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地层油气藏成藏阶段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程慧 常迎梅 经雅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7,共4页
随着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勘探程度的逐步深入,地层油气藏在勘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成藏阶段的确定和划分对于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深入研究和成藏模式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同源情况下,通过对东营凹陷不同区带不同类型油藏原油与烃源区源... 随着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勘探程度的逐步深入,地层油气藏在勘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成藏阶段的确定和划分对于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深入研究和成藏模式总结具有重要意义。在同源情况下,通过对东营凹陷不同区带不同类型油藏原油与烃源区源岩成熟度的对比分析,认为该区地层油气藏油气成熟度高,相对成藏时间晚;而次级构造带不同类型油藏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统计分析表明,地层油气藏成藏时间主要在馆陶组沉积末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在综合考虑东营凹陷成藏地质要素历史演化的基础上,探讨并明确了与盆地构造—充填史相对应的地层油气藏成藏阶段模式,将其划分为多幕断陷期成藏准备、坳陷早期成藏高峰和坳陷后期油气保存等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成熟度 流体包裹体 成藏阶段 地层油气藏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飞三段天然气成因与成藏阶段 被引量:7
2
作者 舒志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1,共7页
飞三段是鄂西—渝东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主力产气层,系统研究飞三段的天然气成藏阶段与主控因素,对该区飞三段的天然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资料、烃源岩的干酪根碳同位素资料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 飞三段是鄂西—渝东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的主力产气层,系统研究飞三段的天然气成藏阶段与主控因素,对该区飞三段的天然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资料、烃源岩的干酪根碳同位素资料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在阐明油气的成因与来源、烃源岩的生烃史和油气充注史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史和圈闭演化史,划分了天然气的成藏阶段,并总结了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认为:飞三段天然气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的二次裂解气;天然气的成藏经历了古岩性油藏的聚集(190~160 Ma)、古油藏裂解与古岩性气藏形成(160~140 Ma)、天然气调整再聚集形成今构造—岩性复合气藏(140 Ma—现今)3个阶段;沉积期暴露浅滩相储层的规模决定了古油藏的规模,晚期天然气的调整再聚集过程中的保存条件决定了天然气的最终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渝东 飞三段 天然气 成藏阶段 主控因素
下载PDF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 被引量:18
3
作者 祝厚勤 庞雄奇 +2 位作者 姜振学 张如才 张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70,共6页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分布规律复杂,成藏时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对岩性油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深入认识。综合运用东营凹陷的构造演化史及岩性圈闭形成史、烃源岩主要生排烃史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成藏期次、成... 东营凹陷岩性油藏分布规律复杂,成藏时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对岩性油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深入认识。综合运用东营凹陷的构造演化史及岩性圈闭形成史、烃源岩主要生排烃史和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成藏期次、成藏过程、成藏阶段和不同期次岩性油藏的平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成藏期次主要有两期,即古近纪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新近纪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且以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为主要成藏期;不同成藏期次的岩性油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第一期分布于生油洼陷,为岩性油藏,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较宽,油气充注持续时间长,具有两期充注的特点;第二期分布于断裂带和斜坡带,为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其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较窄,油气成藏时间较晚,主要为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充注;东营凹陷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以划分为成藏准备、成藏和保存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岩性油藏 成藏期次 成藏阶段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川西坳陷断裂活动期次、热流体性质和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郑荣才 彭军 +1 位作者 高红灿 柯光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1-558,共8页
川西坳陷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的众多油气藏成因,与该坳陷由持续构造沉降折向脉动性隆升的重大构造逆转事件,以及隆升过程中多期次断裂活动和流体运动密切相关。通过对充填不同期次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的次生石英和方解石标型特征、ESR年龄... 川西坳陷中生代陆相地层中的众多油气藏成因,与该坳陷由持续构造沉降折向脉动性隆升的重大构造逆转事件,以及隆升过程中多期次断裂活动和流体运动密切相关。通过对充填不同期次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的次生石英和方解石标型特征、ESR年龄测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密度、沥青包裹体反射率,以及氧碳同位素分析的综合研究,结合众多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坳陷自早白垩世至中新世的断裂活动可划分为燕山晚期早幕( 期,125~110Ma)和晚幕( 期,94~82Ma)、喜马拉雅早幕( 期,63~53.7Ma)、喜马拉雅中期早幕( 期,45~21.6Ma)和晚幕( 期,14.9Ma)五个主要期次;在渐趋开放的体系中,沿各期次构造裂缝运移的热流体以继承性发展演化的载烃油田水为主,但在 期和 期晚时混入有深部高盐度地层水;构造裂缝为油气运移、聚集和成藏作用提供了重要通道条件;相关的成藏过程为 期石油窗阶段, 期原始油气藏阶段, 期原生油气藏破坏和早期次生油气藏阶段, 期次生油气藏主要成藏阶段, 期"浅层远源次生"天然气藏阶段, 期和 期为最重要的2个关键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断裂期次 ESR测年 包裹体 热流体 碳氧同位素 成藏阶段
下载PDF
页岩气成藏动力特点及其平衡方程 被引量:12
5
作者 边瑞康 张金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针对页岩气吸附加游离的成藏方式对其成藏动力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特定的储集物性条件与相应的气源压力相匹配时,页岩气藏中游离气具有与根缘气或常规储层气相似的作用力类型,包括生烃膨胀力、连续气柱顶界静水柱压力、连续气柱底界... 针对页岩气吸附加游离的成藏方式对其成藏动力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特定的储集物性条件与相应的气源压力相匹配时,页岩气藏中游离气具有与根缘气或常规储层气相似的作用力类型,包括生烃膨胀力、连续气柱顶界静水柱压力、连续气柱底界静水柱压力、连续气柱重力、毛细管压力和动水头压力等,而造成气体分子在有机质颗粒及岩石矿物表面进行吸附与游离相态转换的作用力类型则为吸附作用力和解吸作用力。天然气动力类型存在运移动力与成藏动力的区别,页岩气作为源储一体的聚集模式,其运移动力和成藏动力具有方向相反特点。根据页岩热演化程度、生气强度、构造条件、物性条件等,将页岩气成藏划分为4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成藏动力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建立了成藏(运移)动力平衡方程,并采用权重系数赋值方法建立了页岩气成藏(运移)动力平衡方程通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动力 运移动力 动力平衡方程 成藏阶段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与成藏史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青 许化政 +1 位作者 周新科 那未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在埋藏早期因释放有机酸而使地层水呈弱酸性,含氧羧酸溶蚀铝硅酸盐生成大量孔隙而使砂岩易于压实,其后的地层升温促进Al3+和Si2+的络合物分解生成SiO2、自生粘土和铁方解石,导致砂岩区域致密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构... 鄂尔多斯盆地煤系在埋藏早期因释放有机酸而使地层水呈弱酸性,含氧羧酸溶蚀铝硅酸盐生成大量孔隙而使砂岩易于压实,其后的地层升温促进Al3+和Si2+的络合物分解生成SiO2、自生粘土和铁方解石,导致砂岩区域致密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构造热事件导致煤系大量生烃和地层水汽化,促使高压流体(甲烷+水蒸气)充斥整个封存箱,形成盆地级高温高压气藏。晚白垩—古新世盆地区域性抬升剥蚀导致煤系埋藏变浅,地温梯度降低,使地层中甲烷被保留而水蒸气凝析成水,高温高压气藏逐渐转化为低温负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矿化度 压力异常 成藏阶段 深盆气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及周缘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正中 王镜惠 李昌 《矿产勘查》 2019年第7期1602-1608,共7页
神木及周缘地区矿藏资源丰富,上古生界页岩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整体上缺乏对页岩气形成演化进行的系统分析,制约了下一步开发进程。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的基础上,根据神木地区的地质、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山西组页岩气... 神木及周缘地区矿藏资源丰富,上古生界页岩气同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但整体上缺乏对页岩气形成演化进行的系统分析,制约了下一步开发进程。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的基础上,根据神木地区的地质、钻井、测井、录井等资料开展了山西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泥页岩富含有机质,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具有良好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生烃潜力;与Barnett页岩对比,脆性矿物比重偏低,孔隙度较低,但均高于页岩气成藏参数的下限值;页岩气的形成聚集主要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就地完成;晚白垩世回返抬升过程产生的断裂活动造成气体向上发生泄漏逸散,压力降低引起吸附气散失从而表现为整体页岩含气量较低;研究区域后期构造相对稳定,对页岩气藏保存有利。不同岩性互层组合构成的多旋回性使得山西组页岩中存在较强的烃浓度封闭作用以及砂岩夹层中的孔隙为游离态的页岩气提供储集空间,进一步增强了该区页岩气的储存能力。通过成藏条件基础研究可为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页岩气的突破可以弥补陕北能源基地传统油气能源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成藏条件 成藏阶段 山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能量差在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过程的相似性分析
8
作者 王少冰 《内江科技》 2011年第3期141-141,6,共2页
流体能量动态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在流体动态、能量传递、流体性质及储层特征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共性,是学科交叉的基础。通过阶段油藏开发理论和研究思路研究油气成藏,建立新的学科生长点。也可从油... 流体能量动态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在流体动态、能量传递、流体性质及储层特征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共性,是学科交叉的基础。通过阶段油藏开发理论和研究思路研究油气成藏,建立新的学科生长点。也可从油藏的成藏规律与油田开发的相似性,论证油田开发的新思路,为油田的中后期开发开辟了开发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油藏开发 相似性 成藏阶段 能量差
下载PDF
储层内部流体分布规律研究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强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流体在储层中按照以下规律分布:在储层内部的每个渗透带内,油气总是聚集在高部位;在油气充注圈闭一稳定阶段,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油气丰度呈正相关;在油气藏衰退和消亡阶段,连通性好的、高渗透带内的可动油气首先向外运移,其运移速率大... 流体在储层中按照以下规律分布:在储层内部的每个渗透带内,油气总是聚集在高部位;在油气充注圈闭一稳定阶段,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油气丰度呈正相关;在油气藏衰退和消亡阶段,连通性好的、高渗透带内的可动油气首先向外运移,其运移速率大于连通性差的、低渗透带内的油气运移速率,随着油气运移程度的增加,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可动油气丰度逐渐变成反相关。根据该规律,把层内渗透带作为研究油气层的基本单元,将会有助于油气藏研究,帮助选择恰当的射孔井段,提高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流体分布 渗透带 成藏阶段 混合作用 流体流动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