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成盆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相博 袁剑英 +3 位作者 陈启林 王琪 李斌 孟自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应用地震勘探资料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柴达木盆地岩石圈结构特征和区域应力场资料,对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及盆地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确定。该盆地演化既受区域应力场及盆缘走滑断裂活动的控制... 应用地震勘探资料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柴达木盆地岩石圈结构特征和区域应力场资料,对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及盆地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确定。该盆地演化既受区域应力场及盆缘走滑断裂活动的控制,也受地壳深部活动的影响,其成盆动力学模式为深层伸展,浅层压扭。这一模式不但较好地解释了盆地的构造特征,而且较好地解释了盆地新生代沉积迁移规律,是对“大型拆离伸展—拉分盆地”成盆模式的补充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成盆动力
下载PDF
塔里木西北部乌什—柯坪—巴楚地区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成盆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根耀 李曰俊 +1 位作者 刘亚雷 赵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18,共16页
把柯坪断隆"还原"为塔里木板块的一部分,重塑了它与北邻的乌什地区和南邻的巴楚地区古生代 "分分""合合"的演化史,得到以下重要认识。(1)奥陶纪在乌什、柯坪和巴楚一间房地区发育以东西向的古吐木休克断... 把柯坪断隆"还原"为塔里木板块的一部分,重塑了它与北邻的乌什地区和南邻的巴楚地区古生代 "分分""合合"的演化史,得到以下重要认识。(1)奥陶纪在乌什、柯坪和巴楚一间房地区发育以东西向的古吐木休克断层为南界的台盆; 该断层的西段后期被柯坪塔格断裂(东西走向段)迁就利用,中—东段后期因被肢解而"消失"。(2)柯坪地区最西部中泥盆世已有海相沉积,晚泥盆世—石炭纪海侵不断向东扩展;因南天山洋的消减在柯坪—阿克苏—库车一线形成横贯塔里木北缘的石炭纪隆起带,使得塔里木中—北部上泥盆统—石炭系的沉积相有清楚的空间展布规律。(3)据同位素年龄值将柯坪地区东段玄武岩的时代更正为早二叠世,强烈火成活动造成的热隆升使该地区早二叠世即出现陆相沉积;塔西北的其他地区石炭纪末—早二叠世普遍发生海侵。(4)从与南天山洋和西昆仑洋耦合演化的角度简要探讨了塔里木西北地区古生代的成盆动力学背景,认为古生代有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的控盆和控相断裂发育并总结了其后期演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演化 奥陶纪台 海侵 隆起 活动 成盆动力 古生代 塔里木西北部
下载PDF
柴达木新生代成盆动力学过程及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管树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1-241,共21页
利用天然地震环境噪声成像研究柴达木盆地及邻区的岩石圈结构,利用工业地震剖面研究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成盆动力学过程与演化。柴达木盆地及邻区的岩石圈表现出向南和向北挠曲的特... 利用天然地震环境噪声成像研究柴达木盆地及邻区的岩石圈结构,利用工业地震剖面研究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成盆动力学过程与演化。柴达木盆地及邻区的岩石圈表现出向南和向北挠曲的特征。其中,东昆仑-可可西里地区地壳深度30-40km的低速层向北抬升,可与柴达木盆地内部深度15km左右的低速区相连接,反映了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向柴达木盆地的逆冲推覆作用,因此在岩石圈尺度上,柴达木新生代成盆动力学过程与前陆盆地是相似的,表现为构造负荷引起的挠曲沉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受控于柴西南和柴北缘两期冲断系统,柴北缘冲断系统形成于古新世-始新世路乐河-下干柴沟期,主要记录于祁连山山前、阿尔金山山前北段及冷湖和鄂博梁深层;柴西南冲断系统形成于早中新世下油砂山期以来,现今盆地南部的北西向构造带和盆地北部的冷湖和鄂博梁浅层构造都属于这期冲断系统。由于柴西南冲断系统的前锋构造已扩展至柴达木盆地北缘,并受到阿尔金山和祁连山的阻挡,缺少稳定的台盆区,因而使得柴达木盆地新生界不发育前陆盆地特有的楔状沉积结构。柴西南和柴北缘两期冲断系统的叠加,不仅使得柴达木新生代构造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有次序的分布,也使得新生代盆地呈现出开启到封闭的演化格局,从而对新生界油气生成和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动力 岩石圈 冲断系统 新生代 柴达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新生代隆升过程与油气成藏效应
4
作者 魏学斌 马新民 +4 位作者 杨梅 盛军 王铎 魏巍 施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英雄岭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内部最大的正向构造单元,构造带及周缘蕴育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针对构造带地质结构认识不清、初始隆升时间认识不统一、形成过程和机制不明确等问题,通过构造解析、构造演化、构造模拟、埋藏史与生烃史恢复等手... 英雄岭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内部最大的正向构造单元,构造带及周缘蕴育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针对构造带地质结构认识不清、初始隆升时间认识不统一、形成过程和机制不明确等问题,通过构造解析、构造演化、构造模拟、埋藏史与生烃史恢复等手段,以钻井和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以时间为主线,以构造活动期次为节点,以主干地震剖面为纲,以具体构造为目,从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揭示英雄岭构造带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成过程。研究表明:英雄岭构造带空间上具有南北分带展布、东西分段相接、垂向上下分层叠置的特征;新生代以来构造带演化经历了古近纪断坳、新近纪早期初始隆升和新近纪晚期—第四纪调整定型3个阶段,演化过程具有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次扩展的特点,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紧密相关;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特殊的盆地边界条件、内部结构和应力场变换可为英雄岭构造带成藏模式建立和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藏模式 成盆动力 英雄岭构造带 柴达木
下载PDF
苏北盆地构造特征及箕状断陷形成机理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安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 苏北盆地是典型的箕状断陷,具"坳(K2t—E1f)-断(E2d—E2s)-坳(N1-2y)"3层结构,分"裂陷、断-坳、断-翘"3种类型,历经3次抬升改造,是古近纪晚期的"残留盆地"。苏北盆地发育不同类型的断裂组合,北东、北西方向构造。文章探讨了箕状断陷形成机理,指出地层掀斜不可能通过"旋转"产生,大量的张性断层主要产生于先期逆断的盆地基底和力偶反向,箕状盆地是凹陷在同一方向上遭受拉张、裂陷和挤压、基底拱升交替作用时接受沉积或抬升削蚀的结果。而拉张和挤压的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两者的交替作用使中国东部在北西方向上形成张-压交替的"手风琴式"力学环境,从而造就了基底拱升式断-坳结合型箕状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盆动力 右行剪切 左行剪切 复杂小断块 残留 断陷 箕状凹陷 苏北
下载PDF
松辽盆地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区、沉积环境和原型盆地构造环境的反映 被引量:7
6
作者 闫全人 高山林 +5 位作者 王宗起 李继亮 肖文交 侯泉林 闫臻 陈海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0-500,共1页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其物源区控制,不同构造环境下的沉积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因此,可以运用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其物源区。
关键词 松辽 沉积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环境 成盆动力机制
下载PDF
盆地“原型”及其相关外延称谓与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池洋 王建强 +5 位作者 赵晓辰 黄雷 张东东 赵俊峰 邓煜 马奂奂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0-727,共8页
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著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 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著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982年给盆地"原型"(prototype)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盆地原型是指(某一地史阶段)一种地球动力机制(环境)形成的一个结构构造形式和沉积实体单元。(小型)简单盆地即为一个盆地原型,大型复杂盆地总是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原型。随时间发展,盆地原型的类型是变化的。盆地"原型"是朱夏学术思想和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专属性的具体科学内涵和术语符号。对盆地发育过程中原始状况未经明显改造的盆地,建议在不同语境中选用"原始盆地"、"原盆地"、"原盆"系列同义术语。盆地的原始状况,可涵盖与盆地形成演化和成藏(矿)作用各类相关内容的原始状况。对遭改造盆地的原盆和原型恢复难度大,因其形成作用多样、改造过程复杂、恢复的证据和结论多解性强。将原盆和原型恢复的要点概括为:寻觅证据、厘定属性、建模复原和重塑过程。这4方面工作彼此关联、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夏 地原型 成盆动力机制 原始 改造 恢复
下载PDF
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根耀 马力 +5 位作者 里群 梁兴 陈方鸿 梁江平 朱德丰 杨建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新生构造时注意基底/先存构造的影响,从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深入到含油气构造带的研究,从盆地的运动学研究发展到动力学(包括外动力和内动力)研究。在分析新生构造演化的2种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海相油气勘探的3类主要靶区。以新生构造的演化为主线,结合"源""运""聚""藏"的研究,借鉴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其它新思想,"盆""山"耦合将成为指导油气勘探尤其是海相油气勘探的创新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耦合 新生构造 继承性构造 超大陆旋回 成盆动力 含油气构造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山东东部早白垩世青山期穿地壳岩浆系统与热隆滑脱成盆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瑶琪 周腾飞 +6 位作者 马昌前 张振凯 董诗绘 辜洋建 尹兴城 李曼洁 梁文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73-3390,共18页
穿地壳岩浆系统模型是近年新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岩浆系统概念.聚焦山东东部早白垩世青山期穿地壳岩浆系统,在野外地质踏勘的基础上,结合火成岩年代学、断裂体系分布、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不同性质火山岩浆的时... 穿地壳岩浆系统模型是近年新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岩浆系统概念.聚焦山东东部早白垩世青山期穿地壳岩浆系统,在野外地质踏勘的基础上,结合火成岩年代学、断裂体系分布、大地构造学与地球化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不同性质火山岩浆的时空演化与分布特征.首先,在时间序列上,早白垩世青山期穿地壳岩浆系统,表现为酸性岩浆侵位-基性岩浆侵入-中性岩浆喷发的特征;其次,在不同的地壳深度,穿地壳岩浆系统有不同的表现,由深到浅,呈现岩基/岩株-岩脉岩墙-火山机构的变化;空间分布上,酸性岩体多位于古隆起区,火山机构沿深大断裂呈现串珠状分布.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发育特征指示了青山期岩石圈的构造特征:岩体自身近E-W向展布,说明岩体侵入时的中上地壳的断裂体系主要为近E-W向,而岩体整体上沿着NE-SW向分布,说明了更深部断裂体系主要为NE-SW向,控制了整个区域构造的发育.早白垩世早期(莱阳期)区域发育的浅层构造断裂系统为早白垩世晚期(青山期)的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发育提供了通道.早白垩世青山期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发育伴随着区域热隆-伸展-滑脱作用,在此过程中山东东部青山期盆地格局形成.花岗岩抬升速率初步计算的结果表明山东东部地区早白垩世青山期的热隆速率略快于2.7~4.1 mm/a,强烈的"热隆-伸展-滑脱"作用是同期沉积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东部 白垩纪 穿地壳岩浆系统 成盆动力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