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长记忆、中年诗学和一部“失败之书”——读熊焱诗集《我的心是下坠的尘埃》
1
作者 李路平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熊焱是一位重要的80后诗人,以其持续、旺盛的创作精力,不断推出新的、具有分量的诗歌作品。他一如既往的创作态度和追求,对内心真诚的袒露和对命运的深刻剖析,一直延续到他最新的诗集《我的心是下坠的尘埃》。本文主要通过它呈现出来的... 熊焱是一位重要的80后诗人,以其持续、旺盛的创作精力,不断推出新的、具有分量的诗歌作品。他一如既往的创作态度和追求,对内心真诚的袒露和对命运的深刻剖析,一直延续到他最新的诗集《我的心是下坠的尘埃》。本文主要通过它呈现出来的对个人成长、中年书写及对“孤独”的探索几个方面,对现阶段熊焱的诗歌写作进行分析,力图概括他当前的写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焱 诗歌 成长记忆 中年诗学 “失败之书”
下载PDF
成长记忆与人生回环:《老师·好》青春题旨诠释
2
作者 李晓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8-91,共4页
一、年代记忆与校园经验《老师·好》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影片叙事表达之中所自然呈现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从电影的一开始就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予以定调。从开篇电影就以一首老师课堂上的诗歌奠定了全片的回忆基调,《金梭与银梭》这... 一、年代记忆与校园经验《老师·好》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影片叙事表达之中所自然呈现的时代风格。而这一风格从电影的一开始就以开门见山的方式予以定调。从开篇电影就以一首老师课堂上的诗歌奠定了全片的回忆基调,《金梭与银梭》这首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歌谣则显示了电影意图从风格记忆上向80年代怀旧的决心。从于谦饰演的苗宛秋老师开始,那种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无比熟悉的80年代里的中式记忆,便随着电影的影视表达而呈现了出来。旧式的横杠自行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四处可见的红色标语条幅、课桌下被偷偷藏起来的金庸武侠小说……这些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场景随着镜头逐一展开,一种浓郁的传统风格记忆也就随之扑面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武侠小说 象征意味 时代风格 传统风格 红色标语 自然呈现 成长记忆 自行车
下载PDF
中国客家博物馆举办“忆难忘童趣 寻成长记忆”活动
3
作者 本刊 《客家文博》 2021年第1期3-3,共1页
2021年3月140,由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金山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忆难忘童趣寻成长记忆”活动在博物馆欢乐开场。共有25组小学生家庭报名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寻找成长的记忆。
关键词 博物馆 街道办事处 童趣 梅江区 梅州市 小学生家庭 成长记忆 客家
下载PDF
三个半人成长记忆录
4
作者 兰克林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9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在一片黑暗的大海里,我是谁?我在哪?4月10日,我轻轻活动手和脚,向黑暗的海洋宣示我的主权,也向世界告知我的到来。在睡梦中,朦胧中听到了什么集中运营转型培训,黑暗的海水传来阵阵的波动,巨浪涌来把我推到岸边,就这样,我在不认知外界中... 在一片黑暗的大海里,我是谁?我在哪?4月10日,我轻轻活动手和脚,向黑暗的海洋宣示我的主权,也向世界告知我的到来。在睡梦中,朦胧中听到了什么集中运营转型培训,黑暗的海水传来阵阵的波动,巨浪涌来把我推到岸边,就这样,我在不认知外界中开始了第一次旅行,命运的轨迹无不在折腾中度过。只有经过不断的磨练,才能成长,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培训 集中运营 成长记忆
下载PDF
成长记忆、时代印痕与学人精神--《学堂往事》导读
5
作者 林分份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学堂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化人经常谈论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缘于它是学习知识、养成兴趣、孕育人格与传承精神的机构和场所。关于学堂的文章,一般都是作者在结束学业、离开学堂之后所写,时间距离短则一二十年,长则半个世纪以上,称得上清一色的... 学堂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化人经常谈论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缘于它是学习知识、养成兴趣、孕育人格与传承精神的机构和场所。关于学堂的文章,一般都是作者在结束学业、离开学堂之后所写,时间距离短则一二十年,长则半个世纪以上,称得上清一色的"追忆逝水年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一类文章蔚为大观。尤其进入二十一世纪,但凡历史悠久一点的名校,几乎都有一本冠以"老XX的故事"或类似名目的文集出版,此外的各种纪念集和散篇更是不可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忆逝水年华 二十一世纪 纪念集 传承精神 学堂 成长记忆
原文传递
历史全景与个体特写——杨德昌与台湾电影的光阴故事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作为台湾电影导演坐标系中的重要一员,杨德昌的影片所呈现出的叙事特征、镜语风格、精神气质、题材类型、表现形式以及深刻内涵一方面构成了台湾"新电影"的艺术品格与创作风貌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此前的台湾电影中可... 作为台湾电影导演坐标系中的重要一员,杨德昌的影片所呈现出的叙事特征、镜语风格、精神气质、题材类型、表现形式以及深刻内涵一方面构成了台湾"新电影"的艺术品格与创作风貌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此前的台湾电影中可供吸纳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经验的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并且",新电影运动"初期所迅速形成的艺术追求也影响了新电影后期及后新电影时代台湾大多数艺术电影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德昌 台湾电影 新电影运动 城市书写 成长记忆 写实主义
下载PDF
“许三多”现象的文化解码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传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2-95,共4页
《士兵突击》作为近年军旅剧走红的新锐之作,以军营隐喻人生,灌注成长主题,通过小人物辛酸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娱乐化、偶像化的消费文化中建构了苦难叙事。剧作的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叙述方式等方面回避了常见路数,采用反偶像的草根叙述... 《士兵突击》作为近年军旅剧走红的新锐之作,以军营隐喻人生,灌注成长主题,通过小人物辛酸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娱乐化、偶像化的消费文化中建构了苦难叙事。剧作的题材选取、人物塑造、叙述方式等方面回避了常见路数,采用反偶像的草根叙述,成功塑造了"成长"受难的英雄而非天才人物,诠释了一种以庸常方式存在着的生命精神。该剧对卑微与崇高、愚蠢与机智、自我与他者等命题进行反思,重塑了物质时代功利化的价值观,为当代军旅剧创作提供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记忆 苦难想像 反偶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从《紫陀螺》到《树上有个好地方》:儿童电影“童真美学”的西部范式
8
作者 杨俊波 韩文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作为一部表现西部乡村校园故事的现象级儿童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无疑是依靠其真诚和淳朴来打动观众的暖心之作。“80后”新锐导演张忠华以儿童的视角切入,影片中看似零星琐碎的记忆片段,如珍珠项链般被缀连成一个孩子成长的同心圆,... 作为一部表现西部乡村校园故事的现象级儿童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无疑是依靠其真诚和淳朴来打动观众的暖心之作。“80后”新锐导演张忠华以儿童的视角切入,影片中看似零星琐碎的记忆片段,如珍珠项链般被缀连成一个孩子成长的同心圆,呈现了一段关于童年校园成长记忆的真切故事。2020年9月6日在“爱奇艺”线上公映,《树上有个好地方》收获了一系列极为亮眼的数据:豆瓣开分即获8.1的高评;网络上线4天时间,就收获抖音话题播放超6亿次;凭借6个月分账期内付费点击,所收超过600万元的网络票房,成为中国儿童电影网络公映的票房“天花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珍珠项链 新锐导演 抖音 分账 爱奇艺 同心圆 成长记忆
下载PDF
青春岁月流芳华,执着坚守终不悔
9
作者 于殿民 《今日教育》 2022年第4期63-65,共3页
我喜欢《芳华》这部影片,影片中每个人物的设定,生活、工作都有他独具鲜明的个性特点,深深吸引着我,仿佛在画面中又勾勒出我的成长记忆。1995年8月,从体育中专毕业的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农村小学任职体育老师,这一干就是26年。在26年的... 我喜欢《芳华》这部影片,影片中每个人物的设定,生活、工作都有他独具鲜明的个性特点,深深吸引着我,仿佛在画面中又勾勒出我的成长记忆。1995年8月,从体育中专毕业的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农村小学任职体育老师,这一干就是26年。在26年的职业生涯中,幸得专家和前辈们的帮助指导,使我在坚持体育教学路上有了清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老师 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体育中专 职业生涯 个性特点 执着 成长记忆
下载PDF
艾毅:幸福瞬间的记录者
10
作者 惠雯 艾毅(图)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2020年第6期76-77,共2页
Q: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你进入婚礼摄影这一领域?为此保持热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A:我并不是科班出身,最开始接触“摄影”这个概念的时候,只是为了给女儿留下美好的成长记忆,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十多年。后来,又因为我太太从事化妆师这个职业的... Q: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你进入婚礼摄影这一领域?为此保持热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A:我并不是科班出身,最开始接触“摄影”这个概念的时候,只是为了给女儿留下美好的成长记忆,没想到这一拍就是十多年。后来,又因为我太太从事化妆师这个职业的缘故,我们经常接触到婚庆行业,我也从最初的兼职摄影师慢慢成为一个全职摄影师,摄影作品也在一些比赛中获奖。多年来,摄影不仅成为我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我开阔视野、结交朋友的最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作品 开阔视野 摄影师 成长记忆
下载PDF
祝妇女节快乐
11
作者 王蓝莹 《人民交通》 2022年第5期5-5,共1页
总想说说“妇女”。在我的成长记忆里,似乎很多女性不喜欢自己被划为“妇女”,甚至不想庆祝三八妇女节,她们觉得一旦自己被扣上“妇女”的帽子,就是和“老”“土”划上等号。“妇女”本应是一个光荣且值得骄傲的称呼,却从何时悄悄变化了... 总想说说“妇女”。在我的成长记忆里,似乎很多女性不喜欢自己被划为“妇女”,甚至不想庆祝三八妇女节,她们觉得一旦自己被扣上“妇女”的帽子,就是和“老”“土”划上等号。“妇女”本应是一个光荣且值得骄傲的称呼,却从何时悄悄变化了呢?对于这个问题,没人说得清楚,探寻“妇女”被什么词取代倒是能窥见部分女性不喜欢被称作“妇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节 成长记忆 女性
下载PDF
成长的记忆
12
作者 黄书满 《人生十六七》 2011年第2期22-22,共1页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难忘记忆,它就像一串风铃时不时地响在耳边,让我们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昨天。
关键词 成长记忆 散文 文学 黄书满
原文传递
卷首
13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共1页
本期小说栏目年轻作者居多,这也与我们的读者群中青年占比远超半数的状况相匹配。本期“写作课”的小说作者是一位“O0后”,《如果所有人都下落不明》是其小说处女作。跟许多刚刚开始创作的人差不多的是,自身经历和经验成为首选资源,但... 本期小说栏目年轻作者居多,这也与我们的读者群中青年占比远超半数的状况相匹配。本期“写作课”的小说作者是一位“O0后”,《如果所有人都下落不明》是其小说处女作。跟许多刚刚开始创作的人差不多的是,自身经历和经验成为首选资源,但是如何处理和表达正在形成的“成长记忆”,则是一个不易把握也颇费勘验的难题,好在这个短篇以明晰、利落而不是玄虚、灵怪的语风自然而然地讲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作者 写作课 讲故事 读者群 自身经历 成长记忆
原文传递
百年金庸,人在江湖
14
作者 沈健 《世界知识》 2024年第10期74-75,共2页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024年是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哪怕没看过他的小说,也肯定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他笔下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不仅带给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成长记忆,更是掀...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2024年是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哪怕没看过他的小说,也肯定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他笔下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不仅带给一代又一代人美好的成长记忆,更是掀起了武侠影视的辉煌,也带火了许多演员、歌手。从31岁时写出首部作品,到48岁封笔,金庸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塑造出近1500个人物,不仅成就了华语文坛的传奇,也缔造了“半个华语影视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先生 武侠小说 改编的影视剧 儿女情长 白鹿 成长记忆 华语影视
原文传递
米修司,你在哪儿?
15
作者 张小迪 《天涯》 2024年第3期187-194,共8页
引:追忆连环画在动漫盛行的当代大众文化视野中,连环画已然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然而,在上世纪中国,这一诞生于新旧文化更迭之际,通常被称为“小人书”的图文读物,却是日常文化消费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事物之一。在80后的成长记忆当中,“小... 引:追忆连环画在动漫盛行的当代大众文化视野中,连环画已然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然而,在上世纪中国,这一诞生于新旧文化更迭之际,通常被称为“小人书”的图文读物,却是日常文化消费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事物之一。在80后的成长记忆当中,“小人书”与一块块木板撑起来的街边租书摊,无疑构成了“国漫”的前史;《连环画报》等画刊则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涌现的《画书大王》等漫画杂志的前身,而成为连接新世纪大众文化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当代大众文化 新旧文化 小人书 连环画 漫画杂志 成长记忆 80后
原文传递
多重撕扯下的成长谜题
16
作者 韩旭 《译林》 2022年第4期I0012-I0016,共5页
《民谣》是王尧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诗一般的语言、创新的小说形式、不受限制的自由叙述都十分独特。小说中处于青春期的叙述者“我”--王厚平,是一个倒着看世界,却又被时代不断向前推着长大的少年。《民谣》可以看作是“我”对成长记... 《民谣》是王尧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诗一般的语言、创新的小说形式、不受限制的自由叙述都十分独特。小说中处于青春期的叙述者“我”--王厚平,是一个倒着看世界,却又被时代不断向前推着长大的少年。《民谣》可以看作是“我”对成长记忆的一次心灵回溯,而“我”认识自我的过程也包含着对历史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尧 叙述者“我” 认识自我 青春期 成长记忆 自由叙述 《民谣》
原文传递
上海文化熔炉中的现代身份养成:基于犹太青少年难民自传的考察
17
作者 高晓倩 《上海文化》 2023年第12期79-88,共10页
现今出版的上海犹太难民自传中,犹太青少年难民自传占据大半。这群来上海时还未成年的犹太青少年儿童如今已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上海犹太难民主体。他们在上海的“文化熔炉”中锻造出了新的身份。上海经历在不同向度上对其世界观、价值观... 现今出版的上海犹太难民自传中,犹太青少年难民自传占据大半。这群来上海时还未成年的犹太青少年儿童如今已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上海犹太难民主体。他们在上海的“文化熔炉”中锻造出了新的身份。上海经历在不同向度上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今后的人生走向产生影响。本文重点考察犹太青少年难民自传展现的上海记忆,分析这段记忆中犹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转型与身份困惑以及上海在新一代难民的现代身份塑形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文化 犹太难民 青少年自传 成长记忆 身份转型
原文传递
一场没有终点的诗意之旅
18
作者 宋雨霜 《中学生百科》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语文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问题。不过,我乐意以语文为线,串联珍珠般散落的成长记忆,勾勒一幅和语文相关的心灵图景。思绪万千,不妨从几个儿时的故事说起吧。童年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和放牛有关。我曾... 语文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问题。不过,我乐意以语文为线,串联珍珠般散落的成长记忆,勾勒一幅和语文相关的心灵图景。思绪万千,不妨从几个儿时的故事说起吧。童年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和放牛有关。我曾是大山里的一个放牛娃,放牛时左手牵牛绳,右手拿着一本书。我拿的不是课外书,而是课本——它们陪我度过放牛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书 语文 故事 成长记忆
原文传递
《大卫·科波菲尔》的叙事视角与特点
19
作者 李倩男 《教学考试》 2023年第51期59-61,共3页
作为狄更斯最为钟爱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基于成长记忆改编而成的自序传。而作家之所以会有回忆题材的小说,是因为那些经历难以忘却,只有书写下来,才能抚慰自己沉浸在回忆中的心灵,就像狄更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我想象中... 作为狄更斯最为钟爱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作者基于成长记忆改编而成的自序传。而作家之所以会有回忆题材的小说,是因为那些经历难以忘却,只有书写下来,才能抚慰自己沉浸在回忆中的心灵,就像狄更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我想象中的每个孩子,我是个溺爱的父母,我有一个最溺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叙事视角 溺爱 成长记忆 回忆 忘却 钟爱
原文传递
“很良渚”的油画家--对话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油画院秘书长汪文斌
20
作者 何晓原 汪文斌 《杭州》 2023年第4期66-69,共4页
汪文斌是余杭人,他的出生地紧挨良渚文化的发源地。良渚,是画家汪文斌的“原产地”,或者说,是埋藏着他丰富成长记忆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自然地理的概念,更是他精神意义上的“故乡”。好的创作,需要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根”扎得... 汪文斌是余杭人,他的出生地紧挨良渚文化的发源地。良渚,是画家汪文斌的“原产地”,或者说,是埋藏着他丰富成长记忆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自然地理的概念,更是他精神意义上的“故乡”。好的创作,需要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根”扎得越深,“叶”就会越繁茂。正如汪文斌经常用于自勉的一句话,“在你的立足处深挖下去,就会有泉水涌出。”这个立足处就是良渚,一个令汪文斌一往情深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院副院长 良渚文化 油画家 自然地理 原产地 出生地 成长记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