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
作者 徐永锋 郭敏 +3 位作者 陈建洲 薛晟 巩志远 晁海德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3期418-433,共16页
为探讨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页岩气的成藏潜力,通过野外地质剖面测量、二维地震、调查井施工、录井、解析、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等工作,对研究区八宝山组的形成背景、泥页岩规模、生烃条件(TOC、Ro、有机质类型)、储集条件(矿物特征、储集... 为探讨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页岩气的成藏潜力,通过野外地质剖面测量、二维地震、调查井施工、录井、解析、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等工作,对研究区八宝山组的形成背景、泥页岩规模、生烃条件(TOC、Ro、有机质类型)、储集条件(矿物特征、储集空间、孔结构参数)、含气性、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东昆仑八宝山盆地三叠纪以来经历了基底形成、断陷演化及隆升改造三个演化阶段,昆中、昆南断裂控制盆地沉积格局,在晚三叠世断陷期沉积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的泥页岩夹砂岩、粉砂岩,受沉积相控制,自山前向盆地内泥页岩厚度逐渐增大,大部分地段累积厚度超过300 m,有效厚度在16.24~79.63 m之间,为八宝山组页岩气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②井内714件样品的TOC含量分布在0.01%~49.14%,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Ro在2.37%~3.45%,泥页岩有机质含量、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生气条件优越;③八宝山组上段石英、黏土矿物含量平均为40.83%、46.06%;八宝山组下段石英、黏土矿物含量平均为39.62%、47.08%,与Barnett页岩、Marcellus页岩及四川盆地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相比,脆性矿物含量略低,黏土矿物含量稍高。八宝山组上、下段含气量平均为4.19 m^(3)/t、5.44 m^(3)/t,泥页岩中发育大量微裂缝、溶蚀孔隙、裂缝孔隙、粒间孔隙、有机质孔隙等,其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平均值分别为6.9403 m^②/g、0.0116 cm^(3)/g、8.5138 nm,有利于页岩气富集和吸附;④埋藏史、生烃史结果显示:八宝山盆地具有早期浅埋、中期深埋、晚期抬升的特点,上覆侏罗系羊曲组的硅质砾岩、碎屑岩及新生代沉积地层广泛分布,作为区域性盖层对页岩气藏起到了很好地封盖作用,综合研究认为八宝山盆地页岩气资源远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山盆地 上三叠统 八宝山组 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富集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苏传国 黄卫东 +2 位作者 白喜俊 李成明 朱建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6,共7页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主要的侏罗系含煤盆地,近年来不仅在天然气勘探上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发现的天然气田数量及储量规模均远小于油田的数量及储量规模,明显有悖于"含煤盆地贫油富气"的地质规律。为此通过对吐哈盆地天... 吐哈盆地是我国西北主要的侏罗系含煤盆地,近年来不仅在天然气勘探上迟迟未能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发现的天然气田数量及储量规模均远小于油田的数量及储量规模,明显有悖于"含煤盆地贫油富气"的地质规律。为此通过对吐哈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的解剖分析和探讨,认为煤系源岩成熟度相对较低,天然气转化率较小且明显滞后于液态烃的生成,是造成吐哈盆地"油气共生、油多气少"的主要原因;煤系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及油气藏后期的保存条件是盆地大、中型气田形成、富集的关键因素;台北凹陷中部的胜北、丘东和小草湖等地区,煤系源岩发育、热演化程度较高、且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应是盆地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天然气 成藏地质条件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塔西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段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丹梅 汤达祯 +3 位作者 邢卫新 林文姬 陶树 张松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塔西南前陆冲断带成藏的地质条件具有分段性,即不同构造段成藏条件明显不同。成藏最有利部位是甫沙—克里阳、苏盖特—齐姆根两个构造带,发育了断层传播褶皱及三角带构造,集中了中—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下石炭统—下二叠统及侏罗系暗色... 塔西南前陆冲断带成藏的地质条件具有分段性,即不同构造段成藏条件明显不同。成藏最有利部位是甫沙—克里阳、苏盖特—齐姆根两个构造带,发育了断层传播褶皱及三角带构造,集中了中—下寒武统碳酸盐岩、下石炭统—下二叠统及侏罗系暗色泥岩三套优质烃源岩,拥有下白垩统砂岩储层与古近系膏盐盖层、古近系碳酸盐岩储层与其上覆泥岩盖层、中新统砂岩储层与其中泥岩盖层以及上古生界等一系列优质储盖组合;其次为和田逆冲推覆构造带,准原地系统(原地系统)构造圈闭良好,但烃源条件和储盖条件相对较差,下二叠统克孜里奇曼(P1k)碳酸盐岩烃源岩达到气源岩的标准,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及砂岩储层、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基本上都属低孔低渗型,下二叠统普司格组泥岩属优质区域性盖层;帕米尔前缘冲断带对成藏不太有利,虽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但发育大型推覆构造及强显露型冲断层,缺乏良好的构造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西南 前陆冲断带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段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清华 唐子军 +2 位作者 赵福元 朱永峰 李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大,油气显示丰富,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志留系主要的找油方向,目前获工业油气流的层位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组上段。有效储集层主要为形成于潮坪、滨岸及三角...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大,油气显示丰富,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领域。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志留系主要的找油方向,目前获工业油气流的层位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组上段。有效储集层主要为形成于潮坪、滨岸及三角洲环境的石英含量大于65%的砂岩。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的多次海进、海退旋回,有利于多套储盖组合及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凹陷腹地可能存在保存较好的原生古油藏。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期烃类的再次充注,形成塔北不整合遮挡和塔中地层超覆等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成藏地质条件 非构造油气藏 油气勘探前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 被引量:43
5
作者 付金华 段晓文 姜英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4期68-7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多次稳定沉降,并最终整体抬升后,完成了上古生界天然气...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多次稳定沉降,并最终整体抬升后,完成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盆地周边在地史期构造活跃,砂体发育,以构造圈闭为主;盆地内部构造稳定,在倾角不到1°的西倾单斜上,南北向展布的河流三角洲砂体与侧向的河湖间湾相泥质岩配合形成了近南北向的大型岩性圈闭气藏。其中砂岩储层经历了长期的压实、充填、交代、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大部分原生孔隙遭受破坏,以低孔低渗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通过天然气成藏理论研究与勘探实践以及低渗透砂岩岩性气藏勘探技术系列的应用,有效地揭示了上古生界气藏特征。综合分析证明,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盒8、山2、山1三层段砂岩厚度大、分布广、气藏富集条件优越,是勘探的最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气藏 成藏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勘探方法
下载PDF
陆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木壮 潘安定 沙志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90,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与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陆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可分为成岩型、构造型和复合型三类。成岩型水合物主要受沉积因素控制,成藏气体以浅层生物成因气为主,水合物大多呈分散状存在于相对渗透层中,丰度较...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与其所处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陆缘地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可分为成岩型、构造型和复合型三类。成岩型水合物主要受沉积因素控制,成藏气体以浅层生物成因气为主,水合物大多呈分散状存在于相对渗透层中,丰度较低。构造型水合物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由热成因气或者混合气从较深部位沿断裂、泥火山或其他通道快速运移至水合物稳定域而形成,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带周围,丰度较高。复合型水合物同时受到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构造活动带周围的相对渗透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地质模式 天然气水合物 陆缘
下载PDF
川西-川北地区T_3x^5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刚 徐双辉 +2 位作者 陈洪德 林良彪 邓虎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参考美国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测井解释、矿物分析等手段,对川西-川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5)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页岩气呈典型的"滞留成藏",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 在参考美国页岩气发育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露头剖面实测、测井解释、矿物分析等手段,对川西-川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五段(T3x5)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作了详细分析。认为页岩气呈典型的"滞留成藏",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泥页岩中;研究区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其中阆中-德阳-成都-大邑一带T3x5泥页岩主要为滨浅湖沉积,泥页岩层厚度为55~365m,埋深在2.0~3.5km之间,相对较浅;TOC质量分数为2.0%~6.7%,平均值超过3.0%;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热演化程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2.0%,脆性矿物的质量分数约为68.6%: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川北地区 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滞留成藏
下载PDF
阿克库勒凸起成藏地质条件及控油规律 被引量:29
8
作者 云露 闫文新 赵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5-308,314,共5页
通过对阿克库勒成藏凸起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油源丰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多种类型圈闭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成藏地质条件配置较好,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塔河油田的发现已证实了这一点。在阿克库勒凸起,区域... 通过对阿克库勒成藏凸起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油源丰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多种类型圈闭发育且成排成带分布,成藏地质条件配置较好,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塔河油田的发现已证实了这一点。在阿克库勒凸起,区域构造格架控制着油气的聚集分布,古阿克库勒凸起轴部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带,断裂控制了油气的聚集成藏,中上奥陶统尖灭带附近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北缘 阿克库勒凸起 成藏地质条件 断裂 不整合面
下载PDF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永昌 张金川 +2 位作者 苏惠 慕小水 张素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5,153-154,共4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含油泥页岩厚度较大,埋深条件较好。通过CT扫描、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及全岩分析,认为泥页岩储层孔隙总体以微裂缝为主,结构以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泥页...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中,含油泥页岩厚度较大,埋深条件较好。通过CT扫描、单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及全岩分析,认为泥页岩储层孔隙总体以微裂缝为主,结构以中孔为主,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泥页岩含油率较高,同时盐岩广泛发育,为页岩油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构造因素和常规油气富集条件,认为濮卫次洼、柳屯、胡庆地区为页岩油发育的最优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北部 沙三段 页岩油 成藏地质条件 裂缝 最优有利区
下载PDF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异常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洪伟 龚建明 +1 位作者 陈建文 戴春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8,共6页
从冲绳海槽的地质条件来看,该区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存在,从沉积厚度和沉积速率来看,位于冲绳海槽盆地西侧的陆架前缘坳陷最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可以为冲绳海槽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气源。通过对冲绳海槽区域地质条件和地球... 从冲绳海槽的地质条件来看,该区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存在,从沉积厚度和沉积速率来看,位于冲绳海槽盆地西侧的陆架前缘坳陷最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可以为冲绳海槽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气源。通过对冲绳海槽区域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异常的综合分析以及地震特殊处理资料的精细解释,认为冲绳海槽南段很可能更适宜水合物的形成和聚集,因而可能会有很好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综合异常 成藏地质条件 海槽 海洋沉积
下载PDF
三江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孟骐 郭巍 +2 位作者 于松 张海东 张丛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1期209-216,共8页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X衍射荧光分析、高压压汞、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三江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暗色泥页岩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穆棱组暗色泥页岩分布面积较广泛、累积厚度大、TOC含量中等,有... 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X衍射荧光分析、高压压汞、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三江盆地下白垩统穆棱组暗色泥页岩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穆棱组暗色泥页岩分布面积较广泛、累积厚度大、TOC含量中等,有机质主要处于成熟-过熟阶段,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说明有机质已进入大量产气阶段;泥页岩中石英、长石及碳酸盐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存在一定量的中孔、大孔和微裂缝,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孔隙结构类型。据现有钻探资料,充分显示了下白垩穆棱组统暗色泥页岩较好的含气性,与美国主要页岩油气产区和中国发现的陆相页岩气层段相对比,三江盆地穆棱组各项参数达标,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下白垩统穆棱组 页岩气 成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春林 张嘉琪 +3 位作者 宋泽章 姜福杰 范立勇 裴煜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4,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丰富的煤系气资源,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其蕴藏的资源潜力,对深化盆地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目的层,基于岩心观察和单井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X...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具有丰富的煤系气资源,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预测其蕴藏的资源潜力,对深化盆地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为目的层,基于岩心观察和单井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气体吸附实验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成果,详细研究了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储层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物性特征,进而分析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并进行资源潜力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组烃源岩纵向上单层厚度较薄、层数多,平面上东厚西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Ⅲ型,镜质组反射率介于1.2%~2.6%,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大;(2)山西组砂岩储层以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岩屑溶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10%;山西组泥岩的矿物组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孔喉结构复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有机质孔和微裂缝;(3)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山西组各层段资源潜力,山西组煤系气概算资源量为306879.79×10^(8)m^(3),其中山2段资源潜力较大,煤系气资源量为177001.15×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山西组 煤系气 成藏地质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中国海域及邻区主要含油气盆地与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蔡乾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0,共10页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 中国海域及邻区分布有近50个沉积盆地,其中大部分发育在大陆边缘,而主要含油气盆地则分布在大陆架部位。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地构造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诸如裂谷型断陷盆地、走滑盆地以及非典型前陆盆地等多类型沉积盆地。从区域广度阐述了盆地沉积的有利相带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性,尤其是陆架盆地的成藏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富集油气藏,包括已发现的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更具有最佳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成藏地质条件 开发前景 油气藏
下载PDF
呼和拗陷浅层气特征及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胜利 任战利 +1 位作者 崔军平 李民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究呼和拗陷第四系更新统、第三系上新统浅层气的成气原因,查明该区成藏地质因素。方法气样组分分析、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钻井岩心与岩石薄片(铸体)鉴定、粒度分析和录井资料。结果呼和拗陷浅层气为生物成因气;目的层系为第三系... 目的探究呼和拗陷第四系更新统、第三系上新统浅层气的成气原因,查明该区成藏地质因素。方法气样组分分析、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钻井岩心与岩石薄片(铸体)鉴定、粒度分析和录井资料。结果呼和拗陷浅层气为生物成因气;目的层系为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更新统,该区具备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有机质丰度高,生气能力强,干酪根类型好;储层孔、渗性能普遍好;芒硝层、腐植土大面积稳定分布,为区域性盖层;地层序列与岩性组合为生物气藏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空间配置。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浅层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是次级拗陷之间的相对隆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拗陷 第四系 生物气 成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东海南部与鄂尔多斯中南部中生代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国林 杨长清 +2 位作者 孙晶 杨传胜 杨艳秋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0,共4页
0引言全国油气资源最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中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油区中生界的石油资源量分别占比41.3%、97.1%和26.31%。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国近海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广泛... 0引言全国油气资源最新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中生界油气资源非常丰富,陆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油区中生界的石油资源量分别占比41.3%、97.1%和26.31%。中生界将是未来中国东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中国近海的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盆地广泛发育中生界,并普遍发育侏罗系、白垩系2套有效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中生界 成藏地质条件 南海北部盆地 油气勘探 石油资源量 中国近海 陆区
下载PDF
巨厚低阶煤煤层气储层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及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海鹏 吕伟波 +5 位作者 王凯峰 李玲 李文华 林海涛 李凤春 李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了建立巨厚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层气成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储层物性、含气性、水文地质和盖层等,总结了巨厚低阶煤煤储层的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并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低阶煤煤层气... 为了建立巨厚低阶煤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以二连盆地巴彦花凹陷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煤层气成因、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储层物性、含气性、水文地质和盖层等,总结了巨厚低阶煤煤储层的关键成藏地质要素,并进一步建立了新的低阶煤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圈定了巴彦花凹陷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区和目标区。结果表明:巴彦花凹陷主要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K1t),以褐煤和长焰煤为主,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煤层气的形成是生物成因为主、混合成因为辅的成烃模式,生物成因气占主导地位;研究区共发育3个煤组,煤储层厚度大,发育面积广,埋深适中,保存条件好,含气量较高,空气干燥基含气量最高可达4.45 m^3/t,1、2煤组有利于形成煤层气藏,3煤组有利于形成煤系砂岩气藏。根据建立的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优目标区位于巴彦花凹陷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巴彦花凹陷 低阶煤煤层气 成藏地质要素 资源潜力
下载PDF
米仓山山前带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邦华 陈盛吉 +2 位作者 黄纯虎 万茂霞 杜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米仓山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具有下寒武统—下侏罗统多套烃源岩层系,烃源条件充足;二叠系—侏罗系存在多套储集层段,储集体发育;侏罗系广泛分布的区域性盖层以及各储集层顶部的直接盖层,可对...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部米仓山山前带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具有下寒武统—下侏罗统多套烃源岩层系,烃源条件充足;二叠系—侏罗系存在多套储集层段,储集体发育;侏罗系广泛分布的区域性盖层以及各储集层顶部的直接盖层,可对油气起到有效的封盖作用;油气运聚受古构造格局及断层、裂缝系统控制;区内具有形成丰富圈闭的条件,可供钻探目标多。综合认为:研究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总体上较为有利,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山前带 烃源 储集层 成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华 郑聪斌 《低渗透油气田》 2000年第3期6-19,共14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气藏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岩相的展布、古岩溶作用、孔隙类型及储集物性、烃源岩地化指标、封盖条件及圈闭成因,天然气生、排、运聚特征,系统归纳了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模式,并且在...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气藏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岩相的展布、古岩溶作用、孔隙类型及储集物性、烃源岩地化指标、封盖条件及圈闭成因,天然气生、排、运聚特征,系统归纳了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气藏的形概括为储集体、圈闭体及运聚场的形成和调整定形等4个演化阶段,认为鄂尔多期盆地奥陶系天然气藏的分布,不仅与上述成藏地质要素相联系,而且受古岩溶、古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天然气 成藏地质特征 奥陶纪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金华 段晓文 《低渗透油气田》 2000年第3期20-29,共10页
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多次稳定沉降,并最终整体抬升后,完成了上古生界天... 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一套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含气层系,下部煤系暗色岩类气源充足,中部河流、三角洲砂岩储集层广泛分布,上部湖相泥岩盖层区域稳定。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多次稳定沉降,并最终整体抬升后,完成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盆地周边在地史期构造活跃、砂体发育,以构造圈闭为主;盆地内部构造稳定、在倾角不到1度的西倾单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气藏 成藏地质特征 天然气勘探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萧 郭少斌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9,共3页
以W1井岩心资料为基础,从生烃条件及物性特征入手,对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TOC含量普遍较高、热演化程度较高、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埋深较浅,有利于页岩气的富... 以W1井岩心资料为基础,从生烃条件及物性特征入手,对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TOC含量普遍较高、热演化程度较高、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埋深较浅,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综合信息叠加分析得出,武隆—彭水地区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页岩气 龙马溪组 成藏地质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