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成藏体系与富集规律 被引量:45
1
作者 沈扬 贾东 +1 位作者 赵宏亮 韩祥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1-588,共8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远源成藏,新近系油气藏和油气显示基本都在一套厚砂层和其上的薄砂层中,厚砂层和薄砂层之间存在密切的油源联系。针对这一成藏现象,利用区域构造、油源对比、输导体系、化验证据、成藏特征等手段,系统研究车排... 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远源成藏,新近系油气藏和油气显示基本都在一套厚砂层和其上的薄砂层中,厚砂层和薄砂层之间存在密切的油源联系。针对这一成藏现象,利用区域构造、油源对比、输导体系、化验证据、成藏特征等手段,系统研究车排子的成藏体系。结果表明,车排子轻质油源岩为侏罗系,主要来自昌吉凹陷西部,油气运移指向为东南到西北方向。区域构造运动形成的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面和红车断裂的长期活动使得油气能从深部生烃区向浅层凸起区长距离运移。沙湾组一段区域展布的厚砂层高效的横向输导作用是车排子凸起油气规模富集的关键,喜马拉雅期小断层的纵向沟通促成了沙湾组二段薄砂岩性体的最终成藏。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面-红车断裂-沙湾组一段厚砂层的紧密接触、良好匹配构成了复式、高效的输导格架。通过成藏体系研究,归纳总结了车排子地区的成藏模式,并提出沙湾组二段岩性油气藏和一段上倾尖灭或超覆油气藏是最有利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凸起 网毯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成藏体系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聂海宽 包书景 +2 位作者 高波 边瑞康 张金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19,124,共6页
通过对页岩层系发育的时代、沉积特征、演化历史、现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特征、页岩残留状况、分布特征、埋深和含气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根据"单源一位"页岩气成藏体系划分的一般性原则,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 通过对页岩层系发育的时代、沉积特征、演化历史、现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特征、页岩残留状况、分布特征、埋深和含气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根据"单源一位"页岩气成藏体系划分的一般性原则,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上奥陶统—下志留统页岩气成藏体系划分为川南—川东南、黔北、渝东、湘鄂西、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和川中7个成藏体系,描述了不同成藏体系中页岩层系的厚度、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和含气量等特征,并按战略展开区、战略突破区、战略准备区和战略远景区4个层次对成藏体系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勘探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体系 上奥陶统 下志留统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藏体系和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孟军 宋岩 +2 位作者 柳少波 杨海波 刘得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目前已发现的天然气以中—小型的中浅层晚期次生气藏为主。研究表明,以区域盖层上三叠统白碱滩组泥岩为界可划分为下部近源原生天然气成藏体系和上部远源次生天然气成藏体系,前者一般具有异常高压的特征,后者则具有正常的压... 准噶尔盆地目前已发现的天然气以中—小型的中浅层晚期次生气藏为主。研究表明,以区域盖层上三叠统白碱滩组泥岩为界可划分为下部近源原生天然气成藏体系和上部远源次生天然气成藏体系,前者一般具有异常高压的特征,后者则具有正常的压力系统。通过对盆地东部地区、腹部地区、西北缘地区、莫索湾凸起天然气成藏过程的解剖获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上部次生天然气是在下部原生天然气的改造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下部天然气成藏体系的原生大—中型天然气藏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的勘探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南缘冲断带的上部成藏体系既有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原生天然气聚集,又伴随有次生天然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源岩 储盖组合 成藏体系 成藏过程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及天然气分布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晓光 张金川 +8 位作者 陈振岩 单俊峰 侯读杰 薛会 徐波 李国永 李敬含 卞昌蓉 刘保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3,共5页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是中国东部油气资源丰度最高的地质单元之一,目前已产出大量原油,但天然气勘探研究相对薄弱。为此,根据地质条件及其变化关系分析,并侧重油气分布地质规律认识,将该坳陷西部凹陷划分为各自特征明显的4个油气成藏体系,...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是中国东部油气资源丰度最高的地质单元之一,目前已产出大量原油,但天然气勘探研究相对薄弱。为此,根据地质条件及其变化关系分析,并侧重油气分布地质规律认识,将该坳陷西部凹陷划分为各自特征明显的4个油气成藏体系,分别是北部陡坡带、西部斜坡带、中部断背斜带和南部陡坡带成藏体系。各成藏体系的形成演化及含油气地质特点与西部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迁移特点密切相关,有机质的生烃能力、油气的富集程度以及天然气的聚集丰度均受制于这一地质过程。作为多因素地质作用的结果,油气分布具有顺层、近源、受层系控制的成藏及分布模式,天然气分布主要出现在各成藏体系中靠近洼陷中心的地方,环绕鸳鸯沟、清水、盘山等南部洼陷,形成了天然气分布的环圈状特点,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成藏体系的展布控制了该区天然气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西部凹陷 天然气 成藏体系 气藏形成 分布
下载PDF
页岩气成藏体系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2 位作者 包书景 高波 边瑞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4,6,共7页
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藏的一种,属于"单源一位"成藏体系,在成藏特征上不同于常规油气,集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等所有关键的成藏体系各要素于同一套页岩层.在成藏体系的划分上,页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成藏体系的划分.综合考虑页... 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藏的一种,属于"单源一位"成藏体系,在成藏特征上不同于常规油气,集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等所有关键的成藏体系各要素于同一套页岩层.在成藏体系的划分上,页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成藏体系的划分.综合考虑页岩层系发育时代、沉积特征、演化历史、所处现今大地构造位置、构造特征、页岩残留状况、分布特点、埋深和含气量等因素,提出了页岩气成藏体系划分的一般性原则.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体系划分为川南—川东南、黔北—黔中、渝东、湘鄂西、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和川中7个成藏体系,并按战略展开区、战略突破区、战略准备区和战略远景区4个层次对成藏体系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勘探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体系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 下寒武统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成藏体系评价 被引量:26
6
作者 庞雄奇 霍志鹏 +2 位作者 范泊江 董月霞 姜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6,共9页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结合门限控烃和成藏体系理论,利用地质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了该区源控油气作用,划分了成藏体系并主要评价了该区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进而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①该区源控油气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次和分布范围;②南堡凹陷可划分为5个成藏体系,其中南堡Ⅲ号成藏体系天然气资源量最为丰富,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4 271.46×108 m3,最大气藏规模为381.66×108 m3,气藏个数为476个。根据改进的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将油气成藏概率大于70%作为该区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的标准,南堡凹陷最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有南堡Ⅱ、Ⅲ号油气成藏体系,并且上述2个成藏体系具备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勘探潜力,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源控油气作用 有效烃源岩 成藏体系 定量预测模型 资源潜力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四大盆地碎屑岩油气成藏体系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宗全 尹伟 +4 位作者 伍新和 高金慧 李松 刘春燕 陈纯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1-570,共10页
中西部四大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和塔里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台内坳陷、陆内坳陷及(类)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以发育碎屑岩为特色,陆内坳陷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烃源岩,类前陆盆地发育较厚的优质烃源岩,奠定了碎屑岩层系良好的资源基... 中西部四大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和塔里木)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台内坳陷、陆内坳陷及(类)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以发育碎屑岩为特色,陆内坳陷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烃源岩,类前陆盆地发育较厚的优质烃源岩,奠定了碎屑岩层系良好的资源基础。碎屑岩层系发育内源、外源和混源3大类6个亚类油气成藏体系。内源成藏体系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领域,在四大盆地间具有下气上油、北早南晚和向南天然气增多的分布规律。成藏与富集主控因素是烃源岩与储层的配置关系,沉积斜坡和山前冲断带是此类成藏体系的有利勘探区带。外源成藏体系的分布与内源成藏具有明显的互补特征,从而拓展了碎屑岩油气勘探的层系和地区。外源油气成藏体系在四大盆地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征。成藏与富集主控因素是海相层系的油气资源条件和垂向输导体系。海相层系的古隆起区与中、新生代的断裂发育区,是寻找外源油气成藏体系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油气富集 碎屑岩层系 中国中西部
下载PDF
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统计方法体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盛秀杰 金之钧 +3 位作者 鄢琦 肖晔 谢国军 徐京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7-833,854,共8页
基于成藏体系理论对传统区带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新方法的补充,深入阐述了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的内涵。其中,在深层次剖析上述制约因素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统计数学模型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界定不同勘探程度的成藏体系油气... 基于成藏体系理论对传统区带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新方法的补充,深入阐述了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的内涵。其中,在深层次剖析上述制约因素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统计数学模型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界定不同勘探程度的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目标(如,资源有无、多少、在哪里等),整理、归类并规范了业内主流统计方法以及在开发油气资源一体化评价软件过程中涉及的系列特色资评技术,约定了成藏体系油气资源评价统计方法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①面向新区的概率分析系列;②面向未成熟区(早期)的蒙氏模拟系列;③面向未成熟区(中、晚期)的数理统计系列;④面向成熟区(早、中期)的概率推理系列;⑤面向成熟区(中、晚期)的发现过程和空间分布预测系列。提出的统计方法体系,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系列主流以及最新统计方法的成因机制与适用性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有效规避地质模型的差异性、增强统计方法应用的针对性以及降低计算参数的敏感性。此外,该方法体系的归类逻辑也有助于明确后续进一步值得关注的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模型 统计模型 油气资源评价 成藏体系理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油气运移方向和成藏体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小康 胡文? +3 位作者 曹剑 张越迁 唐勇 陶国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6,共7页
运用无机地球化学元素示踪方法,对储层方解石胶结物中的MnO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就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的油气运移方向开展比较系统地研究,揭示了盆1井西凹陷、昌吉凹陷和东道海子北凹陷的油源对该区都有贡献,但在油源组成、... 运用无机地球化学元素示踪方法,对储层方解石胶结物中的MnO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就准噶尔盆地莫索湾-莫北地区的油气运移方向开展比较系统地研究,揭示了盆1井西凹陷、昌吉凹陷和东道海子北凹陷的油源对该区都有贡献,但在油源组成、充注范围和强度上有所不同,可以划分出3个成藏体系:盆1井西凹陷-东环带、昌吉凹陷-莫索湾、东道海子北凹陷北坡成藏体系,并认为莫索湾凸起的南东翼和东道海子北凹陷的西北斜坡区是有利探勘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胶结物 MNO 元素示踪法 成藏体系 油气运移方向 莫索湾-莫北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黄骅坳陷第三系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善勇 金之钧 刘小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4-547,602,共5页
根据油气成藏体系概念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将黄骅坳陷第三系划分为 4个成藏体系和 16个亚成藏体系 ,初步建立了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优选出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所涉及的 2 2个地质单因素 ,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成熟... 根据油气成藏体系概念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将黄骅坳陷第三系划分为 4个成藏体系和 16个亚成藏体系 ,初步建立了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优选出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所涉及的 2 2个地质单因素 ,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成熟度、源岩厚度、供烃面积系数及生烃强度、断层、储层、不整合面及其空间组合等 ,定量评价了黄骅坳陷成藏体系和亚成藏体系的元素及成熟度。结果表明 ,黄骅坳陷 4大成藏体系的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三元素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部歧北成藏体系各元素发育条件最好 ,其次是中部歧南成藏体系 ,南部成藏体系较差 ,北部成藏体系最差。中部歧北成藏体系和中部歧南成藏体系成熟度较高 ;南部成藏体系和北部成藏体系成熟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元素 成熟度 定量评价 黄骅坳陷 第三系
下载PDF
低潜山反转构造演化、成藏体系与勘探——以胜利油区孤北低潜山为例 被引量:26
11
作者 常国贞 毕彩芹 林红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5期19-23,共5页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是一切大中型油气田油气勘探开发中晚期所经历的必然阶段。胜利油区孤北低潜山已经取得一定的勘探成果 ,但基本上都是局限于低潜山之上的第三系地层中 ,潜山构造本身还没有取得突破。在勘探程度日益增高的胜利油区 ,类... 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是一切大中型油气田油气勘探开发中晚期所经历的必然阶段。胜利油区孤北低潜山已经取得一定的勘探成果 ,但基本上都是局限于低潜山之上的第三系地层中 ,潜山构造本身还没有取得突破。在勘探程度日益增高的胜利油区 ,类似的勘探目标由于埋藏深、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和破坏 ,研究程度较低 ,但它将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和方向。运用大量的实际资料 ,对潜山地层发育及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 ,通过构造演化过程的分析 ,论述了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预测总结了油气藏类型和油气分布特征 ,划分了 3个成藏组合 ,指出了勘探潜力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油气勘探 低潜山 构造演化 油气藏 成藏组合
下载PDF
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及有效运移优势通道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明慧 金之钧 +1 位作者 吕修祥 孙冬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4,共5页
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由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侧断坡断层输导体系和侧断坡相关背斜构造圈闭构成 .相对于走滑断层而言 ,侧断坡断层是有效的天然气运移优势通道 .研究表明 ,侏罗系煤系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侧断坡断层向上运移到白垩系... 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由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侧断坡断层输导体系和侧断坡相关背斜构造圈闭构成 .相对于走滑断层而言 ,侧断坡断层是有效的天然气运移优势通道 .研究表明 ,侏罗系煤系生成的天然气通过侧断坡断层向上运移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侧断坡相关背斜的砂岩储集层聚集成藏 ,异常压力的幕式泄压可能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式 .克拉2、迪那 2、迪那 1和吐孜 1等气田的发现是库车褶皱冲断带天然气成藏体系的有效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运移优势通道 天然气 库车褶皱冲断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才源 刘震 +3 位作者 刘启东 罗贝维 李储华 王伟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基于控藏断层封闭性能演化、油藏含油层位和戴南组"五高导"泥岩段生烃能力的差异,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可分为3种类型,依次为自源型、它源型和混源型油气成藏体系。自源型成藏体系主要分布在邵伯、樊川次凹深... 基于控藏断层封闭性能演化、油藏含油层位和戴南组"五高导"泥岩段生烃能力的差异,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体系可分为3种类型,依次为自源型、它源型和混源型油气成藏体系。自源型成藏体系主要分布在邵伯、樊川次凹深处,典型油藏为邵深1油藏;它源型油藏主要分布在马家嘴、周22和邵18等油藏区域;混源型油藏以联3、联7和永22等油藏为代表。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圈闭成藏主要受油源和运移通道控制,即"二元主控"。在成藏体系分布和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珏—马家嘴、联盟庄—永安和曹庄—肖刘庄地区是高邮凹陷戴南组断层—岩性油藏分布的最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二元主控 成藏体系 断层-岩性油藏 高邮凹陷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基于成藏体系理论的碳酸盐岩含油气区带评价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波 李慧莉 +2 位作者 云金表 徐忠美 冯帆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以成藏体系理论为基础,参考前人区带评价参数标准,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层系,分别从烃源体、圈闭体、输导体和体系的有效保存性出发,建立了碳酸盐岩地质评价参数标准体系。该区纵向上以一套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圈闭体为核心,和其相关... 以成藏体系理论为基础,参考前人区带评价参数标准,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层系,分别从烃源体、圈闭体、输导体和体系的有效保存性出发,建立了碳酸盐岩地质评价参数标准体系。该区纵向上以一套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圈闭体为核心,和其相关联的烃源体和输导体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成藏体系。在参数体系中,提出了输导体的3个评价参数:输导层类型、供烃方式和运移距离的评价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考虑运移距离和成藏几率的关系,指出油气运移距离评价参数分为小于10 km、10~50 km、50~100 km和大于100 km。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膏盐岩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同时考虑油气聚集单元和盆地构造单元的双要素子体系划分方法,以及考虑地质参数的不确定性开展评价。塔北隆起东侧盖层覆盖区和塔中隆起北侧为1类地区;顺托果勒低隆区、塔西南地区、塔中隆起南侧、巴楚隆起北侧、塔北隆起西侧为2类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油气评价 区带评价 成藏体系 碳酸盐岩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排出-聚集-成藏的石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以南堡Ⅳ油气成藏体系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柏江 董月霞 +1 位作者 庞雄奇 姜福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4,共5页
不同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将不同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对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油气排出-聚集-成藏的地质历史过程,同时结合油气勘探的数学规律来建立油气资源的定量预测模型,以此进行石油资源潜力评价。... 不同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将不同的评价方法相结合对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油气排出-聚集-成藏的地质历史过程,同时结合油气勘探的数学规律来建立油气资源的定量预测模型,以此进行石油资源潜力评价。具体研究可分为4个步骤:①对研究区进行油气成藏体系的划分并定量研究其排烃强度,确定排烃量;②确定该油气成藏体系的石油聚集系数,进而确定该成藏体系的石油资源量;③利用石油资源量与最大油藏规模的统计关系,确定研究区的最大油藏规模;④拟合研究区K值,确定油藏个数及油藏规模。对南堡Ⅳ油气成藏体系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南堡Ⅳ油气成藏体系的累积排烃量达到12.50×108 t,石油聚集系数为27.64%,其石油资源量总计3.45×108 t,K值拟合结果为1.02,最大油藏规模达到0.568×108 t,预测油藏个数总计337个。评价结果表明南堡Ⅳ油气成藏体系具有较好的石油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资源评价 方法研究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体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修平 叶加仁 +1 位作者 孙建峰 吴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4,共8页
以油气成藏体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体系的基本地质条件与特征,并建立了C洼油气成藏体系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C洼油气成藏体系以流沙港组流二段中深湖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 以油气成藏体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体系的基本地质条件与特征,并建立了C洼油气成藏体系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C洼油气成藏体系以流沙港组流二段中深湖相泥岩为主力烃源岩;输导体系由断层、不整合面与渗透层联合构成,并以断层的垂向输导和不整合面的侧向输导为主;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圈闭,其形成及演化与油气生、排、运、聚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该成藏体系的有利勘探目标为紧邻C洼生烃灶、有断层垂向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圈闭,以及涠西南低凸起上发育的圈闭,不整合与相互连通的渗透性砂岩层构成有效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成藏要素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吐哈盆地温吉桑-丘东地区油气成藏体系与聚集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乔 张小莉 +2 位作者 袁明生 王武和 张世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本文从构造作用、热演化及流体压力孕育与油气运聚等成藏动力作用,探讨了温吉桑—丘东地区的成藏演化,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油气成藏体系。第一成藏体系从早中侏罗世到老第三纪,尤以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为成藏活跃期;第二成藏体系从新第... 本文从构造作用、热演化及流体压力孕育与油气运聚等成藏动力作用,探讨了温吉桑—丘东地区的成藏演化,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油气成藏体系。第一成藏体系从早中侏罗世到老第三纪,尤以侏罗纪末至早白垩世为成藏活跃期;第二成藏体系从新第三纪到第四纪,其中上新世末至今为成藏活跃期。油气聚集以第一成藏体系为主。根据流体动力势场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体系与聚集的关系,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温西、温吉桑油田主要形成于以油为主的第一成藏体系,米登油田为一个油、气并重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势 成藏体系 油气聚集 油气藏 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周缘成藏体系定量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海燕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振学 张春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2-385,共4页
应用成藏门限理论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周缘4个成藏体系内成藏过程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北成藏体系和塔中成藏体系特征具有相似性,而孔雀河斜坡成藏体系和塔东成藏体系具有相似性。4个成藏体系相同的成藏特征是:油气只有满足... 应用成藏门限理论对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周缘4个成藏体系内成藏过程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塔北成藏体系和塔中成藏体系特征具有相似性,而孔雀河斜坡成藏体系和塔东成藏体系具有相似性。4个成藏体系相同的成藏特征是:油气只有满足了烃源岩残留的需要后才能排出,而排出的烃有很大部分在成藏过程中损失掉,只有经过各种损失后剩余的烃才对成藏有意义;越早排出的烃越容易散失,而越晚排出的烃对成藏越有意义;构造破坏和储集层滞留是油在成藏过程中损失的最主要原因,对天然气而言,除上述两个原因外还包括运移流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定量评价 塔里木盆地 成藏过程
下载PDF
白云深水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大双 侯读杰 +2 位作者 施和生 朱俊章 张鹏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4,79,共5页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N1,N2,N3和N4共4小类,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E1,E2和E3共3小类。根据沉积环境、油源、原油成熟度、油气运聚主导因素等,总结出白云深水凹陷各成藏体系特征,并提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其中,开放式成藏模式的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已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油气运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成藏模式 有利油气运聚区 白云深水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成藏体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克奇 刘玉魁 +1 位作者 敬兵 杨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9-602,共4页
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有效的配置结构,其中的元素是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塔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成藏体系的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均为分离状,都属于三位成... 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有效的配置结构,其中的元素是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塔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成藏体系的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均为分离状,都属于三位成藏体系,但前者的油气来源单一(单源),后者的油气来源多样(多源),故两者分别被称之为塔中早古生代单源三位成藏体系和塔中晚古生代多源三位成藏体系。烃类流体主要来源于塔中北斜坡烃源岩,烃类流体沿不整合面和志留系砂岩层侧向运移,再沿断裂向上运移,分别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成藏体系提供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早古生代 烃源岩 圈闭 塔中地区 油气成藏 古生界 成藏体系 输导体系 烃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