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成纤PTFE对PP/CNT微孔注塑发泡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杜立强 贺建芸 +3 位作者 代海洋 申增强 曹俊伟 付俊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聚丙烯(PP)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CNT)为碳纳米填料,制备二元复合泡孔材料PP/CNT,并且,当CNT含量为1%时,复合微孔材料泡孔质量及电磁屏蔽性能均较好。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位成纤增强相,进行微孔注塑发泡成型,探究PP/CNT/PTFE... 采用聚丙烯(PP)为基体、以多壁碳纳米管(CNT)为碳纳米填料,制备二元复合泡孔材料PP/CNT,并且,当CNT含量为1%时,复合微孔材料泡孔质量及电磁屏蔽性能均较好。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原位成纤增强相,进行微孔注塑发泡成型,探究PP/CNT/PTFE三元复合微孔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制备了力学性能较好、对电磁辐射吸收率较高的微发泡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了PTFE微纤含量对PP/CNT/PTFE三元复合微孔材料注塑发泡泡孔形貌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该实验条件下PTFE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当PTFE含量为1%时,原位成纤效果较好,三元复合微孔材料的泡孔直径显著减小,电磁屏蔽性能从未添加PTFE时的12.6 dB提高至24.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成纤 微孔发泡 电磁屏蔽 聚四氟乙烯 三元复合材料
下载PDF
成纤相组成对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孙静 罗珊珊 +5 位作者 李剑 黄安荣 石敏 李娟 高成涛 段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4,共7页
通过在聚乳酸(PLA)中加入滑石粉及扩链剂(ADR-4468),然后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成纤相母粒,并采用自制的多级挤出拉伸装置制备了含有不同成纤相组成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机、... 通过在聚乳酸(PLA)中加入滑石粉及扩链剂(ADR-4468),然后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成纤相母粒,并采用自制的多级挤出拉伸装置制备了含有不同成纤相组成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PLA微纤复合材料。通过熔体流动速率(MFR)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及旋转流变仪对成纤相母粒的MFR及微纤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流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及ADR-4468含量的增加,成纤相母粒的MFR逐渐减小,当ADR-4468质量分数为0.7%时,M6-0.7母粒的MFR为1.9 g/10 min。随着ADR-4468含量的增加,形成的PLA微纤直径增大、长度明显减小,当ADR-4468含量为0.7%时,只有少量的PLA形成短状微纤。PLA微纤含量为10%时,PLA-10试样的拉伸强度最大,为53.8 MPa,是PBAT的1.49倍,但断裂伸长率大幅下降。随着PLA微纤含量增加,微纤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所有含PLA微纤的试样,其储能模量(G')均随角频率(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成纤相母粒中滑石粉含量的增加,试样的G'和复数黏度(η*)均减小,所有成纤相母粒中含有ADR-4468的微纤复合材料,其G'及η*均高于未含ADR-4468的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成纤 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下载PDF
PTFE原位成纤对PP/MWCNTs/PTFE复合材料发泡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靖柠 贺建芸 +4 位作者 申增强 曹俊伟 代海洋 杜立强 付俊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6,共7页
采用共混造粒和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原位成纤增强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PP/MWCNTs/PTFE)微孔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晶、流变、微孔发泡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与不加PTFE的PP/MWCNTs复... 采用共混造粒和微孔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聚四氟乙烯(PTFE)原位成纤增强的聚丙烯/多壁碳纳米管/聚四氟乙烯(PP/MWCNTs/PTFE)微孔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晶、流变、微孔发泡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与不加PTFE的PP/MWCNTs复合材料相比,PTFE的加入可以提高PP/MWCNTs/PTFE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增大储能模量,降低损耗因子;PTFE的加入可以改善PP/MWCNTs/PTFE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使泡孔密度增大,泡孔直径减小;相比PP/MWCNTs复合材料,当PFTE的加入量为1%(质量分数)时,PP/MWCNTs/PTF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7.5%,抗拉强度提高了21.1%,杨氏模量提高了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原位成纤 PP/MWCNTs/PTFE复合材料 微孔发泡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PBAT/PLA原位成纤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富玉 郭金强 +1 位作者 杨超永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6,共7页
将质量比为80/20的PBAT/PLA共混物在单螺杆挤出流延成型机中通过调控工艺条件(口模温度、拉伸速度)直接熔融共混制备PBAT/PLA原位成纤共混薄膜。结果表明,在较低口模温度时,随着拉伸速度的提高,PLA微纤细化程度加大,结晶度先提高后降低... 将质量比为80/20的PBAT/PLA共混物在单螺杆挤出流延成型机中通过调控工艺条件(口模温度、拉伸速度)直接熔融共混制备PBAT/PLA原位成纤共混薄膜。结果表明,在较低口模温度时,随着拉伸速度的提高,PLA微纤细化程度加大,结晶度先提高后降低,纵向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明显。在口模温度为150℃、拉伸速度为5.0 m/min时,共混体系中PLA成纤效果最明显;PBAT和PLA的结晶度最高分别为4.8%和23.7%;纵向拉伸强度达到29.8 MPa,比纯PBAT提高了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乳酸 口模温度 拉伸速度 原位成纤
下载PDF
对甲基苯甲醛改性煤沥青的原位成纤机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起浪 李铁虎 +2 位作者 郑长征 杨琴 单玲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1-294,共4页
 以对甲基苯甲醛为改性剂,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并对改性后煤沥青的原位成纤机制进行研究。采用FT IR和1H NMR对改性煤沥青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采用SEM对改性煤沥青的原位成纤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对甲基苯甲醛...  以对甲基苯甲醛为改性剂,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并对改性后煤沥青的原位成纤机制进行研究。采用FT IR和1H NMR对改性煤沥青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采用SEM对改性煤沥青的原位成纤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表明,对甲基苯甲醛能够与煤沥青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使煤沥青中的活性小分子交联形成大分子。此外,改性煤沥青中出现很多微纤,随着改性时间的增加,纤维直径越来越大,最后形成分布均匀且线性很好的纤维束。因此,经过对甲基苯甲醛改性后的煤沥青有望成为优质的炭材料基体前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甲基苯甲醛 改性 煤沥青 原位成纤 成纤机理
下载PDF
PE/PTT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形态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任曙霞 苏旺飞 黄象安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1,共4页
用挤出-熔体拉伸-淬冷法制得了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PTT)原位成纤增强纤维,以普通共混纤维作为对照,研究了挤出后熔体拉伸速度对PTT成纤形态和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成纤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在注塑样条中得到... 用挤出-熔体拉伸-淬冷法制得了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PTT)原位成纤增强纤维,以普通共混纤维作为对照,研究了挤出后熔体拉伸速度对PTT成纤形态和纤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成纤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在注塑样条中得到了体现。拉伸速度越大,液滴转化为纤维的数量越多,形成的微纤越多;但若拉伸速度过大,在本实验范围内,纤维强度反而有所下降;在注塑样条中,随着PTT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原位成纤复合材料 拉伸速度 成纤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的原位成纤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玲 黄锐 《塑料》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38,共2页
选用两种不同粘度的热塑性弹性体 (POE)增韧PP ,研究了粘度比对POE在PP中分散形态的影响 ,发现不论粘度比 >1或 <1 ,都能成纤。找到它的成纤规律 ,为建立形态与性能的关系打下基础。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增韧 成纤规律 聚丙烯 原位成纤
下载PDF
原位复合成纤增强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明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介绍了 2类原位复合成纤增强体系 ,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成纤机理、影响成纤的条件及组分间的相互影响 ;
关键词 聚合物 原位复合材料 成纤 液晶 增强 原位复合 成纤增强技术
下载PDF
PP/PET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24
9
作者 沈经纬 黄文艺 +1 位作者 左胜武 全成子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9,共7页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PP/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以不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研究了PET质量含量(Cm)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σt)及模量(E)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由0增至20%时,PET纤维数量增多,纤维直径及其分...  用挤出-拉伸-注塑法制得了PP/PET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以不拉伸的普通共混材料作对照,研究了PET质量含量(Cm)对PET成纤性和材料拉伸强度(σt)及模量(E)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m由0增至20%时,PET纤维数量增多,纤维直径及其分散性以Cm=15%为界先减少后增大;材料的σt、E在Cm=15%时有最大值,分别比纯PP提高约20%和70%。熔体拉伸时分散相液滴的聚结-形变成纤对PET相形态随Cm的变化起关键作用,分散相对基体增强效应与两相界面缺陷效应的相互竞争,纤维对基体增刚作用受纤维数量和细度的双重控制,分别是决定材料σt~Cm、E~Cm关系的支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丙烯 原位复合材料 成纤 增强效应
下载PDF
热塑性树脂共混物的原位成纤复合及其增韧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黎学东 陈鸣才 +1 位作者 黄玉惠 丛广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0-122,共3页
将尼龙6 作为分散相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通用热塑性树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发现尼龙6 在这些树脂中均能形成微纤。通过对聚丙烯/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发现微纤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基体的缺口冲击强度,无缺... 将尼龙6 作为分散相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通用热塑性树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发现尼龙6 在这些树脂中均能形成微纤。通过对聚丙烯/尼龙6 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发现微纤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基体的缺口冲击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表现一个最小值,拉伸强度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成纤 热塑性树脂 增韧 共混物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增容作用对PET在PP中原位成纤及增强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侯静强 周晓东 +1 位作者 周雷行 王秋峰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接枝极性官能团的聚丙烯为增容剂,在保持一定拉伸比的条件下,与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挤出。通过改变增容剂的用量,控制PET在PP中的形态结构。当增容剂含量为3%时,PET以纤维状分散在基体PP中,达到了较好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原位成纤 聚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增容剂
下载PDF
聚合物共混物的原位成纤复合 被引量:15
12
作者 黎学东 陈鸣才 +1 位作者 黄玉惠 丛广民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6-32,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原位成纤复合材料的研究成果,简要论述了原位成纤机理,介绍了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形态及形态分布、结晶熔融行为以及影响形态、性能的因素。
关键词 原位复合材料 成纤 聚合物共混物 共混物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芳醚共聚物的合成与成纤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敖玉辉 陈刚 +3 位作者 陈丽岩 孙阳阳 李连贵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共聚的方法将第三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中从而改善了二元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当第三单体添加量占二胺类单体物质的量总数达到40%时,制得的聚合物ηinh为2.5 dL/g,此时聚合溶液由凝胶体系变为透明均匀稠... 通过共聚的方法将第三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链中从而改善了二元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当第三单体添加量占二胺类单体物质的量总数达到40%时,制得的聚合物ηinh为2.5 dL/g,此时聚合溶液由凝胶体系变为透明均匀稠厚的浆液状态,这与X射线衍射(XRD)观察其结晶状态的结果相一致。利用红外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热重分析(TG-DTG)研究表明共聚物在460℃才开始分解,最大分解速率对应温度为545℃。通过沉析法结合扫描电镜对制得的共聚物进行成纤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共聚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H2O为30/70的凝固浴体系中具有良好的成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芳纶 热稳定性 成纤性能
下载PDF
柔性高分子原位成纤机理的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勇 陈桂兰 +1 位作者 杨军 李炳海 《塑料》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48,共6页
根据牛顿体系和粘弹体系中分散相粒子在流场中的形变和破裂理论 ,阐释了聚合物熔融共混体系中柔性高分子的原位成纤机理 ;并着重就相容性方面阐述了影响成纤的因素。
关键词 原位成纤 柔性高分子 共混 流场 相容性
下载PDF
分散相含量对HDPE/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安荣 韦良强 +4 位作者 罗筑 朱永军 秦舒浩 左晓玲 谭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9,共5页
采用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HDPE/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了分散相PA6含量对其在基体中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分散相PA6含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方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 采用熔融挤出-微纳叠层共挤制备了HDPE/PA6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通过SEM分析了分散相PA6含量对其在基体中的形态及分布的影响;讨论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分散相PA6含量对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方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中存在直径为2~5μm的纤维,当HDPE/PA6质量比为85/15时,微纤直径约为3μm,此时,与普通共混体系相比,原位成纤增强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了6.9%,拉伸模量提高了14.8%,冲击强度提高10.03%;随PA6含量的增加,原位成纤增强复合体系维卡软化温度明显提高,PA6质量分数为25%时比普通共混体系提高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改性 复合材料 原位成纤 力学性能 维卡软化温度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感染鸭胚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宇飞 程安春 +7 位作者 汪铭书 周伟光 文明 贾仁勇 袁桂萍 徐超 韩晓英 廖永洪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2-635,共4页
通过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DEV CH强毒株病毒核酸呈圆形颗粒状,直径35~45 nm,在胞核内常集中分布;病毒核衣壳呈圆形,直径90~100nm,在... 通过超薄切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DEV CH强毒株病毒核酸呈圆形颗粒状,直径35~45 nm,在胞核内常集中分布;病毒核衣壳呈圆形,直径90~100nm,在胞核和胞浆内都有分布;DEV核衣壳可根据所含核酸形态的差异分为空心核衣壳、内壁附有颗粒型核衣壳、同心圆形核衣壳和实心核衣壳;成熟的病毒粒子具有囊膜和皮层结构,呈圆形,直径150~300nm,存在于胞浆空泡内;DEV可在DEF中分别形成胞浆内和胞核内包涵体结构;伴随子代病毒在细胞内的出现,胞浆内还出现豆荚状、马蹄形、半圆形、圆形、同心圆形等与病毒发生有关的电子致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 形态结构 鸭胚成纤雄细胞
下载PDF
聚(L-乳酸)的成纤模压增强 被引量:8
17
作者 廖凯荣 卢泽俭 李洪权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用成纤模压法制备了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 2 50~ 2 80MPa和 1 70~ 1 85MPa的聚 (L 乳酸 )(PLLA)园棒 .由于PLLA对热的不稳定性 ,在模坯制备过程中 ,PLLA的分子量下降 65%~ 70 % ,但模压过程对分子量影响较小 .扫描电子显微镜 (S... 用成纤模压法制备了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分别为 2 50~ 2 80MPa和 1 70~ 1 85MPa的聚 (L 乳酸 )(PLLA)园棒 .由于PLLA对热的不稳定性 ,在模坯制备过程中 ,PLLA的分子量下降 65%~ 70 % ,但模压过程对分子量影响较小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显示PLLA模坯在模压过程中发生了取向形变并形成纤维结构 ,这是PLLA棒材的力学性能得以增强的主要原因 .差示扫描量热 (DSC)分析和X 射线衍射 (XRD)分析表明PLLA模压成棒后 ,PLLA的结晶熔点下降 ,微晶尺寸变小 ,而结晶度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成纤模压 增强 生物医用材料
下载PDF
PP/PA66原位复合材料的成纤性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经纬 黄文艺 左胜武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7-31,共5页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PP/PA66原位复合材料 ,研究了拉伸比 (λ)和增容剂用量 (Cg)对PA66成纤性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λ有利于成纤 ,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αk) ,拉伸强度 (σt)也有增益 ;增加Cg 不利于成纤 ... 用挤出 -拉伸 -注塑法制备了PP/PA66原位复合材料 ,研究了拉伸比 (λ)和增容剂用量 (Cg)对PA66成纤性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大λ有利于成纤 ,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αk) ,拉伸强度 (σt)也有增益 ;增加Cg 不利于成纤 ,导致αk 下降 ,但能改善界面粘结而使σt 明显提高 ;材料σt 和αk 分别主要受界面结构和纤维形态控制 ,决定了它们随λ和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聚酰胺66原位复合材料 拉伸比 增容剂 成纤 相形态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接枝架桥剂配比对PP/a-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龄贺 李贵勋 +1 位作者 管众 王经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2,97,共5页
用反应性单体与助反应单体不同配比(C/R)制得的特殊结构的反应性增容剂(SCRC)与尼龙66(PA66)反应性共混,制得活性PA66(a-PA66),再将聚丙烯(PP)与a-PA66原位成纤复合,即采用"后期增容"技术,制得了一系列PP/a-PA66原位成纤复合... 用反应性单体与助反应单体不同配比(C/R)制得的特殊结构的反应性增容剂(SCRC)与尼龙66(PA66)反应性共混,制得活性PA66(a-PA66),再将聚丙烯(PP)与a-PA66原位成纤复合,即采用"后期增容"技术,制得了一系列PP/a-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对其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SCRC时C/R过小,如2/8时,复合材料中PA66形成较均匀的微纤,但微纤与PP界面结合弱,综合力学性能不好;C/R过大,如6/4时,复合材料中PA66难以成纤,界面结合也弱,综合力学性能也不好;C/R为4/6时,复合材料中微纤的异形化程度最大,构筑成结合强的适度柔性界面,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NIIS)、拉伸屈服应力(TYS)、弯曲模量(FM)分别为原料PP的1.41倍、0.99倍、1.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66 原位成纤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LCP/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谦 王依民 +1 位作者 施胜华 朱卫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热致性液晶(TLCP)/聚苯硫醚(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TLCP微纤的形成将有效增强PPS基体的力学性能,并能优化纺丝工艺。考虑到实际纺丝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结晶过程,因而首先研究了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采用...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热致性液晶(TLCP)/聚苯硫醚(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TLCP微纤的形成将有效增强PPS基体的力学性能,并能优化纺丝工艺。考虑到实际纺丝过程是一个非等温结晶过程,因而首先研究了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通过非等温结晶方法研究了TLCP微纤对PPS基体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用Jeziorny模型描述了非等温动力学。研究表明,TLCP/PPS原位成纤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能够使用Jeziorny模型来描述。在共混过程中,TLCP微纤结构起到异向成核的作用,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此外,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挤出共混物表面形貌及共混纤维的TLCP微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PPS) 热致性液晶(TLCP) 原位成纤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