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与延安组成藏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国壮 梁承春 +2 位作者 聂小创 吴云飞 吉园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0,153,共5页
为探明镇泾地区延安组油气成藏规律及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开展了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地层厚度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红河油田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存在2条呈60°夹角的古冲沟,且区域内具有上覆地层厚度大... 为探明镇泾地区延安组油气成藏规律及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开展了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地层厚度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红河油田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存在2条呈60°夹角的古冲沟,且区域内具有上覆地层厚度大而残留地层厚度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貌对延安组成藏的有利条件为:古冲沟及河道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古地貌斜坡区砂体为油气的有利储集体,受古地形影响的微幅构造和岩性圈闭是油气有利聚集区。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延安组油气富集潜力区的预测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成藏关系 侏罗系 红河油田 延安组
下载PDF
储层包裹体古压力的求取及其与成藏关系研究——琼东南盆地崖21-1构造实例剖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忠良 肖贤明 黄保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8-31,共4页
文章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崖21-1构造陵水组砂岩储层中的次生气态烃包裹体和同期盐水包裹体的精细分析并与崖13-1气田包裹体特征进行比较性研究,利用PVTsim软件模拟计算了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压力,进而探讨储层古压力的演化与天然气充注的关... 文章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崖21-1构造陵水组砂岩储层中的次生气态烃包裹体和同期盐水包裹体的精细分析并与崖13-1气田包裹体特征进行比较性研究,利用PVTsim软件模拟计算了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压力,进而探讨储层古压力的演化与天然气充注的关系。结果表明,崖21-1构造渐新统陵水组储层大约在上新世早期压力系数已高达1.65(强超压),上新世晚期压力系数已达到1.98,推测超压形成时间大约开始于晚中新世早期,早于崖南凹陷斜坡崖城组烃源岩大量生排气阶段,妨碍了天然气的大量充注,未形成商业性气田。可见,精细地分析高压储层压力的演化及其与烃源灶生排烃高峰的关系,可减少高压成藏系统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砂岩 储层特征 包裹体 古压力 成藏关系 天然气
下载PDF
戈布斯坦地区C块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勇 张淑君 +3 位作者 浦世照 蓝文芳 邓泳 王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4-658,共5页
由于油气成藏条件上的差异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造成了阿塞拜疆共和国戈布斯坦地区C块作业区内的5个含油气构造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化学体系。研究认为,Solakhay构造BalaⅦ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该油气藏为... 由于油气成藏条件上的差异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造成了阿塞拜疆共和国戈布斯坦地区C块作业区内的5个含油气构造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化学体系。研究认为,Solakhay构造BalaⅦ组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出该油气藏为一个残余油气藏,其气顶天然气为原油生物降解成因。西Duvanny构造SurakhanyⅤ-Ⅶ砂组的CaCl2型水(按苏林分类)则反映了其定容气藏(一砂一藏)的特征,具有较好的封闭条件。Kyanizadag构造BalakhanyⅦ砂组高矿化度地层水及CaCl2型水表明该构造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通过对Dashgil构造BalakhanyⅦ砂组NaHCO3型水的成因分析,认为NaHCO3型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原油生物降解影响造成的。另外,Dashgil构造南翼Das53井区出现的Na2SO4型水,分析认为具有混合成因水的特征,可能是不同时期流体聚集混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塞拜疆共和国 戈布斯坦地区 地层水 水型 油气 成藏关系
下载PDF
南盘江盆地板街古油藏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藏成矿关系研究
4
作者 平原 黄威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9期30-40,共11页
在南盘江盆地发现了过演化程度(高成熟—过成熟)的烃类包裹体,其主要赋存于与板街古油藏储层沥青共生的方解石脉中。通过镜下鉴定、激光拉曼测试、显微测温等手段,对烃类包裹体和与其同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 在南盘江盆地发现了过演化程度(高成熟—过成熟)的烃类包裹体,其主要赋存于与板街古油藏储层沥青共生的方解石脉中。通过镜下鉴定、激光拉曼测试、显微测温等手段,对烃类包裹体和与其同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包裹体分为盐水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两大类,有机包裹体又进一步划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固相沥青包裹体,气相组分主要为甲烷和乙烷,固相组分主要为碳质沥青。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9~150℃,代表了包裹体的捕获温度;而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127~161℃和165~184.3℃两个区间,则代表了原先捕获的烃类包裹体在未被破坏的情况下经历热演化的温度区间。该古油藏中包裹体为泥盆系烃源岩在热裂解生湿气和生干气时期原油裂解生成的气烃进入二叠系储层,被早期生成的方解石捕获。保存在包裹体内的烃类经历了热演化,最终形成干气和沥青包裹体,这些包裹体记录了板街古油藏自油气藏演化至干气藏的油气活动事件。下一步应在储层或矿床不同层位进行采样,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对成藏成矿关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包裹体 激光拉曼测试 显微测温 均一温度 热演化 成藏成矿关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仲东 张哨楠 +2 位作者 李良 惠宽洋 过敏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11期841-848,共8页
运用动态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及成盆、成烃、成藏理论,通过对该区沉积埋藏史、成烃史、成岩史、地热史的解剖,结合砂岩泥岩的压实特征、压力成因研究、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鄂尔... 运用动态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及成盆、成烃、成藏理论,通过对该区沉积埋藏史、成烃史、成岩史、地热史的解剖,结合砂岩泥岩的压实特征、压力成因研究、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与成藏过程关系密切,压力作为天然气运移与成藏动力,对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有着深刻影响。根据包裹体形成温度、压力和激光拉曼光谱组成分析研究资料,明确划分了不同类型气藏的成藏期次,提出了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的3个关键阶段。即:埋藏加载增压原生气藏成藏阶段、剥蚀抬升卸载减压原生气藏成藏阶段、稳定调整减压次生气藏成藏阶段。强调早白垩世以后构造抬生剥蚀对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更为重要。同时指出,压力封存箱内非烃源泥岩、烃源岩、砂岩的地层压力形成与演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上古生界各气藏的成藏过程有不同的影响。在对成压与成藏的6个过程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与成藏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科学技术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压力演化与成藏关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马元铅锌矿床与古油藏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小东 陈翠华 +4 位作者 赖翔 宋志娇 张燕 杨德平 陈宵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7-1555,共9页
马元铅锌矿床是四川盆地北缘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赋矿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野外可见大量的沥青与铅锌矿共生/伴生,镜下见早期沥青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沥青的生物标志物与郭家坝组烃源岩极为相似。物质来源方面,铅锌成矿主要的物质来源... 马元铅锌矿床是四川盆地北缘重要的铅锌矿床之一,赋矿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野外可见大量的沥青与铅锌矿共生/伴生,镜下见早期沥青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沥青的生物标志物与郭家坝组烃源岩极为相似。物质来源方面,铅锌成矿主要的物质来源和两期油气成藏的物质来源均为下寒武统郭家坝组;时间关系方面,铅锌成矿的共生矿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86.7±3.1)Ma,仅可能与第一期古油藏形成、破坏有关。闪锌矿和重晶石包裹体中含有CH4和少量H2S、沥青,表明铅锌成矿流体中富含有古油藏裂解产物。生烃、排烃、初次运移萃取出“双源层”中的铅锌元素,第一期古油藏裂解和短暂TSR作用产生的还原性硫为铅锌络合物沉淀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期古油藏最终完全破坏残留下早期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元铅锌矿床 古油藏 物质来源 时间关系 成矿与成藏关系 矿产勘查工程 四川
下载PDF
南海北部边缘区域地质与油气运聚成藏规律 被引量:31
7
作者 何家雄 陈胜红 +1 位作者 刘海龄 万志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2,共7页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北部边缘以拉张裂陷为主,形成了具典型断...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油气地质现象丰富多彩,不同大陆边缘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北部边缘以拉张裂陷为主,形成了具典型断拗双层结构的断陷裂谷盆地;南部则属拗曲—伸展与挤压多因素混合成因的复合叠置型边缘,形成了拗曲—伸展与挤压复合盆地;西部为走滑伸展型边缘,形成走滑伸展型盆地。区域地质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沉积盆地的类型及性质,进而控制了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及其展布特点,因此,区域地质背景与油气运聚成藏存在成因联系与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背景 大陆边缘盆地类型 油气运聚规律 成藏耦合关系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深层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园园 蒋有录 +2 位作者 刘景东 徐田武 吕雪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9,共10页
为分析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沙三中—下亚段致密砂岩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的耦合关系,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荧光显微及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方法,明确杜寨地区沙三中—下亚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储层孔隙度... 为分析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沙三中—下亚段致密砂岩储层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的耦合关系,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荧光显微及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方法,明确杜寨地区沙三中—下亚段储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等。结果表明:杜寨地区沙三中—下亚段处于中成岩B期至晚成岩阶段,在经历三期钙质胶结、三期溶蚀、持续压实的复杂成岩过程后,在斜坡带发育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在洼陷带发育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东营组沉积末期,储层尚未致密化,低熟—成熟有机质在斜坡带聚集形成常规型油气藏,在洼陷带附近形成"边致密边成藏"型致密砂岩油气藏。明化镇组沉积末期至今,储层致密,除少量油气向上运移、在斜坡带形成"边致密边成藏"型油气藏外,仍有大量晚期生成的天然气在洼陷带附近聚集,形成典型的"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砂岩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致密砂岩 孔隙度演化 油气充注期 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杜寨地区 东濮凹陷
下载PDF
青城凸起北坡成藏模式与油气空间分布特征
9
作者 刘阳 韩长山 郭冰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90-91,共2页
济阳坳陷青城凸起北部斜坡带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目前已探明构造油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在对青城凸起构造背景与油气源、油气运移、油气藏类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实践,研究分析青城凸起北部斜... 济阳坳陷青城凸起北部斜坡带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各种类型的油气藏,目前已探明构造油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在对青城凸起构造背景与油气源、油气运移、油气藏类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实践,研究分析青城凸起北部斜坡带断裂活动与成藏关系、断层组合样式与成藏关系、含油高度、油质稀稠分布规律,为下步勘探及滚动勘探部署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油气运移 成藏关系 分布规律 青城凸起
下载PDF
金属矿床和油气藏:沉积盆地中的两个亲兄弟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煜昭 任涛 《自然杂志》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沉积盆地中的很多金属矿床之中及附近发现有油气显示和沥青残斑,甚至油气藏。沉积盆地中的大多数金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检测到甲烷和乙烷等有机气体,甚至一些矿床包裹体中还检测出原油。反过来,在很多油田的原油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沉积盆地中的很多金属矿床之中及附近发现有油气显示和沥青残斑,甚至油气藏。沉积盆地中的大多数金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检测到甲烷和乙烷等有机气体,甚至一些矿床包裹体中还检测出原油。反过来,在很多油田的原油中也发现高含量金属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研究者对沉积盆地金属矿床或者油气藏的研究是孤立进行的。文章对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与油气藏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地质体进行了空间关系、物质关系和时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认为盆地中上述地质体的形成是对统一地质事件的响应,即在构造应力或者岩石静压力驱动下,成矿流体和油气向沉积盆地的隆起以及其他有利部位运移并成藏成矿。该认识对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和油气藏的勘查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油气藏 金属矿床 成藏成矿关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军 胡东风 +1 位作者 邹华耀 李平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64-1178,共15页
储层致密期与天然气充注期的关系是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基于对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演化史、天然气充注历史和致密砂岩储层有机—无机水岩相互作用序列的分析... 储层致密期与天然气充注期的关系是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研究中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基于对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成岩演化史、天然气充注历史和致密砂岩储层有机—无机水岩相互作用序列的分析,总结了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机理,厘定了储层致密期与天然气成藏期的关系。指出早期强的压实作用使储层物性大幅降低及其导致的半封闭—封闭成岩流体系统是致密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期半封闭—封闭成岩流体系统中,流体流通不畅,溶蚀作用产物迁移受阻,以就地沉淀形成胶结物为主,堵塞溶蚀孔隙和剩余原生孔隙,溶蚀作用越强胶结物含量也越高,从而使储层进一步致密化。须家河组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天然气的充注发生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以早白垩世为主。综合储层致密史、天然气充注史和有机—无机水岩相互作用序列分析认为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经致密,具有储层先致密天然气后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成岩作用 致密化过程 充注历史 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元坝—通南巴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