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我—你关系”到“我—它连接”:社交媒体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被引量:
9
1
作者
田林楠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21年第2期187-203,共17页
情感亲密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在自我袒露—他人回应这一人际过程中感到被理解、支持和认同。个体在寻求情感支持时并不会把袒露对象局限在“核心讨论网络”,而是经常向陌生人进行自我袒露,社交媒体则让“亲密的陌生人”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
情感亲密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在自我袒露—他人回应这一人际过程中感到被理解、支持和认同。个体在寻求情感支持时并不会把袒露对象局限在“核心讨论网络”,而是经常向陌生人进行自我袒露,社交媒体则让“亲密的陌生人”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本文利用参与观察和访谈资料对这一新型亲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们利用社交媒体的技术可供性所形成的线上情感亲密具有亲密与关系相分离的规定性特征,这种无需以亲密关系为前提的情感亲密指示了亲密关系从“我—你关系”向“我—它连接”的转变方向。这种转变趋向与个体化进程中亲密关系日渐成为一种“破坏性共同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亲密与
关系
的分离
我—你关系
我—它连接
原文传递
寻索后后现代城市的灵性与正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燕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33,共11页
西方全球化发展,形成"受伤城市",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文化,形成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引致城市精神文化与道德崩落。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困境,是马克思早年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城市建筑中,人都用铁窗、铁闸把...
西方全球化发展,形成"受伤城市",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文化,形成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引致城市精神文化与道德崩落。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困境,是马克思早年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城市建筑中,人都用铁窗、铁闸把自己锁在屋内,结果形成"枷锁城市"(carceral city)。一个正义的城市,必须有义人传统,要解决当代城市这些问题,须了解城市是一个"他者共在的世界",由此寻索一个城市和谐文化的方向。蒲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我—你"思想模式,关键就是要把"他者"视为一个完整的存在,人与人须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这人与他者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仁义"的理念。仁是人性中一种对"他者"的"感通",义则是正直合宜的行为。设计一个后后现代的城市,必须考虑一个文化的空间,建造一个有仁义感通的精神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伤城市
异化
义人
他者
感通
情际
关系
我—你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乃是对话——阿摩司·奥兹《等待》中的对话哲学
3
作者
郑丽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采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这一全新的解读视角,深入剖析现代以色列最优秀和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短篇故事《等待》中所揭示的对话哲学思想,指出小说中不幸婚姻的根源在于"对话"的缺失导致的&...
本文采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这一全新的解读视角,深入剖析现代以色列最优秀和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短篇故事《等待》中所揭示的对话哲学思想,指出小说中不幸婚姻的根源在于"对话"的缺失导致的"失之交臂"。为了实现与对方真正的"相遇",主人公必须实现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变,以包容的态度参与到"完全在场"之中来。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对话结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分歧,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奥兹作品中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而微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兹《等待》
对话哲学
失之交臂
我—它
关系
我—你关系
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我—你关系”到“我—它连接”:社交媒体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被引量:
9
1
作者
田林楠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21年第2期187-203,共17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网络粉丝社群的社会心理机制与舆情引导策略研究(QN2020019)”资助
文摘
情感亲密的形成有赖于个体在自我袒露—他人回应这一人际过程中感到被理解、支持和认同。个体在寻求情感支持时并不会把袒露对象局限在“核心讨论网络”,而是经常向陌生人进行自我袒露,社交媒体则让“亲密的陌生人”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实。本文利用参与观察和访谈资料对这一新型亲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人们利用社交媒体的技术可供性所形成的线上情感亲密具有亲密与关系相分离的规定性特征,这种无需以亲密关系为前提的情感亲密指示了亲密关系从“我—你关系”向“我—它连接”的转变方向。这种转变趋向与个体化进程中亲密关系日渐成为一种“破坏性共同体”密切相关。
关键词
社交媒体
亲密与
关系
的分离
我—你关系
我—它连接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寻索后后现代城市的灵性与正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燕城
机构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33,共11页
文摘
西方全球化发展,形成"受伤城市",后现代极端自由主义文化,形成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引致城市精神文化与道德崩落。当代西方城市文化的困境,是马克思早年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城市建筑中,人都用铁窗、铁闸把自己锁在屋内,结果形成"枷锁城市"(carceral city)。一个正义的城市,必须有义人传统,要解决当代城市这些问题,须了解城市是一个"他者共在的世界",由此寻索一个城市和谐文化的方向。蒲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我—你"思想模式,关键就是要把"他者"视为一个完整的存在,人与人须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这人与他者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思想,在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仁义"的理念。仁是人性中一种对"他者"的"感通",义则是正直合宜的行为。设计一个后后现代的城市,必须考虑一个文化的空间,建造一个有仁义感通的精神文化。
关键词
受伤城市
异化
义人
他者
感通
情际
关系
我—你关系
Keywords
post - postmorden
wounded city
alienation
righteous person
sincer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Ⅰ- Thou relationship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乃是对话——阿摩司·奥兹《等待》中的对话哲学
3
作者
郑丽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共7页
文摘
本文采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这一全新的解读视角,深入剖析现代以色列最优秀和最有国际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短篇故事《等待》中所揭示的对话哲学思想,指出小说中不幸婚姻的根源在于"对话"的缺失导致的"失之交臂"。为了实现与对方真正的"相遇",主人公必须实现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变,以包容的态度参与到"完全在场"之中来。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对话结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分歧,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奥兹作品中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而微的体现。
关键词
奥兹《等待》
对话哲学
失之交臂
我—它
关系
我—你关系
人文关怀
分类号
I38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我—你关系”到“我—它连接”:社交媒体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田林楠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21
9
原文传递
2
寻索后后现代城市的灵性与正义
梁燕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活乃是对话——阿摩司·奥兹《等待》中的对话哲学
郑丽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