景观地质成景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义忠 杨世瑜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0-272,共3页
本文分析对比了三江并流带黎明、罗古箐、石宝山三个丹霞地貌发育地区的景观特征 ,从地质学与岩石学的角度分析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地质条件 ,探讨景观的地质成景作用 ,总结景观的成景过程。研究认为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具有自身独... 本文分析对比了三江并流带黎明、罗古箐、石宝山三个丹霞地貌发育地区的景观特征 ,从地质学与岩石学的角度分析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地质条件 ,探讨景观的地质成景作用 ,总结景观的成景过程。研究认为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岩性和构造差异是不同丹霞地貌景观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 ;峰林景观差异因岩层厚度、节理发育程度、交错层理不同而不同 ;丹霞峰林或赤壁上的“变色瀑布”是裂面或层面之间岩层水渗出沿壁下淌的结果 ;龟裂纹景观形成严格受岩性和节理构造控制 ,其发育经过了成景初期、成景中期、成景晚期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并流带 丹霞地貌 景观特征 成景地质条件 地质成景作用 岩性 构造差异 旅游资源开发
下载PDF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系统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5
4
作者 郭福生 姜勇彪 +2 位作者 胡中华 刘林清 李虹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成景系统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它们在信江盆地内的空间位置相关,共同制约着不同位置上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及其景观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成景系统 演化模式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贵州思南石林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硕 李启文 +1 位作者 曾克峰 刘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58-364,共7页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 贵州思南石林目前正建设成为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长坝石林景区.本文通过石林的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及区域地质环境的调查,分析了石林的景观资源特征,并探讨了石林的形成条件和发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思南石林属溶洼边坡型石林,石林形态多样、个体高大且象形景观众多,加之石林生态环境良好,风光秀美,具有较高的观赏、科研和科普及开发价值.(2)思南石林以质纯层厚的下二叠统深色泥晶灰岩为主,并处于南东—北西构造应力带上,利于较高大石林的形成和保存;地貌上,石林发育在喀斯特单面山与溶蚀洼地之间的斜坡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动力条件导致石林形态和分布的差异;气候上,思南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以热带、亚热带温湿气候为主,为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外营力条件;此外,来自碎屑岩区的外源水侵蚀和下伏碎屑岩的隔水顶托作用为大面积石林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水环境条件.(3)石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海侵沉积、抬升剥蚀、构造变形、土下溶蚀和地表塑造5个阶段;其中地表塑造阶段是石林的成景时期,依据有关侵蚀数据计算得出石林成景时代约为30.04~45.06 ka,即晚更新世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林 喀斯特 资源特征 成景机制 贵州思南
下载PDF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成景背景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樊正烈 杜永麾 +3 位作者 熊星 江波 李胜丰 黄成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63-166,共4页
通过对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单体的大普查,将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概括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分析了不同旅游景观类型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并且概括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旨在为... 通过对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单体的大普查,将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概括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分析了不同旅游景观类型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并且概括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旨在为全县旅游规划与发展提供依据,以期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景背景 自然旅游资源 大普查 务川 贵州
下载PDF
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成景机制与开发保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帅 谢小平 +2 位作者 王芳 李冰 李佳丽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85-92,共8页
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气势恢宏,特征明显,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本文通过对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的位置分析、特征分析、景观类型分析,得到丹霞地貌成景演化图,得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是景区遗迹形成的构造原因;... 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气势恢宏,特征明显,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本文通过对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的位置分析、特征分析、景观类型分析,得到丹霞地貌成景演化图,得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是景区遗迹形成的构造原因;通过对景区丹霞景观定量和定性评价分析,运用计算机软件形成丹霞景观评价表,从而得到丹霞景观分级地位,对开发与保护景观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门关景区 丹霞地貌 成景演化 开发与保护
下载PDF
滇中富民县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与成景机制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余国 张帆 +4 位作者 周坤 周琛粟 王玉朝 王健 范凯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0-488,共9页
滇中富民县宝石洞岩溶地下河洞穴景观系统规模适中,洞内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洞中有宝(玛瑙),洞外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潜在的温泉资源,加上优越的交通区位,旅游要素集群度较高,具较高开发价值。文章根据宝石洞地区区域... 滇中富民县宝石洞岩溶地下河洞穴景观系统规模适中,洞内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洞中有宝(玛瑙),洞外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潜在的温泉资源,加上优越的交通区位,旅游要素集群度较高,具较高开发价值。文章根据宝石洞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地区区域地史演化特征,根据本次对宝石洞的实地探测成果,总结了宝石洞旅游地质特征,再结合前人对成景机制的探讨,从岩性、构造、水文地质、古地理和成景时代五个方面探讨了宝石洞景区的成景机制,指出多期次断层(破碎带)共同控制了宝石洞景观空间格局,岩溶作用始于燕山晚期,喜山期是宝石洞岩溶地下河洞穴系统的主要成景期,并对宝石洞中产出的宝石(玛瑙)成因作了初步的推断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河洞穴系统 旅游地质特征 成景机制 宝石洞 滇中富民县
下载PDF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潘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99-1503,共5页
黄山位于皖南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主要地质遗迹有花岗岩地貌、第四纪冰川和流水地貌等,是一个地质科学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多样的世界地质公园。文章从地层岩性、构造及外动力作用等方面对黄山地质遗迹资源成景机制进行... 黄山位于皖南山区,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主要地质遗迹有花岗岩地貌、第四纪冰川和流水地貌等,是一个地质科学内涵丰富、旅游资源多样的世界地质公园。文章从地层岩性、构造及外动力作用等方面对黄山地质遗迹资源成景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地质构造演化、岩浆作用和外动力共同作用是其主要成因。研究结果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地质地貌的演化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貌 黄山 地质遗迹 成景机制
下载PDF
珠峰自然保护区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成景过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露 覃建雄 管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基于近年来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景观资源调查,分析保护区南坡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系统,在喜马拉雅地质演化研究基础上,详细剖析5期成景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学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区地学景观资源完整连续... 基于近年来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景观资源调查,分析保护区南坡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系统,在喜马拉雅地质演化研究基础上,详细剖析5期成景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学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区地学景观资源完整连续,构成中喜马拉雅南翼地学景观大道,在青藏高原南斜面景观体系中独成一体.提出结合地学景观资源特色和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口岸优势,开展国际通道型旅游,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国际社会研究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景观 成景过程 吉隆-波曲峡谷 珠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景从窗成——初探漏窗两侧空间的成景要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光灿 黄荧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兼具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存在。迄今为止,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空间视线关系及其制作式样工艺等。漏窗的两侧空间成景机制方面还没有厘清。以此为研究重点,首先考察历史上"窗"的发展以及凭...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兼具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存在。迄今为止,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学、空间视线关系及其制作式样工艺等。漏窗的两侧空间成景机制方面还没有厘清。以此为研究重点,首先考察历史上"窗"的发展以及凭窗观"景"的观念演变,再结合留园的漏窗实例分析其两侧空间的类型、特点等,甄别漏窗之洞窗、花窗、花洞窗之不同设计成景效果,分析其要因和机制,以期对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启示和参考,发扬古典空间美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洞窗 花窗 花洞窗 成景 要因
下载PDF
元江彩色膏林景观生态特征及成景作用研究
12
作者 谢洪忠 杨世瑜 吴志亮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213,共2页
元江彩色膏林是一处独特的林柱状地质景观,有丰富的景观形态,生态环境具热带干热特征,影响成景的因素多样:近水平的产状;均处断陷盆地或高原山间沉积盆地,有深大断裂发育控制;地壳抬升有利于台地的侵蚀;垂直节理发育利于下渗与切割柱体... 元江彩色膏林是一处独特的林柱状地质景观,有丰富的景观形态,生态环境具热带干热特征,影响成景的因素多样:近水平的产状;均处断陷盆地或高原山间沉积盆地,有深大断裂发育控制;地壳抬升有利于台地的侵蚀;垂直节理发育利于下渗与切割柱体;流水扮演了雕塑师的作用。此外,在元江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膏盐渍化成景机制特别,形成膏盐泥状硬壳,保护了柱体,使之不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膏林 景观特征 成景机制 元江市
下载PDF
太白山核心自然景观及其成景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力宇 王珍 李怡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指出了太白山是秦岭造山带的主要山脉,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景观类型。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太白山综合研究,根据景观特征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提出了太白山核心自然景观主要划分为冰川遗迹景观、山地景观、植被景观和气象景观,并对其特征、分布、... 指出了太白山是秦岭造山带的主要山脉,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景观类型。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太白山综合研究,根据景观特征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提出了太白山核心自然景观主要划分为冰川遗迹景观、山地景观、植被景观和气象景观,并对其特征、分布、成因进行了系统性阐述,认为太白山成景作用主要与太白山花岗岩岩体、新构造运动、气候环境及第四纪冰川四大因子密切相关。此结果可为太白山整体科学研究、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阶段性进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观 成景作用 垂向分带 太白山
下载PDF
鄂西南岩溶旅游资源成因及成景模式分析
14
作者 徐松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84-88,共5页
以鄂西南丰富的岩溶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地质学、岩溶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地区广泛出露的可溶性岩层是物质基础,多期地质构造是控制条件,岩溶作用是成景过程的关键性因素,以及气候、地形和植被是外动力因... 以鄂西南丰富的岩溶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地质学、岩溶学和旅游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地区广泛出露的可溶性岩层是物质基础,多期地质构造是控制条件,岩溶作用是成景过程的关键性因素,以及气候、地形和植被是外动力因素.最后总结出了鄂西南岩溶旅游资源成景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南 岩溶作用 旅游资源 成因 成景模式
下载PDF
因地制宜 因境成景 扬州园桥设计启示
15
作者 马辉 马晗捷 《风景园林》 2005年第4期78-81,共4页
分析归纳扬州园桥的文献资料和具体实例,对园桥设计的文化背景、环境构成和理念理法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从“用地分析-环境构成-设计理法-空间审美”有机结合的园桥设计序列出发,重点分析其环境构成对园桥设计的基础作用,并运用建... 分析归纳扬州园桥的文献资料和具体实例,对园桥设计的文化背景、环境构成和理念理法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从“用地分析-环境构成-设计理法-空间审美”有机结合的园桥设计序列出发,重点分析其环境构成对园桥设计的基础作用,并运用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为“因地制宜因境成景”的园桥设计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桥设计 因地制宜 因境成景 环境构成
下载PDF
丹霞地貌岩体差异胀缩特征及其成景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伏伟 郭福生 杨安林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1-508,共8页
丹霞地貌的研究主要以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外动力条件等宏观方面为主,但这些因素是地质景观形成的普遍性因素,未能较好解释丹霞地貌景观个体特征差异性原因。龙虎山丹霞地貌区岩性物质成分复杂,种类较多。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岩体... 丹霞地貌的研究主要以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外动力条件等宏观方面为主,但这些因素是地质景观形成的普遍性因素,未能较好解释丹霞地貌景观个体特征差异性原因。龙虎山丹霞地貌区岩性物质成分复杂,种类较多。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岩体差异胀缩在丹霞地貌景观成因中的作用。选取研究区主要的6类物质成分岩块,在热、水、热-水三种条件下进行膨胀性试验,得出热膨胀率最大相差2.58倍,水膨胀率相差3.54倍,热-水膨胀率相差3.88倍。由于物质成分的差异性,当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时,岩体内物质发生差异性胀缩。这种差异性胀缩引起岩体表面细粒物、砾石脱落,形成凹凸形态,构成了丹霞地貌成景的基础元素。研究区胀缩引起的凹凸形态,主要形成"脸型""头型"和"身型"三类丹霞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膨胀试验 胀缩过程 成景作用
下载PDF
云南新奇岩溶景观类型及其成景地球化学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俊杰 耿弘 《云南地质》 1994年第2期216-221,共6页
根据大地构造特征及区域宏观地貌差异等因素,云南地学景观分为:滇西北登山探险高山峡谷;腾冲—瑞丽火山、地热、矿泉疗养;大理一永胜断陷湖泊;滇西南热带—亚热带中山峡谷;滇东南岩溶山原;滇中断陷湖泊及滇东北中山狭谷……等九... 根据大地构造特征及区域宏观地貌差异等因素,云南地学景观分为:滇西北登山探险高山峡谷;腾冲—瑞丽火山、地热、矿泉疗养;大理一永胜断陷湖泊;滇西南热带—亚热带中山峡谷;滇东南岩溶山原;滇中断陷湖泊及滇东北中山狭谷……等九个景观区。新奇岩溶景观,主要分布在上述景区内。新奇岩溶景观,按其成景形态组合分为:泉华台、洞型;泉华锥、冢型;泉华磨菇石、摇摆石型;泉胶石林型;钙华边石坝、瀑布群型及泉华观赏石等六种类型。分析了石花洞景区成景的地球化学背景,计算了该区“深成水”形成空间环境的pH值为8.7,Eh值为—46,与露头处相比,更趋于碱性与还原环境。从成景物质来源、泉华形成速度等方面探讨了成景模式。提出新奇岩溶景观的形成与演化,受泉水流量(速度)、矿化度、温度、地形、水动力条件、重力作用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与控制。台、洞型;泉华锥、型;泉华蘑菇石、摇摆石型;泉胶石林型;钙华边石坝、瀑布群型及泉华观赏石等六种类型。1.1泉华台、洞型由泉华造型而成的台坪、石洞,主要分布在腾冲—瑞丽火山、地热、矿泉疗养景观区的北部,固永石花洞及梁河囊采热水塘等地。台地分布在泉水漫流的斜坡地带,呈阶梯状下降,前缘陡坎之上生成洞穴。洞内鹅管、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景观类型 成景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千龟山丹霞地貌成景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车越新 杨海林 +2 位作者 刘威 谭松松 杨道闯 《价值工程》 2013年第27期316-317,共2页
针对千龟山独有的"千龟朝圣"丹霞地貌景观,从基础成景和主导成景两个方面分析其成景机理,研究总结认为垂直节理是形成龟背的前提和基础,冰川的冻融作用是千龟山形成的关键,差异风化是千龟山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千龟山 丹霞地貌 成景机理 龟背纹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与杭州西湖的形成及其成景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景岗 唐根年 李健 《浙江国土资源》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不仅来自于她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景观,更在于其美丽的西湖造就的一方水土.当我们徜徉于白堤,看着桃红柳绿,可曾想过,所有这一切,均得益于天工造化.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杭州西湖 西湖形成 成景分析 地质构造 地层 地域分类 沉降地区
下载PDF
林状风景地貌的成景构造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玉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1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构造在风景地貌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林状地貌(石林,石英砂岩峰林,桂林山水等)中的构造,提出了三类成景构造:容景构造、配景构造、制景构造。
关键词 旅游资源 风景地貌 成景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