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标记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成血管细胞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春 周诗君 +1 位作者 翟志敏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记细胞造血分化潜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转染的ES形成的EB中可见绿色荧光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组EB中的GFP+细胞(27.5%)与对照组EB中FLK1+细胞(2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FP+和FLK1+细胞形成集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对ES分化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实现了特异性标记,为后续研究ES体外造血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造血细胞 细胞分化 胞标记
下载PDF
过量表达LMO2对成血管细胞增殖和造血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海胜 李春 +2 位作者 查晓军 陈兵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收集分化0~12 d的胚胎体细胞,检测造血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EB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实验,并统计集落形成数。结果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目的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其分化中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可特异表达目的基因。过量表达lmo2能够促进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所产生细胞集落数是对照组的2倍,晚期造血分化的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是对照组的2.5倍,其中红系集落单位数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在成血管细胞中过量表达LMO2,促进其细胞增殖及其造血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2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龚美琳 陈爽 耿道颖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 分析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表现 ,为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患者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8~ 64岁 ,平均 44 .6岁。除 1例仅作MR平扫外 ,其余均作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在... 目的 分析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表现 ,为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  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患者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8~ 64岁 ,平均 44 .6岁。除 1例仅作MR平扫外 ,其余均作MR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在 30例患者中 ,共发现成血管细胞瘤结节 33个。发生于小脑半球 15例 ,小脑蚓部 6例 ,桥小脑角 2例 ,脑干 4例 ,发生于颈髓者 2例 ,胸髓 1例。表现为囊腔结节者 2 0例 ,平扫时结节多表现为等信号 ,增强后结节均明显强化。表现为实质性肿块者 10例 ,在病灶内及其周围可见较多流空血管。肿瘤的部位和边界显示得十分清晰。结论 MR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是评价成血管细胞瘤的最佳手段。对于明确手术切除方法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管细胞 磁共振 脊髓 小脑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军 刘梅丽 +2 位作者 韩彤 刘力 崔世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灶位于幕上。12个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36个为实质型,2个单纯囊型。囊性病灶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和高信号改变。实质型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增强,灌注成像可见壁结节和实性肿块呈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成血管细胞瘤之MRI有特征性表现,MRI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成血管细胞 MRI DWI PWI
下载PDF
后颅凹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亮 沈海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报道14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和MRI所见,分析肿瘤的特点。结果:囊性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囊性病灶和附壁肿瘤结节;在CT上表现为该典型征象占81.8%。混合性肿瘤3例,... 目的:探讨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报道14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和MRI所见,分析肿瘤的特点。结果:囊性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囊性病灶和附壁肿瘤结节;在CT上表现为该典型征象占81.8%。混合性肿瘤3例,在CT和MRI上表现实质性肿块、偏心性囊变和均一显著强化;后者还可见肿瘤旁和肿瘤内血管流空。结论:CT和MRI均是诊断成血管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成血管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囊肿和突入囊内的壁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成血管细胞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珉 卢光明 孙淑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成血管细胞瘤患者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5~ 63岁 ,平均 3 7岁。全部采用超导MRI系统检查。结果  5例成血管细胞瘤发生于颈髓和胸髓。根据其MRI表现 ,... 目的 探讨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成血管细胞瘤患者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2 5~ 63岁 ,平均 3 7岁。全部采用超导MRI系统检查。结果  5例成血管细胞瘤发生于颈髓和胸髓。根据其MRI表现 ,可分为大囊小结节型和实质性肿块型。在增强MRI上 ,壁结节及实性结节肿块皆呈明显均匀强化。 3例在肿块内及周围可见流空血管。结论 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为 :易囊性变 ,囊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可见流空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成血管细胞 磁共振 诊断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欣 陈静 曹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4期48-49,6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者中,肿瘤单发21例:分布于左侧小脑半球8例,右侧小脑半球13例;小脑内多发3例,有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者中,肿瘤单发21例:分布于左侧小脑半球8例,右侧小脑半球13例;小脑内多发3例,有2~4个瘤结节,分布于小脑半球以及桥小脑臂。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症状均完全改善,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小脑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围术期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治疗 小脑 成血管细胞 护理
下载PDF
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术前栓塞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艾鑫 庞永斌 +1 位作者 刘翠 郑云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栓塞剂术前栓塞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54例,行术前栓塞剂栓塞术治疗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 目的评价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栓塞剂术前栓塞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54例,行术前栓塞剂栓塞术治疗的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5±21 ml,对照组为540±32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5h,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2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3(95%)例为部分栓塞;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脑梗塞、再出血、神经功能缺失各1例,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脑水肿、神经功能缺失各1例,发生率为6.7%,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05)。结论使用术前栓塞术治疗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患者栓塞程度较高,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再出血、脑梗塞、神经功能缺失、脑水肿等并发症无显著性增加,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作为治疗成血管细胞瘤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成血管细胞 栓塞术 并发症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
9
作者 龚雪鹏 崔光彬 +4 位作者 徐朝霞 秦越 贾朝阳 李惠民 魏经国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颅内成血管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术前正确诊断18例(85.7%),误诊3例(14.3%)。9例病灶位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下蚓部,3例... 目的:探讨MRI在颅内成血管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术前正确诊断18例(85.7%),误诊3例(14.3%)。9例病灶位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下蚓部,3例位于桥脑或脑干,2例位于大脑半球。14例为大囊小结节型或囊腔结节型(66.7%),主要MRI表现为囊性病灶和附壁结节,增强后瘤结节明显强化;2例单纯囊型(9.5%),MRI表现为囊性病灶,囊内无附壁结节,无明显强化;5例为实质型(23.8%),表现为实质性肿块,其内或周围可见流空血管,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结论:成血管细胞瘤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MRI对于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成血管细胞 脑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诊断
10
作者 吴先衡 林时勖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术前均经MR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6例中实体性肿瘤7例,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为主,瘤内可...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及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术前均经MR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6例中实体性肿瘤7例,平扫呈等T1等T2信号为主,瘤内可有小囊变区,瘤周多有增粗血管征及脑水肿;囊性肿瘤19例,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较小的壁结节发现较难;增强扫描示实质性肿块及壁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及囊腔无强化。结论成血管细胞瘤MR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成血管细胞 MRI 脊髓肿瘤 脑肿瘤 磁共振
下载PDF
脑成血管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11
作者 韩福刚 唐光才 +2 位作者 黄新文 陈东 漆军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脑肿瘤 成血管细胞 CT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小脑成血管细胞瘤的MR诊断(附13例分析)
12
作者 谭国卫 费西平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小脑 成血管细胞 MR 诊断 磁共振
下载PDF
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13
作者 陆云 滕华英 施益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MRI影像学表现,并与其它疾病进行了鉴别。结果分析结果提示:囊结节型39例、实质型16例、囊型5例;... 目的探讨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MRI影像学表现,并与其它疾病进行了鉴别。结果分析结果提示:囊结节型39例、实质型16例、囊型5例;囊结节型病灶部位包括幕上2例、上段颈髓2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1例、小脑蚓部2例、小脑半球31例;实质型病灶部位包括幕上1例、上段颈髓4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1例、小脑蚓部2例、小脑半球7例;囊型病灶部位包括幕上0例、上段颈髓1例、脑干0例、桥小脑角1例、小脑蚓部0例、小脑半球3例。结论 MRI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患者评估具有准确、无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成血管细胞 磁共振
下载PDF
幕上成血管细胞瘤1例
14
作者 罗京 蒋谊 刘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1-1421,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发作性头痛1年余”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右额颞叶交界处6.4 cm×4.5 cm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内见大量片状、结节状钙化(图1A);MRI示该处5.9 cm×4.2 cm肿块,边界清晰,T1WI、T2WI及液体衰减... 患者男,23岁,因“发作性头痛1年余”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右额颞叶交界处6.4 cm×4.5 cm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其内见大量片状、结节状钙化(图1A);MRI示该处5.9 cm×4.2 cm肿块,边界清晰,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图像信号高低混杂(图1B),呈“爆米花样”改变,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右额颞叶占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行开颅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额颞叶交界区淡黄色肿块,伴大量钙化,血运不丰富,与周围脑组织粘连。术后病理:间叶组织源性肿瘤,部分肿瘤细胞胞浆空泡状,细胞间富含血管,伴明显玻璃样变、多灶钙化及局灶胆固醇结晶沉积(图1D);免疫组织化学:CK(点灶+),EMA(部分+),GFAP(-),S100(+),CD34(血管+),CD31(血管+),CD56(+),NSE(灶性+),α-Inhibin(灶性+),Olig-2(+),ATRX(-),D2-40(-),Ki-67(1%+)。病理诊断:右侧额颞叶交界区成血管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管细胞 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骨支架微几何特征对成骨和成血管细胞行为的调控研究
15
作者 刘洋 杨成遇 +1 位作者 黄瀚玮 刘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7-467,共1页
目的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问世,使得制造具有细胞尺度几何形状的骨界面植入物成为可能。研究表明,微纳米几何特征可通过影响细胞核力学转导调控细胞行为。然而,骨组织工程支架微米尺度结构对成骨与血管生成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 目的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问世,使得制造具有细胞尺度几何形状的骨界面植入物成为可能。研究表明,微纳米几何特征可通过影响细胞核力学转导调控细胞行为。然而,骨组织工程支架微米尺度结构对成骨与血管生成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将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在二维不锈钢基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成血管细胞 3D打印 细胞行为 骨支架 几何特征 几何形状 植入物
下载PDF
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16
作者 项明华 涂珍珍 +1 位作者 王月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LIM结构域蛋白4(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系MEL)中克隆小鼠Lmo4的cDNA,并亚克隆到含有小鼠胎肝激酶-1(Flk-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LIM结构域蛋白4(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系MEL)中克隆小鼠Lmo4的cDNA,并亚克隆到含有小鼠胎肝激酶-1(Flk-1)启动子驱动表达Gfp的载体(pFG),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载体pFLG。将表达载体转染mESC,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将这些mESC在体外进行自我分化,以形成4 d和10 d的胚胎体(EB),并进行成血管细胞的集落细胞形成实验(BL-CFC);以10 d-EB进行新生血管出芽实验,观察和分析出芽长短、数目;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或定量RT-PCR方法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CR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表达载体pFLG。通过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这些mESC通过自我分化形成4 d-EB和10 d-EB,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B内均可见绿色荧光标记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ESC相比,4 d-EB和10 d-EB的LMO4的表达显著增加。过量表达LMO4的mESC/pFLG产生BL-CFC效率为(7.70%±1.27%),而mESC/pFG细胞产生BL-CFC效率为(1.15%±0.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定量RT-PCR结果显示,Flk-1、C-kit、Tie-2、Ve-cad基因在10 d-EB/pFLG中的表达,均较10 d-EB/pFG中表达增加2倍以上。新生血管出芽实验结果显示,10 d-EB/pFLG的新生血管数量和长度均较10 d-EB/pFG增加(P<0.05)。结论过量表达LMO4促进mESC形成成血管细胞,并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和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胚胎体 成血管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成骨转换与血管钙化
17
作者 陈诚 张钲 +1 位作者 彭瑜 牛小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627-633,共7页
血管钙化是血管壁中钙盐沉积的过程,导致血管硬化和失去弹性。它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疾病患者。血管钙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其中平滑肌细胞的成骨转换是重要事件之一。这些细胞... 血管钙化是血管壁中钙盐沉积的过程,导致血管硬化和失去弹性。它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疾病患者。血管钙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其中平滑肌细胞的成骨转换是重要事件之一。这些细胞在钙化过程中释放钙离子,导致钙盐的沉积,形成钙化斑块。血管钙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高磷、高钙水平及氧化应激、机械应力等。此外,中医药研究在减轻血管钙化方面显示出潜力,例如灵芝孢子粉和其衍生物,三七、黄芩素、根皮素、雷公藤甲素等。这些研究为进一步理解和干预血管钙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并揭示了一些潜在的抑制因子,可以作为未来治疗血管钙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钙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骨转换
下载PDF
颅内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39例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尚京伟 戴建平 +3 位作者 高培毅 罗锋 刘翔 詹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39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MRI及DSA影像特征。方法39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0例,女19例;年龄13~54岁。10例血红蛋白高于15g/L,6例红细胞计数高于50×1012/L。10例均行C... 目的总结分析39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MRI及DSA影像特征。方法39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0例,女19例;年龄13~54岁。10例血红蛋白高于15g/L,6例红细胞计数高于50×1012/L。10例均行CT、MRI、DSA检查,19例行MRI、DSA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18例,小脑蚓部3例,延髓13例,小脑半球伴延髓4例(多发)和桥小脑角1例。单发28例,多发11例。囊腔型24例(包括多发),实质型15例(包括多发)。28例MRI表现有血管流空。29例DSA表现肿瘤染色早、染色浓和染色时间延长。CT平扫低密度6例,等密度4例,增强扫描全部肿瘤结节明显强化。结论成血管细胞瘤在CT、MRI、DSA上有特征性表现,多种影像学手段结合检查可避免病灶数目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成血管细胞 影像诊断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诊断 被引量:8
19
作者 朱明旺 戴建平 +5 位作者 尚京伟 高培毅 陆荣庆 孙波 何志华 张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方法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0.7岁,全部行MR检查。结果在16例患者中,出现多发或合并有小脑成血管细胞瘤的患者有... 目的分析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MR表现。方法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成血管细胞瘤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0.7岁,全部行MR检查。结果在16例患者中,出现多发或合并有小脑成血管细胞瘤的患者有8例,共发现脊髓成血管细胞瘤23个。发生于颈段者14个,其中9例位于C3水平以上。发生在胸髓者9个。16个肿瘤位于脊髓背侧,4个肿瘤于脊髓中央,位于脊髓一侧、腹侧和髓外的肿瘤各1个。肿瘤表现为长或等T1、长T2或稍长T2信号。脊髓可增粗,髓内可见囊腔形成或空洞。平扫时大部分肿瘤(18个)与囊变或空洞混淆在一起,不易区分。脊髓空洞内可出现分隔(10个)或无分隔(13个)。9个肿瘤内或肿瘤周围出现血管流空影,其中8个位于脊髓的背侧。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肿瘤的部位和边界显示得十分清楚。肿瘤增强的形态可分为两类:大结节(13个)和小结节(10个)。结论脊髓成血管细胞瘤常表现为多发的、明显强化的髓内占位。肿瘤背侧可见血管流空影,并伴有较大范围的脊髓空洞和脊髓增粗。MR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是评价脊髓成血管细胞瘤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成血管细胞 磁共振
原文传递
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晓强 肖欢 +6 位作者 田佳庆 方伟华 彭鹏 肖方骏 何伟 何敏聪 魏秋实 《中医正骨》 2024年第9期40-48,共9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1)将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收集的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囊...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1)将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收集的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囊性变组织中的细胞组分。将另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形态,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情况。(2)分别按照每天20 mg·kg^(-1)、40 mg·kg^(-1)、80 mg·kg^(-1)体质量以浓度1 mg·mL^(-1)、2 mg·mL^(-1)、4 mg·mL^(-1)的活血通络胶囊溶液和20 mL·kg^(-1)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获取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3)取生长良好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空白血清组和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细胞常规培养,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4)将HUVECs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活血通络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地塞米松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干预,活血通络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和中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至细胞长满后进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5)HUVECs分组与干预方法同(4),干预7 d后进行成血管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1)SONFH囊性变组织中细胞组分分析结果。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内皮细胞及具有血管生成功能的内皮细胞亚群。(2)SONFH囊性变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椭圆形的血管腔,血管内膜稍增厚、弹力纤维增生分层。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D3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且可见明显的管形。(3)HUVECs相对增殖率测定结果。各组HUVECs相对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0.83)%,(18.70±6.10)%,(24.9±15.10)%,F=7.541,P=0.001];低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与空白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均高于空白血清组(P=0.046,P=0.006),中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4)HUVECs迁移率测算结果。地塞米松组HUVECs迁移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活血通络组HUVECs迁移率(24%)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0%)。(5)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测算结果。每个放大40倍视野下,各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0±7.96)个,(83.40±14.02)个,(122.40±14.59)个,F=2.980,P=0.001];地塞米松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少于对照组和活血通络组(P=0.006,P=0.001),对照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与活血通络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结论:活血通络胶囊可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促进SONFH囊性变的成血管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囊性变 成血管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活血通络 血管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