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诗管窥(卷九)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文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15-25,共11页
发同谷县 回首虎崖石 《杜臆》云:“虎崖石,按:《志》有虎穴在成县之西。岂《寄赞上人》诗之“徘徊虎穴上”者耶?”按:《寄赞上人》子美在秦州时作。秦州去成州二百六、七十里,彼时子美安能徘徊于成州虎穴之上?此事已在七卷驳《卢注》... 发同谷县 回首虎崖石 《杜臆》云:“虎崖石,按:《志》有虎穴在成县之西。岂《寄赞上人》诗之“徘徊虎穴上”者耶?”按:《寄赞上人》子美在秦州时作。秦州去成州二百六、七十里,彼时子美安能徘徊于成州虎穴之上?此事已在七卷驳《卢注》时辩明,不拟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同谷县 乾元二年 阴平桥 成都尹 禄山 马嵬事变 辋川 龙门镇 中夜起 玄圃
下载PDF
杜甫笔下的劳动人民形象
2
作者 张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45-52,共8页
尽人熟知,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它横扫千军的诗笔,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举凡重大的政治事件,诸如战乱的频繁,吏治的败坏,黎民的困苦与饥寒等等,在他的诗作中都得到了真实而具体的反映。因此,被后世誉为几乎可以照见“... 尽人熟知,伟大的诗人杜甫以它横扫千军的诗笔,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举凡重大的政治事件,诸如战乱的频繁,吏治的败坏,黎民的困苦与饥寒等等,在他的诗作中都得到了真实而具体的反映。因此,被后世誉为几乎可以照见“安史之乱”前后每个角落的一面时代的镜子。其反映生活之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诗人杜甫 政治事件 大唐帝国 诗歌创作 羌村三首 无家别 又呈吴郎 仇兆鳌 成都尹
下载PDF
各种文物的价值 被引量:1
3
《文史杂志》 1992年第S1期55-56,共2页
现在仍留存祠内及已经移至它处的文物,在考证历史时有很大的价值。例如: 1、《古之奇县令箴》石是在武担山发现的,作箴的李崧既为五代时人,足证当时 的武担山一带仍是墓葬区,也必然在城外、因为城内不会有墓葬区。曾经有人认为晚唐修筑... 现在仍留存祠内及已经移至它处的文物,在考证历史时有很大的价值。例如: 1、《古之奇县令箴》石是在武担山发现的,作箴的李崧既为五代时人,足证当时 的武担山一带仍是墓葬区,也必然在城外、因为城内不会有墓葬区。曾经有人认为晚唐修筑的罗城已将武担山包入城内,因此又对陆游《行武担山村落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担 令箴 成都尹 代时 李崧 张时 武元衡 蜀中广记 蔡毓荣 成都
下载PDF
杜甫在阆州
4
作者 刘瑞莲 《杜甫研究学刊》 1992年第2期79-82,共4页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尹严武奉调入朝,老杜失去了有力的依靠,他送别严武依依不舍一直送到绵州城外三十里,他们临别互相作诗赠答,最后“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们才不得不互道珍重分手而去。这时,高适为成都尹,碰上西川兵马使徐知...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尹严武奉调入朝,老杜失去了有力的依靠,他送别严武依依不舍一直送到绵州城外三十里,他们临别互相作诗赠答,最后“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们才不得不互道珍重分手而去。这时,高适为成都尹,碰上西川兵马使徐知道谋反,成都一片混乱,老杜当然回不去成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尹 严武 老杜 绵州 兵马使 高适 杜甫 赠答
下载PDF
试论杜甫与高适在蜀时的关系变化
5
作者 沈元林 《杜甫研究学刊》 1986年第1期31-36,共6页
一、杜高关系之谜与先入为主观点在安史之乱烽烟正浓的宝应元年(762)秋天,杜甫与高适的关系,似乎突然蒙上了浓浓的阴影。以至杜甫不顾萧萧白发,贫病潦落,携带家眷,离弃草堂,鸭栖东川,而不愿依靠近在咫尺,时为成都尹的老友高适。他们之... 一、杜高关系之谜与先入为主观点在安史之乱烽烟正浓的宝应元年(762)秋天,杜甫与高适的关系,似乎突然蒙上了浓浓的阴影。以至杜甫不顾萧萧白发,贫病潦落,携带家眷,离弃草堂,鸭栖东川,而不愿依靠近在咫尺,时为成都尹的老友高适。他们之间究竞产生了什么矛盾?确实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尹 高适 杜甫 先入为主 安史之乱 萧萧 贫病 草堂
下载PDF
略论中唐民族调整政策的执行者——韦皋
6
作者 徐才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61-67,共7页
唐初,对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各族以和为主,对危害性很大的势力也辅以武力。从天宝时期开始,则转以武力为主,与南诏、吐蕃、回纥等都有战争,且败多胜少。中唐德宗朝,将以战为主的政策调整为以和为主。决定调整并非易事,要完全实现它则更为... 唐初,对西北和西南的边疆各族以和为主,对危害性很大的势力也辅以武力。从天宝时期开始,则转以武力为主,与南诏、吐蕃、回纥等都有战争,且败多胜少。中唐德宗朝,将以战为主的政策调整为以和为主。决定调整并非易事,要完全实现它则更为困难。调整政策的核心是和南诏,这个艰巨任务是由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的韦皋来完成的。一德宗李适一即位就遇上两个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一是节镇的叛乱和割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宗 韦皋 南诏 东蛮 异牟寻 贞元 成都尹 遣使 苍山会盟 唐王朝
下载PDF
“酬知己”与“负平生”--杜甫严幕时期诗作述略
7
作者 谢宇衡 《杜甫研究学刊》 1986年第2期17-27,54,共12页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参严武幕,时年五十三岁。由于长期颠沛困踬,诗人此时已是一位诸病缠身、未老先衰的白头翁了。杜甫入严幕的时间,通据《扬旗》诗原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严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①,定为是年六月。
关键词 成都尹 严武 杜甫 唐代宗 白头翁
下载PDF
元稹主要交游考(下)
8
作者 王拾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4-49,88,共7页
十一、杨琼 卢戡 严涧 穆宗长庆四年,元稹在绍兴越州刺史任上,曾写过一首《和乐天示杨琼》诗,诗中提到几个在江陵时的友人。诗云: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 十一、杨琼 卢戡 严涧 穆宗长庆四年,元稹在绍兴越州刺史任上,曾写过一首《和乐天示杨琼》诗,诗中提到几个在江陵时的友人。诗云: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杨琼初唤出。 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 去年十月过苏州,琼来拜问郎不识。 青衫玉貌何处去? 安得红旗遮头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貌 李夷简 剑南西川节度使 诗云 州刺史 贞元 成都尹 骆口 陵时 马逢
下载PDF
读杜五辨
9
作者 古元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65-70,共6页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悲愤而不失风致,久已脍炙人口。历来注杜者对这般明白如话的诗句无注,似乎都以为不须赘注了.不料现代忽然有人争相解释,说是“三重茅”意为有三...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悲愤而不失风致,久已脍炙人口。历来注杜者对这般明白如话的诗句无注,似乎都以为不须赘注了.不料现代忽然有人争相解释,说是“三重茅”意为有三层草,或者以为不一定是恰恰三层,一两层也可以。总之,皆主训“重”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杜甫 杜甫诗 三重 三层草 江南逢李龟年 郑詹 段子璋 成都尹 老杜 西山积雪
下载PDF
杜甫与代宗朝政治
10
作者 章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4-61,共8页
杜甫生于唐玄宗登基那一年,也就是先天元年(712年),死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一生经历了玄、肃、代三朝。不过,所历代宗朝不是全过程,仅八年零九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这八九年在杜甫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除在艺术方面的... 杜甫生于唐玄宗登基那一年,也就是先天元年(712年),死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一生经历了玄、肃、代三朝。不过,所历代宗朝不是全过程,仅八年零九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这八九年在杜甫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除在艺术方面的建树外,其中关于代宗朝政治的诸篇章,是理解杜甫人品和杜诗诗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有必要单独提出予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大 程元振 严武 诸将五首 钩陈 李辅国 义门读书记 成都尹 史朝义 贾至
下载PDF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选释
11
作者 王传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0年第1期25-28,共4页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世界上诗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从《诗经》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中间大约二千五百余年,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代代相传,沿袭不衰。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形式,能有象诗歌这样长久的生命力。在我国古代诗坛...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也是世界上诗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从《诗经》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为止,中间大约二千五百余年,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代代相传,沿袭不衰。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形式,能有象诗歌这样长久的生命力。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曾出现过以沉湘复楚为志的屈原、与农民共话桑麻的陶渊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被人誉为“诗圣”的杜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汉乐府民歌 五百 甄氏 七步诗 严武 宫怨 牵牛织女 成都尹 工部员外郎
下载PDF
段成式:中国第一位可考的记者
12
作者 卢吉安 《新闻前哨》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参与编修湖北日报(集团)60年社史,免不了要翻阅一些中国报刊史资料,以熟悉湖北报刊业的源流与底蕴。这个学习过程,对我的传统报刊史观念触动很大。原来我认为,中国的报刊只是发端于古代的邸报、杂报、小报、宫门抄、辕门抄等,没有其... 参与编修湖北日报(集团)60年社史,免不了要翻阅一些中国报刊史资料,以熟悉湖北报刊业的源流与底蕴。这个学习过程,对我的传统报刊史观念触动很大。原来我认为,中国的报刊只是发端于古代的邸报、杂报、小报、宫门抄、辕门抄等,没有其他源头;记者出现于16世纪欧洲,报纸是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报业集团即报业托拉斯等称谓都是"泊来品",在中国没有根茎;晚清以来中国报刊的中心地域是上海、北京、香港,湖北和武汉没什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报刊 报刊业 报业托拉斯 报业集团 泊来品 学习过程 剑南西川节度使 成都尹 涔阳 校书郎
下载PDF
浅谈《李娃传》的艺术成就
13
作者 付春江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175-175,共1页
白行简的《李娃传》描写了妓女李娃和贵族公子荥阳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作为传奇小说黄金时代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堪称唐代传奇小说中的佳构。
关键词 李娃传 艺术成就 传奇小说 唐代传奇 白行简 爱情故事 人物形象塑造 成都尹 生活风貌 唐传奇
原文传递
一曲悲歌,百般心绪——杜甫《秋尽》试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生宝 《语文月刊》 2017年第5期88-90,共3页
杜甫的诗歌以博大精深、沉郁顿挫著称,他与李白被后人认为是盛唐诗歌高潮中出现的两座并峙的高峰。作为"诗圣",杜甫的佳作很多,本文尝试对他的一首易被后人忽视的诗歌作简单分析。秋尽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 杜甫的诗歌以博大精深、沉郁顿挫著称,他与李白被后人认为是盛唐诗歌高潮中出现的两座并峙的高峰。作为"诗圣",杜甫的佳作很多,本文尝试对他的一首易被后人忽视的诗歌作简单分析。秋尽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诗歌 沉郁顿挫 里长 严武 北人 王嗣奭 唐宋诗举要 浣花草堂 乾元二年 成都尹
原文传递
说杜甫的《宿府》
15
作者 霍松林 《文史知识》 1982年第2期28-30,共3页
《宿府》是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之一。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关键词 角声 剑南节度使 严武 成都尹 乾元二年 仇兆鳌 二字 清宵 律句 额联
原文传递
杜甫的“美食”诗
16
《少先队小干部(综合版)》 2016年第5期44-45,共2页
白泽: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安史之乱已平定,成都尹严武返回成都,避住梓州的大诗人杜甫,听到好友的消息后也跟着回到他所居住的成都草堂。当时大诗人的心情很好,面对勃勃春意,即兴写下了一组小诗,其中有一首绝句,因为太精彩,... 白泽: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安史之乱已平定,成都尹严武返回成都,避住梓州的大诗人杜甫,听到好友的消息后也跟着回到他所居住的成都草堂。当时大诗人的心情很好,面对勃勃春意,即兴写下了一组小诗,其中有一首绝句,因为太精彩,不仅被后世广为传诵赞赏,还演绎出许多有趣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诗人杜甫 成都尹 严武 白泽 不事雕琢 古诗词 翠柳 对仗工整 吴万里 一道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