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胶质细胞瘤U87干细胞样细胞的培养及其代谢表型与成瘤能力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仇佳星 刘宇涵 +4 位作者 郭泓江 张迪雅 王钰铖 鞠瑞 郭磊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培养成胶质细胞瘤U87干细胞样细胞(U87 SLCs),检测其干性标志物的水平、线粒体呼吸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方法DMEM/F-12中添加B-27以及生长因子EGF和bFGF作为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培养U87 SLCs;悬浮培养U87 SLCs使用神经球培养法,贴壁... 目的培养成胶质细胞瘤U87干细胞样细胞(U87 SLCs),检测其干性标志物的水平、线粒体呼吸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方法DMEM/F-12中添加B-27以及生长因子EGF和bFGF作为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培养U87 SLCs;悬浮培养U87 SLCs使用神经球培养法,贴壁培养U87 SLCs通过在培养表面包被Matrigel基质胶实现;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培养物的干性标志物mRNA和蛋白质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培养物中CD133+细胞的比例;通过Seahorse实时细胞代谢分析检测细胞耗氧速率的变化;通过接种动物皮下移植瘤验证细胞成瘤能力的改变。结果干细胞培养基中的U87 SLCs在1周内即会成长为典型的细胞球形态,细胞球在培养过程中会不断增大;在贴壁剂合适的浓度下,U87 SLCs可以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完好地平铺贴壁增殖;CD133、nestin、OLIG2、CD44、CD15、整合素α6(ITGA6)等干性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在两种方式培养后与U87相比均显著提升(P<0.05),CD133和nestin的蛋白水平在两种方式培养后也均升高(P<0.05);U87 SLCs展现出了更高的线粒体储备呼吸能力(P<0.05);U87 SLCs能够以更少的接种细胞数形成更大的皮下肿瘤(P<0.05),U87 SLCs体内增殖更加迅速,具有更强的成瘤能力。结论U87 SLCs具有典型的干性特征,是一个良好的干性更高的肿瘤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细胞细胞 神经球 干性
下载PDF
HMGB1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涛 魏艳 +6 位作者 任春莹 王建峰 洖咏 罗文红 姚妮 王颖 孟喜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蛋白(HMGB1)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9 L胶质瘤细胞颅内接种Wistar鼠构建同源GBM模型。建立GBM模型鼠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GBM+Saline(n=20),GBM+Ad(n=20),GBM+Ad+Gly(n=20)。10 d后对GBM+Ad...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蛋白(HMGB1)在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9 L胶质瘤细胞颅内接种Wistar鼠构建同源GBM模型。建立GBM模型鼠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GBM+Saline(n=20),GBM+Ad(n=20),GBM+Ad+Gly(n=20)。10 d后对GBM+Ad组鼠进行Ad-TRAIL感染(8×107pfu/5μl),GBM+Ad+Gly组鼠进行Ad-TRAIL感染和甘草酸(Glycyrrhizin)喂养(稀释于氢氧化钠,100 m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连续喂养10d),GBM+Saline组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采用ELISA测定体内和体外HMGB1的含量水平,TUNEL法测定细胞的凋亡,免疫细胞组化(ICC)检测HMGB1的表达。结果 HMGB1在GBM+Ad组中的血清含量为5.540±0.054 ng,显著高于GBM+saline组的0.0060±0.004 ng(P=0.0001);GBM+Ad+Gly组中HMGB1血清含量(0.07±0.016 ng)显著低于GBM+Ad组(P=0.04);GBM+saline组的HMGB1血清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免疫细胞组化实验中,HMGB1在GBM-Ad组中呈高阳性表达。体外检测中,GBM+Ad组中HMGB1浓度(77.505±1.196 ng)高于GBM+saline组(8.623±0.052 ng)(P=0.0003);GBM+Ad0组中HMGB1浓度低于GBM+salin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Ad-TRAIL感染GBM原代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发现,GBM+Ad组的细胞死亡率为(78.91±0.17)%,显著高于GBM+saline组(18.29±0.73)%(P=0.0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MGB1含量水平与细胞死亡率呈正相关,R2=0.9976,P<0.0001。GBM+saline和GBM+Ad+Gly组鼠在第12天开始出现死亡,在第24天和第25天全部死亡;而GBM+Ad组在第16天开始出现死亡,在第40天时有50%(5/10)长期存活。结论HMGB1在GBM治疗中高释放,且其浓度与细胞凋亡正相关。HMGB1是GBM的治疗靶点,并且是检测腺病毒治疗或免疫治疗GBM疗效的潜在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鼠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 高迁移率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 甘草酸
下载PDF
治疗顽固性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的新药——替莫唑胺 被引量:20
3
作者 杜小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商品名Temodar)用于治疗成人顽固性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于1999年8月11日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其化学名为3,4二氢3甲基4氧代咪唑并[5,1d]1,2,3,5四嗪8酰胺。原料药为白色或浅棕色/淡...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商品名Temodar)用于治疗成人顽固性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于1999年8月11日通过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其化学名为3,4二氢3甲基4氧代咪唑并[5,1d]1,2,3,5四嗪8酰胺。原料药为白色或浅棕色/淡粉色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194.15。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多形性 药物疗法 替莫唑胺
下载PDF
成胶质细胞瘤与PTEN基因及NCAM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屈洪涛 袁先厚 +2 位作者 袁忠惠 曹长军 文志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研究成胶质细胞瘤中PTEN基因突变及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的表达 ,并探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胶质瘤石蜡切片PTEN基因进行PCR SSCP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检测PTEN基因突变 ;同时通过免疫组... 目的 :研究成胶质细胞瘤中PTEN基因突变及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的表达 ,并探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0 2例胶质瘤石蜡切片PTEN基因进行PCR SSCP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检测PTEN基因突变 ;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CAM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 :共有 11例成胶质细胞瘤发生PTEN基因突变 ,突变发生率为 2 6% ( 11 4 2 ) ,显著高于其它胶质瘤 ( χ2 =11.62P <0 .0 0 5 ) ;无一例成胶质细胞瘤发现NCAM阳性表达 ,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胶质瘤 (P =0 .0 0 0 )。结论 :PTEN基因突变在成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NCAM在成胶质细胞瘤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基因表达 细胞粘着分子 神经元 PTEN NCAM 脑肿瘤 细胞调控
下载PDF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的肿瘤基因组学及其信号通路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南 冯华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46-250,共5页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GBM。GBM的遗传学的变异主要包括杂合性的丧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以及众多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其产生的机理与DNA修复...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GBM。GBM的遗传学的变异主要包括杂合性的丧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以及众多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其产生的机理与DNA修复的错误以及许多生长因子和癌基因信号通路有关。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胶质细胞瘤的干细胞(Gloima stem cells)可能来自停止发育的神经祖细胞或来自去分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是GBM复发的主要原因,有可能成为GBM治疗的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 肿瘤基因组学 遗传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croRNA参与调控成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维卿 李一明 +2 位作者 许蜜蝶 卢亦成 余宏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神经成胶质细胞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预后极差。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约18~26nt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表达失控与成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miR... 神经成胶质细胞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患者预后极差。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约18~26nt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表达失控与成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miRNAs在成胶质细胞瘤进展中的调控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成胶质细胞 复发 肿瘤转移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原发与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中DNA错配修复蛋白、p53蛋白表达和DNA倍性的差异
7
作者 谢丹 王海军 +4 位作者 文剑明 陶瑜 张萌 陈明振 钟思陶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与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遗传学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学方法对32例广东籍成胶质细胞瘤hMSH2,hMLH1和p53蛋白表达及DNA倍性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2例成... 目的:探讨原发与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遗传学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学方法对32例广东籍成胶质细胞瘤hMSH2,hMLH1和p53蛋白表达及DNA倍性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2例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DNA倍性与p53的表达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23例非整倍体DNA含量的肿瘤中,有20例87.0%出现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原发与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中,肿瘤的DNA含量和p53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中,有87.5%14/16出现了p53蛋白的过度表达,93.8%15/16为非整倍体的DNA含量;而原发性成胶质细胞瘤,则有56.3%9/16呈p53表达正常表达,50.0%8/16是二倍体或近二倍体DNA含量。另外,丢失了hMSH2蛋白的2例成胶质细胞瘤,全部是复发性的肿瘤,均呈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非整倍体的DNA含量。结论:广东籍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欧美人。绝大多数的复发性成胶质细胞瘤是沿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instability,CI途径而发展,多数出现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少部分肿瘤可同时涉及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途径;约一半的原发性成胶质细胞瘤既不沿CI途径发展,也未出现p53基因的异常,同时又无证据显示与MSI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DNA P53蛋白
下载PDF
AntiMRP3(scFv)-sTRAIL靶向诱导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的凋亡
8
作者 倪长伟 郎悦 +4 位作者 赵辰阳 苏静 乐媛 王梁华 尹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观察抗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与可溶性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antiMRP3(scFv)-sTRAIL对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目的:观察抗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与可溶性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antiMRP3(scFv)-sTRAIL对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ntiMRP3(scFv)-sTRAIL(3.9063~250 nmol/L)作用后U251细胞的存活率。给予亲代antiMRP3(scFv)或TRAIL活性中和抗体mAb 2E5预孵育,应用IC50剂量的antiMRP3(scFv)-sTRAIL作用U25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U251细胞中caspase-3的激活及其关键底物DNA裂解因子(DNA fragmentation factor,DFF)的降解。结果:随着antiMRP3(scFv)-sTRAIL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84.84±0.2)%~(19.93±1.8)%];IC50剂量(62.5 nmol/L)的antiMRP3(scFv)-sTRAIL单独或给予antiMRP3(scFv)、mAb 2E5预孵育后处理,致U25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8.0±1.3)%、(14.9±1.7)%和(17.4±3.0)%;antiMRP3(scFv)或mAb 2E5预孵育均可阻断U251细胞中antiMRP3(scFv)-sTRAIL诱导的caspase-3的激活及DFF的裂解。结论:AntiMRP3(scFv)-sTRAIL促进sTRAIL靶向识别并诱导GBM细胞凋亡,为开发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 单链抗体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下载PDF
脑成胶质细胞瘤伴胃平滑肌肉瘤一例
9
作者 王海利 王征 +1 位作者 刘哲 唐平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胃平滑肌肉瘤 手术 病理 头颅CT B超
下载PDF
成胶质细胞瘤中EGFR靶向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秀奇 蒋华 李宗海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约40%~60%的胶质瘤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量表达和基因扩增,其中约40%伴随着EGFR突变,目前已有多个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然而在GBM患...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约40%~60%的胶质瘤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量表达和基因扩增,其中约40%伴随着EGFR突变,目前已有多个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然而在GBM患者的临床应用中,EGFR靶向治疗却鲜有成效。如何克服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原发或继发性耐药,对医学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将对EGFR靶向药物在GBM中的主要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成胶质细胞 耐药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表达LAG-3抗体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瘤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一彬 何青龙 +2 位作者 孙衍昶 莫业和 李渭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共表达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抗体(LAG-3 antibody,aLAG)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在溶瘤腺病毒Ad3的骨架中插入aLAG序列,获得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应用WB法检测感... 目的:探讨共表达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抗体(LAG-3 antibody,aLAG)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在溶瘤腺病毒Ad3的骨架中插入aLAG序列,获得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应用WB法检测感染成胶质细胞瘤GL261细胞中aLAG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重组溶瘤腺病毒对GL261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估重组溶瘤腺病毒对成胶质细胞瘤的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IFN-γ的水平。结果:成功构建的重组溶瘤腺病毒可以有效表达aLAG(P<0.01),并且可以在体外杀伤GL261细胞(P<0.01)。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重组溶瘤腺病毒Ad3-aLAG较Ad3溶瘤腺病毒而言肿瘤抑制能力更强(P<0.01),并且可以有效增强移植瘤组织中CD3+T细胞的浸润(P<0.01)、增强浸润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0.01)。结论:Ad3-aLAG重组溶瘤腺病毒在体内外均显著抑制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增强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望为成胶质细胞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腺病毒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抗体 成胶质细胞 小鼠移植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极性成胶质细胞瘤的CT表现(附15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涂枝华 王承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少见,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报道15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幕上12例,幕下3例;平扫15例中14例表现为低密度区或多房... 目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少见,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报道15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极性成胶质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幕上12例,幕下3例;平扫15例中14例表现为低密度区或多房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有明显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1例呈边界清楚的囊状低密度区。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环状强化6例,环壁厚薄不均,形态不规则;结节状强化4例,表现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混合型强化4例。结论:极性成胶质细胞瘤CT表现多样,术前定性诊断困难,须与血管母细胞瘤、脑脓肿、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 成胶质细胞 CT 脑肿瘤
下载PDF
橘皮素对人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91-2893,共3页
目的探究橘皮素(TANG)对人成胶质细胞瘤LN22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TANG对LN229细胞的增殖作用;流式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TANG对LN229细胞中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Cyclin-D、Cdc-2蛋白水... 目的探究橘皮素(TANG)对人成胶质细胞瘤LN22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实验检测TANG对LN229细胞的增殖作用;流式分析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TANG对LN229细胞中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Cyclin-D、Cdc-2蛋白水平表达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与对照组(0μmol/L TANG存活率为95.2%)相比,60μmol/L TANG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为57.2%(P<0.05),TANG抑制人成胶质细胞瘤LN229细胞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TANG可使细胞停滞在G2/M期,增加细胞凋亡(P<0.05);Western印迹实验表明TANG显著上调PTEN,降低Cyclin-D和Cdc-2蛋白水平表达(P<0.05)。结论 TANG通过增加PTEN表达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和Cdc-2表达,使细胞停滞在G2/M期,抑制细胞增殖。TANG可能用于成胶质细胞瘤的新型治疗策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素 成胶质细胞 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
下载PDF
成胶质细胞瘤CAR-T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璐璐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1-328,共8页
成胶质细胞瘤是发病率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恶性肿瘤。自2005年FDA批准的替莫唑胺后,再无明显改善疗效的新策略。随着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与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分... 成胶质细胞瘤是发病率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恶性肿瘤。自2005年FDA批准的替莫唑胺后,再无明显改善疗效的新策略。随着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与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靶点的发现、中枢免疫"豁免"理论的突破和基因转导与细胞技术的进步,GBM治疗迎来了免疫治疗的新跨越。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CAR-T)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在靶向EGFRvⅢ、IL-13Rα2、HER2、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2,Eph A2)的GBM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中都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GBM的分子异质性、免疫抑制微环境、血脑屏障等为CAR-T进入一线治疗提出了挑战。研究者们正在探索肿瘤恶性表型所必需的新靶点、防止免疫逃逸的最优靶抗原组合,致力于提高CAR-T血脑屏障穿越和肿瘤组织侵润的能力,寻找最佳注射途径和治疗方案,同时逐步完善中枢神经肿瘤免疫治疗评估体系。相信CAR-T免疫治疗的突破终将为GBM患者向往美好生活圆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
下载PDF
恩扎妥林(enzastaurin)可以使30%的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缩小
15
作者 刘川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14-1214,共1页
美国临床癌症协会年会报告:Eli Lilly公司研制的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的药物恩扎妥林可使30%的患者的肿瘤缩小并保持稳定。这是第一次Eli Lilly公司向外公布其所研制的药物恩扎妥林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的Ⅱ期临床数据。成胶质细胞瘤可分为有... 美国临床癌症协会年会报告:Eli Lilly公司研制的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的药物恩扎妥林可使30%的患者的肿瘤缩小并保持稳定。这是第一次Eli Lilly公司向外公布其所研制的药物恩扎妥林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的Ⅱ期临床数据。成胶质细胞瘤可分为有侵蚀性的多态型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和较少侵蚀性的未分化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astrocytom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肿瘤 患者 Lilly公司 临床数据 星形细胞 侵蚀性 多态型 未分化
下载PDF
hsa-miR-150-5p靶向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周江 夏祥国 +3 位作者 陈礼刚 罗鑫 阿库布千 郭张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hsa-miR-150-5p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ility factor 1,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GBM)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miR-150-5p及其HIF1αm RNA在U-251MG细胞中的... 目的:探讨hsa-miR-150-5p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ility factor 1,HIF1α)对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GBM)U-251MG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miR-150-5p及其HIF1αm RNA在U-251MG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0-5p和HIF1α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及miR-150-5p和HIF1α在U-251MG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50-5p及HIF1α蛋白在U-251MG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U-251MG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U-251MG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miR-150 mimic转染U-251MG细胞后,HIF1α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HIF1α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P<0.01)。miR-150-5p降低了wt HIF1α3’-UTR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证实miR-150-5p通过结合HIF1α的3'-UTR负调控HIF1α的表达。在U-251MG细胞中,miR-150-5p过表达可明显抑制HIF1α蛋白表达、细胞侵袭和迁移(均P<0.05)。结论:miR-150-5p通过负调控HIF1α抑制U-251MG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表明miR-150-5p和HIF1α有可能是GBM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miR-150-5p 低氧诱导因子1Α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EGFRvⅢ与成胶质细胞瘤的免疫治疗
17
作者 武俊超 鲁迪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1-446,共6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是EGFR最常见的突变体,在30%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表达。EGFRvⅢ源于外显子2~7的缺失导致了受体的组成性激活,与肿瘤的发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是EGFR最常见的突变体,在30%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表达。EGFRvⅢ源于外显子2~7的缺失导致了受体的组成性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GFRvⅢ独特的甘氨酸位点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分子靶点,针对EGFRvⅢ的免疫治疗策略在杀灭GBM细胞、抑制进展和侵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多肽/DC疫苗、治疗性抗体、小分子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等在实验室和临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对EGFRvⅢ的特点及GBM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成胶质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研究发现三氟拉嗪与放射线结合可用于治疗成胶质细胞瘤
18
作者 温玉琴(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最致命的成人脑癌。当前的护理标准是先进行外科手术,然后进行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5个月。由于大部分化学疗法和靶向疗法中使用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BBB),因此限制了它们在GBM治疗中的应用。... 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最致命的成人脑癌。当前的护理标准是先进行外科手术,然后进行放疗和替莫唑胺治疗,其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5个月。由于大部分化学疗法和靶向疗法中使用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BBB),因此限制了它们在GBM治疗中的应用。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翰逊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三氟拉嗪与放射线结合可用于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研究的相关结果于2020年5月1日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平均生存时间 癌症中心 精神分裂症 护理标准 三氟拉嗪 化学疗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可能成为成胶质细胞瘤的治疗药物
19
作者 姚立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二氯乙酸二异丙胺 成胶质细胞 治疗药物 通用名药物 研究人员 转化医学 加拿大
下载PDF
巴维昔单抗治疗成胶质细胞瘤的Ⅱ期临床试验开始首例患者给药
20
作者 黄世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4-844,共1页
Peregrine制药公司宣布开始巴维昔单抗(bavituximab)治疗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评价该药伍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和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36名新诊断的患者。患者接受标准放疗,每天一次替莫唑胺和每... Peregrine制药公司宣布开始巴维昔单抗(bavituximab)治疗成胶质细胞瘤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评价该药伍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和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入选36名新诊断的患者。患者接受标准放疗,每天一次替莫唑胺和每周1次巴维昔单抗治疗,共18周。主终点是12个月内患者的总存活,次主终点无病情加重存活和放疗反应。先前的临床前研究显示,在F98大鼠成胶质细胞瘤模型上,该药靶向丝氨酸磷脂抗体,协同放疗改善抗肿瘤活性,平均存活时间较不治疗大鼠增加2倍,13%大鼠的肿瘤消失,且此种大鼠对F98胶质瘤细胞具有免疫力,提示伍用治疗可诱导对肿瘤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巴维昔单抗可建立更具免疫活性的肿瘤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胶质细胞 Ⅱ期临床试验 单抗治疗 患者 给药 平均存活时间 抗肿瘤活性 放疗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