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胎病理相关新基因F10与绒癌细胞系JEG-3成瘤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苏晓华 庞战军 苏桂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胎病理相关新基因F10与绒癌细胞系JEG-3裸鼠皮下成瘤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及RNA干扰技术,分别建立和筛选出F10基因稳定过表达及沉默的绒癌细胞系JEG-3。取SPF级裸鼠(4~5周龄)30只,随机均分为JEG-3 F10过表达... 目的:探讨葡萄胎病理相关新基因F10与绒癌细胞系JEG-3裸鼠皮下成瘤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及RNA干扰技术,分别建立和筛选出F10基因稳定过表达及沉默的绒癌细胞系JEG-3。取SPF级裸鼠(4~5周龄)30只,随机均分为JEG-3 F10过表达组、JEG-3 F10沉默组、JEG-3未处理组(n=10),分别接种F10基因过表达的JEG-3细胞、F10基因沉默的JEG-3细胞和未处理的JEG-3细胞株5×107个于颈背部皮下。接种后每3~4 d称量裸鼠质量观察,记录肿瘤发生时间,观察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绘制在体肿瘤生长曲线,计算各组裸鼠的成瘤率。结果3组的成瘤率均为100%(10/10)。JEG-3 F10过表达组、JEG-3 F10沉默组、JEG-3未处理组的成瘤时间分别为6.2±0.78、7±2.49、6.3±0.67 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781,P=0.468)。JEG-3 F10过表达组肿瘤的在体生长速度较JEG-3 F10沉默组、JEG-3未处理组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EG-3 F10未处理组肿瘤的在体生长速度较JEG-3 F10沉默组快(P〈0.05)。细胞接种5周后处死小鼠,取瘤组织称重,JEG-3 F10过表达组、JEG-3 F10沉默组、JEG-3未处理组肿瘤重量分别为571.1±221.10 mg、136.2±66.25 mg、354.5±116.23 mg,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F=21.199,P=0.000)。结论 F10基因与绒癌细胞系JEG-3的增殖调节有关,可增强JEG-3细胞系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癌 F10基因 JEG-3细胞 试验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温玉明 刘坤 +5 位作者 华成舸 潘剑 李龙江 陈绍维 王昌美 高庆红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4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不同表型的ACC-2细胞后,以裸鼠成瘤试验了解不同表型ACC-2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体外单细胞培养的ACC-2,仅有4.5%可持续分裂、增殖。CD44-和CD44+/CD24+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动物成瘤试验结果显示,CD44+/CD24-亚群的ACC-2细胞最低成瘤接种细胞数显著低于常规ACC-2细胞,CD44-和CD44+/CD24+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 CD24-细胞亚群。未分离的ACC-2细胞与CD44+/CD24-ACC-2细胞在与细胞分化、凋亡、黏连、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基因上存在差异。提示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ACC) 干细胞 免疫磁珠 成瘤试验
下载PDF
CD133作为结肠癌HT29细胞系干细胞特异性生物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雯雯 崔晓旭 +5 位作者 窦金霞 刘子艳 金健 梁佩芬 乔丽葵 高文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6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CD133作为结肠癌HT29细胞系干细胞特异性生物标志的可行性,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方法克隆形成试验于6孔板中按浓度梯度各接种50、100、200个经磁珠分选的CD133+或CD133-结肠癌HT29细胞,培养2~3周至肉眼可见的细胞... 目的研究CD133作为结肠癌HT29细胞系干细胞特异性生物标志的可行性,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方法克隆形成试验于6孔板中按浓度梯度各接种50、100、200个经磁珠分选的CD133+或CD133-结肠癌HT29细胞,培养2~3周至肉眼可见的细胞克隆时计数克隆数并计算克隆形成率;经磁珠分选的CD133+或CD133-HT29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侧腹部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绘制裸鼠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提取瘤体组织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133表达。成瘤率的比较应用Fisher’s Exact Test。结果克隆形成试验中,CD133+HT29细胞在各接种密度下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5.32%±3.56%、78.01%±3.79%、91.23%±4.23%;CD133-分别为20.05%±2.51%、35.19%±2.94%、44.33%±3.03%;同一接种密度下CD133+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CD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瘤试验中,CD133+HT29细胞高剂量组于第4天观察到移植瘤全部形成,HE染色呈典型结肠癌组织,RT-PCR检测到CD133表达。而等剂量的HT29 CD133-细胞至第5周仍无明显移植瘤形成。结论在结肠癌HT29细胞系中CD133可以作为鉴定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生物标志,为后续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细胞 结肠癌 干细胞 生物标志物 克隆试验 成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