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物华天宝”解诂
- 1
-
-
作者
吴国升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98-99,111,共3页
-
文摘
“物华天宝”在各种文选读本和语文辞书中的解释并不一致,且均不确。在深层结构上,它应分析为因果性紧缩复句;在字词方面,亦应另作训释。
-
关键词
成语解释
“物华天宝”
训诂学
词语结构
-
Keywords
Wu Hua Tian Bao(物华天宝)
explanation
words
structure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知书达理到不学无术
- 2
-
-
作者
颜玉华
-
出处
《党政论坛》
2010年第20期51-51,共1页
-
文摘
某市教育局胡局长的儿子胡图上初中了,学习成绩一直是下游,特别是语文成绩老不及格。一次,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将7个成语背诵并作出正确解释。晚上,胡图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死记硬背上了,可正确解释就无从下手了。胡图急得两眼冒火星,只好给一位同学打了个电话求援。同学说,我的成语解释是我爸帮我完成的,你可以问你爸,你爸是教育局长,
-
关键词
教育局长
成语解释
学习成绩
语文成绩
家庭作业
死记硬背
初中
老师
-
分类号
I27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儿歌解读中华典故
- 3
-
-
作者
王兆福
-
出处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第11期17-17,共1页
-
文摘
汉代杜宣拜县令,酒杯之中现蛇影。喝下害怕中蛇毒,肚子疼痛看医生。后来县令告知他,不是蛇影是弓影。杜宣明白真相后,病情好转兴冲冲。
成语解释:
这个成语原指看见酒杯中角弓的影子而误认为酒里有蛇。现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
关键词
典故
中华
解读
儿歌
成语解释
酒杯
县令
杜宣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胸有成竹
- 4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6年第2期56-57,共2页
-
文摘
[成语出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成语解释]原指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竹子的形象。后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谱儿了。[活学活用]班长担心小胡___因为生病耽误了考试,可到了考试那天,小胡地说:"没问题!"北宋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
关键词
竹子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考试
文同
比喻
活用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锲而不舍
- 5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2期36-36,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
[成语解释]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元朝末年,有一个叫王冕的人,他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不得不辍学替别人放牛。
-
关键词
锲而不舍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雕刻
恒心
学习
辍学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邯郸学步
- 6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1期36-36,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
【成语解释】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长处。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总觉得自己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他听说邯郸的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决定到那儿学习走路。燕国少年不辞旅途劳顿,终于到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他发现这里的小孩走路活泼可爱,老人走路稳重大方,女子走路婀娜多姿,男子走路虎虎生风。燕国少年很欣赏,就迫不及待地向邯郸人学习走路。
-
关键词
邯郸学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战国时期
少年
燕国
学习
赵国
-
分类号
K29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叶公好龙
- 7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5年第11期42-45,共4页
-
文摘
成语解释 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叶公的人,据说非常喜欢龙。他在家里的房梁上、柱子上、门窗上、墙壁上到处都雕刻上龙,家里就像龙宫一样。就连叶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绣上了栩栩如生的龙。
-
关键词
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
爱好
自称
比喻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人声鼎沸
- 8
-
-
-
出处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10年第4期47-47,共1页
-
文摘
一次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提问学生成语解释,老师说:“小强你回答一下人声鼎沸的意思是什么呀?”小强回答说:“人声鼎沸就是人生活在世界上顶费劲了。”哈哈,全班同学笑倒一片。
-
关键词
人声
语文课堂
成语解释
语文老师
学生
同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精卫填海
- 9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0期36-36,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成语解释】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遍尝百草,创立医学,又教导人们耕种,世人尊称他为炎帝。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炎帝十分喜欢她。
-
关键词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上古时代
炎帝
山海经
神农氏
东海
比喻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缘木求鱼
- 10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0期37-37,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成语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但是,当时各国君王对孟子的主张并不感兴趣,都一心想用武力统一天下,称霸中原。后来,齐宣王即位。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之士,孟子在齐国深受礼遇。
-
关键词
鱼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战国时期
仁政思想
武力统一
齐宣王
孟子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结草衔环
- 11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1期37-37,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
【成语解释】这则成语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有这么两个带有奇幻色彩的小故事: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病危时,对儿子魏颗说:"等我死后",你一定要把我的爱妾改嫁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看见一个老人将地上的草打成结,绊住了杜回的马脚,杜回因此被俘。当天夜里,魏颗梦见那位老人对他说:"我是你嫁出的女子的父亲,今天是特意来报答你的。"
-
关键词
成语出处
《灰阑记》
成语解释
老人
比喻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望止梅渴
- 12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6年第1期38-39,共2页
-
文摘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假谲》【成语解释】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
关键词
成语解释
世说新语
成语出处
比喻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高山流水
- 13
-
-
-
出处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2期37-37,共1页
-
文摘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相传,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他每天除了练琴,就是到处寻幽探胜。
-
关键词
高山流水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比喻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14
-
-
-
出处
《津图学刊》
2004年第4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成语解释
典故
《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六)
- 15
-
-
作者
郑颖
-
机构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计量》
2016年第12期62-62,共1页
-
文摘
寸步难行出处和示例:◇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曰,“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巴金《春》,“东一种规矩,西一种规矩,好像遍地都是刀山,叫我寸步难行。”
-
关键词
成语典故
度量衡
成语解释
出处
示例
-
分类号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半途而废
- 16
-
-
作者
林泉
-
出处
《红蜻蜓》
2018年第7期60-60,共1页
-
文摘
【成语解释】
本义为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做事情没有完成而终止。
【成语典故】
半途而废,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意思是说,讲求道德的君子,应该遵循正道做事,有的人却做做就不干了,而我是绝对不能中途停止的。
-
关键词
成语解释
成语典故
做事
君子
本义
比喻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就地取材
- 17
-
-
作者
王维浩
-
出处
《天天爱学习(二年级)》
2014年第31期10-10,共1页
-
文摘
成语猜猜猜 在森林里想上厕所,但是没带纸怎么办?成语解释: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指利用现有的资源。造句:当地有丰富的水果资源,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办一个大型水果加工几近义词:因地制宜反义词:他山之石。
-
关键词
取材
成语解释
水果加工
反义词
近义词
资源
造句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盲人摸象
- 18
-
-
作者
林泉
-
出处
《红蜻蜓》
2018年第7期59-59,共1页
-
文摘
【成语解释】
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乱加揣测。
【成语典故】
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长得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去摸。一位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我知道了,大象原来就像一个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
关键词
盲人
成语解释
以偏概全
成语典故
大象
-
分类号
G761
[文化科学—特殊教育学]
-
-
题名剑拔弩张
- 19
-
-
作者
漫友文化·教幼详
-
出处
《天天爱学习(三年级)》
2014年第28期16-16,共1页
-
文摘
成语解释:剑从鞘中拔出,弓箭也已张开。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近义词:一触即发反义词:偃旗息鼓灯谜:刀出鞘,弓上弦。谜底就是“剑拔弩张”这个成语哟!
-
关键词
成语解释
反义词
近义词
谜底
弦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亡羊补牢
- 20
-
-
作者
林泉
-
出处
《红蜻蜓》
2018年第6期30-30,共1页
-
文摘
【成语解释】亡:丢失。牢:关牲(shēnɡ)口的圈(juàn)。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成语典故】战国时,楚襄(xiānɡ)王沉湎(chén miǎn)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庄辛劝他也没用。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不少地方。这时,他问庄辛怎么办。庄辛说:"丢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
关键词
亡羊补牢
成语解释
成语典故
羊圈
损失
-
分类号
G623.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