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侏罗系油藏成藏富集规律研究及建产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2
1
作者 薛虎正 兰庆 +2 位作者 贺彤彤 蒋钧 肖博文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6期74-77,共4页
吴起地处两古河道交汇处,属于侏罗系成藏的有利地区,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均为河流相沉积,古地貌对侏罗系油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侏罗系油藏在吴起区域属于点散面广,油藏"小而肥",单井产量高,埋藏深度浅,利于快速建产... 吴起地处两古河道交汇处,属于侏罗系成藏的有利地区,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均为河流相沉积,古地貌对侏罗系油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侏罗系油藏在吴起区域属于点散面广,油藏"小而肥",单井产量高,埋藏深度浅,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具有重大贡献,开发价值高。对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储集层特征、构造特征、砂体展布、成藏富集规律等进行研究,并从加强开发未动用储量、扩边增储的角度,研究侏罗系油藏上产方向,为后续增储建产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侏罗系 成藏富集规律 增储建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两翼侏罗系隐蔽性油藏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幽雅 陈守民 +3 位作者 侯景涛 屈乐民 徐宁 刘玉峰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3期99-102,10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坳陷以西受燕山运动构造影响,地层挤压形成多个断裂,断层以逆断层为主,而逆断层上盘形成牵引形成褶皱背斜构造,油气主要沿断层面运移,在褶皱背斜(穹隆)部位成藏。复杂地理环境导致了油藏的复杂与隐蔽,具有油藏个数多、...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坳陷以西受燕山运动构造影响,地层挤压形成多个断裂,断层以逆断层为主,而逆断层上盘形成牵引形成褶皱背斜构造,油气主要沿断层面运移,在褶皱背斜(穹隆)部位成藏。复杂地理环境导致了油藏的复杂与隐蔽,具有油藏个数多、含油层系多、油水关系复杂、断块分散的特征,这就给勘探开发及油藏产能建设带来很大困难。该文主要针对隐蔽油藏特征研究有针对性总结出复杂隐蔽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富集规律,从规律中找认识,从富集区找潜力,为下步增储建产评价方面提供部署依据及建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坳陷两翼 隐蔽性油藏 古地貌恢复 成藏富集规律
下载PDF
吴起长2油藏富集规律研究及有利区筛选 被引量:5
3
作者 姚征 庄腾腾 +2 位作者 贺彤彤 胡方芳 王凯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吴起油田目前已开发动用的油藏主要是延长组长6油藏和延安组侏罗系油藏,对其他层系的认识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多层系复合成藏理论研究的深入,多口钻遇长2油层组的探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本文通过对吴起长2油藏沉积特点、储层性质的分析... 吴起油田目前已开发动用的油藏主要是延长组长6油藏和延安组侏罗系油藏,对其他层系的认识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多层系复合成藏理论研究的深入,多口钻遇长2油层组的探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本文通过对吴起长2油藏沉积特点、储层性质的分析,总结油藏富集规律,在砂体、构造及物性认识的基础上筛选有利区,为吴起区域下一步增储建产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区域 长2油藏 成藏富集规律 有利区筛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4+5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4
作者 刘强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164-164,共1页
本研究目的为对区内长4+5进行进一步研究,了解掌握长4+5的油藏类型、成藏组合模式与成藏条件,总结出油气富集规律。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4+5油层组 油藏类型 油气富集成藏规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构造N_1—E_(1+2)裂缝性储层评价及油气富集控制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元奎 铁占元 +3 位作者 王波 孙康 张霞 杨武玲 《青海石油》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裂缝性油气藏储层是指以裂缝、溶蚀孔隙为主要储集条件的湖相暗色细粒沉积岩构成的储层。狮子沟构造自1984年在下干柴沟组(E_3)中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后成为柴达木盆地典型的裂缝性油气藏之一,近年来对裂缝性油气藏储层及油气富集规律的... 裂缝性油气藏储层是指以裂缝、溶蚀孔隙为主要储集条件的湖相暗色细粒沉积岩构成的储层。狮子沟构造自1984年在下干柴沟组(E_3)中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后成为柴达木盆地典型的裂缝性油气藏之一,近年来对裂缝性油气藏储层及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与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狮子沟中深层(N_1-E_(1+2))裂缝性油气储层的研究认为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岩性及其储集性、物性、含油气性及其电性特征上,其储层的发育和分布主要受岩性和断层控制,油气藏主要为自生自储的断层裂缝圈闭油气藏和背斜裂缝圈闭油气藏,油气的富集受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圈闭条件和保存条件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沟构造 裂缝性油气藏 储集层特征 成藏模式油气富集规律
下载PDF
彭阳地区长3以上浅层有利目标区筛选
6
作者 王鹏 王小宁 +2 位作者 刘俊刚 罗恒 薛虎正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4期88-90,97,共4页
以彭阳地区侏罗系为立足点,在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通过钻井、测井、野外露头及室内分析化验等多项资料,结合有利构造筛选、老井复查、砂体与沉积相展布、成岩与储层综合评价以及成藏规律研究,对研究区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进行系... 以彭阳地区侏罗系为立足点,在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基础上,通过钻井、测井、野外露头及室内分析化验等多项资料,结合有利构造筛选、老井复查、砂体与沉积相展布、成岩与储层综合评价以及成藏规律研究,对研究区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进行系统的研究,最终解决该地区油藏成藏及分布规律,为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7-延9油层、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增储上产筛选有利区,夯实采油九厂稳产资源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富集规律 筛选有利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